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秋,曹操平定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然后大气磅礴地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篇。
很显然,在曹操看来,过往的一切只是序章而已,因为“一统天下”的好戏还在后头——不管是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表,还是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很快会被他一一收拾掉。
对曹操来讲,待到群雄授首、四海归心的那一天,才是他真正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刻。至于眼下取得的功业,虽说足以羡煞世人,也足以让他引以为豪,但说到底,还是远远匹配不了他的野心和能量。
有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一年,当曹孟德站在历史舞台的中央睥睨天下、傲视群伦时,有一位仁兄,却正在某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独自咀嚼着无边的落寞与忧伤。
他就是刘备刘玄德。
自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荆州刘表后,玄德兄的人生就从“激情创业”模式切换到了“佛系养老”模式。
其实,刘表对他还是挺不错的,不但给了他兵马,给了他地盘(新野),还待他为上宾,三不五时就请他聚宴喝酒,丝毫不曾怠慢了他。
可问题是,喝酒吃肉、养尊处优从来不是玄德兄想要的人生。他想要的是驰骋沙场,建立霸业,复兴汉室,拯救苍生!
换言之,玄德兄的野心一点儿都不比曹操小。然而尴尬的地方在于,他的精力似乎远远比不上曹孟德,而运气更是跟曹操差得不可以道里计。
自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后,曹孟德就如同开挂一般,一路攻城略地,大杀四方,凯歌高奏,捷报频传。相形之下,刘备就像游戏玩一半忽然卡在了副本里,而且一卡还卡了七八年。
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玄德兄当真是欲哭无泪!
如果说对于曹操而言,“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的话,那么对于此刻的刘备来讲,可以说“一切过往,皆如梦幻”。
是的,过去纵横沙场、金戈铁马的一幕幕,都已恍若隔世。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出道到现在,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玄德兄,已经是马上就要奔五的中年大叔,虽说一腔雄心还在,但两鬓已然斑白,连身材都变形了,真是令人好不伤感。
关于玄德兄身材变形的问题,还真不是我八卦,而是史书记载的。
在《三国志·先主传》的注里,裴松之引《九州春秋》说,有一次,刘表宴请刘备,酒过三巡,刘备去上厕所,裤子一脱,蓦然看见自己的大腿,不禁悲从中来,慨然流涕。
大腿怎么了?为何看到自己的大腿就哭了?
其实也没怎么,就是大腿变粗了。
玄德兄这一哭,当然不是因为身材管理不到位而自责,也不是因为这样穿衣服不好看而惆怅,而是被“大腿变粗”这一事实,诱发了壮志难酬的感伤。
话说玄德兄上完厕所,回到座位时眼圈还是红红的。刘表一看很是奇怪,就问他怎么了。刘备长叹一声,道:“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以前天天骑马,大腿肉都是精瘦精瘦的。如今好久没骑马,大腿都长肥肉了。日月飞驰,马上就成老头了,而功业到现在还没个影儿,所以我悲伤啊!
这就是“髀里肉生”的典故。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表听完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犯了嘀咕:看来你刘玄德终究还是不愿屈居于我刘景升之下啊。想当初你走投无路才来投靠我,我好心好意收留你,好吃好喝供着你,你现在反倒委屈了,难不成,要我把这荆州牧的位子让给你才满意?
此念一起,刘表对刘备越来越不放心,没过多久,便把刘备和他的部众从新野前线调了回来,安置在后方的樊城。
荆州的治所在襄阳,与樊城隔水相望(两地均属今湖北襄阳市)。刘表这么做,目的就是把刘备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便于监视和控制,以防生变。
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的消息传到荆州,刘备立马觉得这是偷袭许都的绝佳机会,便力劝刘表出兵,往曹操后背狠狠捅上一刀。
可是,刘表拒绝了。
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刘备建议出兵,当然是想让刘表派兵给他,然后由他去打许都。在刘表看来,刘备把兵马拉出去,且不论会不会卖力打仗,从此一去不返的可能性倒是很大。
想当年,刘备本来在老同学公孙瓒那儿混饭吃,徐州的陶谦一给他抛橄榄枝,他二话不说就跳槽了;之后,刘备到了曹操麾下,又趁着曹操派他阻击袁术的机会,脚底抹油,一溜烟跑到了袁绍那儿;再后来,袁绍跟曹操在官渡相持不下,刘备就蒙骗袁绍来荆州搬救兵,然后再一次溜之大吉,转投到了刘表帐下。
像这种前科累累的“惯犯”,刘表怎么放心让他带着兵马出征呢?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刘表这么猜忌刘备,索性放人家走好了,为何还要留着呢?
刘表之所以不让刘备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留着他防备曹操——万一将来曹操打过来,像刘备这种雇佣兵肯定是要推到前面去打头阵的,现在当然不能让他走。
正因为存着这种既要防范又想利用的心思,所以当曹操平定乌桓,事情都已经翻篇之后,刘表为了安抚刘备,还假惺惺地对他说:“不用你的建议,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啊!”
