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法和步骤

为了在史实上巩固我的理论,我使用了比较案例研究的方法。 [18] 我选择了大量涉及威慑失败和成功的案例,并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尽可能详细地考察它们。然后我对这些案例进行比较来确定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类似的模式。接着,我将威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比较以确定为什么战争有时会爆发,而有时不会。最后,我将成功和失败案例分别归类来寻找二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的元素。我总共使用了12个案例:

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的决策;

1939年至1940年英法的决策;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的决策;

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的决策;

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的决策;

1945年苏联进攻在满洲的日本关东军的决策;

1956年以色列进攻西奈的决策;

1967年以色列进攻西奈的决策;

1973年埃及进攻以色列的决策;

1950年朝鲜进攻韩国的决策;

1971年印度进攻巴基斯坦的决策;

1979年越南进攻柬埔寨的决策。

这些案例包含了现代战场上所有主要的威慑失败和成功的事件,而基于这些案例的现有信息几乎足以作出深思熟虑的判断。另外6个案例也包含在常规威慑的研究中:

1979年中国进攻北越的决策;

1980年至今的两伊战争;

1975年北越进攻南越;

1965年的印巴战争;

1939年苏日在远东的冲突;

1973年叙利亚进攻以色列的决策。

我的案例中只有两个明确代表了威慑的成功(盟军在慕尼黑的决策和盟军在1939—1940年间的决策),并且这两个案例是紧密相连的。尽管列表中没有包含多少威慑成功的案例,但这并没有对研究造成重大影响。作出发动战争的决定并不简单,总是会涉及相关决策者间的辩论和争议。在很多情况下,尽管一个国家最终决定要发动战争,但其在决策过程中也会有一段时期是威慑在起实质作用,就像德国在1940年5月决定进攻西线时一样。1939年9月,希特勒告诉将军们他打算进攻同盟国,此时威慑立即生效,一直维持到1940年2月,并且在1940年2月至5月间瓦解。其他涉及相似期间的案例有:1956年和1967年以色列袭击埃及的决策;1973年埃及决定攻打以色列;以及1940年5月之前的几个月里盟军的决策。 我将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详细研究这些事件。在每一个案例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威慑的存在。因此,列表中威慑成功的案例数量足以解释为什么威慑有时可以化解危机。

之前的讨论表明,我的几个案例中也包含了不同的子案例。因此,我在比较12个主要案例的同时,也会比较子案例与其他主要案例的异同。由此可见,我的理论是在超过12个威慑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虽然我的研究推论基于这12个案例,但其中的一些案例的事件在其发展过程中相较而言更为突出。因此,我不得不关注导致或远离战争的决策过程的细节,我认为一旦战争爆发,战场上实际发生的事情并不直接相关。但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国家选择或反对战争,研究者需要知道实际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不幸的是,这些必要的信息通常很难得到。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次侵略事件和同一时期内盟军的决策研究中,并不存在难以获取信息的问题,有大量档案材料可以获取。但是,中东的情况并非如此。在以色列,关于1956年的决策和1967年的决策都有相当数量的资料。不幸的是,官方记录仍然是封闭的。在阿拉伯,证据也是稀缺的,尤其是1973年叙利亚案例的信息。

当无法获得作出某项决策的细节时,调查者必须从战场上的事件进行推断。显然这一过程并不理想,但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所需的信息几乎完全缺乏,所以我对朝鲜(1950年)和越南(1979年)决策的分析基本上是基于纯粹的推断得出。另外,我还发现苏联决定进攻满洲(1945年)和印度决定对巴基斯坦发动战争(1971年)的资料也很少。因此,在我的理论形成过程中,这些案例的影响力远不及中东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案例。

第二章详细阐述了我的理论。在随后的三章中,我分析了理论发展的具体案例。第三章论述了英法在1939年9月宣战后并未进攻德国的决策;第四章论述了德国在1940年5月进攻盟军的决策;第五章论述了1956年、1967年和1973年发生的阿以战争。因为这些特殊案例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理论的形成,所以它们不能用来验证我的理论。读者还应该明白,我并未尝试去研究每个案例中战争开始与否的明确历史,我也没有试图提供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起源的全面研究。反之,我根据我选择研究的具体问题来介绍每个案例,这些问题代表了许多重要事件的既独特又显著的方面。

