井| 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村野藤吾主张“建筑的99%是由既定条件与经济决定的,剩下的1%才是建筑师个人的风格”,但我认为这只是场面话,他绝不是这样想的。村野一直以来都排斥超高层建筑吧?如果经济决定99%,那么村野正好处在超高层建筑时代。但如果村野成为打造超高层建筑的顶尖建筑家,我们就不能在地面上欣赏到他擅长的露台设计与考究的建筑外装了。出于这个原因,他才不喜欢设计超高层建筑吧。
——向村野灌输“99%由经济决定”理念的,是他的老师渡边节吗?
矶| 渡边节似乎经常强调“要做出委托人认可的作品”。但是,渡边节早年设计的京都车站西侧的扇形调车场(梅小路机关车库,1914年,P026),却是名副其实的现代派风格。
矶| 那里现在是铁道博物馆了。
井| 由此看来,渡边节并不反感简单的建筑样式。委托人要求的话,他也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村野藤吾在渡边节事务所任职期间,委托人期望的大多是奢靡的设计。我想如何应对这一需求已经成为当时建筑家面对的课题了。
另外,橿原神宫车站(1940年,P158)也是村野的作品吧。它是不是丹下健三在大东亚建设营造计划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作品(1942年)的灵感来源呢?
未采用千木 、鲣木 的巨型神明造风屋顶的设计,确实源自橿原神宫车站。丹下健三在决心超越前川国男时,是否受到这一设计手法的启发呢?
矶| 原来如此。橿原神宫车站正是落成于大东亚大赛期间。
井| 橿原神宫车站的设计者村野藤吾也是大东亚大赛的审查员。
建筑史学家、对村野藤吾有深入了解的长谷川尧以“早稻田与东大”将丹下健三与村野藤吾区分开来。但是,青年时期的丹下健三应该非常尊崇村野藤吾吧。建筑史学家滨口隆一(1916—1995)在某部著书中提到,对村野设计的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1937年,P138),丹下健三佩服得五体投地。除了丹下,还有众多同时代的建筑家钦羡村野藤吾的才华。
村野藤吾设计的橿原神宫车站(1940年,P158)
矶| 这样说来,在广岛的教堂设计大赛(广岛和平纪念天主教教堂建筑竞技设计,1948年)中,作为审查员的村野没有选择丹下的作品,他也不会过分懊恼吧。
井| 还是会吧,这是两码事啊。(笑)
1891(明治二十四年)—1984(昭和五十九年)
从早稻田大学建筑系毕业后,村野藤吾进入渡边节的建筑事务所,并于1929年独立。村野倡导“作品应在既有样式之上”,由此开启了超越样式建筑的职业生涯。但是,村野并没有受到现代派的影响,其作品丰富的造型设计与素材选用,在现代派成为主流的战后时期大放异彩。代表作有宇部市渡边翁纪念会馆、世界和平纪念圣堂、丸荣百货、关西大学、都酒店佳水园、日生剧场、千代田生命大厦等。从商业建筑到公共设施,村野活跃于众多领域,饭馆、茶室等日式建筑作品也展现出了他过人的设计才能。完成晚年大作新高轮王子酒店时,村野已年过九十,但创作热情依旧不减。
——到此十位建筑家全部介绍完了。请二位对这一时代的建筑家加以总结,并为不太了解建筑的读者提供一些欣赏建议。
井| 我想讲的与建议正相反。大学三年级时,我第一次欣赏到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的建筑,当时的感受就是日本明治时代的建筑毫无意义。(笑)
当时,日本的明治建筑保存运动已经展开,但我认为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一项意义不大的运动。我不是指建设明治村是没有意义的,在回溯日本近代早期建筑这一层面上,明治村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并不大。佛罗伦萨的市政厅是镰仓时代的建筑物,那里时至今日仍是市政府职员的办公场所。相比之下,金阁寺与银阁寺是不对外开放的。佛罗伦萨真是厉害啊。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事吧。