刘备当然知道刘表心口不一,但也不点破,只是笑笑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打仗,机会有的是,这绝不是最后一次。若以后多加留意,就没什么好遗憾的。”
双方都是聪明人,看破不说破,表面上都是和和气气的。毕竟,刘表在利用刘备,刘备也在利用刘表,大家不过是各有所图、各得其所罢了。
对刘备而言,投靠刘表绝不只是暂时得到一个栖身之所,更重要的是,他要利用在荆州当寓公的这段闲暇时光,不动声色地做一件大事——招揽人才。
在当时的东汉天下,荆州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移民特别多。
自从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后,天下战火纷飞,唯独荆州在“骑墙派”刘表治下,显得颇为太平,几乎没怎么打仗,成为乱世中难能可贵的一方净土。所以,各州的士人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就纷纷移民到了荆州。
这其中,就有不少才俊之士。最先被刘备招揽的人是徐庶。
徐庶,本名福,字元直,颍川(治今河南禹州市)人,出身寒微,兼习文武。年轻时仗义任侠,曾经为了替朋友报仇而杀人,被官府逮住,后来一帮朋友劫狱救人,才捡回一条命。董卓之乱后,他与同乡友人石韬一起避乱荆州,结识了同样客居于此的诸葛亮,二人遂结为至交。
在刘备屯驻新野期间,徐庶慕名投到了他的帐下。而第一个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正是徐庶。
徐庶知道刘备求才若渴,便主动向他推荐:“我有个朋友叫诸葛孔明,人称‘卧龙’,将军是否愿意见见他?”
对于人才,刘备自然是来者不拒,马上道:“请先生带他过来。”
徐庶却淡淡一笑:“此人必须将军亲自去请,他是不会主动来见的。要我说,将军还是应该屈尊去拜访一下他。”
刘备一听,不禁有些意外。
什么人这么牛,还得我刘玄德亲自登门?这架子是不是大了点儿?
不过作为老板,刘备身上有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有才的人难免清高,但往往因为清高,反而不太适合做老板;反之,好的老板不一定有才,但一定有肚量,所以人才往往能为他所用。
刘备当时人在新野,而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可能碍于军务缠身,刘备并未立刻前去拜访,但徐庶推荐的这位卧龙先生,显然已经在他心里挂了号了。
不久后,刘备调回樊城,有一次去襄阳拜访名士司马徽。无独有偶,他居然从司马徽口中再次听到了卧龙先生的大名。
司马徽,字德操,跟徐庶一样也是颍川人,世称其“清雅有知人鉴”,也就是颇有知人之明,故人送雅号“水镜先生”。
刘备本来也想招揽这位水镜先生,不料司马徽并无出仕之心,自谦说自己不过是一介“儒生俗士”,不懂当世时务,还对刘备说:“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这就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出处。
刘备一听,赶紧问他俊杰何在。司马徽道:“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伏龙?怎么除了一个卧龙还冒出一个伏龙?这荆州大山里到底藏着多少条龙?
刘备忙问:“伏龙和凤雏是谁?”
司马徽道:“伏龙就是诸葛孔明,凤雏就是庞统庞士元。”
又是这个诸葛孔明!
能让徐庶和司马徽都如此推崇的人,一定不简单,看来得赶紧去会会他了。
刘备大喜,也顾不上那位凤雏先生了,决定还是先把这个卧龙招入麾下要紧。随后,刘备拎上礼物,快马扬鞭,直奔襄阳城西二十里外的隆中而去。
《三国演义》最经典的情节之一“三顾茅庐”,就此上演。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老先生用极富戏剧性的笔法,把刘备冒着风雪三度寻访诸葛亮的故事演绎得一波三折、生动无比,直到吊足了看官们的胃口,才让“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孔明闪亮登场,跟刘备和众看官见面。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中,真正的“三顾茅庐”其实只有干巴巴的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刘备跑了三趟才见到诸葛亮,至于诸葛亮到底干什么去了,为何让刘备屡屡扑空,史书并未记载。有人认为是诸葛亮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故意一再回避;也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为了自抬身价,刻意吊刘备的胃口。其实,这些说法通通没有证据,而且让诸葛亮看上去就跟偶像剧里故意躲避帅哥的美女一样,显得十分矫情,并不靠谱。
事实上,与其认为诸葛亮用的是“欲迎还拒、欲擒故纵”这样烂俗的套路,还不如借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弟弟诸葛均“出外闲游”的说辞更为合理。当刘备问他卧龙先生去“何处闲游”时,诸葛均的回答是:“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罗贯中的这一合理推测也许更符合事实。
前文说过,当时的荆州,四方的豪杰才俊避乱于此者甚多,诸葛亮肯定会时常与他们往来交游,一来增长见闻,了解天下大势;二来免于隐居生涯的枯燥无趣,通过社交活动拓宽人脉,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简言之,诸葛亮不大可能一天到晚宅在草庐中。
所以,刘备连跑三趟才见到诸葛亮,实属正常。
在介绍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牛人的生平。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治今山东沂南县)人,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先祖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由于出身官宦之家,诸葛亮从小应该受过不错的教育,从而为他日后的才学奠定了基础。
只可惜,在成年之前,其父诸葛珪便亡故了,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便由叔父诸葛玄收养。起初,诸葛玄带着兄弟俩到了袁术的地盘,做过一段时间的豫章太守,不久后丢了官。因诸葛玄与刘表有些交情,便来到荆州投靠。数年后,诸葛玄病故,诸葛亮带着弟弟在南阳山区的隆中盖了几间草庐,开垦了少许田地,然后过起了“躬耕陇亩”“不求闻达”的半隐居生活。
据陈寿在《上〈诸葛亮集〉表》中称,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汉代的“八尺”,相当于今天的将近一米九,是绝对的大长腿;而“容貌甚伟”,也说明他颜值很高,若是再加上“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的装扮,妥妥的就是古装剧里的男神。
虽然隐居隆中,表面上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但诸葛亮却是一个胸有韬略、志在天下之人。他对自己的学识和才干颇为自负,经常自比于春秋名相管仲和战国名将乐毅。然而,当时荆州的名士圈子里,却很少有人认同他,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是在吹牛,只有荆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庞统的叔父),以及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寥寥数人看好他。
有一次,诸葛亮与徐庶、石韬、孟建三位好友一起论及平生抱负,并且展望未来。诸葛亮说,诸位从政,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徐庶等人就问他,那你呢?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他们,只是笑而不语。
其实徐庶等人不用问也知道,诸葛亮的抱负远在他们之上,区区刺史或郡守,根本不足以实现他的理想,否则怎么会“自比管仲、乐毅”呢?
