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需要不是爱,需要是爱的反面

需要是一种索取,爱是一种付出

经常有人说:“我需要他是因为我爱他。我多么多么在乎他,多么离不开他,我爱他爱到无法自拔。”在很多流行歌曲里,也经常传唱着因为不能接受对方的离开而“心痛到无法呼吸”。我们也时常被这种“爱”和故事感动着,心想:如果一个人这么需要对方,没有对方就不能活,那他们的感情一定很深吧,他一定是非常非常爱对方吧。

但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寄生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样的爱是让人窒息的,是非常可怕的。这是一个人自我感动的独角戏:需要就是需要,怎么能以爱的名义来假装伟大呢?

需要并不是爱。需要与爱,互为相反数。

需要的意思是我希望你来满足我,是希望你做一些事情来让我舒服,是你要以我为中心,是想要你服务于我。而爱则是我想要满足你,是我想做一些事情来让你舒服,是我想要以你为中心,是我想服务于你。

需要是你要滋养我,爱是我想滋养你。需要是一种索取,爱是一种付出,两者完全出于不同的动力:一个是“你要为我做”,一个是“我想为你做”。

有的人在难过的时候,会呐喊“我这么在乎你,你却……”,有的人在愤怒的时候会觉得“我都是因为在乎你,才……”。在他们的想象里,这种在乎是自己很爱对方的表现,但实际上这只是出于自己的一种需要:是你很需要对方来爱你,而非你很爱对方。你觉得很难受,是因为你需要他陪你;你觉得很生气,是因为你需要他哄你;你觉得离不开他,这更是因为你需要他留在你身边。

我们经常说:“我太爱你了,我不能没有你,我接受不了你的离开。”这往往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当我们在为这份真诚和真心感动时,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对对方的需要。需要到不能失去对方,需要到当你不如从前对我好时,我就会认为你不爱我了,需要到你要为我半夜去买好吃的来证明你的爱,需要到没有那个人的陪伴,自己就会无比空虚。

我不否认,的确有的人也是在为对方好,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也在发出一个渴求的信号。

比如说,妈妈给孩子做了可口的饭菜,这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是做完饭菜后又强迫不想吃饭的孩子吃,此刻就不只是出于爱孩子了。虽然妈妈会以为孩子身体好为由来强迫孩子吃饭,但是这份强迫里也包含了“孩子要听我的话”的需要。

妈妈建议孩子去学习、去写作业,这确实是为了孩子成绩好,是妈妈在对孩子表达关心、表达爱。但不允许孩子拒绝学习、拒绝写作业的时候,或许就是妈妈在满足自己对掌控感的需要了。

爱是“我在为你好”,需要则是“你必须接受我的好”。

爱同样也不是放纵,不是无止境地顺从对方,更不是没有原则地讨好对方。爱的教育,是温柔而坚定的。好的习惯是要去培养的,有的规则是要去遵守的。爱是在向对方传递一种善意,而需要则是在向对方传递一种敌意、一种控制。这种感觉仿佛在说:“你必须认同我,如果你不认同我的看法和教育方式,我就会生气。你必须配合我,你不配合我就会激发我的挫败感,我就会受伤,而你不能让我受伤。”

所以,如果你觉得你很爱对方,但是对方不领情,那么你就可以去思考一下:你可能并不是爱他,你只是很需要他。

人有需要是无比正常的事,是非常自然的事,也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需要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需要,却非要以爱之名来乔装。

关系的稳定,来自爱与需要的平衡

在一段关系中,我们必然有需要。同时,也必然有爱。

不用觉得自己会“爱无能”,我们必然会爱某一个人。人不是每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都在需要别人的。有的时候,我们自身状态比较好,就会想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个就是爱。每个人都有爱他人的能力。

一段关系中,爱与需要是同时存在也是在时刻变化的,只要爱与需要能够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就是一段可以继续的关系、好的关系。也就是说,好的关系就是:我擅长的地方我来满足你,你擅长的地方你来满足我。我状态好的时候来满足你,你状态好的时候来满足我。有时候我累了,你就来照顾我;有时候你失落了,我就来安慰你。