第六章我通过自己的理论来检验常规力量在中欧的平衡,并以此确定北约部队是如何适应并遏制苏联的常规攻击的。关键点在于,苏联决策者考虑战争时将面对与1939年的盟军以及1967年的以色列基本相同的军事考量。第七章我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相对技术性的武器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两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精确制导武器对常规战争的影响,以及机动战和消耗战主张间的争论。本章详细地讨论了前一个问题,而在第二章和第六章简单地提及了后一个问题。 [19]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精确制导武器基本上算是防御性武器,因此有可能促进威慑;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进攻性武器,从而会威胁到威慑。既然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威慑是特定军事战略的函数,那我就通过研究它们是否阻碍或促进各种战略的执行来评估精确制导武器对常规战争的影响。此外,一些观察者认为精确制导武器威胁到了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存在,从而预示着战争行为的革命性变革。这样的变革可能会使我的理论的持续相关性受到质疑,因此我在书中对精确制导武器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进行了评估。

第八章主要总结了我的发现,并对12个案例进行了比较,描述了它们的共性和差别,并展示了它们是如何与理论融合的。通常在最后一章中引入新材料的做法是不适当的,但我有充分的理由违反这一规则,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章节。因此,我在结语中简要讨论了在前几章中没有处理的案例。

注释

[1] 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长的年度声明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另见赫尔穆德·施密特1977年10月在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表的讲话,副本参见 Survival , 20(January—February 1978), 2—10; and White Paper 1979: The Security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deral Armed Forces (Bonn: Federal Minister of Defence, 4 September 1979), 112(以下引用简称 1979 German White Paper )。

[2] 参见Col. Graham D. Vernon, Soviet Options for War in Europe: Nuclear or Conventional?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 Monograph 79—1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January 1979)。

[3] 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一般将国家视为能够作出深思熟虑和理性选择的单一行动者。参见Graham T. Allison,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chap. 1。然而,正如艾利森和其他支持者所指出的那样,国家本身并未衡量这些因素对军事行动的影响,也没有设计外交政策。反之,这些都是由个人决策者计算完成的。因此,当我使用“国家”和“进攻方”这样的术语时,我只是想用它们来表示负责制定政策的决策者的集合。关于理性问题,我们假设“决策者是一个拥有多重价值观的个体,他既能意识到军事行动的成本和风险,也能意识到军队的优势,因而能够从抽象思维中得出重大推论”。参见William W. Kaufmann, “Limited Warfare,” in Military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 ed. William W. Kaufman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117。

[4] 关于核威慑的主要研究同样限制了其分析范围。例如,参见Glenn Snyder, Deterrence and Defens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v, 11。

[5] 参见Thomas C.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2); and Snyder, Deterrence and Defense 。然而,在有关威慑的文献中就术语的表达问题尚未形成共识。一些分析人士将“威慑”一词限制使用在惩罚威胁上,而用“劝阻”和“防御”等概念表述“常规威慑”。参见Robert J. Art, “To What Ends Military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4(spring 1980), 3—35; Barry R. Posen, “The Systemic, Organiz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Origins of Strategic Doctrine: France, Britain, and Germany between the World War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1)。还有一种区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基于进攻性或解除武器的第三种威慑概念。如果国家A想要阻止国家B,它既可以通过发动决定性的致命一击,也可以威胁将对B采取军事行动,A国将向B国表明战争的代价,从而阻止B国发动战争。参见Posen, Origins of Strategic Doctrine ,这种以进攻为导向的威慑概念超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但却引起了以色列的广泛关注。参见Saadia Amiel, “Deterrence by Conventional Forces,” Survival , 20 (March-April 1978), 58—62; and Yoav Ben-Horin and Barry Posen, Israel's Strategic Doctrine , R-2845-NA (Santa Monica: Rand, September 1981), 12—16。

[6] Dean Acheson, Power and Diplomacy (New York: Atheneum, 1962), 85.