换言之,诸葛亮想要的,绝不仅仅是一般的功名富贵,而是辅佐明主,成就霸业,澄清宇内,平治天下!
所以,蛰伏隆中的诸葛亮,表面上淡泊宁静,其实内心一直隐藏着一种热切的渴望。
他渴望的,就是一位明主,一位值得他鼎力辅佐、追随一生的明主。
终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来了。
这一年,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而刘备已经四十七岁。
虽然诸葛亮志向远大,在当地名士圈中小有名气,但毕竟年未而立,阅历浅,经验少,且从未到外面的乱世闯荡过,当然更谈不上有什么功业。尽管有颜值、有才华,看上去颇具潜力,可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就没人知道了。
反之,刘备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却已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从平原相干到了徐州牧、豫州牧、左将军,其资历、才干和知名度丝毫不亚于汉末以来的枭雄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刘表等人,更不用说还博得过曹操“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赞语,其名声早已传遍天下,纵然创业尚未成功,却不失为当时业界最火的一位草根创业明星。
这样的两个人,其身份、地位之悬殊,肉眼可见。
然而,求才若渴的刘备还是纡尊降贵地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庐中,而且一连跑了三趟。如此心胸,如此诚意,无疑深深打动了诸葛亮。
那天,宾主坐定后,略加寒暄,诸葛亮便屏退了众人。然后,刘备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诸葛亮的面试,一下就抛出了最重磅的议题:“如今汉室倾颓,奸臣窃据皇权,主上蒙尘,我不顾自己德行和能力的欠缺,欲伸张大义于天下,怎奈智术短浅,一再失败,以至于今。不过我的志向从未消失,想知道先生有何计策可以助我?”
诸葛亮蛰伏隆中的这些年,一直在静观时局的演变,对四方群雄的割据态势和实力对比进行过深入的研判,因而对整个天下大势洞若观火,心中早已有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战略构想。所以刘备之所问,恰恰是他酝酿已久、深思熟虑的东西。于是,诸葛亮胸有成竹地道出了他的天下大计。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隆中对”。
这是一个十分宏大和长远的战略规划,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三个步骤。
一个核心,就是结好孙权,对抗曹操,即“联吴抗曹”。
确立了这一基本的战略方向,接下来就是成就霸业的三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据有荆州;第二步,谋取益州;第三步,平定中原。
诸葛亮这番对策,开宗明义就告诉刘备:如今的天下大势,是“豪杰并起,跨州连郡”,也就是大家都在不择手段地抢地盘,别的都在其次。所以,不管你玄德兄是想自己称霸还是真的要匡扶汉室,前提就是弄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否则一切免谈。
第一句话,诸葛亮就一针见血地刺中了刘备最大的痛点。
刘备又何尝不知道地盘的重要性呢?问题是他的综合实力太弱了。这么多年来,除了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帮铁杆兄弟不离不弃地跟着他,其他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要想从别的诸侯手上抢地盘,无异于与虎谋皮,谈何容易?
诸葛亮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强弱之势是随时都在转化的。想当初,跟袁绍相比,曹操的声望和实力都远远不如,可最后怎么样?还不是以弱胜强,在官渡之战中一举击败了袁绍。所以,关键是要善于把握老天爷给的机会(天时),同时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谋)。
那么,面对如今曹操雄霸北方、孙权割据江东的形势,刘备该怎么做呢?
诸葛亮的策略是:北不可与曹操争锋,南不可图谋孙权。换言之,面对当今天下这两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应该采取拉一个、打一个的办法,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
要达成这个战略目的,首先当然要有足够的实力,否则人家孙权凭什么跟你结盟?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拿下荆州。
诸葛亮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了荆州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它北临汉水、沔水,南接南海,东面与江东毗邻,西面与巴蜀相通,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战略要冲,实属兵家必争之地,故而称其为“用武之国”。
可如此重要的地盘,却落在刘表这种胸无大志的人手中,曹操和孙权无疑都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既然刘表守不住它,那不如交给你刘备。换言之,荆州不啻上天赐给你刘玄德的一份厚礼,就看你敢不敢出手了。
拿下荆州后,就要进一步扩张,西取益州。
益州有山川之险,又有沃野千里,自古以来便是“天府之国”,所以高祖刘邦当年才能据之以成帝业。可眼下益州的两个诸侯,成都的刘璋庸懦无能,不得人心;汉中的张鲁只会以神道设教,蛊惑百姓。二者皆非明主。可惜了益州这样一块“民殷国富”的宝地,却白白被庸主糟蹋了,所以益州士民日夜企盼明君的到来。
刘玄德身为皇室贵胄,又以仁义著称四海,麾下英雄用命,又有求贤若渴之心,益州士民盼望的明君不就是你吗?
诸葛亮隐居隆中,却对千里之外的益州形势了如指掌,足见平时没少搜集情报,可谓是做足了功课,用“足不出户而知天下”来形容也毫不为过。所以刘备听到这里,内心一定大为叹服,同时肯定也万分庆幸这样不世出的人才最终能够为己所用。
一旦占据了荆、益二州之地,那么霸业之基就算奠定了。诸葛亮继续陈述,说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扼守险要,巩固地盘,然后尽量采取政治手段安抚西面和南面的蛮族部落,稳住大后方,同时致力于内政外交——“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做完这一切,一方霸业差不多就缔造成功了。最后要做的,也就是最重要的第三步,便是从割据一方的霸业走向定鼎中原的帝业!
