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自闭症很严重,不理睬人。我发现他喜欢吃东西,就常常带一些零食给他。后来又发现他喜欢画画,我自己画画也不错,有时候就叫他一起来画画。慢慢地他就稳定下来了,只是时间很短。有时候他开心,我就把着他的小脸,对他说“叫妈妈,叫妈妈”。但是他始终无动于衷,没有叫。我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他能够开口。半年以后奇迹发生了。那一天我们开心地画画,吃完零食之后,在我没注意的时候,他突然看了我一眼,开口很轻很轻地叫了一声“妈”。……我当时真的是十分感动,马上拿起手机给他父母打电话,他父母真的是飞奔到学校。其实,这个孩子不明白“妈妈”的含义是什么,父母来了,他还是看着我叫妈妈。但是他的母亲听了,一把搂住孩子就哭了。
吕星,女,1963年生,山东威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爱心幼儿园园长
口述者:吕星
访谈者、撰稿者:徐哲纯,上海师范大学本科生
访谈时间:2017年10月13日、2017年10月26日
访谈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爱心幼儿园
问: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吕:我叫吕星,老家是山东威海的,2002年跟随我爱人来到上海。我的名字是爸爸起的,姓是随爸爸的。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是下半夜,满天闪烁的星星,所以取名“星”。我父亲当时就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很有寓意,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名字。我今年54周岁。我有两个妹妹,(笑)从小帮助父母照顾妹妹们,因为我是老大,和老二差5岁,和老三差8岁。当时父母都是军人,工作特别繁忙。我作为老大,常常带着妹妹们去玩。那个年代其实没有什么玩具,都是一起跳皮筋啊、捉迷藏啊,有时候甚至还一起爬树。他们都像小尾巴一样跟着我。
问:您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现在实现了么?
吕:真的实现了。我从小就喜欢孩子,当时就决定要做一名老师。对这个理想,我从小就非常坚定。做幼儿园老师时,我感觉自己变年轻了。虽说现在我50多岁,但我的心永远18岁。现在〔这个理想〕实现了,而且是超越了。从前做老师的时候,孩子们叫“老师好”;现在做园长了,孩子们叫“园长妈妈好”。这些带给我的都是感动和幸福。
问:能谈一下您的学习经历么?
吕:我是在哈尔滨上学的。上学非常早,6岁就上了小学。当时我是奶奶带的,奶奶看我特别聪明,父母又特别忙,就带我去找校长。校长看我特别小,就问我行么。我很主动地对她说“我可以的呀,你可以考我”。校长一看我这么大方,就抽最简单的〔识〕字〔卡〕考我,没想到没有难住我;校长接着去拿一年级的课本,我也都能知道。我6岁上学时,就认识2 000多字了。六年级以后,我读初中、高中。高中毕业后读了幼师。后来又去进修,本科去读了法律专业。
问:学习中有哪些值得骄傲的事?得过哪些荣誉?
吕:荣誉非常多了。小时候因为我学习特别好,都是课代表啊、文艺委员啊,还有“三道杠”——大队长。我一直很要强,学习上对自己要求非常高。成绩好了以后呢,就会有一些区级的甚至是市级的荣誉,我记得那个时候是三好学生和进步标兵。
问:您一直从事特教工作么?
吕:我之前从事了26年的普教工作,2007年经过组织聘任后,岗位调动,来到爱心幼儿园后才接触特殊教育。
我做普教工作时,在哈尔滨81156部队幼儿园。因为擅长美术教学,经常为我们园的小朋友进行一些儿童画技巧指导。我带领孩子们参加过各种儿童美术比赛,小朋友最终拿到全国少儿美术绘画小百花比赛的金、银大奖,得到师生、家长一致认可。1991年,在我担任园长期间,带领教师参加哈尔滨市教师技能技巧大赛,过五关斩六将,拿到教师技能技巧比赛哈尔滨市团队第一的好成绩。此外,1995年9月,我还荣获三总部全军优秀教师称号。
问:您是因为什么原因转到特殊教育来的?
吕:刚刚说了,是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我在工作中,和同事和孩子们接触下来,逐渐学习了特殊教育,了解了特殊教育,所以现在就坚定在特殊教育岗位的一线了。
问:刚到特校工作时,有前辈向您传授特殊教育的方法么?
