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技术回顾

第一节
子宫内膜病变常用临床筛查技术

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时的分期越早,预后越好。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 5 年生存率约为90%,随着分期的进展,五年生存率下降,有研究证实首次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中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所占比例约为7.2∶1.2∶1.3∶0.3,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较好。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尤其是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妇女以及年龄超过45岁的妇女定期筛查对于及时发现子宫内膜病变,早期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超声

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超声检查,彩色超声是继黑白超声之后的清晰度更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血流动力学及声像图对子宫内膜的病变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尤其是经阴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可以通过高频的阴道探头更为紧密的对子宫及附件组织进行检查,获得病灶及周围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对子宫内膜的厚度、占位及位置、病变的浸润程度等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有研究发现其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率达到80%以上。使用超声可以初步检查子宫内膜形态及子宫颈内口至宫底的内膜轮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子宫内膜回声是否均匀,可以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子宫内膜病变的一个重要参数。超声检查操作方便,为无创性检查,价格低廉,患者接受程度较高,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重要的参考,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一种便捷快速的方法之一。

另一项研究显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妇女如果经阴道超声提示子宫内膜较薄(4~5mm),则可以排除大部分宫体恶性肿瘤;厚度小于4mm,子宫内膜病变的阴性预测值为96%,厚度大于4mm,则需要行子宫内膜的活检以明确子宫内膜性质;术前经阴道超声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7.9%,浅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5.2%,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8.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94.9%。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有无肌层浸润的总准确率为85.7%,对无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癌准确率为87.5%,对浅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4.6%,对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80%,其诊断敏感性为85.7%,特异性92.3%。因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也有重要价值。

然而,TVS用于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却存在诸多问题:①当子宫内膜不均匀、宫腔积液、内膜形态欠规则或存在局限的占位性病变时很难准确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②子宫内膜厚度在整个月经周期内发生大幅度变化,绝经前难以确定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内膜厚度界值;③TVS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界值是否适用于绝经激素治疗(MHT)的患者尚缺乏证据;④TVS并不适用于对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患者的随访和筛查。有文献报道,超声诊断宫腔病变的敏感性不高,仅为54.2%。Smith等于1998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TVS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时,其提示子宫内膜病变的假阳性率高达39%,当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内膜形态欠规则,存在宫腔积液或宫腔局限性占位性病变时,TVS难以准确测量子宫内膜的厚度。经阴道超声虽然易被接受,但由于假阳性率高,对假阳性者进行随之的有创性检查也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医疗资源的浪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医生采用Li Brush进行微创检查,对假阳性者进行了很好的排除诊断。

二、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作为近年来广泛开展的一项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技术,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理想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宫腔情况的评估和诊断,其优势在于能在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病变的范围及形态,并可进行针对性活检(图5-1)。

宫腔镜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其镜体前部进入宫腔,放大观察部位,能够直观地观察宫腔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并可观察宫颈管是否受累,充分克服了传统分段诊刮的盲目性,提高了子宫内膜病变诊断准确率,其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5%),但敏感性较低(77%)。Masciullo V研究了373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比较宫腔镜下诊刮术对于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价值,发现这一操作并未提高诊刮术对子宫内膜增生或者子宫内膜癌诊断灵敏度,同时宫腔镜检查时的膨宫操作是否会引起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细胞腹腔内播散及影响预后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如果控制膨宫剂的流速和压力,这一操作并不增加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的危险,宫腔镜下诊刮术对于术者要求较高,费用昂贵,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因而宫腔镜下诊刮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检查方法,但将其作为人群中的一种筛查方法并不可行。

图5-1 宫腔镜检查仪

三、直接子宫腔内取材

1.概述

直接子宫腔内取材(direct intrauterine sample,DIS),作为目前国内外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手段,通过直接获取宫腔内的子宫内膜进行病理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国内外直接子宫腔内取材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诊刮术、Pipelle活检术在内的组织学方法,以及包括负压吸引术、Tao Brush以及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Li-Brush内膜刷在内的细胞学方法。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ECT)通过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细胞病理学检查,从而判断子宫内膜病变状态。1955年Clyman首次报道了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进行ECT,至今对ECT评价子宫内膜状态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研究已长达50余年。20世纪80年代,多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曾应用于临床,但取材满意率和诊断准确性存在较大差异。早期的 ECT 并未获得妇科肿瘤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的广泛认可,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其一,取材器操作困难且无法避免宫颈和阴道细胞的污染;其二,早期的 ECT 多采用传统的直接涂片法(conventional cytological preparations,CCP),由于标本保存和制片技术的限制,细胞学诊断重复性差。1993年,Tao brush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并同时被认可应用于欧洲的11个国家。 由于Tao Brush的独特设计有效避免了宫腔以外细胞的污染并易于操作,逐渐被临床医师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

