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3年进入保险行业,本是一名普通的保险从业者,每天循规蹈矩地完成工作,努力做好一颗螺丝钉,清楚自己的定位,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但我认为,即便是一颗螺丝钉,也应该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力所能及地帮助更多的人。
因此,2017年后我开始利用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写一些关于保险类的科普文章,发布在公众号、知乎、微博等平台。在知乎上,我每天坚持回答三个保险类的提问,给数以万计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答案,部分文章和回答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认可与赞同,开始有了一点知名度。
2020年,有出版社看到我的文章与回帖后,邀请我以保险为主题写一本书,我立即答应了。原因有三个:写书能帮助更多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保险、正确地认识保险,这是其一;写书能让我重新归纳整理业务框架,与时俱进,这是其二;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在精力充沛的年龄,能让我把这些年来对保险的所思、所念、所悟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哪怕只能带给广大读者一点帮助与启发,都应该努力争取,这是其三。
金融系统有三驾马车,分别是证券、银行和保险,保险行业的公众形象一直比较差,虽然很多人说职业不分贵贱,但身处保险行业久了,我深知保险从业者社会地位较低,这是事实,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体现象。我以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保险从业者大部分是保险销售员,这个岗位从业门槛很低,夸张一点儿说,只要是个人,就能卖保险;另一方面由于保险销售的推销性质很强,人都是天生反感推销的;再加上一些销售误导、理赔纠纷案件会被放大报道,久而久之,公众对保险行业的偏见自然形成。
上一辈人都在为五斗米奔波,自然不会考虑保险之事;而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产群体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保险原来是必需品,对保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可是,买保险这件事,很多人嘴上说不要不要,暗地里都用脚投票,一方面反感卖保险的人,一方面又离不开保险。目前关于保险的书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科书,主要写给保险专业的学生看,让他们打基础或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另一类是保险销售书,主要写给保险销售员看,让他们更好地掌握销售心理、技巧,卖好保险。而站在消费者立场,以专业角度帮助消费者去解决投保、核保、理赔问题的书籍很少,很多人以为保险还处在“卖”的阶段,实际上保险已经处在“买”的阶段,买保险已经从过去“买不买”的问题变成现在“买什么更好”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关于理财规划类书籍,但缺少保险规划类书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理财工具较多,作者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公允的角度帮助消费者分析情况,推荐工具。而保险由于体制问题,其销售者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保险代理人通常只能销售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他们更多是推销员的角色而不是顾问的角色。由于立场限制,他们很难给消费者提供足够公允的建议和工具,因此教人如何卖保险的书籍多,教人如何买保险的书籍少。
随着保险中介的兴起和互联网保险的崛起,保险销售者立场不再单一,保险产品变得足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规划的立场才变得相对中立、客观,从而切实为消费者提供公允的建议。
如今,互联网让信息越来越透明,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惑,因为信息量过大,公众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也加大,这时候如果没有一套系统的内功心法作为指导,很容易走火入魔。本书将站在消费者立场,以专业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保险规划、核保理赔、保险原理等消费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消除他们的认知误区,为他们提供贴心、有用、全面、详细的保险指南,帮助他们用合理的保险规划来保障自己的一生。
谢誉豪,网名“墨菲先生”,资深保险顾问,CHFP(理财规划师),知名答主,作品累计被阅读超500万人次,有文章被收录进《知乎2018年度300问|经济:偶尔也爱钱》,创立微信公众号“聪明保保”。
●保险小白
●家庭经济支柱
●保险从业者
●对资产配置有疑问的人员
●想要自行设计保险方案的人员
●保险、金融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
●其他对理财规划有兴趣爱好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