吕:哦,没有。刚来的时候真的是一点不懂,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突破,我第一时间申请去学习进修。先是参加了华师大最基础的一些特教理论学习,接着参加了华师大的特教研究生在职培训,之后又到各地的基地去学习,慢慢地补充自己。那个时候我已经40多岁,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了,所以花的时间就更多。
问:进入特教行业后,有没有影响您的人或事?
吕:有一位影响我特别深的老师,她的名字叫何金娣 ,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直到癌症去世都始终坚持在特殊教育的岗位上,真的是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爱特殊教育。
问:特校的课程与普校有什么异同?
吕:学前特殊教育这一门课程的教材是空白,当时没有〔教材〕。所以我们学校自己开发校本课程 ,其实就是从孩子们的游戏、特奥训练、学习、生活等等方面着手。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科学,对于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来说,科学还是比较难的。总的来说,幼儿水墨画、幼儿特奥、幼儿律动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我们也在研究其他的课程。
异同的话,最明显的就是我们班级的规模,这也是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我们每个班的班额只有8个小朋友,一共是5个班。普通幼儿园一个班可能有25个小朋友,在一些集体活动、动手活动的时候,老师就不能照顾到全部小朋友。这一点我们能够充分做到,甚至还有一对一的个别训练。
问: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同点与差异,您能举例说明一下么?
吕:共性是大家都必须带着爱来做这件事情。差异呢,主要是教育方法上的差异。在普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特殊儿童的特点、教学方法上的需求、未来发展的需要,等等,还要做一系列的反思研讨。
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我们成功申报了许多研究课题。大家知道,好多孩子有言语障碍,比如口齿不清等。我主持开展的市级科研课题《学龄前特殊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得了上海市第三届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区级重点课题《语言障碍幼儿社会交往素质培养的研究》获得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四届学前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这两个课题都已经顺利结项了。现在学校开展的又是我们区里的重点课题,就是《学龄前自闭症儿童的跟踪研究》。
我最开心的是我来到这个学校以后,我们的科研从无到有。我们在2011年编写了《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这是我们自己编写的,主编是我,编委就是我们老师。
在研究特殊教育的时候,科研能够带动教研。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将来是从优到精。
问:特校教育是几年制的?
吕:什么叫幼儿园?幼儿园的标准是招收3到6岁幼儿。如果孩子们留到十几岁,那是寄养院,打破了幼儿园的概念。我刚来接任时,发现园里最大一个女孩已经成人,来例假,我们是寄宿制的,这样管理不行。我马上在上级领导、学校和家长三方的协调下,把爱心幼儿园改为3年制的了。当孩子们大了,有些没地方去,我也会积极帮助他们找到继续学习的学校。
问:您家离学校远么?您到校后一天的日常工作通常是怎样的?
吕:远的。每天我开车来学校。早晨我会第一个到学校。当时别人都说吕老师你这样上班超过12个小时了,怎么这么早?其实是因为〔刚开始时〕我儿子正好高三第二学期,准备考大学,是最忙的时候,他每天7点之前就要到校,我就先开车把他送到学校,紧接着就直接开来幼儿园上班了。
来了以后呢,我习惯先在学校转一圈,各方面环境看一下。孩子们陆陆续续来了,我就在门口接待孩子和家长们。接着我就进到班级里看看孩子们的情况。早上8点半左右是孩子们的户外活动。9点小朋友们洗洗弄弄,等着吃点心。吃完以后呢,老师会安排各个小朋友的学习活动,我呢就会在外面巡查一下,如果班级里缺老师或者老师突然有事,我会进去代一下课。其他时间接待一下不同的人员,安排各种会议。我们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学前特殊幼儿园,所以得到了市教委格外的关注,我们也面向前来交流考察学习的群体。
问:您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吕:说实话,搞特殊教育,如果轻松那是假的。我没做特教的时候也不理解。你真正走进来、用心去做的时候,就会感觉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问:您在特校工作多少年了?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么?
吕:已经10年了,要说放弃,凭良心讲话,真的没有过。说动力呢,就是在想自己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说光靠一些零食、游戏去满足孩子,我真正想的是怎样让小朋友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不是和别的孩子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这次我开新生家长会,也和家长们提到,希望每个家长记住自己孩子刚来园是什么样,现在有什么进步,而不是说和很好的孩子比。因为这样比,你的孩子就永远是不行的,永远没有进步。如果原来不会说话,现在会说一两句话,甚至回家会做做小家务帮助父母,那么孩子是不是进步了呢?当然是进步了!