ECT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组织学检查相比弥补了CCP的不足,其优势主要包括:①与D&C及子宫内膜活检相比,患者接受度更好,疼痛感更小,出血更少,无需麻醉、镇痛和住院;②标本取材不足发生率极低(2.2%~4%),特别是在绝经后人群和他莫昔芬应用人群中,不受内膜厚薄的影响;③由于筛查年龄集中,筛查成本合理。然而细胞学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尚需要大样本数据总结。ECT 筛查子宫内膜癌目前得到国内外的广泛研究,自其提出以来,内膜细胞采集器材便一直不断改进,同时其标本保存技术也得到了进步,1997年,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应用于 ECT 制片,从而解决了标本保存和制片问题,在日本,早已将 ECT 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

子宫内膜细胞学除提供内膜细胞形态学诊断外,剩余标本尚可进行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从发病机制上区分Ⅰ型癌与Ⅱ型癌。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检测基因突变表达,对于预测疾病发展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患者中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甄别孕激素是否能够逆转疾病进程,可以预防不必要的子宫切除。具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是有广阔前景的检测方法,并为分子生物学检测提供了可能性。总之,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减少肿瘤相关的死亡率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筛查带来的潜在缺陷,比如没有必要的焦虑以及更进一步的检查。

细胞块技术结合细胞学制片具有能使细胞完好保存并使细胞和染色质形态良好显示的优点,细胞形态学结合病理学组织结构的评估能更正确地认识病变的严重程度。此外,细胞块更重要的特点是长期保存细胞和微组织,并可连续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供可靠的内对照便于质控。

2.标本采集方法的回顾

(1)诊断性刮宫(diagnostic curettage,D&C):

诊刮术自1843年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妇科手术之一。作为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学检查方法,是评估子宫内膜最常用的经典妇科手术操作,对需要进行子宫内膜诊断的人群直接进行子宫内膜组织取样,可在门诊进行,明确子宫内膜的病理诊断和病变性质,指导后续临床治疗。诊刮术主要通过刮匙进入宫腔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操作简便。在宫腔镜出现以前,D&C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图5-2)。

然而,由于D&C是一种非直视下的盲操作,在刮取子宫内膜组织时盲目性大,不能准确掌握宫腔的形态、子宫内膜病变的范围、位置及程度,容易漏诊。D&C对局限性病灶的诊断能力有限,可能漏诊58%的子宫内膜息肉和60%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而且对实施操作的医生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近二十年来,D&C已不再作为PMB的首选检查方法推荐使用,宫腔镜检查加子宫内膜活检术已经代替D&C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经济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所限,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D&C仍然是PMB的一线检查方法。由于D&C的有创性,其作为筛查手段显然是不合适的。

图5-2 诊刮术

(2)Pipelle子宫内膜活检术:

20世纪90年代,子宫内膜活检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线检查方法普遍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Pipelle成为了抽吸式子宫内膜活检术的代名词,它是一种被临床研究证实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微创组织活检术,1984年由Cornier E发明,其长约23.5cm,刷头的外面是一直径约为3.1mm的聚丙烯保护鞘,在保护鞘的引导下通过控制刷头进退宫腔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一项2000年的meta分析7 914例绝经后女性行Pipelle检验结果对比分段诊刮、宫腔镜、子宫摘除后内膜病理,对于子宫内膜癌准确率为91%,对于癌前病变的准确率为99.6%。但是,在很多研究中显示,Pipelle活检对于患者有着明显的不适感,而且,有约25%~36%的病例,Pipelle取材组织量出现不足造成漏诊。因此,鉴于Pipelle的漏诊,很多学者建议在Pipelle活检阴性的有症状人群进一步进行超声或继续活检随访,因为约有4%的确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被漏诊。但在2018年的NCCN指南明确将子宫内膜活检作为子宫内膜初始评估的一线诊断手段。

