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关于开心的迷思

美满结局……我们总相信世事结局理应完满,不是吗?但现实呢?这和你的真实生活体验一致吗?

对于“我们终将过上开心的生活”所抱有的期望,就是我们落入“开心陷阱”的方式之一。

“开心陷阱”包括关于开心的四个迷思,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迷思一:开心是人之常态

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总在强调着“开心是人之常态”这一观念。然而,本书前文引用的关于精神疾病的骇人统计数据表明,这种观点与事实并不相符。

除去医学上可确诊的精神障碍,生活中我们还常会遇到:

迷思二:不开心是一种心理缺陷

我们的社会普遍认为,正常人感到痛苦是不正常的,是软弱和病态的表现,是心理缺陷……

照这样的逻辑,当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经历痛苦的感受时,我们就开始自责。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认为:

健康的人在正常思维过程中,都会自然地产生精神痛苦。

迷思三:只有摒弃负面情绪,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我们所处的“感觉良好”的社会中,我们总被告知要摒弃负能量,积攒正能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我们真正在意的事,不免都会让我们体会五味杂陈之感,开心和痛苦总是结伴而至。

例如,在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中,我们能感到欢愉。

自然也会体验挫败。

生活中但凡有意义的事情都概莫能外。

充实的人生必然伴随着不安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如何应对负面情绪是所有人都必做的功课。

迷思四: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许多心理学书籍都抱着这样的迷思:

其深层逻辑就是:

心之所想,行之所依!

倘若生活真就如此简单,岂不妙哉!人类大脑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历程才建立起的运作模式,怎么可能会被一两句自我激励的宣言打败。

即使负面想法在平静之时短暂撤退,一旦你再次感受到压力,它们还是会卷土重来。

负面想法来去自如,循环往复。光是想着与它们抗衡就非常劳心伤神。以上,就是让我们深陷“开心陷阱”这场无望之战的四个迷思。

1.试着不要想冰淇凌,维持 30秒,它的颜色、口感、味道,都不要想。

2.盯着右边这张星星图,与此同时脑中不准出现和星星相关的任何想法,计时一分钟。

3.想象有人拿枪指着你的头,并命令你:“不准害怕,否则就崩了你!”

4.回忆一段经历,然后忘记它。

5.感受口腔内部,然后忘掉你的口腔结构。

打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告知应该学会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等我们长大一些,这些观念被进一步巩固——

这些情景就好像在说,我们必须凭借意志轻易掌控自己的“情绪开关”——

事实是,大多数人只是带上了“一切安好”的面具,隐藏了内心的挣扎……

于是,这些假象就进一步加固了我眼中大家都“一切安好”的幻象。 VyN+Bp0JOnjALHGeH/UnE8czPz3fstQuSttstv1GpJCAlkeyAzs1Lt1390km+P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