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杜甫: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年已迟暮的杜甫,徘徊在当年司马相如弹奏《凤求凰》的琴台遗迹之上。那架琴仿佛还在,琴声清越,穿过时空,一曲爱之乐章抑扬顿挫,激荡着诗人的心灵。瞬间,一代诗圣起了思古之幽情,有感于那段久远的纯美爱情,写下《琴台》一诗: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司马相如在暮年体衰多病之时,还像当年一样爱着卓文君,人生只如初见,他们的爱不随时光褪色。那时候他们为了相爱当垆卖酒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而今只见黄昏日暮,流云飘过琴台上的天空。琴台边的野花开得一片灿烂,多么像当年卓文君明媚的笑颜。碧草萋萋,藤蔓缠绕,仿佛卓文君当初所着的绿罗裙。这样的爱情故事,在世间也是寥寥无几,很少听说了。

杜甫的笔力的确非同一般。首句凌空而起,先从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暮年恩爱着笔,然后回溯他们相爱的经过,再由眼前所见之景再现卓文君的美,最后以充满追忆的口吻作结。这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实际上比杜甫的诗还要动人,还要令人向往和欣羡。

自古蜀中灵山秀水,才子辈出,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在汉代,蜀地还出了个有名的大才子——司马相如。

据《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年少时喜欢读书和击剑,亲人为他取名叫“犬子”。这是旧时中国民间的传统,意思是名字起得低贱,妖魔鬼魅远离,孩子就能健康平安地长大。这就是“犬子”一词的由来。

“犬子”长大后,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再加上读史书,仰慕战国时名相蔺相如的为人,便更名为“司马相如”。二十多岁时,司马相如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这个官职是皇帝的近身护卫,在皇帝出巡游猎时陪侍左右,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谋生足够了,可司马相如并不喜欢,他喜欢写文章,尤其是辞赋,因此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后来,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来到京城,刘武是个文艺青年,很喜欢赋,他听说司马相如赋写得好,便慕名与之结识。与刘武结交后,司马相如认识了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高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交往非常愉快,他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一辈子为了生活做着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呢,还是果断放弃安逸寻求梦想施展的新天地?

一番内心争斗之后,司马相如选择了梦想,他追随了刘武。在刘武身边,司马相如可以充分施展才华,写自己喜欢的辞赋,他过得很开心。但是刘武自身却并不顺利。母亲窦太后喜欢刘武,有意让景帝以后传位给刘武。景帝对此心存芥蒂,后传位于汉武帝刘彻,刘武郁郁而终。

刘武死后,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四川邛崃),生活一度陷入困窘。临邛县令王吉与司马相如交情甚好。为了帮好友提高声望,他天天去拜访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却以病托词不见。如此几次三番,临邛的人们都认为司马相如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因为他连王县令都推辞不见,可王县令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司马相如更加恭敬。

临邛有个富人叫卓王孙,听说司马相如之名,便设宴结交。相如假意以病推辞,后王吉亲自去请,相如才带着他的绿绮琴前去赴宴。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和齐桓公的“号钟琴”、楚庄王的“绕梁琴”、蔡邕的“焦尾琴”并称历史上“四大古琴”。

说到绿绮琴,也有一番来历。当年司马相如不但辞赋文章出类拔萃,且弹得一手好琴。刘武请他作赋,司马相如写了一篇《子虚赋》(此赋与《上林赋》为姊妹篇,为汉代文学的标志性作品)相赠,此赋辞藻华丽、气势恢宏,梁王读后极为欣喜,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琴”是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桐梓合精”,即用桐木和梓木的精华合制而成。相如得此琴,可谓人琴俱遇知音,绝妙琴音需有精妙琴艺操弹,至此,“绿绮”成了古代名琴的别称,也成了司马相如的标志性符号。

因此在卓王孙家的宴会上,众人提议司马相如一展琴艺,对绿绮名琴的天籁清音,大家都非常期待。司马相如也不推辞,立即弹奏起一曲《凤求凰》。琴声袅袅,绕梁不绝,众人赞叹不已。在屏风后面,有一位女子目不转睛看着相貌儒雅、气定神闲弹琴的司马相如,在琴声中如痴如醉。她就是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

