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随着科技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在攻克恶性肿瘤这一历史难题方面,医学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就,造福了千千万万的患者。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筛查流程的完善、三阶梯式的诊疗以及HPV疫苗对于宫颈癌发病的预防,使得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大大降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疗法的提出也让卵巢癌患者看到了生存下来的曙光。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超过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因此,我们应将研究重点放在子宫内膜癌的二级预防上,以期望通过筛查手段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内膜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正在普及,国内外已有许多临床专家致力于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及流程的研究。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样法因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已经成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研究的热点。虽然,临床上已研制出许多成功的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样装置,但子宫内膜细胞病理学诊断仍是病理科医师的短板,是阻碍内膜癌筛查推广的首要难题,许多地方医院的病理科医师在内膜细胞学阅片方面缺乏经验,很难做出准确诊断。

目前为止,临床上没有一本关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培训教材。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妇科临床和病理诊断相结合的跨界参考书,从历史到展望,从筛查到治疗,从生理到病理,从组织到细胞,从细胞到分子。本书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历史、筛查人群、筛查方法、细胞学与组织学的制片染色、病理学对照、后续临床治疗及管理、分子诊断治疗等细节问题,重点介绍了显微镜下的各种内膜细胞特点,并对照组织学进行了详细描述,具有极大的临床教学意义。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李奇灵教授及病理科张冠军教授主编,李奇灵教授长期专注于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研究工作,其自行研制的Li Brush子宫内膜细胞学取样装置以及同中国科学院史桂芝教授共同研制的Li-Shi筛查系统,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张冠军教授在临床病理诊断方面具有较高权威,尤其擅长肿瘤病理诊断,在临床教学及培训方面也经验丰富。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妇科医师及细胞病理学医师的案头书,能够在子宫内膜癌筛查、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广大医师起到帮助作用,为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开展及推广作出贡献。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刻不容缓,且是一个长期、浩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医师共同努力,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创造,在创造中造福患者。

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定有不足及错误之处,请读者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待下一版改进。

最后,特别致谢济南南丁妇科肿瘤筛查中心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任玉波主任给予的帮助。

主编
2020年5月 pOdUY3RpbPSXqgiJcycSBvq0wJJYIc5IcLXbZP1O9/hRJUKhRhESK1wRr1J/Zd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