比较常听到的话就是“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满足你的安全感,你满足我的价值感。

长期关系的本质就是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相互满足。

在很多夫妻关系中,失意的丈夫遭遇事业上的失败,暂时在家等待机遇。温柔的妻子并不介意自己挣钱养家,也不指责丈夫的失败,不催促他早日振作起来,而是给予他充分的支持与鼓励,那么丈夫就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休息与调整,更有利于他的整装待发。

时常联系的朋友总是会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失恋的时候找闺密痛哭,孤独的时候找兄弟喝酒。我们其实一直都生活在友爱中,只要我们发出需求,一般都能得到相应的回应。当我们接收到他人的需要时,我们也会根据自己当下的能力与状态给出相应的付出。关系就在这样一来一回中形成并稳固。

生意合作关系通常是利益上相互需要的平衡。良好的婚恋、密友与亲子关系通常是情感上相互需要的平衡,当然也有的是利益和情感相互需要的平衡。

我的一个来访者曾经谈到过,她的上司对她很好,所以她很卖命地工作。她跟她上司的关系中,她需要的是一种情感的满足,上司需要的是利益上的满足。他们配合得很好,两人的关系也就达到了和谐。

一些情感陪护、声优等职业的存在,也是一方需要情感,一方需要利益,从而达到了平衡状态。

不管你们彼此之间需要的是什么,总之爱与需要的平衡就可以构成关系的持续。好的关系其实就是相互依赖。从这个角度来看,关系的意义就是结盟:

我的所长,补上你的所短。我的所长加上你的所长,就是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过程。我们通过彼此都变得更强大了。

关系中的三种需要状态

爱与需要不会达到绝对的平衡,也不会时刻平衡,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一种整体上的平衡,只要关系还在持续,那么它整体上就是平衡的,就是可以运作的。

从爱与需要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关系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母婴式的关系。

母婴式的关系是一方发出需求,另一方付出爱来满足对方需求的形式。就像是妈妈养育婴儿一样。妈妈的职责就是为了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全然地爱婴儿,给婴儿提供资源,让婴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婴儿会要求妈妈做一些事情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需要妈妈关注他、认可他、重视他、接纳他、帮助他。当他发出需求的信号,妈妈要及时地满足他的这些需求。并且他需要你对他主动一点,要主动地去觉察他的需求,及时地满足他的需要,让他满意。

当你把自己放到一个宝宝的位置上,需要被及时喂养时,那么你就把对方放到了一个妈妈的位置上。你开始扮演宝宝的角色,负责发出需求,对方则开始扮演妈妈的角色,负责给出爱,满足你。因此,此刻你们的关系,就叫作母婴式的关系。

同样,如果你在扮演妈妈的角色,把自己放到了妈妈的位置上,各种操心对方的生活,关心对方的状态,那么你也就同时把对方放在了宝宝的位置上。

第二种情况是矛盾式的关系。

当然,有很多时候对方不愿意当你的妈妈,他也想当宝宝,他也需要你来关心他、理解他、支持他,那么这时候他就是在要求你当妈妈,他当宝宝。

如果你愿意,那么你们会继续母婴式的关系。但是你不愿意,你还想继续当宝宝,继续要求对方给你当妈妈,可是两个人都想当宝宝,那怎么办呢?你们就有了矛盾。谁都不想给谁当妈妈,谁都想当宝宝,宝宝就会跟宝宝掐架,那么这就是一种矛盾式的关系。

经常有人有这样的困惑:“对方老让我给他当妈妈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问这个问题的人,通常代表了已经不想给对方当妈妈了。但是如果你单纯地不想给对方当妈妈了,这个是不会导致矛盾的。因为你有成人的姿态,你只要拒绝对方就可以了。一个成年人有着基本的界限感,可以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去选择合适的拒绝方式。

如果你觉得拒绝有困难、有委屈,那是因为你还想当宝宝,你需要对方照顾到你在拒绝时的脆弱感。你们就是在互相需要,都想成为宝宝的角色。

在矛盾式关系里,没有妈妈,没有成人,只有两个宝宝。你需要我,我需要你,两个人胶着在一起,谁也无法满足谁。

第三种情况是成人式关系。

什么是成人式的关系呢?