当然,诸葛亮也承认,这最后一步,也是最不容易的。这一步要成功,不仅要靠人为的努力,更要等待天时。
什么样的天时?
诸葛亮的说法是:“天下有变”。
这是一种含混晦涩又意义丰富的表述。所谓“天下有变”,可以理解为曹操篡位、汉室倾覆,那刘备便师出有名;也可以理解为曹操死了,内部陷入混乱,所以刘备可以乘虚而入;再或者,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此消彼长,刘备的实力强过了曹操;等等。
总之,如果合适的时机终于出现,那么就派一员大将从荆州出兵,取道宛城,直逼洛阳;同时由刘备亲率主力大军,取道秦川,直取长安。待到两路皆胜、定鼎中原之后,则肃清宇内、一统九州的那一天也就不远了。
到那时,不论刘备是想复兴汉室还是想自立为帝,就都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之事了。
想必,听完诸葛亮这一席话,刘备定然是茅塞顿开、心潮澎湃。
日后,刘备几乎是完全按照诸葛亮的这套战略构想,一步一步打造了他的蜀汉霸业,从而与曹魏和孙吴鼎足而立,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历史格局。
所以后来有史学家称,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定三分”!
当然,这一战略规划的最后一步,却没有在历史上真正实现——不仅在刘备生前未能完成,于诸葛亮而言,终其一生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过唯其如此,才有了后来诸葛亮五次北伐、含恨病逝于五丈原的悲壮一幕,也才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故事流传千古。
建安十二年的这个冬日,在大雪纷飞的隆中,诸葛亮之所以会把自己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全部贡献给刘备,是因为他已经认定刘备就是那个值得他一生追随的明主。
当然,诸葛亮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择,绝不仅仅是看上了刘备礼贤下士的品格和“三顾茅庐”的诚意,而是经过了一番全面审慎的考量。
借用东汉名将马援对光武帝刘秀说过的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这么多年,如果想要出仕为官的话,那他早就出山了,何必等到今天?之所以一直潜心蛰伏,正是因为在刘备出现之前,当时天下的几大诸侯,没有一个是合乎诸葛亮心意的主公。
离他最近的刘表就不必说了,偏安一隅,胸无大志;而稍远的刘璋、张鲁、马腾之流,更是等而下之,不值一提。其实真正值得考虑的老板,也就只有曹操和孙权两位了。
先说曹操。按理说,曹操对天下士人是最有吸引力的,因为他地盘最大、实力最强,而且手里还握着天子,名义上代表了大汉朝廷。给他打工,最为名正言顺,而且薪资和各种福利待遇肯定也是最优厚的。
可正如前文所言,诸葛亮想要的,并不是一般人艳羡的功名富贵,而是一个能够让他经纬天下、廓清四海的广阔舞台。曹操的实力固然雄厚,排面也够大,但其麾下人才济济,可谓“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诸葛亮若去给他打工,捞一个体面的职位或许不难,可想要从一帮精英中冒出头来,进而大有作为,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事实上,诸葛亮的几个好友徐庶、石韬、孟建后来的确去了曹操那里,可结果如何呢?徐庶历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石韬历任郡守、典农校尉,孟建历任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虽然官职都不算小,但也没做出什么值得称道的功业。诸葛亮便为此感叹,曹魏那边就是人才太多了,所以他这几位好友都“不见用”。
此外,正因为曹操现在已经雄霸北方,家大业大,所以成长性反而没有那么强,能够让诸葛亮施展抱负、缔造不世之功的机会自然就少了,其职业前景和上升空间也就相对有限。倘若诸葛亮真的去了,最后也只能像徐庶等人那样,拼死拼活才干到大集团的中层,又怎么可能比肩于春秋名相管仲和战国名将乐毅呢?
总之,曹操太强,反而不是诸葛亮心目中最合适的老板。个中道理,就跟当初张绣想要投靠实力最强的袁绍,贾诩却劝他转投实力较弱的曹操一样——前者的成长性远远不如后者,所以投奔后者更有用武之地。
再来看孙权,各方面综合比较来看,似乎比曹操更不理想。
首先,江东历经孙坚、孙策、孙权的长期经营,内部的利益分配和权力格局已相对固化,后来者只能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来玩,在行为方式上要按部就班,在班位座次上要论资排辈。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干出一番事业,不仅会处处受限,而且势必要把大量精力耗在“办公室政治”上,很难有什么作为,更谈不上做出什么开创性的贡献。
其次,孙权集团的实力虽然不如曹操,但江东的人才却同样是济济一堂,如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个个都是孙策当年的左膀右臂,堪称“两朝元老”,连孙权见了他们都要客客气气、尊重有加,诸葛亮去了能混出什么名堂?
很显然,他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韬光养晦,屈居于这帮元老的光芒之下。倘若想冒尖,先得问问这帮人答不答应。换言之,孙家的庙虽然不大,但里头的神却不少,恐怕无处安放诸葛亮这尊自视甚高的大神。
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诸葛亮不选择孙权的原因。
那是在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奉命出使江东,张昭看出他是个人才,就向孙权力荐,而孙权也有意要招揽他。然而,诸葛亮却婉言谢绝了。有人问他什么缘故,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很显然,在诸葛亮看来,孙权虽然是个不错的老板,但不论是其个人的气度和格局,还是他所能给到诸葛亮的舞台和空间,恐怕都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做到尊重和礼遇,却不足以让诸葛亮尽情地施展才干和抱负。
综上,当时天下最牛的两个大老板,就这样被诸葛亮一一排除了。
直到,他等来了刘备。
平心而论,相比于曹操和孙权,刘备其实是毫无优势可言的,至少表面看上去是这样。
首先,他出道这么多年,至今还寄人篱下,上无片瓦遮身,下无一地立锥,始终在各大诸侯的夹缝中辗转求存,可谓朝不保夕,时刻有性命之忧。其次,他年纪大了,虽然志向未改,但锐气和拼劲已在岁月中消磨大半,早已没有了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甚至因为“髀里肉生”而“老大徒伤悲”,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怀疑和深深的挫败感,这样的人还有创业的激情和雄心吗?最后,刘备眼下还在给刘表打工,而刘表早已在猜忌和防范刘备,所以就连荆州这唯一的栖身之所,刘备恐怕也待不长久,随时有可能发生变故,从而再度踏上流亡之路。
跟着这样一个要什么没什么、年纪却又一大把的老板,连起码的安全感都不能保证,还怎么建功立业,又有什么前途可言呢?