[7] 参见George H. Quester, Deterrence before Hiroshima (New York: John Wiley, 1966)。

[8] 参见Bernard Brodie, Escalation and the Nuclear Op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6); Samuel T. Cohen, “Tactical Nuclear Weapons and U.S. Military Strategy,” Orbis , 15 (spring 1971), 178—193; Colin S. Gray, “Mini-nukes 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 29 (spring 1974), 216—241; Henry A. Kissinger, Nuclear Weapon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57); and John P. Rose, The Evolution of U.S. Army Nuclear Doctrine, 1945—1980 (Boulder: Westview, 1980)。

[9]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参见Bernard Brodie's discussion of this matter in The American Scientific Strategists, P-2979 (Santa Monica: Rand, 1964), 20—22。美国学者不重视军事历史研究的传统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参见Peter Paret, “The History of War,” Daedalus , 100 (spring 1971), 376—396; and Richard H. Kohn,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Soldier: A Review and Prospectus for Research,”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86 (June 1981), 553—567。

[10] 参见Brodie, Scientific Strategists , 22;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New York: Vintage, 1964), 198—200; Jeffrey Record, “The Fortunes of War,” Harper's , 260 (April 1980), 19—23; Richard Swain to Editor, Harper's , 260 (June 1980), 4—5; and Russell F. Weigley, ed., New Dimensions in Military History (San Rafael: Presidio, 1975), 1—16。具体而言,美国军方很少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参见Gen. William DePuy's comments in his Generals Balck and Von Mellenthin on Tactics: Implications for NATO Military Doctrine , BDM/W-81-077-TR (McLean: BDM, 19 December 1980), 1。

[11] 以色列陆军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大量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参见Maj. Geoffrey G. Prosch, “Israeli Defense of the Golan: An Interview with Brigadier General Avigdor Kahalani,” Military Review , 59 (October 1979), 7。

[12]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当代苏联思想巨大影响的案例,请参见V. Y. Savki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perational Art and Tactics , trans. U.S. Air Force (Washington, D.C.: GPO, 1976; originally published, Moscow, 1972); A. A. Sidorenko, The Offensive , trans. U.S. Air Force (Washington, D.C.: GPO, 1976; originally published, Moscow, 1970); and V. D. Sokolovskiy, Soviet Military Strategy , ed. Harriet Fast Scott, 3rd ed. (New York: Crane, Russak, 1968)。

[13]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Bernard Brodie, Strategy in the Missile A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Herman Kahn, On Thermonuclear Wa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Snyder, Deterrence and Defense ; and Albert Wohlstetter,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Terror,” Foreign Affairs , 37 (January 1959), 211—234。有关战略军备控制的大量文献也属于此类,参见John Newhouse, Cold Dawn: The Story of SAL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3)。

[14] 代表作品有:Alexander L. George and Richard Smoke, 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Robert Jervis, 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Stephen Maxwell, Rationality in Deterrence , Adelphi Paper 50 (Londo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68); 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and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本章第19条注释提到的书籍也涉及承诺公信力的问题。

[15] 对这一问题最全面的研究,参见George and Smoke, Deterrenc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它指出美国通过威胁采用不同的武力级别来阻止有限冲突。因为这本书的出发点是美国承诺的公信力,因此作者很少注意战场本身的问题,以及对手为何会放弃目标。换句话说,乔治与斯莫克很少提及战争的行为及其与威慑的关系。当处理军事问题时,他们关心的不是部署军队,就是派遣小规模的海军陆战队、步兵部队或空降部队进入动乱地区。美国承诺的公信力一旦遭到质疑,这些因素就都会发挥作用。在现代战场上接受常规作战训练的美国军队(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要么部署在北约,要么驻扎在美国。这本书很少讨论美国帮助北约打一场常规战争的承诺。简而言之,乔治和斯莫克的研究与现代战场并无太大关系,因而他们也无法解释威慑在现代战场上的成功与失败。

[16] 参见Schelling, Arms and Influence , chaps. 2 and 3。

[17] 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格伦·斯奈德的风险计算中,他详细列出了潜在进攻方必须要考虑的四个问题:(1)对战争目标的评估;(2)防御者可能的反应造成的损失;(3)各种反应的可能性,包括“无反应”;(4)每种反应赢取目标的可能性。参见Snyder, Deterrence and Defense , 12。第三个问题与信誉问题有关。

[18] 有关本书研究使用方法的讨论。请参见Alexander L. George,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The Method of Structured, Focused Comparison,” in Diplomacy , ed. Paul G. Lauren (New York: Free Press, 1979), 43—68; and Arend Lijphart,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 65 (September 1971), 682—693。

[19] 关于机动—消耗的全面讨论,请参见John J. Mearsheimer, “Maneuver, Mobile Defense, and the NATO Central Fron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 6 (winter 1981—1982), 104—122。 ttYfR0TrhBfUQ6bd93CQXahAKNwuw5Hkn2yJBLWPhTmBF+oUaSSM+bwtNEY77e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