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成长之路,可以用一句“创业艰难百战多”来形容。早期的华为没有雄厚的资本,创业很不容易,也没有技术积累,创新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华为没有在市场的大浪潮中倒下,反而越战越勇,最后终于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华为创立之初,任正非就与合伙人商议,一定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不能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为此他们决定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顶着负债和破产的压力,也要做出华为自己的产品。
华为的第一款产品是24口的用户交换机BH01,实际上这只是华为从市场上买零件组装的产品,属于低端机,和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产品居然卖得很好,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国内市场是多么原始,只要有人做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
当整个公司都在欢庆胜利时,任正非却从中看到了隐患,他明白眼前这种情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华为之所以取得了当前的成果,完全是因为国内市场不成熟,当市场持续放开、扩大时,会有更多的人来分一杯羹。他明白,华为必须在短时间内突破自主研发,否则迟早要走上穷途末路。
1990年,华为开始真正进行自主研发,做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路和软件设计,型号命名为BH03。BH03是一款完全由华为自己研发的产品,从电路板的设计到话务台软件的开发,都是由华为人亲自操刀的。1991年12月,BH03进行了各项测试,结果显示效果很好,电话打出接入畅通、音质良好,并通过了邮电部的验收,远超第一代产品BH01,不久便取得了正式的入网许可证,并且顺利出货。当首批交换机发货出厂时, 华为收到的预付款已经全部用完,账上资金几近于零,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
BH01和BH03的出现,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浪。在此之前, 一提起交换机,人们想到的都是外资产品,从来没有人敢相信中国人也可以做出交换机。国外的交换机在中国市场上饱受赞誉,但是价格过于昂贵,1000美元的售价让当时的中国人难以负担。国产交换机的出现,搅乱了原本如死水般平静的市场,使得通信领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在1991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任正非将华为全体员工召集起来,在公司开了一个简单的庆功会,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这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胜利,成为华为创业崛起之路上关键的一步。
就在华为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股更大的风暴到来了。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让人们感到振奋。很快人们就将热情全部放在经济建设上。然而,在具体的经营策略上,很多人犯了急功好利的错误。海南、北海、惠州等地开始了房地产投资的狂潮,到处都在开工盖房子,人人都在拿房子进行炒作,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事实证明,在经济的大浪潮中,随波逐流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面对诱惑,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冷静,甚至连一贯冷静的柳传志也忍不住了, 他在惠州投资地产,最终以失败告终。柳传志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情,无奈地说:“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很可能还会这样做。”
正当所有人为资本的游戏而疯狂时,华为公司却表现得相当平静,正如他们在之后数次投机浪潮中所表现出来的平静一样。华为没有被诱人的利益所动,而是始终专注于开发技术,在研发之路上艰难前行。
任正非此时关注的并不是能从楼市、股市中捞多少利益,而是另外一个问题:BH03的功能还很单一,使用效果还不明显,除了压低价格以外,华为还能做些什么?从最终的市场反馈来看,BH03完全是一款优秀的产品,它让华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在任正非的倡议下,华为公司决定推出更多的产品。由于技术力量的限制,任正非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老师和学生前来参观、访问,寻求技术合作的可能性。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华为迎来了两位重要的人才:郭平、郑宝用。郭平和郑宝用的加入,一下子提高了华为的技术水平,两人成为华为新一代产品HJD48的软硬件开发主力。该产品投入市场后,质优价廉,受到很多用户的好评。
随着HJD48项目的开发成功,华为的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仅HJD48一个项目,在1992年就给华为带来了1亿元人民币的总产值。借此机会,华为正式从交换机代理商转变为生产商。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华为是一家非常现实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甚至连任正非也说:“我没有思考什么远大的理想,我正在思考的不过是未来两年我要做什么,怎么做。”
只要对华为稍有了解,我们就会明白华为是一家理想型的企业。自从华为成立以来,任正非就把华为定义为“一家科技公司”,多年以来,华为始终坚持创新和研发,每年在研发中投入巨额资金,却不肯涉足类似于房地产投资这样的火热行业,甚至连上市融资也不做,一心沉浸在技术研发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坚守,让华为看到了曙光,如今的华为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在深圳的破旧大楼中苦苦求生的小公司了,而是世界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它用产品和服务征服了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