然而,在诸葛亮看来,这些表面上的劣势其实无关大局。他从刘备身上看出的,恰恰是一般人看不到的,也是曹操和孙权都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刘备身为“帝室之胄”,拥有一块先天的金字招牌。虽然当时的汉室早已倾颓,天子刘协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汉室宗亲的招牌远远不如承平之世的时候值钱,但在绝大多数士人百姓的心目中,刘汉皇室依然是当时天下唯一的正统,即便是曹操,表面上也仍然要尊奉大汉正朔,并以匡扶汉室为口号。
所以,刘备的皇族身份使他天然就站在了一个道义制高点上。要知道,曹操可是费尽心机,且不惜背负“挟持天子”的骂名才爬上这一制高点的。可见如果刘备能够善用,这块金字招牌对于凝聚人心、壮大队伍、开拓根据地都是大有用处的。
而且,诸葛亮本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也是偏于正统的,这一点显然与刘备的身份和“复兴汉室”的政治路线正相契合。所以,诸葛亮绝对有信心也有能力帮助刘备把这个得天独厚的品牌运作起来,让它在创业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其次,刘备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有英雄之气度,以仁义著称四海,这些都属于可以变现的无形资产。
诚然,乱世之中,枪杆子和地盘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力,没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和高明的用人之道,再多的枪杆子、再大的地盘,到头来也是守不住的,终究会风流云散、转眼成空。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等盛极一时的枭雄,都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
刘备眼下虽然枪杆子不多,也没有地盘,但只要能够把上述无形资产加以盘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资本扩张,迟早会创造出这些有形资产。
最后,刘备拥有一帮忠义无双的铁杆兄弟,如关羽、张飞、赵云,还有大舅子糜竺等人,个个都可以为刘备上刀山、下火海。这是一支足以傲视群雄的人才队伍,也是刘备创业之路上最强大的一笔核心资本。
尽管曹操、孙权麾下也有很多人才,也都是忠心耿耿,但他们跟曹操、孙权之间更多的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在感情层面上显然不及关、张、赵等人与刘备的关系。换言之,假如有一天,曹操和孙权落到刘备这步田地,没有地盘,四处漂泊,寄人篱下,朝不保夕,那么他们麾下的许多文臣武将恐怕就会头也不回地离他们而去。即使没有立刻跳槽,其忠诚度想必也会大打折扣。
反观刘备,不管他混得多惨,只要还活在世上,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就会永远不离不弃、生死相随。他们忠于刘备几乎是无条件的,而追随刘备也基本上就是他们的人生意义所在。就这种纯粹性而言,无论是曹操麾下的曹氏、夏侯氏兄弟,还是孙权麾下的周瑜、张昭等人,虽然忠心也都无可怀疑,但生死不渝的情感成分恐怕就弱一些了。
乱世之中这份弥足珍贵的情义,就是刘备之所以能够屡败屡战、屡仆屡起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最终能够咸鱼翻身、转弱为强、开疆拓土、缔造霸业的最根本的力量!
这一切,诸葛亮全都看在眼中。
刘备眼下的实力不济和处境艰难,在诸葛亮看来反倒是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机会。正因为刘备现在很弱,亟须咸鱼翻身,才恰恰给了诸葛亮用武之地,让他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干;正因为刘备的创业还在路上,其内部人事关系相对简单,不存在那些惯有的“大企业病”,诸葛亮才能免去很多干扰和掣肘,得以心无旁骛地辅佐刘备开业立基,从而建立可比肩管仲、乐毅的奇功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打个比方,如果说刘备是一只潜力股,那么诸葛亮必须在其股价低迷的时刻介入,未来才有足够的上升空间,而像曹操、孙权那种估值已经很高的大白马,进去了之后即便不是高位套牢,收益只怕也不会可观。
简言之,选择曹操、孙权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人家有你没你区别不大;而选择刘备才是雪中送炭,刘备必然对你倍加珍惜。很显然,刘备和诸葛亮,彼此都需要对方,也都知道对方是那个足以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人。所以,他们二人的相遇和携手,注定会成就一段千古佳话,也注定会书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史称刘备听完诸葛亮的“隆中对”,激动万分地大喊了一声“善”,此后的日子,刘备就与诸葛亮形影不离、“情好日密”了。
二人好到什么程度呢?
好到关羽和张飞都吃醋了,忍不住当着刘备的面大发牢骚。
刘备才不管他们吃不吃醋,只给了他们一句话:“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你们就不要多嘴了!
