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过运用理性的好处和坏处后,我们的确清楚地看到,虽然抽象的理性认识乃是知觉表象的反映,它的基础建立在那儿,但两者并不水乳交融且随时可以替代;相反,它绝不完完全全地和这种表象相关。所以正如我们已知的,许多人的行动是靠理性跟蓄意的谋划来执行的,但有许多用不着它们也能有更好的成就。由于这种知觉跟抽象认识的不协调,使得后者之于前者总好像雕工之于绘画,这是下面那个相当值得注意的现象的起源。这种现象跟理性一样,是人类独具的,到现在为止,所有对它的解释均不能令人满意。诸位,我指的是笑。说到这个现象的起源,我们不能不在这儿提它一下——虽然这不免又打断了我的话头。毫无例外,笑是由于突然得到一个概念,和以某些关系透过概念思考的真正对象间的不协调而来;笑本身正是这种不协调的表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真正对象透过一个概念来思考,及对象与被转移的概念被予以认同时,这就发生了笑。事实上是,这个对象在其他方面显露出来完全的不同样,再清楚不过地表示了,概念只是在片面的观点上适合它而已。然而,常常同样地发生的是,突然感觉到了这种不协调:一个单独的真实对象——在某些方面正确地涵摄对象的概念。从片面的立场,把实际的包含在概念之下——这种涵摄越正确,它们跟这概念和其他的不协调就越大越惊人,于是从此对比造成的可笑的效果便越大。所以一切的笑是由矛盾、预期不到的涵摄造成的,不管拿言词表示,拿行为表示,这都不关紧要。对于笑的解释大致这样。

我不想为了印证我的解释,在这儿停下来叙述一些相关趣事什么的;我想这根本太简单、太容易了,不必这样做,凡读者能想到的可笑之事,均足以为此提供一个证明。不过要是把可笑的划分成两类,这两类又是正由于那个解释来的,那么我的解释马上就得到证实,马上变得清楚明白。或者是,我们先知道两个或许两个以上不同的真实对象,知觉或直观的表象,然后独断地透过一个包含二者的整个概念,把它们等同了——这种可笑叫作机智。要不,相反的,概念存在认识之中,我们从概念过渡到真实的,过渡到实在的运作和行为上。在其他方面根本不一样的对象,都在此概念中被思考,拿同样的方式看待,到最后,出乎行为的当事人意料,它们其他方面的巨大差别跳出;这种可笑叫作愚昧。所以,任何可笑之事不是机智的闪烁,就是愚昧的作为,视一个人是从对象的矛盾推演到概念的认同,还是情形相反而定;前者经常是独断地,后者经常是无意地、没来由地、不自主地。显然,把起点反转,以愚昧来掩饰机智,是滑稽家、小丑的技巧。像这样的人,很明白对象的异样性,以秘密的机智把它们在一个概念下头结合起来,然后,从这个概念着手,叫人跟着发现对象的异样性,而获得了他原先打算的那种惊奇效果。从这简短扼要的笑之理论往下推,我们发现,丢开最后这个滑稽的例子不谈,机智总必须以言辞来表达,而愚昧则须以行动表示,当然,只在言词中隐约地表示了实行的企图,或只是以判断或观点表示傻气时,此时愚昧便也可以用言词表达。

迂腐不通也是某种愚昧。这是来自人们缺乏对自己知性的信赖,所以不情愿让知性来衡量事情、直接去体认个别例子中哪个是正确的。所以就完全把知性藏于理性的保卫下,无论什么情况都利用理性;换言之,他总想从一般概念、通则、格律来开头,无论生活上、艺术上,甚至在伦理的善良行为上,都严格遵守。所以才有诸如形式化、样态化、表情化,还有注重那些学问卖弄上特殊的用字之流,拿这些东西去代替事情真正的本质。概念跟现实的不协调马上就自己透露出来了——前者,从来不会光临特殊之事,而其普遍性及刚执的确切性,也绝无法正确地把握现实中那精细差异之阴影与其无数毫芒似的改变。所以不通世故的腐儒,拿他们那些一般的格律,结果在实际生活上总是说不出有多别扭,只显得自己笨拙愚昧、荒谬、不合时宜。说到艺术,概念对它无创作之激励可言,迂儒在这方面创造的是没有生气的、死板的、失败的守旧主义。甚至在伦理学方面,公正或高贵行为的意图也不是全部都按照抽象的格律执行的,在许多例子里头,各种环境下数不清的那细致差异的本质——这是必须对于正确的一方加以抉择,这是直接从性格来的。光运用抽象格律免不了造成错误的结果,因此它们只好说有部分用途;有时候则无法执行,因为对于个别的行为,这样的格律之于当事人是陌生的,这是永远没法隐瞒的;所以不协调跟着就来了。我们无法原谅康德导致了道德上的迂阔,因为他把行为的道德价值视为从纯粹理性的格律而来才得以实行,忽略了刹那的情绪倾向。席勒的《良知的斑驳》讽刺的就是这个。尤其当我们在政治上,说到理论家、原则家、学者诸公时,我们指的就是这种不通世故的君子,换言之,抽象方面很晓得一些事情,然具体而言乏善可陈的人。抽象作用在于剔除精密并详尽的定界而思考,然而实际方面却是大大地依靠着这种精密跟详尽。

最后我们谈到一种伪似的机智——玩弄文字,calembour[插科打诨]、俏皮话,另外还可以加上一种模拟之词,l’equivoque,主要用在于暧昧(淫猥)方面的讲话。正如机智将两个不同的实际对象纳入一个概念下,同样,俏皮话则利用时机或场合,将两个不同的概念纳入一个词下。同样也产生了对比——但毋宁说是乏味的、肤浅的,因为那不是从事物的本质而来,充其量是命名上的巧合。在机智的例子中,在概念方面产生同一,在实际上产生差异;俏皮话的例子中,差异在概念方面,同一在语文所属的实际上头。要说俏皮话之于机智如同双曲线上端逆转的锥之于下端逆转的锥,这个比方多少牵强了点。不过,对于语言的误解,或是 quid pro quo [把究竟当作的确],乃是一类无意的插科打诨,比起来,就像是愚昧之于机智。所以,虽然说重听的人跟愚蠢的人都可以作为一取笑题材,但那些拙劣的喜剧作者,多半拿前者来达成他的目的。

这儿我只是从心灵方面研究笑;至于物质方面的讨论:我推荐《杂论与拾遗》(二卷,六章,§96,134页[第一版])。 gsqZAgVWf7gLnjzmPb26CvdrftQbDOcXA/uPhbM5pR4ajaGexVrFhHJFvkd2rf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