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外假彩色照相术(IRFC)

米尔科·登莱乌(Milko den Leeuw)

1.分类

红外假彩色照相术(false color infrared photography,IRFC)属于非侵入式成像技术。它所利用的红外线属于电磁频谱中非可见光波段。

2.说明

IRFC是将红外照相与可见光照相叠加,形成合成图像的技术。因为合成图像的色彩波长并不是真的落在红外谱段内,所以这种图像被称作红外假彩色照相。

3.应用

IRFC可用于研究艺术品的表面或次表面。可能在红外假彩色照相中得到显现的对象包括原作光油(如有)、颜料粉和颜料黏结剂、罩染层,以及后期光油等其他结膜材料。当两个色块在可见光下颜色相似,但构成材料不同,且两种材料会反射不同波长的红外线时,就可以用IRFC将它们分辨出来。这种技术有时也能鉴定特定品种的颜料粉,例如,可以用它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红色色淀颜料粉,不过无法对发色团进行全面的表征。

4.局限性

IRFC区分和辨识对象的能力会受到材料浓度与纯度的影响,因为某些材料和混合颜料粉会在红外假彩色照相中呈现相似色调。可见光下颜色相同,且红外反应相似的颜料粉(例如几种红色颜料粉)可能很难用这种技术进行区分。IRFC能够辨识的有机颜料粉仅限于某些特定品种红色色淀。因此在解读红外假彩色照相(尤其是以鉴定颜料粉为目的的解读)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

5.补充技术

昼光照相术、紫外照相术、红外照相术、红外反射成像、红外透射照相术、X射线照相术、X射线荧光成像、K-edge成像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成像。

6.技术规范与注意事项

—相机/设备

—镜头

—曝光时间

—感光度(ISO)

—光源

—滤镜

7.技术简史

IRFC最早由柯达公司的沃尔特·克拉克(Walter Clark)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最初用于假目标探测。随着柯达埃克塔克罗姆红外航空胶卷(Kodak Ektachrome Infrared Aero Film)问世,IRFC也在60年代开始有了普及型应用,不过直到90年代初,随着数码摄影的发展,它才被广泛应用于艺术研究。

8.文献

[1] Aldrovandi A., M. Picollo, Metodi di Documentazione e Indagini Non Invasive Sui Dipinti, Padova: II Prato. (1999)

[2] Aldrovandi A., R. Bellucci, D, Bertani, E. Buzzegoli, M. Cetica, D. Kunzelman, ‘La Ripresa in Infrarosso Falso Colore: Nuove Tecniche di Utilizzo’, OPD Restauro 5, pp. 94-98. (1993)

[3] Burmester A., F. Bayerer, ‘Towards Improved Infrared Reflectograms’,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38, pp. 145- 154. (1993)

[4] Saunders D., J. Cupitt, VASARJ Project’, National Gallery Technical Bulletin 14, pp. 72-85. (1993)

[5] Moon T., M.R. Schilling, S. Thirkettle, ‘A Note of the Use of False-color Infrared Photography in Conservation’,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37, pp. 42-52. (1992) cEY5iC8l6/wLLXM6jI8mTZ1pJjhSM/uoI/O+pEgimqJPBdXC1XKRrM6ZFz6xELz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