关、张二人一听,这才意识到诸葛亮在大哥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从此就乖乖闭嘴,不敢再说三道四了。
这就是刘备这种小企业的好处,人事关系简单,有什么不爽敞开来说,做大哥的一句话就可以把事情搞定。倘若在曹操和孙权那儿,诸葛亮胆敢一来就跟人家老大“情好日密”,那些元老和高管可能明里不说,暗地里一定会想方设法排挤你,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多么明智。
自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继承大哥孙策的基业后,年轻的孙权以雷霆手段平定了孙辅、李术等人的内部叛乱,又调兵遣将对遍及江东各地的山越暴动进行镇抚,前后大概用了三年时间,就稳定了人心,安定了整个江东六郡,并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及之后数年),不论是孙坚、孙策留下的元从宿将,还是孙权上位后着意提拔的后起之秀,都陆续团结在了他的周围,逐步形成了一支阵容强大的人才队伍。我们不妨在此开列一张名单,看看都有哪些牛人。
周瑜,张昭,张纮,鲁肃,诸葛瑾,顾雍,太史慈,吕蒙,甘宁,陆逊,黄盖,程普,韩当,周泰,陈武,董袭,徐盛,贺齐,蒋钦,凌统,吕范,潘璋,朱桓,朱然……
这是一份不完全名单,却足以见出江东集团的人才之盛。
到了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终于坐稳了主公之位的孙权立刻把一件大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件事,是孙权最大的心病,也是大哥孙策当年未能完成的一桩遗愿——剿灭黄祖,为父复仇!
黄祖是刘表麾下最重要的大将之一,任江夏太守,长年驻扎在沙羡(今湖北武汉市西南),扼守着长江要冲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地区)。所以,攻克沙羡、诛杀黄祖不仅是为了替父报仇,也是孙权集团扩张地盘、夺取荆州首先要做的事。
早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年仅十八岁的孙权就曾跟随孙策西征黄祖,那一仗打得异常激烈,虽然重创黄祖,歼灭了他的有生力量,可惜还是让他给溜了。
这几年,黄祖休养生息,积极募兵,重新训练了一支部队,显然已经缓过劲来了。所以,孙权不想再等,决定动手。
当年十月,孙权亲自挂帅,命周瑜、徐盛、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大将水陆并进,大举进攻黄祖。
战事进行得很顺利,孙权大军很快便击溃了黄祖的水军,遂一路西进,兵临沙羡城下,将其团团包围。黄祖不想坐以待毙,企图率部突围,结果被孙权军打了回去。
就是在这场战斗中,孙权方面牺牲了一位将领。他就是凌统之父凌操,时任破贼校尉。而杀死凌操之人,就是上面那张牛人名单中的一位、日后的东吴虎将甘宁。
当时,甘宁还在黄祖麾下效力。据《三国志·甘宁传》注引《吴书》记载,黄祖突围失败,被迫撤退。甘宁自告奋勇,负责断后。凌操率部追击,结果被甘宁一箭射杀了。
凌操阵亡后,孙权大军更是同仇敌忾,遂全力攻城。眼看已经胜利在望,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孙权的后院却突然起火了。后方传来急报,说豫章、丹阳、庐陵、吴郡、会稽等地的山越部族全面复叛,形势异常危急。
孙权无奈,不得不下令大军班师。
如果算上建安四年孙策指挥的那场西征,这已是江东集团第二次征讨黄祖了,可同样是功亏一篑。
这条复仇之路,看来要远比孙权想象的艰难得多。
不过,短短数年后,孙权就卷土重来了。黄祖的脑袋,只不过是在肩膀上多扛了几年而已。最后帮助孙权砍下黄祖脑袋的,不是别人,正是甘宁。
那么,甘宁又是怎么到了孙权麾下的呢?
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县(治今重庆忠县)人,少时便喜欢当游侠,曾纠集了一帮“轻薄少年”,自己当起了黑老大,没少干杀人越货的事,连当地官府都怕他三分。后来年纪渐长,人也慢慢成熟了,遂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开始刻苦读书,学习诸子。此后进入官场,历任县吏、郡丞,不久又弃官归家。
数年后,甘宁离开益州,率部属八百人投到了刘表麾下,可惜却不受重用。甘宁看出刘表不是个成事的主,迟早会被人吞并。为了免于跟他一块儿完蛋,甘宁决定投奔江东。可是,他带着部众刚走到夏口,就被黄祖拦住了。
甘宁当然不敢说自己要去投奔孙权,那可是黄祖的死对头,而自己手下又只有八百人,想打也打不过。怎么办?
