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知识?

如果以“知识”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图片(有时候我会在讲课前这么做),就可能搜到突触之间有光照亮的大脑图片。我们很自然会认为知识存在于头脑中。我读一篇文字,记住其中的信息,然后通过考试或者讲课把我学到的东西告诉别人。但这么看待知识完全错了。

首先,我们要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我们称前者为关于“是什么”的知识(knowledge that),后者为关于“怎样做”的知识(knowledge how)。理论知识是你能在书本上找到的知识,有表述出来的具体内容,可以用“我知道什么是什么”这样的句型来表达。我知道“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奥巴马是出生在美国的”,“电子是带负电的”。我们的日常知识里也有大量理论知识。我知道“我是出生在哥德堡的”,“现在是在下雨的”,“那辆车是停在停车场的”。实践知识就没有这样的思想内容。我们应该将实践知识理解为一种 能力 ,做出某些行动的能力。对于实践知识,我们通常用“会”或“能”做什么来表示,而不是我们“知道”什么:我会阅读,会打网球,会骑自行车,会说英语。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自然会相互作用。不管是否意识到,我们的一切行动都需要理论知识。比方说,如果想骑车,我就得先知道脚踏板的作用是让车子前进,人要坐在车座上——但我不太可能有意识地去想这些。长久以来,哲学家都在讨论实践知识能在多大程度上化约为这种理论知识。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只要你试过在电话里教人骑自行车(我就这么干过,当时是有个朋友借了我的车),你就会感到实践知识恐怕不仅仅是没有表述出来的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显然不是存在于头脑中的。当然,骑车和打网球都要用到大脑,但说我们全身具有这样的能力好像更自然一些。而说理论知识不存在于头脑中,就没有那么好理解了。理论知识和我们的 思想 有关,但不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是这样的吗?答案是,知识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存在于头脑中,但知识本身不是。

哪个构成部分?前面提过,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事实,而我们只有在思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些事实的存在。但光是思考还不够。我可能很喜欢思考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读到关于发现特拉比斯特—1(Trappist-1,这颗不大的恒星在约40光年以外,周围环绕着7颗行星)的报道后,我心想,这些行星上肯定有生命。但是,如果想要拥有知识,光有这个想法是不够的,我还得 相信 这些行星上有生命。我需要有 信念 (conviction)。仅仅有一个想法(或有一种猜想)和持有一个信念之间是有关键区别的。如果你告诉我客厅里有只大象,我心里肯定不免会出现客厅里有大象这个想法,但恐怕不会相信你说的。

那么,“相信”意味着什么呢?哲学家常常使用“持真”(holding true)这个概念。我认为“那个行星上有生命”是真的,意味着我相信那个行星上有生命。我认为“冰箱里有啤酒”是真的,意味着我相信冰箱里有啤酒。为什么要区分想法(反思、幻想、猜测等)和信念?很简单,因为“持真”或“相信”这种心理状态,在我们心理中起的作用与纯粹的想法或幻想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信念对行动至关重要。如果我只是幻想冰箱里有啤酒,我是不会去冰箱里拿啤酒的。换个更重要的例子: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时,我只有在相信路况安全的情况下才会迈步。

知识需要信念,从这一事实可以发展出一些有意思的推论。比如,要拥有关于气候变化这个事实的知识,仅仅读一篇讲气候变化的文章是不够的。如果我读的时候并不 相信 ,不认为文章的内容是真的,那么我就没有获得任何相关的知识。也就是说,传播知识不光要发布信息,还得让人相信这个信息是真的。这就是为什么传播 知识 特别重要。

因为信念在人类行动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所以仅仅告诉别人情况如何是不够的。如果他们不接受我们所说的,不相信我们所说的,他们的行为就不会因我们的话而改变。人若不相信吸烟致癌,就不会为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传播知识不光要发布信息,还得让人相信这个信息是真的。”

信念至关重要,这个事实还与英国哲学家米兰达·弗里克(Miranda Fricker)所说的“知识的不正义”有关。 [1] 这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人的信念不被当回事,总是(因为性别、种族、阶级、年龄等方面的偏见而)受到质疑,那么这个人最终就会怀疑起自己的信念,即使没有理由这么做。这样的人就被剥夺了原本可以享有的知识。