(3)负压吸引术:

是指用一定的负压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压力一般为400~500mmHg),其操作简单,可以在妇产科门诊快速取材用于诊断。Hemalatha AN等研究指出负压吸引术是一种较安全、简单、可靠的子宫内膜采集技术,且取样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小,便于开展实施。

(4)Tao brush:

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中心研发的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图5-3)。Tao brush在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之前,应彻底进行外阴、阴道及宫颈的消毒,放置窥阴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宫颈管,然后将Tao brush的刷头退回外鞘,在外鞘的保护下缓慢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回拉外鞘,使3.5cm的刷头以顺时针方向在宫腔旋转3~5圈,而后刷头退回保护鞘,将Tao brush自宫腔取出,刷取的子宫内膜细胞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后行子宫内膜细胞的HE染色,而后进行子宫内膜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此细胞刷有漏诊宫角部和宫底部病变的风险。

图5-3 Tao brush模式图

(5)“净优”SAP-1:

由北京赛普九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为子宫内膜环状刮刷(搔刮)法取样器(图5-4),在中国于2001年批准用于临床,由刷头和外鞘两部分组成,其外鞘直径为3mm,长约25cm,刷头外保护鞘避免了取样时宫颈和阴道的细胞污染,其主要用于收集内膜细胞的刷头成环形,集环上有6个齿状刮片均匀分布在采集环上,采集环在宫腔内旋转,可以用于子宫内膜的收集。取样时应彻底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而后将其通过宫颈管进入宫腔,退去保护鞘,通过刷头在宫腔内的旋转刷取子宫内膜细胞,获取足够的子宫内膜细胞后在外鞘的保护下退出宫腔。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对于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可靠,适用于绝经后期、有临床症状的妇女,但存在取样不足及漏诊的风险。

图5-4 “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

(6)Li Brush:

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奇灵教授团队研发并申请了专利,是一种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套管式宫腔细胞刷(图5-5),可用于采集细胞及微组织,2015年在我国批准用于临床。其直接子宫腔内取材的优点在于:①刷头严格根据宫腔形状设计,呈T字形,符合宫腔正常的生理形态,不仅可以采集宫腔内的内膜细胞,对于内膜癌好发的子宫角部也不易遗漏;②在套管的帮助下,也可以对宫底部的内膜细胞进行全面的采集,且倒锥形的刷毛更易于获得宫腔的细胞;③采集宫腔内子宫内膜细胞时,通过套管的伸缩防止宫颈管内细胞对样本的污染;④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套管式宫腔细胞刷为一次性耗材,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率低,材质柔软,对子宫内膜损伤小,患者接受程度高。

图5-5 Li-Brush内膜刷

3.DIS的技术评估、诊断准确率及诊断难点

(1)诊刮术(分段诊刮术):

此手术需尽可能全面的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虽然对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也可以起到止血的目的,但这种宫腔操作也存在诸多缺点与问题,术中即便严格无菌操作,也可能因阴道内菌群逆行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感染性疾病,术中因子宫质地不同不易掌控,有发生子宫穿孔甚至腹腔内脏器穿孔的风险,更有患者因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诊刮的痛苦,也有少数病人,术中因对子宫的牵拉诱发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人流综合征,有时术后造成的内膜损伤深入基底层,造成宫腔粘连、月经紊乱,对于育龄期女性,甚至造成继发性不孕、流产等副作用。

就其本身而言,属于创伤性操作,对于宫颈内口紧的患者需要扩张宫颈,患者有一定痛苦,其对于宫底、子宫角等部位的病灶以及肿瘤体积较小时可能漏刮;若没有宫腔镜的辅助,是一种盲视下的操作,完全凭借术者的经验实施,由于对子宫腔的形态、子宫内膜病变的范围和程度难以了解,更不能进行病变的定位取材,即使是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操作,在接近60%的诊刮术操作中,也只能评估少于50%的内膜组织,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十分有限,在大多数患者中并不能作为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首选的取样评估方法,逐渐被宫腔镜下诊刮术取代。但其适用于无宫腔镜的偏远地区。由于其具有有创性,不适用于大人群的筛查。