打不过就加入呗,还能有啥办法。
就这样,甘宁阴差阳错地成了黄祖的手下,然后在他这儿一干就干了三年。
黄祖跟刘表一样,有眼无珠,愣是没看出甘宁是个人才,一直拿他当普通的兵头使唤,甘宁为此十分郁闷。转眼到了建安八年,孙权大举来犯,甘宁摩拳擦掌,认定立功的机会到了,所以才会在前面讲的那场战斗中那么卖命。
果然,他一出手就了不得,一箭射杀了凌操,生生救了黄祖一命,这回可算是立下奇功了。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黄祖竟然一扭头就把这事给忘了,非但没为他庆功,也没赏他一官半职,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甘宁越发郁闷,却又无计可施,只好抱着混吃等死的态度,在黄祖手底下又熬了几年。
当时在军中,甘宁交了一位朋友,名叫苏飞,官居都督。此人知道甘宁绝非久居人下之辈,同时也替他打抱不平,便多次在黄祖面前力荐甘宁,可黄祖还是听不进去,始终不为所动。
甘宁彻底绝望。
看来,不想办法摆脱黄祖,这辈子就没指望了。可是,此地是前线,黄祖的防备异常森严,若带着手下那八百人逃跑,穿越防线去投奔江东,其性质属于叛变投敌,一不留神就会被干掉,危险性太大,所以断不可行。
苏飞很仗义,见甘宁束手无策,便替他想了个金蝉脱壳的办法。苏飞又去找黄祖,建议派甘宁去当邾县(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县长。
之前苏飞推荐甘宁,定然是希望黄祖重用他,比如拜他个偏将、都尉什么的,现在却只建议让他去当一个小小的县长,这样的要求在黄祖看来,显然是可以接受的。于是这回,黄祖总算是答应了。
甘宁如蒙大赦,就这样一溜烟跑到了邾县,在这里又招了数百人马,然后挂冠而去,头也不回地投奔了孙权。
从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一年,孙权用了很大的精力一一平定了山越的叛乱。到了建安十二年冬,他就迫不及待地对黄祖发动了第三次西征。
这场战事在史书中的记载极为简略,只有一句话:“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三国志·吴主传》)
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记的战功,只是带回了一些百姓。
此次出征为何如此草草收场,《三国志》没有给出原因。但据《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记载,很可能是因为孙权的母亲吴氏病逝了:“权母吴氏疾笃,引见张昭等,属以后事而卒。”
第一次随孙策西征,让黄祖逃之夭夭;第二次西征,因后方叛乱不得不撤兵;这第三次西征,又碰上了这么一个天大的噩耗——孙权内心的悲愤与不甘,可想而知。
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孙权很可能是心急火燎地往回赶,却还是没能见上老母亲最后一面。吴氏没等到儿子归来,只好召见张昭等人交代了后事。
倘若如此,那么孙权一定会把这笔账又记到黄祖头上——老子就是为了去讨伐你,才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
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孙权的心头,最后必然化为一种毁天灭地的可怕力量;当这种力量再一次爆发,也必然会将一连三次侥幸逃生的黄祖彻底碾为齑粉!
甘宁的到来,就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孙权的第四次西征。
孙权麾下多的是明眼人,所以甘宁一来,周瑜、吕蒙等人就极力向孙权举荐。孙权当然也不是刘表、黄祖那种脑子进水的老板,他一接见甘宁,便看出此人才堪大用,于是丝毫没把他当新员工看待,直接破格给了他元从老臣的待遇。
老板如此大气,甘宁岂能不感激涕零、拼死报效?
他很快就给孙权献上了一套扩张方略。这个方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以及鲁肃之前所献之策可谓异曲同工,同样都是把目光瞄向了荆州和巴蜀。
甘宁是这么说的:“今汉室衰微,曹操终有一天会篡夺皇权。荆州之地,山川险要,与我西边接壤。我观察过刘表,此人既无深谋远虑,两个儿子又不成器,都不是能传承基业之人。主公当尽快行动,不可落于曹操之后。具体的策略,就是先取黄祖。黄祖现在老糊涂了,脑子越来越昏聩,军中的粮秣给养都很缺乏,左右亲信皆贪墨放纵之徒,将士们都心怀怨恨,且水军的舟船战具皆破烂不堪,农民不愿耕种,部众军纪涣散。主公若现在出击,一定能灭掉黄祖。然后大军一路西进,夺取楚关(今湖北长阳县西),地盘就能得到极大扩张,到时候,便可进一步规划如何夺取益州。”
甘宁是益州人,在家乡当过好些年黑帮老大,又在荆州待了不少年头,对两地的政风、民情都很了解,对黄祖的军事部署更是了如指掌。所以,他给孙权献上的,绝不仅止于上面这套宏观战略,一定还有很多具体的情报,如黄祖的兵力布防情况等,只是史书没有记载而已。
孙权得到这些情报,自然是如获至宝,喜出望外。尤其是这一次极有把握干掉黄祖,孙权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可是,当时在座的还有一个人:张昭。
这位老成持重的顾命大臣听完后,却一点都不兴奋,只是淡淡道:“如今江东不宁,人心浮动,倘若大军西征,恐怕会发生变乱。”
当时,孙权虽然已经将山越叛乱镇压下去了,但山越人本来就散居于各地的深山老林,尽管大部已被击溃,却很容易化整为零、四处藏匿,自然也就很容易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所以,张昭担心的应该就是这个。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倘若内部不稳,大军的确是不宜出征的。
可在斗志昂扬的甘宁看来,这白胡子老头就是太保守了。要是成天怕东怕西、瞻前顾后,那还复什么仇?成什么霸业?
更何况甘宁一来便受到孙权厚待,正急于建功回报老板,哪能被张昭一句话给堵回去?他当即很不客气道:“主公将当年萧何一样的重任托付于先生,让先生留守后方,而先生却担忧变乱,还怎么效法古圣先贤?”
以甘宁初来乍到的身份,敢跟两朝元老、顾命大臣这么说话,丝毫不给老人家面子,实在是有些鲁莽和不自量力了。如果孙权不给他撑腰的话,那甘宁接下来在江东的命运,恐怕不会比在黄祖那儿好多少。
所幸,孙权是一位明主,而且是一位血气方刚、锐意进取、一门心思想要复仇的明主。他当然不想受制于张昭。更何况,即使没有复仇这件事,启用甘宁这样的少壮派来制衡张昭这样的元老,本来便是一个霸主必定会采用的驭下之术。
所以,孙权压根不去理会脸色变得很难看的张昭,而是举起酒杯对甘宁道:“兴霸,我今年一定起兵讨伐黄祖,喝完这杯酒,这个方略就交给你了。爱卿只管尽力筹划,彻底诛灭黄祖,只要建立大功,何必在乎张长史说什么呢?”