一个成年人首先具有界限感。他不会委屈自己去满足对方,不会强迫对方满足自己。他知道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不想做的,并且能坚持自己。这样的人能把注意力投放到自我身上,并且会去寻找生活的意义,然后享受生活。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他会想跟另外一个人分享这种喜悦,从而跟另外一个人建立关系。

这样的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成人式的关系。

比如说,我有一个很好的项目,我很喜欢。我分享给你,你也很喜欢,我们一起合作做某个项目。那我们就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再比如说,我热爱舞蹈,我跟你分享舞蹈;我热爱旅游,我跟你分享旅游。同样,你分享你热爱的部分给我。我们通过交流、分享,形成一种感染和吸引。双方不必是这方面的专家,但都对这个世界有着探索欲,对某个领域或某方面都有着一种追求或热爱,你们的热情就会形成相互的感染。

在成人式的关系里,双方是一个平等的姿态,你们在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对新奇事物的体验、对知识的渴求、对事业的征服中,会体验到相同的满足感。

在这个状态里,双方追求的是生活的品质。你会发现生活是非常美好的。而母婴式关系和矛盾式关系还处在追求生存的阶段。

对他人需要的执着就是在说,自己需要他人的供给才能过活。就好比婴儿离开了妈妈的奶水与照顾,自己就没有完全独立的能力,需要他人来帮助自己生存。成人式关系就是两个独立的、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不需要他人供养的成年人,因为彼此的吸引而志同道合地走在了一起,共同去体验生活的美好,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有的同学会说:“我兴高采烈地跟他分享,他不回应,这个属于什么关系?”当他不回应你的时候,关系的判断标准即是你难受不难受。如果你难受了,那么你在那一刻就陷入了宝宝的状态。因为你希望他通过回应你来表达对你的重视,你要的就不是分享而是重视。成人状态里的分享是当他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会选择用其他途径去分享我的兴奋,而非强制他回应我。

成人式的关系,不一定非要两个都是成年人。如果你有一个基本界限感,对方是无法消耗你的。

关系中的两个难点

这三种情况又是怎样呈现关系的呢?

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了“式”这个词,而不是“型”这个词,是因为它不是一种固定的类型。这三种状态不是绝对的存在,也不是特定的类型。

不要以为你们之间互为母婴式关系就是一个不正常的关系,实际上你愿意当宝宝,然后有一个人恰好愿意给你当妈妈,那么你们间就存在一段很和谐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过这样一些状态,就是有时候我满足你,有时候你满足我,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互为母婴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是一种爱与需求的持续平衡。

但这种完美的状态不会一直发生,你们不会一直都这么默契,所以总会有矛盾的产生。当矛盾式关系出现时,就是你们彼此沟通、调整的契机,是你们调整到另外一个状态的过渡期,也是很有意义的。

问题就在于你一直想当宝宝,无论对方愿不愿意、合不合适,你都坚持要当宝宝。这样你们就没有办法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所以如果你想建立一段长久的关系,你就必须学会在必要的时候从宝宝状态里走出来。要么学习养育对方,滋养关系,承担妈妈的角色;要么学会做一个成年人,把精力投放到热爱的生活上,而不是需要被爱里。

如果你过于沉浸在宝宝状态里,你是无法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的。因为爱情中存在着两个难点:

第一个难点就是:在母婴关系中没有人会一直愿意给你当妈妈。

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对方没有这个能力一直给你当妈妈,另外一方面是对方也不愿意一直给你当妈妈。其实就连你的亲生妈妈都做不到一直给你当妈妈,那别人可能就更做不到了。

不要以为你的妈妈能够一直是你的妈妈,实际上你的妈妈很多时刻都在扮演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妈妈如果没有被自己的妈妈照顾好,没有被自己的老公照顾好,她就会让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她。所以当你的妈妈每一次对你发火的时候,每一次对你不满意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把你当成妈妈,希望从你这里获得一些夸奖。她需要你给予她一些关注,给她一些回应,此刻的她就是你的宝宝。

所以如果连你的亲生妈妈都做不到一直给你当妈妈,你还要指望别人一直给你当妈妈吗?你要知道这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只要你还在执着地想找个一人来完全爱你,你肯定会失望的。

