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保险产品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吗?

部分消费者在投保一些销量好的保险产品后,才后知后觉在网上查询用户口碑,此时他们发现,有些大公司的产品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甚至负面评价很多,以至于刚投保便产生后悔心理,这是很多消费者的真实经历。

通常情况下,产品销量好的原因在于用户体验好,然后形成良好的用户口碑,随着好口碑扩散,促使产品销量继续上涨,形成良性循环。例如,畅销书、畅销车、畅销手机、畅销电影等都是这个逻辑。销量、体验与口碑的关系如图2.4所示。

图2.4 销量、体验与口碑的关系

但是,保险销量并非遵循一般逻辑,其一是因为目前消费者购买保险更多是依靠保险业务员的被动推销,而不是主动投保,简而言之,当下的保险主要靠“卖”,而不是靠“买”。其二是因为大部分长期险,客户购买之后,正常情况下不能在短期内体验到产品的保障与服务,毕竟购买保险后短期出险的人较少,自然没有所谓的体验口碑。所以,保险产品销量好≠保险产品口碑好,出现了口碑与销量相悖的情形。

为何会存在劣质产品依然有高销量的情况?事实上,某些垄断型保险公司的产品便是如此,销量很好,但口碑很差,公司品牌溢价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如此诡异的现象?本节将为诸位解释三个问题:为何销量好?为何口碑差?保险产品的定价原理是什么?

2.3.1 大公司产品为何热卖?

第一,大公司的产品销量之所以冠绝整个保险行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拥有业内最庞大的销售队伍。截至2019年,中国内地有超过90家人身保险公司,而根据2018年保险代理人数量统计,保险行业销售队伍人数超过800万,其中平安人寿代理人队伍人数为138.6万,占整个行业的17.18%。

这意味着,人多力量大。

很多保险代理人入职保险公司后,马上会帮自己投保,然后再把自己最亲近的亲戚朋友拉过来投保,所以,先不谈庞大的销售队伍能成交多少陌生客户,单单“自保件”数量已然十分惊人。

第二,大部分人对保险认知为负。在购买一般商品时,例如,大米、面粉、桶装水等,我们无须了解它们的产地、分子结构、生产过程,只要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在确认产品经过安全检验后,即便我们对其领域的专业常识一无所知,也可以放心购买。

但是,保险属于金融产品,购买金融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认知,就很容易踩雷,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人在购买保险前并没有了解过保险常识,甚至不看保险条款,仅凭片面之言,便盲目相信“人情”二字。

而“人情单”往往又是销售误导的重灾区。加之,大公司往往更不遗余力宣传,各种明星代言、遍地广告,营销手段做得十分到位,在不少老一辈人心里,形成了“大公司=好产品”的固有印象。如今,保险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刚需,但大部分需要买保险的人对保险的认知不是0,而是负,“客户是上帝”这句话没错。可怕的是,如果上帝本身就是错的,谁来指正他?

因此,让一个对保险认知为负的人去选择保险,他只能选择听得最多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产品,大公司产品销量好,更多并非靠用户口碑,而是靠人情销售。

2.3.2 保障内容偷工减料

公道自在人心,产品口碑差必然有其原因,而导致产品口碑差最主要的原因是保障不足。这里以重疾险为例,对重疾险有一定基础认知的消费者都了解,中国内地重疾险的疾病定义是由行业协会统一作出的,只要消费者投保的产品属于重疾险范畴,基本都涵盖了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定义的重疾。虽然,重大疾病有行业协会的统一定义,但是轻症责任、中症责任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此,前几年某些保险公司钻信息不对称的空子,在轻症责任、中症责任里设计了一些普通消费者不会留意的减配。

因为大部分消费者投保时并不会细看每一种疾病,这就容易为自己的理赔埋下隐患。给大家举个真实案例:2015 年徐某为被保险人刘某投保了中国平安“平安福终身寿险”及附加重疾险,等待期后刘某因不适就医,确诊为冠心病。在医生提供的手术方案中,刘某考虑到国内搭桥术不成熟,选择了创伤较小的支架术也就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完成手术后,刘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却遭到拒绝,理由是平安福重大疾病保险轻症责任里,并没有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这种高发轻症,后刘某两次申诉,依然败诉。 此事曾引起业内广泛讨论。

估计这个案件的舆论影响较大,该公司在一年内两次升级该产品,2019年后终于把原本应该保障的高发轻症、中症疾病加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不过,此升级只针对新客户,对于以往已经投保老产品的客户,抱歉,如果发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依然会面临拒赔。