当着张昭的面说这种话,乾纲独断的霸气可谓表露无遗,且制衡和敲打的用意也相当明显。闻听此言,张昭也只能悻悻闭嘴、保持沉默了。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经过一番精心筹划,第四次西征黄祖的战役终于拉开了帷幕。
孙权仍旧亲掌帅印,然后以周瑜为前军主将,以偏将军董袭、破贼都尉凌统、平北都尉吕蒙三人为前锋将领,又率前两次西征的其他将领,水陆并进,对黄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
黄祖严阵以待,布置了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以两艘“蒙冲”(即艨艟)战舰横在沔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地区),然后用棕榈搓成粗绳,下面系着大石头,以此为锚固定舰船,封锁江面,并在两舰之上共部署了一千名弓弩手。
所谓艨艟,是汉代水军的主力舰,以生牛皮蒙住船身,船形狭长,船速快;船舷两侧开有小孔,船桨可从孔中伸出,并在其上部开窗,用以射箭及伸出长矛。
第二道防线,由都督陈就率水军组成战阵。
第三道防线,由黄祖亲率步兵坐镇沙羡城中。
孙权大军发起进攻后,在第一道防线就遇阻了。两艘艨艟上面的弓弩手拼命发射,一时间箭如雨下,极大地阻遏了对手。
身为前锋的董袭和凌统见状,马上各自组织了数百人的敢死队,每人都身披两层铠甲,然后乘坐巨型战船,突入两艘艨艟之中。董袭身先士卒,挥舞长刀砍断了那两根固定船身的粗绳。两艘艨艟同时失去控制,顺流而去,孙权军成功突破了第一道防线。
紧接着,吕蒙率部与陈就激战,双方短兵相接。经过一番鏖战,冲锋在前的吕蒙亲手砍下了陈就的首级,将黄祖的水军彻底击溃,突破了第二道防线。
随后,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包围沙羡,对黄祖发起了总攻。
黄祖,你的末日到了。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让你逃出生天!
孙权命众将遴选出一批最精锐的士兵,然后不惜代价,轮番攻城。黄祖自知不敌,在抵抗了一阵之后,再次故技重施,率残部拼死杀出了重围,企图再度上演一场死里逃生的戏码。
然而这一回,幸运女神终究还是抛弃了他。
孙权的部众奋力追击,在城外不远的地方追上了黄祖,然后手起刀落,砍下了他的首级……
十六年前,孙坚在襄阳城外的岘山被黄祖部下射杀,当时的孙策虚岁十七,而孙权年仅十岁。可想而知,当父亲被杀的消息传回江东,复仇之念必定已在他们的心中深深扎根了。当年的黄祖断然没有想到,这两个孩子日后竟然会相继成为江东之主,并矢志不渝、前仆后继地要拿他的脑袋祭奠亡父的在天之灵。
哥哥孙策没做完的事情,弟弟孙权不但接着做了,而且一连做了三次。
这场复仇之旅虽然旷日持久,艰辛而曲折,但有志者事竟成——黄祖那白发飘飘的首级,最后还是沾着尚未凝固的鲜血,被送到了孙权面前。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是曹操五年后在濡须口(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所发的一句感慨,不过我想,当黄祖被砍下脑袋的这一瞬间,他的心中一定也会闪过类似的念头。
从史书的记载来看,甘宁并未参加这场由他全力策划的西征。
前文说过,大企业都有这种先来后到、论资排辈的毛病,甘宁要想一飞冲天是不大可能的。除此之外的具体原因,应该还有两个。
其一,甘宁毕竟在黄祖麾下待了不少年头,那边的朋友应该不少,比如都督苏飞便与他交情深厚,所以让他参战不太合适;其二,甘宁之前杀了孙权这边的骁将凌操,而凌操之子凌统不仅继承了其父的破贼校尉一职,且担任了此役的前锋将领,若是让仇人甘宁与他一同出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妥当的。
虽说没有参战,但庆功宴自然少不了他这个策划有功之人。
在宴席上,甘宁一边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一边又心情沉重,因为对他有大恩的好友苏飞要被砍头了。
这次西征,孙权志在必得,所以事先命人做了两个木匣子,一个准备装黄祖的脑袋,而另一个,就是为黄祖的副手——都督苏飞准备的。
现在,黄祖的脑袋已经装了进去,苏飞的脑袋虽然暂时还扛在肩膀上,但也快了,顶多这场庆功宴过后就得搬家,住进匣子里了。
甘宁能有今天,全靠苏飞仗义相助,甘宁是游侠出身,最重这个“义”字。所以,他绝不能眼睁睁看着苏飞脑袋搬家。
酒过三巡,甘宁忽然离席,跪在地上,对着孙权连连磕头,磕得血都出来了,同时涕泪横流,对孙权道:“苏飞对我有恩,若是没有他,我早就转死沟壑、曝尸荒野了,更不可能在您麾下效力。如今苏飞虽然大罪当诛,可我还是想请求将军饶他一命。”
孙权听了,颇为感动,便道:“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免他一死。不过,他万一逃跑怎么办?”
甘宁大喜,忙道:“苏飞能免于身首分离之祸,受将军再生之恩,恐怕赶都赶不走,又怎么会逃跑呢?假如他真的跑了,甘宁就代他把自己的头颅装进匣子里。”
孙权很欣赏甘宁的义气,于是赦免了苏飞。
就这样,甘宁保住了苏飞的脑袋,可他自己的脑袋却很快就被人盯上了。
这个人就是凌统。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凌统岂能放过他?
孙权就怕凌统来这一手。虽然凌统的心情他完全能理解,可当初是各为其主,甘宁也没想到后来会跟凌统成为同僚。眼下既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了,孙权当然不能让凌统跟甘宁自相残杀。所以,孙权就给凌统下了死命令,让他绝不能动甘宁。
为了防止凌统一意孤行,孙权下完命令后还是不放心,就索性把甘宁调了出去,让他领兵到外地驻扎,省得二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早晚惹出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