第二个难点就是:只有你是个成人,你才能遇到成人式的关系。

你开始发问:那我能不能遇到一种成人式的爱情呢?成人式的爱情听起来很完美,但也是很难的,因为成人式的爱情标准会比较高。

成人式的爱情是分享。分享的前提是热爱生活,对世界保持着探索欲。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快乐的话,那么你怎么可能会找到一个跟你分享快乐的人呢?如果你对这个世界都不好奇的话,别人分享他的好奇你怎么会感兴趣呢?你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快乐,你就无法找到与你分享快乐的人。

你可以找到一个哄你的人,每天逗你、带你玩的人,他把你逗得很开心,这很浪漫,也很愉悦。但是你要知道那个快乐不是你的,别人带给你的快乐是无法保证持久供应的。又有谁愿意天天输出,不间断地哄别人开心呢?

所以只有你是一个成人,你才能遇到成人式的关系。你是个快乐的人,你才能和别人一起分享快乐。

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成人的能力,才是维系好关系的最基础要素。

同时,不要走入极端,人不可能一直待在成人状态里。当然每个人都有无助的时候。没有永远的母婴式关系,也没有永远的成人式关系,你们的关系也不可能全都是矛盾。一段常见的关系、健康的关系就是这三种关系在不断的切换和组合中形成的,根据你们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状态进行着,在整体上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当你纠结要不要离开对方

有的人很苦恼自己的现状:“我很不幸,遇到了一个无敌大宝宝,遇到了一个巨婴,这让我很痛苦。”的确,有的时候你需要对方,他却不能满足你。有时候,你付出了很多,却发现对方是个负债体,是个黑洞,无法在你需要的时候反馈给你爱。

就像有的婚姻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其实这就是关系中的平衡被打破了。你觉得你对他付出了很多,他却没有对你付出很多,你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你就会很受伤。两个人之间的供需关系失衡了,受伤和满足感之间不再匹配,关系就开始趋于破碎。

其实解决这种痛苦也很简单,谁痛苦,谁离开就是了。一个成年人为自己负责的方式之一,就是选择自己合适的关系。

如果你既痛苦又不想离开,那是因为你在关系中还能得到满足感,或者还有被满足的幻想。你们的关系并没有失衡到可以完全破碎。你要知道对于失衡的关系而言,破碎是件很自然的事。

因此,当你感觉到痛苦却下不了离开的决定的时候,你就可以去问自己:是自己的什么需要被满足了,把你留在了这段关系里呢?

比如说,有的人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婚姻有多么不幸福,可是当你建议她离婚的时候,她又会找到各种理由。说现实不允许、有孩子的牵绊、有经济的牵扯、有迫不得已的原因,自己没办法,也是超级为难。

当你认为是因为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而委屈自己停留在婚姻里时,其实你更要知道的是,一位幸福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要比一对不幸的爸妈好得多。其实,真正的原因你自己是很清楚的:你如果真的离婚了,自己带孩子的压力就太大了,你并不想去承受这种超越你负荷的压力,你需要这个男人行使一部分父亲的功能,来缓解你做好妈妈的压力感。

也有人觉得离婚不好,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想离婚,那维持这段婚姻就可以满足你作为一个传统男人或女人的形象需求了。而且这个形象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能够足以抵消掉你在婚姻里忍受的痛苦。

有的人在婚姻中被家暴也不肯离婚,为什么不能轻易离婚呢?因为家暴虽然残忍,但对方会给自己一些经济支持,有时还会给予一些体贴和温柔。这些东西能抵消掉被家暴的痛苦。

所以,一个人选择了或在犹豫要不要留在一段糟糕的关系中的时候,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了:在他们遭受痛苦的同时,也得到了某方面的满足,并且这个满足在支撑着这段关系,使得它没有真正破碎。

所以在关系里到底要不要离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纠结。纠结的意思就是说:伤害与得到的满足是差不多的,就像忽上忽下的跷跷板一样,一会儿这头沉,一会儿那头沉,让人摇摆不定。

所以说当一个人在纠结的时候,与其去纠结选哪个,不如去思考:在这段关系中我有哪些满足感,我还在留恋什么呢?当你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并且有办法应对自己的需要时,你就可以做一个真正有效的取舍了。 oEuH/3iJ3HCnvzRe5Y3DgCytwPzx+2xNReqNUNL1Xj08RcVw8tu3yuYQedl0Hs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