2.3.3 保险产品的定价原理

如果说产品偏贵是因为品质过硬,笔者没有任何意见,因为产品偏贵不是缺点,买不起只是因为自身经济水平不够高而已。

华为、小米还没有成长起来之时,笔者经常听见某些公司代理人用苹果手机比喻自家产品,用华为、小米比喻其他公司产品,这个逻辑看起来没毛病,实际上是逻辑误导。这里诸位需要先了解保险产品的定价原理。保险产品的定价主要由两方面决定—纯保费和附加保费,具体公式如下:

保费=纯保费+附加保费

纯保费=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预定费率

附加保费=成本+支出+利润

(1)纯保费

在纯保费的构成里,预定利率、预定死亡率、预定费率三个因素中,对定价影响最大的是“预定利率”。

讲故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预定利率。

购买保险时,我们一般提前缴纳保费,例如终身重疾一般是20年交完,但通常情况下,缴纳保费与赔付时间是不同的,消费者缴纳的保费会滞留在保险公司,保险公司需要给这些滞留的保费提供额外的投资收益补偿,否则不合规矩。这个额外的投资收益率,就是预定利率,预定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因使用了客户的资金,而承诺以年复利的方式赋予客户的回报。需要注意,预定利率并不是实际到手收益率,而是保险公司给消费者的成本。保险公司除了要给消费者投资收益,还需要将各方面的成本扣除,所以消费者实际到手收益会比预定利率稍低。因此对消费者而言,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当然是越高越好,同等保额的情况下,预定利率越高,年交保费越低。如果放在2013年之前,某些大品牌的产品并不存在偏贵现象,为何如此?

从1999年6月开始,国内寿险预定利率上限不能超过2.5%,但在2013年原保监会放开预定利率限制后,大部分险企开始用法定评估利率3.5%进行产品定价,仅仅提升了1%的利率,使用3.5%定价的产品就比使用2.5%定价的产品便宜了30%~50%。不同预定利率下的保费差异如表2.1所示。

表2.1 不同预定利率下的保费差异

这也是为何2013年后,香港保险相比内地保险的价格优势越来越小,甚至在2019年,内地重疾险的价格优势已经超过香港保险,且例如中症保障、定期重疾险这类功能与产品,香港重疾险并不具备。

但是,并非所有险企都采用3.5%的预定利率进行产品定价,某些垄断型保险公司依旧采用2.5%的预定利率进行产品定价,它们不会通过降价来降低自己利润,毕竟不降价依然能保持高销量与高利润,何必自降身价减少利润呢?

(2)保费构成

保费构成除了“纯保费”,还有“附加保费”,这方面各家险企差异也比较大。保险产品的保费构成如表2.2所示。

表2.2 保险产品的保费构成

附加保费的构成非常广,简而言之是涵盖保险经营过程的一切费用开支,以及部分营业利润。例如,某些保险公司广告满天飞、高管令人瞠目结舌的年薪、各种场地租金开支等,都构成了附加保费。

曾经在知乎上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垄断型险企不想办法降低成本,让利消费者?”

因为不可能。垄断型保险公司的附加保费肯定高,也必须高,由于它们营销员多、广告多、开支多,这种传统的依靠人力发展带动保费增长的模式,必然导致附加保费居高不下。

如此一来,产品定价高导致产品性价比低,产品性价比低只能加大宣传,用人海战术、广告投放突出品牌优势,尽量避免谈产品优势,所以垄断型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在销售过程中体现的销售逻辑是,产品比不过谈服务,服务比不过谈品牌,品牌比不过谈人品,人品比不过谈增员,把对方拉进来做保险,恶性循环由此开始。

除非这些公司能够精简机构、精减人员、自降身价、减少利润……如此方有可能让利广大消费者,但这是不可能的,起码目前不可能。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部分线上产品甚至比线下产品便宜一倍,这并非小恩小惠的边缘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节省下来的保费能用于提升投保者自身生活水平,何乐而不为?

2.3.4 小结

回到一开始笔者说的例子,某些大公司代理人用苹果比喻自家产品,用华为、小米比喻小公司产品,笔者认为这种措辞更像用苹果的价格来销售尼采(已经消亡的山寨手机品牌),明显是销售误导。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把预定利率比喻成存款利率,例如,A银行存款利率为3.5%,B银行存款利率为2.5%,选哪个?答案不是一目了然吗?!

再次强调,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说辞不能套用在买保险这件事上,如果再有业务员跟你强调,某某保险产品贵有贵的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便是销售误导。

记住,保险产品偏贵不等于保险产品优秀,至此诸位应该能明白,为何某些销量特别好的产品会被黑得特别惨。 c3+6O3ddGKTfeVQPpM3Gj/RHgiNRSVVr3NSTwCsWSiOnQlw9o5G1Rgu1r+shEk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