我们培训老师的康训技能;还针对年轻家长开一些咨询讲座,帮助他们带领自己的孩子共同进步。有些家长刚来时有疑惑,质疑我们真的能做到么。3年过后,他们都非常认可。前不久我们幼儿园举行20周年庆,有一位毕业了很久的孩子的家长听说我们这个活动,也带着孩子一起来帮忙。让年轻人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这是我最自豪的。
问:您从事特教前后有变化吗?
吕:变化有的,以前只知道说喜欢孩子,但是做了特教之后,就不〔只〕是这样了。当你对一个孩子说你喜欢他,但他本身根本不懂喜欢,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但是你不能责备孩子,而是要更加有耐心,哪怕有时候他会为了引起关注打你一下,你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一味责备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打人。哪怕有些孩子语言不清楚,你也要学会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这些孩子,我们应当学会俯下身子慢慢地——就像我之前看的一篇文章,说我们跟着蜗牛一起走的时候,不能牵着他一路走,这样你会感觉很煎熬;但是当你慢下来,走在蜗牛后面,让蜗牛牵着你的时候,就变成散步了,慢慢地很舒服。所以呢,10年来我学会的就是要去适应别人,换位思考。
问:如果没有来特校工作,您现在会在哪里?
吕:如果没来,我可能还是会在原来的幼儿园做园长。甚至可能因为工作调动,调到其他幼儿园工作。
问:您在特殊教育事业上得到了哪些荣誉?
吕:荣誉可以说是很多的了。我现在是中国学前研究会的会员,有上海市的督学资格。是浦东新区学前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特殊教育学科区中心组成员、区残疾儿童鉴定委员会委员。
获得过上海市园丁奖、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特殊教育奖、区“三八”红旗手、区“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这些奖只能代表过去,激励我在工作中、尤其是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同时唤起社会对我们这些孩子的关注和关爱。
问:您对未来的特殊教育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吕:未来的特殊教育大家也看到了,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即使我退休了,特殊教育这块我也会继续研究下去,也会继续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我感觉特殊教育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们所有的特教工作者,真的是希望得到全社会的一种理解和关注;同时呼吁全世界全社会的所有人,不要给这些孩子戴上“残疾”的帽子,而是通过融合 活动理解、尊重和帮助他们。
问:您遇到的孩子有哪些优点?
吕:特殊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单纯,非常单纯。如果一个孩子喜欢一个老师,他就是爱你;如果他不喜欢你,就是不会理你。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天都要往班里走一走,和他们一起康训。我们有一个孩子比较小,是一个唐宝宝,他和我特别熟了以后,就会坐我腿上,拿我手机放音乐,一听音乐就开心得不得了。
问:您教过的孩子,毕业后会回校么?
吕:会的呀。他们经常回来的,教师节呀,或者是过“六一”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学校搞半天的活动,他们的家长也会带着孩子来。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有一个叫“芝芝”的小朋友,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妈妈时常会带她回来,和我们聊聊孩子的情况。甚至是孩子的奶奶,没事的时候也愿意到我们幼儿园来,像教师节这样老师的节日,会给我们送一枝花,会给我们看看孩子最近的录像、得的奖啊,也会谢谢我们。孩子生日的时候,也会带着蛋糕来和我们一起过生日。这些家长时常来看我们,也表明了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问:您和学校老师、和员工关系如何呢?工作之余会一起举行一些活动么?
吕:是非常好的,我们经常交流,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畅谈工作啊、家庭啊还有其他事情,大家有事情我们也会互相帮忙的。我们如果谈话,谈话记录都是由对象自己写,最后反馈给我,这是非常真实的。在谈话过程中,我们将心比心,我的亲和力是大家公认的。
问:教师节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和回忆么?
吕:哦!如果在普教幼儿园,教师节的时候你站在门口,孩子们会跟你热情地打招呼说“园长教师节快乐啊”“教师节辛苦了”什么的。但是咱们幼儿园比较特殊。每逢教师节,哪怕是一张贺卡一枝小花,只要是孩子们送的,我都感到非常幸福。
问:您与其他特校校长会互相交流更好的管理方法吗?
吕:当然,我们之间的关系像亲姐妹一样。上海市的特教学校不多,所以我们有什么好的做法都会去交流。
问:您刚工作时有哪些机构组织关注和参与特殊儿童的教育?