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建筑都非常气派,相比之下,明治时代、大正时代的建筑就有些可惜了。但是,它们的存在得以让我们回味这种苦涩的心情,倒也不是一件坏事。(笑)
矶| 关于这一点,与欧洲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相比,日本建筑确实给人一种仿造感。但是,也正因如此,这些建筑才别有一番韵味,类似美国棒球与日本棒球的差别吧,日本棒球也很有趣呢。
棒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有趣的是每个国家的棒球都有本土化的发展。同理,欧洲建筑样式传入世界各地,观察其本土化特征也是很有意思的。
井| 言之有理。说一些题外话,如果学习过建筑,就一定知道前现代派的样式建筑与现代派建筑完全是两码事。但是,我认为这在日本并没有明确的划分。
若是在木造平房或两层建筑集中的地方,建造四层或五层的石造、砖造建筑的话,会格外显眼吧。明治时代的人们会误以为那是蓬皮杜中心呢。(笑)一般大众第一次受到如此强烈的视觉冲击,便是在欧洲的现代派设计传入日本之后。
矶| 原来如此。日本早已适应了明治维新时期的“异形”建筑,因此对现代派建筑的接受度很高。
井| 这些“违和建筑”在明治时代的日本是非常耀眼夺目的。因此,索性让“违和”的事物正当化并逐渐适应日本。在这种理念的长久影响下,诞生了众多如今闪耀在世界舞台上的日本建筑师。
矶| 那么隈研吾和妹岛和世要感谢肯德尔了。
井| 对,我认为他们也受到了这种观念的影响。前现代派建筑与当代建筑是密不可分的。
矶| 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井| 是吗,我之前说了太多理解无能的话吧。(笑)
——真是精彩的总结。非常感谢二位!
赖特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曾任职于芝加哥沙利文建筑事务所,后成立了个人事务所。独立初期,赖特以草原式住宅,即强调水平线条的宅邸设计声名大噪。在桃色丑闻导致的事业停滞期,赖特接受了东京帝国酒店的设计委托。在日期间,他还设计了旧山邑邸(淀钢迎宾馆)、自由学院明日馆等建筑作品。随后,赖特再次开启了美国的建筑事业,打造了流水别墅、庄臣公司总部、古根海姆美术馆等众多建筑作品。主打“有机建筑”理念的系列作品,强调空间衔接的流动性及大胆前卫的造型感。赖特被誉为近代建筑三大巨匠之一。
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沃利斯随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来到日本,后来在滋贺县近江八幡地区当英文老师。失业后,沃利斯在做医药品牌曼秀雷敦销售的同时,与合伙人一起展开了向往已久的建筑设计工作。他的作品以日本各地的教堂和教会学校为主,代表作有日本基督教团大阪教堂、关西学院大学、神户女学院和大丸心斋桥店。作为基督传教士,沃利斯热心慈善事业,参与了与结核疗养所、幼儿园等相关的慈善活动。沃利斯与日本人柳满喜子结为夫妇。太平洋战争期间,沃利斯也没有离开日本,最后以日文名“一柳米来留”入籍日本。
安托宁·雷蒙德出生于捷克,曾任职于巴黎建筑家奥古斯特·贝瑞的事务所,后前往美国,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结识。雷蒙德作为帝国酒店的设计监管者来到日本,但在竣工前向赖特请辞,在日本开设了个人设计事务所,代表作品有东京女子大学、星药科大学等。太平洋战争期间,雷蒙德回到美国,战争结束后再次回到日本,打造了《读者文摘》日本支社、群马音乐中心、圣安瑟姆教堂、新发田天主教教堂、南山大学等众多建筑作品。他的代表作多展现混凝土原浆抹面的构造之美,另外还有多座展现屋顶木造框架结构的小型教堂。从雷蒙德的事务所中走出了多位担起日本战后建筑界大任的建筑名家,如前川国男、吉村顺三、增泽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