(2)Pipelle活检术:

收集内膜组织时无需扩张宫颈,与传统的诊刮术相比,其操作耗时较少,可在门诊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根据1994年至2015年Moradan、Sanam、Rauf、Raazia等人关于Pipelle活检术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研究报告,得出Pipelle的取样满意度可达73.9%到100%,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62.0%到96.9%(表5-1)。

表5-1 Pipelle活检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取样满意度和诊断准确度

与传统的诊刮术相比,文献中报道Pipelle活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病人不适感、以及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可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评估,Check等的研究结论表明,Pipelle活检术对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增殖期子宫内膜和分泌期子宫内膜的诊断灵敏度均达到了100%,对于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灵敏度可达88.9%,特异度为100%,而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100%。同样,其对于评估激素治疗时的子宫内膜同样有效,特别适用于使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状态的评估。

然而Pipelle有时仅能评估部分内膜组织,并不能作为一个有效的子宫内膜诊断工具,同时,其对于局灶区的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样有限,对于子宫角处的子宫内膜病变难以准确的评估,其次,Pipelle活检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的费用较昂贵,约为诊刮术的8倍,并不适用于大范围人群子宫内膜病变的筛查和诊断。

(3)负压吸引术:

20世纪70年代,负压吸引内膜采集装置问世,此操作是可在门诊无麻醉状态下进行的子宫内膜活检术,是指用一定的负压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压力一般为400~500mmHg),其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取材用于诊断,Hemalatha AN等所做的相关研究指出负压吸引术是一种较安全、简单、可靠的子宫内膜采集技术,且取样过程中患者痛苦较小,便于开展实施。

负压吸引术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和判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均表现出了有效性,在Tripathy SN等所做的一项150例患者参与的临床研究中,93%的病例都可以通过吸引细胞学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和子宫内膜的细胞学诊断。Rosler等研究了100例围绝经期的异常子宫出血和绝经后期阴道出血的患者中,通过比较分析负压吸引术所得的细胞病理学与传统的诊刮术所得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表明细胞学用于诊断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有症状的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和88.7%。

文献中报道的子宫内膜负压吸引器有Vabra吸引器、Accurette取样器、Isaacs cell取样器、manual vacuum 吸引器、corkscrew取样器等,但是均处于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阶段。

Vabra吸引器,作为子宫内膜负压吸引术的代表,其不足之处在于其不能获得可用于诊断的满意的子宫内膜标本,也无法进行子宫内膜息肉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在Goldberg GL的报道中,Vabra吸引器在宫颈管狭窄的患者中不能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5/40),提示Vabra吸引器在宫颈狭窄的患者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在Kaunitz AM的报道中,他们分别使用了Pipelle和Vabra aspirator进行了子宫内膜的取样分析,结果发现在其中的28例患者中(50%),Pipelle的取样满意度高于Vabra吸引器,47例患者(84%)陈述说Pipelle引起的疼痛等不适感比Vabra吸引器轻。

虽然同诊刮术相比,子宫内膜负压吸引术可以节约患者费用,在一些流产被视为违法的国家,因其是与流产相关的操作,故应用受到了限制。同时,负压吸引术取样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子宫收缩不良以及宫颈裂伤等,且可致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其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性未知。

(4)Tao brush:

根据1997年到2003年Wu HHJ、DelPriore G等对于Tao brush的临床研究相关数据表明,其对于子宫内膜细胞的取样满意度可达89.9% 到100%,同时,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为91.0% 到 96.0%(表5-2)。

表5-2 Tao Brush活检术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取样满意度和诊断准确度

Tao brush通过刷头获取子宫内膜样本,导引鞘避免了下生殖道细胞对于子宫内膜细胞的污染,在Yang GC的文献中指出,与Pipelle的12%的样本取材不满意相比,Tao brush取得子宫内膜样本中只有2%不足以用于细胞病理学诊断,取样满意度为98%,同时Tao brush引起的不适感较Pipelle轻。在Maksem J的研究中,Tao brush的取样满意度可达100%。在DelPriore G的文献中,与最终的组织病理学结果相比,Tao brush和Pipelle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95.5%和86%,而Tao brush 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特异度达到了100%(病例数为200)。Williams AR的报道指出在200例子宫内膜高风险的患者中,Tao brush较Pipelle的取样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很大一部分患者倾向于接受Tao brush进行子宫内膜细胞的取样(< 0.001)。