我们的大多数信念很琐碎,所以我们很少能意识到它们。我当然相信我有两条腿,但我上一次去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时候?我也相信我公寓的地板够结实,我在上面走没问题。我相信马比蚂蚁大,月亮不是奶酪做成的。这些信念一直在我们的认知系统里,和我们做什么、怎么想都有关系(如果我觉得地板不够结实,我的行为就会和现在不一样),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才会意识到这些信念。此外,似乎还有许多信念是我们即便努力也不容易意识到的。当然,弗洛伊德已经谈到了这种情况,尽管他关注的主要是我们无意识的欲望(通常是性的欲望,比如娶母)。如今,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尤其怀疑其科学根据和可测试性。弗洛伊德自己认为潜意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堪比发现太阳系),但现在许多人认为,弗洛伊德所谓潜意识的作用(比如潜意识与神经症的关系)其实并不存在。 [2] 不过,也有当代的研究表明,我们要知道自己相信些什么其实并不容易。

近年来, 隐性偏见 受到了关注。只需做个简单的联想测试,就能看出人们潜意识里对性别、种族等议题的臆断。 这种测试旨在发现人们的“系统1”或“快思考”里那些还没经过反思批判的“慢思考”或“系统2”过滤的无意识想法。 [3] 做这种测试时,即便是号称自己没有性别等方面偏见的人也会暴露出问题:比如,人们会把女人和家庭、孩子、厨房联系到一起,把男人和事业、力量联系到一起。我做过一次联想测试,看到结果时还是有点失望的。当然,怎么阐释这些结果很重要。一种解释说,那些其实是我们隐藏的信念:我可以声称自己相信女人和男人一样有能力成为工程师,但我内心深处的信念是女人在当工程师这件事上的能力不如男人。能支持这一解释的是隐性联想有时确实能影响行动。

不管怎样,显然,即使信念是种心理状态,弄清我们究竟相信些什么也并不容易,有时得通过人们的 所为 才能知道人们的所信。特朗普也许绝对确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尊重女性的人(他是这么宣称的),但他的行为说明这只是自欺欺人。

由此,我们看到了知识的第一个构成部分:信念。信念这种心理状态对行为至关重要。说我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信念存在于头脑中,这应该没什么争议,尽管我们并不确定信念具体的所在。 得益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测量大脑活动的更好方法,神经生理学领域发展迅速,关于大脑的哪个部分对哪些认知功能起作用,我们也知道得越来越多。然而,要将特定的心理状态(信念、痛苦等)与特定的神经生理学状况关联到一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有可能并不存在这样简单的关联,我们的大脑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实现同一种状态。不管情况是哪一种,我们都可以合理地认为信念存在于头脑中。那么,为什么不能说知识也存在于头脑中呢?

“信念不管有多强,都不是知识。”

答案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前427—前347)这位古代大哲学家的作品。他在对话录《泰阿泰德篇》( Theaetetus ,约前369年)中探讨了知识的概念。柏拉图笔下的主角苏格拉底与数学家泰阿泰德辩论,请泰阿泰德说明知识是什么。泰阿泰德先说知识是我们感知或感觉事物的方式,但他很快就把自己绕进去了。苏格拉底指出,我们的知觉可能互相矛盾。一件东西可能看起来很软,摸起来很硬,这时我们就需要用 判断力 来决定它究竟是软还是硬。因此,知识不能等同于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而是和我们的判断或信念有关。而泰阿泰德很快就意识到,也不能说知识就是判断。毕竟判断是会出错的。我们可能会将事物所不具有的属性赋予它们(有可能一头牛站在面前,却以为它是一匹马),而事物不可能具备它们所没有的属性(牛不可能是马)。因此,知识肯定是超越判断本身的:知识判断必须是 真的