吕:刚开始的时候没有。20多年以前没有爱心幼儿园这样的学前特教,社会上也没有人关注。到2007年的时候,已经有比较多的社会团体关注了。这10年来,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一点点多起来,从不敢接触这些孩子到现在走近他们,我感觉这是很好的,他们给我们的帮助也很大。
问:现在您运用哪些媒体和平台宣传特教?
吕:现在呢,我们运用的平台,一个是各大报纸,比如《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浦东时报》等好多报纸。不过这些报纸都不是我找的,是它们主动上门的。尤其是当我们有各种活动的时候,它们是很积极的。这样的好处是我们的宣传不用花一分钱。
第二个是通过电视媒介,比如上海电视台、浦东电视台。
还有一个是广播,浦东新区广播电台和浦东新区的广播电视台。比如,之前我通过直播,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特殊教育。这些广播台是非常有心的,对我们活动的直播、报道都是免费的。而且记者们都非常热心,他们平时工作忙到半夜,我们活动都是大早上开始的,他们都会准时赶到,没有一次迟到。媒体人及时报道孩子们的各种大活动实况,让我和特教老师们很感动。
然后呢,有的时候我们学校有大的活动,我会发朋友圈。一个是能够让身边的朋友关注到我们在做什么,还一个是做资料的积累。
问:孩子一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你们?
吕:一个是电视台、广播台的活动,还有一个就是每年我们会贴招生简章。我们爱心幼儿园招收的是整个浦东新区的特殊儿童,只要在儿童医院有一个医学鉴定,有上海市户口,浦东新区的适龄儿童,我们都是接收的。
问:您有没有参加哪些社团?
吕:我没有参加别的社团。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很多公益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参加。这些年来社区举办的爱心活动我也常常参与。
问:经济方面,您目前一年的收入大致有多少?刚参加工作时收入是多少?
吕:3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一个月只有三十几块钱,没有奖金。到目前为止,校长是年薪职级的,每个月大约9 000多。
问:您有特殊教育的津贴么?您的收入和付出成正比么?
吕:特殊教育的津贴是有的。看怎么说。说句实在话,做特教每天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若和经济挂钩,那是不成正比的。但有些事情恰恰是不能和金钱挂钩的。为什么我能坚持做到今天,通过自身努力提升特殊幼儿的社会影响度、关注度,而且好多市区的专家来我们学校走访,来学习交流?因为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特殊教育能使孩子将来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使大家更有包容心。
问:您有哪些期待?
吕:期待的话,我一直在说的,我认为特教的春天来了,而且特殊教育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问:您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特奥的?
吕:我是2007年8月份,正好是爱心幼儿园准备参加2007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2007年10月4日《解放日报》的头版,你会看到一个标题《最老的选手六十九岁,最小的选手八岁》,这个最小的选手就是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所有选手里最小的孩子。
这个孩子当时8岁,不说话。我虽然刚刚接触这些孩子,也不懂医学知识,但是我相信自闭症虽然不能治愈,但一定能够改善,所以我决定试一试。当时我每天进班级,就一对一和他在一起。这个孩子自闭症很严重,不理睬人。我发现他喜欢吃东西,就常常带一些零食给他。后来又发现他喜欢画画,我自己画画也不错,有时候就叫他一起来画画。慢慢地他就稳定下来了,只是时间很短。有时候他开心,我就把着他的小脸对他说“叫妈妈,叫妈妈”。但是他始终无动于衷,没有叫。我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他能够开口。半年以后奇迹发生了。那一天我们开心地画画,吃完零食之后,在我没注意的时候,他突然看了我一眼,开口很轻很轻地叫了一声“妈”。同事们都惊讶地说:他开口叫妈妈了!
吕星(前排右二)与参加特奥活动的孩子在一起
问:您一定特别感动。
吕:是的,我真的是十分感动,马上拿起手机给他父母打电话。他父母真的是飞奔到学校。其实这个孩子不明白“妈妈”的含义是什么,父母来了,他还是看着我叫妈妈。但是他的母亲听了,一把搂住孩子就哭了。后来引导孩子叫他妈妈“妈”,大家都非常感动。几年后孩子大了,有记者来做相关的幼儿特教成长的采访,孩子的爸爸说出这个故事:“我的儿子,开口第一声妈妈,叫的不是自己的亲生妈妈,而是我们吕园长。”其实我做特殊教育的时候,不是说我带领着大家去参加特教活动很有意义,真正让我们自豪和安慰的就是孩子开口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情的意义启发了我,爱是可以洒进心底的。
问:我注意到您朋友圈里,有一张小朋友们和姚明的合照,能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么?
