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一位像农民工似的男人背着行李卷儿,拎着装有洗漱用品的网兜走进镇政府

1984年,深圳初具规模,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三个月后,五十三层的“中华第一高楼”国贸大厦提前一个月封顶。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传遍全国。

这时,距深圳千里之外的龙港还是一片滩涂,五爿渔村犹如散落在青龙江边的几枚卵石,水边的芦苇继续摇曳着几个世纪的荒凉。龙港是浙江省苍南县的一个镇,确切地说是一座要建还没建起来的镇,除两三条新建的走上去沙沙作响的砂石路,还有几处在建的码头,以及远远近近的几处建筑工地。作为一座城镇该有的学校、医院、商场、影院、住宅小区都还在图纸上,有的图纸上也没有。它的建设速度跟深圳相反,犹如从青龙江爬到岸上晒太阳的乌龟,爬爬停停,停停爬爬,说不上爬在哪儿就不动弹了,照这架势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建成。

6月15日早晨,端午节刚过的方岩下内河码头,船像从天边赶过来的一群群鸭子。不同的是鸭子可以落单,可以兀自把头钻进水里,撅着像水漂似的屁股去捞鱼虾,这些船不行,它们被拴在一起,由前边的机动船牵着,三五条、七八条串在一起,浩浩荡荡,有点儿壮观。

方岩老街旧貌

船靠上码头就像列车进站,车厢打开,旅客下车。一位穿着像农民工似的瘦瘦小小的男人背起行李卷儿,拎着装有洗漱用具的网兜下了船。他穿过方岩下的那条条石铺的老街,蹚着江滨路砂石道上的尘埃,走进面江矗立的江滨饭店,熟门熟路地上了二楼。

江滨饭店距方岩下内河渡口不远,距新建码头亦不远。它是龙港的地标,也是唯一看上去像个城镇的建筑。在一片黑乎乎、矮趴趴、破烂烂的渔家农舍中,这幢四层建筑犹如长大成人的白雪公主与已年老体衰、弓腰驼背的小矮人,它不仅光彩照人,而且有鹤立鸡群之气势。

江滨饭店远景

江滨饭店自有骄傲的资本,在青龙江对岸的古镇——鳌江也难以找到这种规格的饭店,何况饭店门外还挂着两块不同寻常的牌子,一块白底红字——“中共龙港镇委员会”;一块白底黑字——“龙港镇人民政府”。

“你找谁?”镇政府的文书朱照喜问道。

朱照喜二十四岁,个头一米六,看上去像个半大孩子。镇政府牌子挂出去后,从来没进过乡镇政府的农民和渔民纷纷跑来看新奇,有的探头探脑,有的像赶集似的东看看、西看看,或像在牲口市场看牙口似的伸出手触摸一下。

朱照喜见来者不像当地农民,倒像投宿找错地方的打工者。

“我不找谁。”

“不找谁你来这儿干什么?”

“我想到这里工作。”来者环视后说。

哎呀,这人口气不小,想来这儿工作?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朱照喜上下打量对方一下,他头发浓密,脸儿白净,眉目紧凑,单薄瘦弱,个头恐怕还没有自己高,身穿旧衬衫、草绿色军裤和一双落满灰尘的黄胶鞋,这身板就是在工地上打工也赚不了多少钱。

“这是镇政府,你想来这儿工作就能来这儿工作?”

“你都能来这儿工作,我为什么不能?”来者笑了。

朱照喜看了他一眼,也许心想你怎好跟我比?我要不是高考没发挥好,差了三十八分,现在已大学毕业,没准进了县政府呢。

朱照喜赶上全省招考农村青年干部,省里给新分出来的苍南县三十三个名额。作为“大学漏”的朱照喜一举中第。在温州市培训一年多,两个多月前,他被分配到龙港镇政府。作为农家子弟,他深为自己能进镇政府工作而自豪。

朱照喜来龙港报到时,镇委、镇政府刚成立,仅有两个人,一个书记,一个镇长。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方岩下的水流也太急了,还不到三个月,书记和镇长就被“冲”跑了。

这个镇政府也远远称不上“铁打的”,倒像个皮包公司,除两枚公章和饭店门口的牌子之外一无所有。书记、镇长走了,朱照喜成了“元老”,那两枚公章是他去灵溪取回来的,牌子也是他找人制作的。

“你想找什么工作?”

“组织上让我做什么工作,我就做什么工作。”

“你是哪位?”

“陈定模。”

这几天县委县政府连续下发两次任命,先是县政府提名陈萃元为龙港镇代镇长,陈林光、林昌元代副镇长,接着县委下文任命陈定模为镇委书记,陈萃元等三人为副书记,还有三位镇委委员,朱照喜都没搞清谁是谁。

那个年代没人把领导当老板,也没有什么张局、李副、王助之类的称谓,误把新来的领导当成清洁工或修车师傅的绝不新奇。

朱照喜没有从陈定模那温和的目光里发现威严,也没感觉到他身上的不易察觉的书卷气,甚至没把他当成顶头上司,起码没表现出如今官场中部下对上司的谦卑与恭敬,连端茶倒水之类应有的礼节也没有。朱照喜也许觉得既然他也是来工作的,那就是自家人了。他是公仆,我也是公仆,公仆与公仆分工不同,没有高低。同志之间又何必客套呢,他该干啥就干啥好了。

镇政府租的是一层楼,十个标准间和一个中型会议室。一步之宽的走廊静悄悄的,一扇扇门紧闭,脚步声是陈定模自己的。新任命的干部有的还没报到,报到的也许下基层调研了。镇委书记的办公室位于最西边,窗对青龙江。陈定模走进去,把行李放下,擦一把汗,环视一下房间:有办公桌椅和床铺,还有卫生间。住宿办公一体化,吃喝拉撒睡和办公都可以在房间解决。

下午,陈定模与上一任书记办理了交接。其实也没什么好交接的,镇委、镇政府刚运转两个多月,也就热热身,办公室是江滨饭店的,两枚公章揣在朱照喜的口袋里,他视如生命,放办公桌里怕被偷去,放在宿舍怕丢了,只好随身携带,不时还用手摸摸。龙港镇4.1平方公里辖区,五个渔村,近六千人口,这是谁也偷不去抢不走的。

1984年6月龙港镇委、镇政府欢送上一任领导调任。陈定模(前排右三)、朱照喜(后排右二)

在龙江乡仅有的一家照相馆——望江楼留影,欢送上一任书记、镇长调任,没有提“欢迎陈定模、陈萃元履新”。照片上的十二个人,都穿着白衬衫,一派团结紧张的感觉,好像立刻要赴战场杀敌立功。

陈定模就这么走马上任了。他四十五岁,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要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了。 8mw2IlV3D4WIYX07FRwEv3bmBK7MR1P0VN/NzzgO/sToJYM6FrAI+e+kBf6J+C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