从古代开始,哲学家们就接受了柏拉图的结论。知识既需要你做出判断(有信念),又需要这个判断是真的。如果现在没有下雨,我就不可能知道现在正下雨。这似乎显而易见,但意义重大。首先,这意味着知识并不存在于头脑中。我在头脑中相信现在正下着雨,但我的信念是真是假,取决于天气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取决于周遭环境。换句话说,知识不同于 确定性 这个心理状态。我可以非常确信自己是对的,但如果后来证明我的信念是错的,我就还是没有知识。特朗普坚持说他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职的时候,华盛顿特区阳光普照,可能他设法说服自己相信了。也许他当时过于专注,真的把雨天当成了晴天。也许他有些边缘型的状况,特别会说服自己。但这些都不代表他有知识,都不代表他 知道 当时是晴天。那时候的雨可不小。

下面这句话非常基本,值得多说几次:

信念不管有多强,都不是知识。

你可能觉得自己知道某件事,非常强烈地感到自己是对的,但如果你所相信的不是真的,那么你就不具备关于这件事的知识。我说气候受人类活动影响,你说不受,在这件事上,我们两个人不可能都具备知识——必然有一个人是错的。就得像当代伟大的启蒙学者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在丹麦电视台讨论难民问题时那么说:“不,不,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得敢于这么说。不是说你得去批评那个弄错了的 人, 而是说你应该批评那个错误的 陈述 ,因为你要寻求真理。很多时候,抱有错误信念并不是我们的错,而是因为我们不够幸运。之后我还会再谈几次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是,知识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我们所信的),而是和世界实际上的样子也有关系(我们所信的是真的),正因如此,知识才不是 个人的

那么,什么是“真”呢?另一位古代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给出了简明的答案:以不是为是,就是假;以是为是,就是真。 [4] 对于真理的性质,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呢?许多人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此表达的是 符合论 的真理观,其基本观点是,真理是思想与世界的一致:我认为现在正下雨,当且仅当我信念的内容(“现在正下雨”)和世界的样子(现在正下雨)相符时,这个信念才是真的。目前,对符合论真理观已有详细成熟的讨论,我无法在本书中细述,但第二章会多谈一些关于真理的问题。而现在我们能说的是,关于真理的严肃理论都同意,信念和真理之间是有隔阂的:我认为现在正下雨,不等于现在正下雨。我可能是错的。

因此,知识不仅要求信念,还要求 信念。但这还不够。试着想想你工作的地方有多少人在喝咖啡。现在差不多10点钟了,你猜有18个人在喝上午那杯咖啡。后来你发现,办公室里真的正好有18个人在喝咖啡。那么,你之前知道有18个人在喝咖啡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恰巧猜中可不是知识。对此柏拉图也有所提及。苏格拉底说服泰阿泰德相信知识需要真的判断后,又提出真信念还不足以构成知识。苏格拉底表示,律师这个行当可以为证,这群人非常擅长说服他人。如果法官在没有看到证据的情况下就被说服,认为某个人犯了某种罪,那么哪怕这个人真的犯了这种罪,我们也不能说法官有知识。

因此,从真信念到知识,中间缺失的那一环和信念的 理据 有关。蒙对了的人的信念是没有充分理据的。如果我问你为什么认为有18个人在喝咖啡,而你答不上来,那就说明你并不 知道 喝咖啡的人有18个。没有看到证据就被雄辩家或宣传家说服的人,他们的信念没有理据。苏格拉底所说的那个法官之所以相信那人犯了那种罪,不是因为看到了相关的 证据 ,而是因为受到了律师的操控。

因此,哲学家公认,知识需要满足(至少)三个条件:

信念 ,即具有特定思想内容(现在正下雨,地球是圆的,办公室里有18个人在喝咖啡)的心理状态。

这个信念必须是 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现实:外面的确在下雨,地球确实是圆的,就是有18个人在办公室里喝咖啡。

这个信念必须以充分的理据或 证据 为基础。仅仅靠猜测蒙对了的人并不具备知识。

我们很快会看到,在讨论抗拒知识的时候,第三个条件——知识需要证据——特别关键。那么我们就先展开谈谈证据吧。 p5EBRxByg6oVy8JyjvPp2mZgzUkC0CMC/35n0+rcYI+A2Lxwp8fcNSAL7PgFqWS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