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音乐给了我一个结构

周:对于一个创造者来说,早年经历在一生的精神活动中往往会起很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回忆,我后来那种比较关注人生问题的哲学方向其实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开端,那时候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经常想这类问题,被它们吸引和纠缠。以后不搞哲学则罢,如果搞哲学,我的思路就必定会渐渐汇集到这类问题上面。你从小生活在音乐的环境中,很早就开始玩音乐,你觉得你的早年经历对于你后来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崔: 我可能从来没有深挖过这种感觉,不过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解释,一种描述的方式,就是音乐给了我一个大架子。我发现实际生活并不是创造的源泉,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反正我是这样。小时候我就已经把自己的结构像楼房一样搭上了,后来的工作只是不断地装饰,就像生命先有了一个大架子,而后来你去放什么东西,怎么样去装饰,这东西是有变化的,每个时间都会有变化的,我觉得音乐就是我搭这个大体的架子的第一个工作。

周:你这个说法很好,有点像心理学里说的格式塔。的确有一种精神的结构,这个结构往往在早年就形成了,后来基本上是不会变的。

崔: 对,创造源泉绝对不是后来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我觉得不是这样,是早就有了,我只是在填补这个空。填这空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说法,这个说法刚好被我看到,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我下边要写的东西我还是在写,但架子早就有。我创造的动机绝对不是来源于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这事已经发生完了,做音乐的结构已经发生完了,我只是在填点什么东西,当时看到的,平行的,发展的,我想是这样的。当然,人总是在变化的,人的感情是非常软性的东西,只有看到什么东西时你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我觉得一成不变的那种英雄模式太过时了。人都是投机分子,但是有一种投机是有原则的投机。人都在变化,人的这种宽容是人的进步,你不喜欢这种式样,但你真正要宽容人的时候,你发现你自己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写,可以描述。

周:有没有一个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这个东西,你到社会上去,经历着各种事情,那时候你都会有你自己的视角,自己的理解问题的方式,你的心灵是一个活的机体,能够不断地把外界的东西变成营养吸收到自身中来。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一个人经历外界的事情再多,那些事情也始终是外界的事情,不会化做自己的精神财富。我觉得,看一个人有没有创造者的素质,基本上就看他有没有这样一个内在的精神结构。正因为有了这个结构,每一个真正的创造者,不论从事的是哲学、文学还是艺术,他的创作必定具有内在的一贯性,他的所有作品是一个整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一个伟 大的哲学家一辈子只在思考一个问题,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辈子只在创作一部作品。不过我想,这种结构形成的机缘是综合的,就你来说,当然更多地来自音乐。

崔: 我对音乐的要求,对音乐结构的了解,实际上对文字有特别大的影响。这种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只有在你做过这种训练以后,它才给你打开了一种空间,等待着你运用文字去组织它。音乐把我的张力都打开了,当时我说不出来,很害羞,说话结巴什么的,但它把你的空间像帐篷一样支起来了,一旦你有机会接触文字或社会的时候,它全都对号入座。

周:能力都不一样了。

崔: 这种结构能力,特别是古典音乐给你的,对人很有好处。这好像也能体现在儿童教育上,据说做过一次测试,就是对一批五岁半到七岁的孩子,一个班上古典音乐课,一个班没有上,后来就发现受过音乐训练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记忆、表达和判断能力都不一样了。所以我想,也许我和现在搞摇滚乐的这批人,就在我们训练音乐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在训练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周:还有感觉方式。

崔: 对,就像一种嗅觉一样。接触一个人,有没有这种东西,一下子就会感觉出来。 gtg4k8CHefRIjyxZHVdV0MMho4jz4/YE/t+xDrBiDsPtoeEKNDPlLo2CPzeYah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