吕:这是2015年6月举办的一次活动,当时是在卢湾体育馆进行的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耀在一起”活动,主要内容就是我们特殊儿童的融合活动与健康筛查,当时国际特奥主席Tim、美国驻华大使夫人、姚明、中田英寿、潘石屹等名人齐聚一堂,和我们的孩子打成一片,大家一起做了各种特奥会的小运动,包括钻、爬体验,篮球体验,独木桥、瑜伽球平衡能力测试,等等,小朋友们的兴奋劲是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可以感受到他们当天全程是很高兴的。
问:您什么时候结的婚?
吕:1988年。我当时是在部队幼儿园工作,我爱人是军人,我们是经人介绍的。结婚之后呢,我们就自己单独住了。
问:您有孩子吗?
吕:有的,是男孩。
问:您有时间经常与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吗?
吕:我孩子是1989年的,今年已经28周岁了,是一位大学老师。他很小的时候我已经做园长了,他1岁多刚进幼儿园时,我就告诉他白天是不可以找妈妈的,妈妈还要管这么多的小朋友,只有你们班的小朋友走了,你才能找妈妈;而且在幼儿园的时候不可以叫我妈妈,看到我要叫吕老师。从小就教他分清在家里的时候是妈妈,在学校的时候妈妈是老师。部队的幼儿园,我每天会带着一队小孩上学下学,他也有一帮小孩每天在一起玩。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教他要怎么和同伴友好相处,帮助别人。在这种熏陶下,我儿子小时候就非常非常懂事,非常愿意帮助、关心别人。我感觉在陪伴儿子这方面是有愧疚的,尤其是2007年到爱心幼儿园以后。
之前我做了10年普通教育的老师,我到这所学校,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时正面临儿子参加高考,母亲身体不好。作为一名老党员,为了这些特殊孩子,我提出来我必须去学习特教专业知识及外出深造。那个时候我已经40多岁了,我最终学出了华师大特教系的研究生。之后自己或带着教师团队几次到日本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去调研学习,因为这些地方的特教做得非常棒。
大家可能感觉双休日终于可以休息了,但事实是你刚刚接触一样东西的时候,要把它做得更好,首先要去查资料、看书、写东西。在上班的时候写东西,突然就有事情或者人来找你,有些东西是写不出来的。所以有时候双休日、好多个晚上,我都是研究资料,写写文章。我之前发表的大量的文章和论文,大部分是用双休日的时间写出来的。
我们整个家庭是朋友关系。没有说妈妈爸爸一定要管着,是非常独立的。我能做的也是带儿子多出去开阔眼界,我儿子也非常懂事,有时候他会说:“妈妈你把时间多放在小朋友身上吧,我没关系的。”他拍照非常好,常常会到我们幼儿园来做志愿者,给孩子们拍照,做做活动,等等。我们同事也说我孩子懂事,都很喜欢他。这和我们从小教他要独立、要学会感恩有关系。
问:工作之外您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吕:我的兴趣爱好很多,喜欢旅游、看书,也喜欢和家人放松一下唱唱歌。我觉得我们家里三个人一起出门最开心。我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少,只有在假期或是暑期我们一家才会一起去旅游,比如这次“十一”,我们全家去北海旅游,自由行让我们放松心情,欣赏大自然美景,到海边玩、吃海鲜好开心啊。有的时候我们旅行刚回来,我儿子可能就很激动地说我们下一次去哪里玩啊之类的。(笑)
问:您的家人支持您从事特殊教育么?
吕:非常支持。我可以给你展示一些照片,有时候说不一定明白(展示图片)。这是我儿子和他们学校的老师,他当时还是辅导员,带着学生、老师来做志愿者。他也会带着学生走进社区为老人做爱心活动,比如礼仪讲座等。包括我爱人,也会带着同事一起,自费买礼物来幼儿园送给我们的孩子。我儿子和爱人连续多年,都带着单位党员一起来幼儿园做各种爱心活动,他们也特别发自内心地关注这些孩子。这让我感到,我现在取得的成绩,其实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