然而,另有一些相关临床研究表明,Tao brush的诊断阳性率较低,低于组织病理学(Pipelle活检术)( P =0.016),与Pipelle相比价格昂贵,不能用于大范围人群子宫内膜病变的初筛。

(5)“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

Wen J报道的用SAP-I获取子宫内膜细胞的1 541例患者中,有1 458例患者(96.3%)获得了可用于细胞学诊断的足够的子宫内膜样本,子宫内膜细胞学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准确度为92.4%(灵敏度为73%;特异度为95.8%;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95.3%)。武爱芳等比较了188例患者使用“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所得的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和诊刮术后所得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其对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一致率为97.19%,对于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增殖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 98.53%、95.24%、83.33%、95.24%、95.65%、100%、100%,表现出了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净优”SAP-1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内膜标本成功率高(96.81%),且其操作简便,无需扩张宫颈,安全无痛,患者的依从性良好。同时,采集管外套直径≤2.8mm,对于绝经后女性质韧、萎缩的宫颈尤其适用。然而,“净优”SAP-1子宫内膜采集器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尚需进一步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理论上讲,“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并不能作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筛查或者诊断工具,主要是因为:①其用于刷取子宫内膜细胞的刷头呈环形,而正常的宫腔呈倒锥形,限制了“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对于内膜细胞的收集,特别是子宫内膜癌高发的子宫角部;②其采集环上有6个齿状刮片是否可以收集到足以做出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子宫内膜细胞,而对于子宫内膜局灶性病变的子宫内膜细胞的取样满意度目前没有定论。同时,“净优”SAP-1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对于良性增生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及息肉)的诊断价值不高,主要是因为采集器的毛刷仅能收集宫腔表面的黏膜层组织,而无法采集到其下方的间质或基层组织,因而无法得到相应的病理学诊断,仍需大样本量的临床应用以确定其实用意义。

(6)Li-Brush内膜刷:

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奇灵教授团队自主发明,前期对临床的273例患者进行了细胞学取样,通过与组织学比较,其敏感性为92.73%,特异度达98.15%。该取样刷在进行子宫内膜细胞的取样时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接受程度高,可在门诊进行子宫内膜的取样评估,取样方法见二维码内视频《Li-Shi子宫内膜癌筛查系统临床应用步骤》。但是,其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更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子宫内膜细胞学研究数据来支持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套管式宫腔细胞刷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②目前的研究只是初步验证了细胞病理学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性,并未涉及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对于子宫内膜癌病灶的位置、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正常周期性变化对其诊断灵敏度影响目前尚不可知,不同年龄的人群是否会影响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取样的满意率以及诊断灵敏度也未可知,其次本次研究也没有涉及激素治疗时的子宫内膜细胞学变化。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应该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就病灶位置、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的生理周期、不同激素治疗下的子宫内膜细胞、以及筛查人群的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分析影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套管式宫腔细胞刷取样满意度和诊断灵敏度的因素,探索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的方法,同时,就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套管式宫腔细胞刷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取样器进行改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小结:炎症、息肉、激素、刮宫、宫内节育器等因素可以使内膜细胞表现为核深染、核多且大,造成假阳性,而肿瘤体积小,浸润病灶小,分期早,标本量不足及高分化肿瘤可造成假阴性。

另外,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的塑料外套管及毛刷头较柔软,有发生折叠、扭曲的可能,难以刷取过薄的内膜组织及微小占位病灶,当宫腔形态不规则、宫腔过大、子宫出血多时,采集器取材难度增加,易导致取材不满意,从而影响其敏感度,可能出现漏诊,对于这类患者应慎重对待阴性结果,建议进一步行宫腔镜下诊刮,以免漏诊。 pGzOD0WNTzkdZ5WT0mhARORIVMO6JwWZiGtbSxsyj2gnKlUgOoB3D6KOwB5Pcxi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