卓王孙祖籍赵国,赵国都城邯郸是战国时著名的冶铁中心,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一统天下之际,卓家迁至蜀地临邛定居。到了汉代,文景之治,社会安定清和,卓王孙经营有方,家财倍增,成为当地首富。卓文君就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可谓金枝玉叶、身份尊贵。不但出身高贵,卓文君还生得眉目如画、面若芙蓉,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被誉为蜀中第一才女。只可惜佳人薄命,出嫁不久丈夫便去世,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寡居娘家,可以想见她会是怎样的心境,伤春悲秋,孤寂凄清。年轻的心,像冰冻的泥土,需要有一阵温煦的春风,来使之柔软,重新获得蓬勃生机。

此刻,司马相如的琴声,就是那缕春风。当那悠扬的韵律飘过卓文君的耳畔,宛如天籁。她的心就像春风中的冻土,一点点融化,有什么东西落入心田,仿佛有细密的根须如触角伸向心灵深处。

入夜,司马相如早已回家。卓文君在静夜里辗转反侧,难以成眠。那琴声一直在夜风中飘荡,那才子的一颦一笑总在眼前挥之不去。她实在按捺不住心潮起伏,悄悄叫来婢女,打听得到司马相如的住处,有一种奇异的力量在她身体内奔突、涌动,她竟然做出了一个连自己也有些吃惊的大胆决定:去找他,就是现在!

她那样勇敢、那样热情,以至于忘记了所有,什么封建礼教,什么三从四德,什么贞节烈女,什么父母之命,什么夜黑风高,统统在心中像烟雾般淡去,只有想见他的心,如此激烈地跳动着,他的琴声和他的面庞如此清晰鲜明。

她就那样意外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又惊又喜。对她的才貌,他早有耳闻,亦是远远地仰慕着,只因为隔着重重障碍无法靠近。之前的她,就像天边的月、雾里的花,可望而不可即。现在她竟然就站在他的面前,在这样的夜晚,这样真实,令他幸福得手足无措。

爱情就这样惊艳地降临了。可是,这样的爱有未来吗?他是一贫如洗的寒门学子,她是寡居娘家的富户千金,世俗会允许他们相爱吗?不管世事多么艰难,真正相爱的人会努力寻求一切办法,为爱找寻出路。心底里,有个声音同时响起:离开这里,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去,在那里,天地容得下我们和我们的爱情!

两个同样热情而勇敢的灵魂,又一起在深夜上路,他们一路奔波,来到了成都。但是现实是无情的,两个人要吃饭,要生活,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他们没有任何亲朋可以给予一点资助,司马相如没有任何官职,生计问题如何解决?虽然生活让人忧愁,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相爱的决心,她无悔,他亦坚定。

万般无奈之下,司马相如提议再回到临邛,因为在那里他有故旧知交,彼此可以照应,不至于日子无以为继。虽然觉得回去有些难为情,然而别无他法,卓文君只好同意。回到熟悉的故乡,各种风言风语已经遍天飞舞,他们连夜私奔的消息早已传遍小城。因为此事,卓王孙在当地颜面扫地,非常生气,但他也爱司马相如的才华,没有硬生生拆散这一对佳偶,只是表示不愿认这个女儿。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卖掉车马,凑到了一些钱,就在街上开了一家酒肆。卓文君不顾千金小姐的身份,当垆卖酒,管理账目,司马相如亦放下才子的清高,跑前跑后帮忙料理杂务。得到了世间最珍贵的爱情,这是生命最强劲、最鲜活的力量,他们累并快乐着。有爱托举,生活中所有的艰辛劳顿、非议磨难、世俗偏见,都淡若清风。

卓王孙见这一对年轻人如此有骨气,被他们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和对爱情的执着打动,他也心疼女儿,毕竟是亲生骨肉,他怎么忍心看着女儿为生计所苦,却能安然地冷眼旁观?再加上亲朋好友从旁相劝:“司马相如是王县令的贵宾,还如此有才学,必定不是久居人下之辈,文君寡居,能得这样一个夫婿也算终身有靠。你家财万贯,就认可他们的关系,给他们一些帮助吧。”

卓王孙考虑再三,后来终于想通了,将家产分给这对小夫妻一些。得了父亲的资助,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又来到成都,购田置宅,日子暂时安定下来。他们终于可以安静地享受爱情、享受生活了。但司马相如是个男人,他要工作,要实现人生理想,不能一辈子靠岳父的接济过活。

正在司马相如为前途忧虑之时,机会来了。汉武帝即位后,读了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惊叹。司马相如应召来到京师,那时汉武帝修建了上林苑,极需要有人欣赏和赞颂。司马相如遂发挥平生所长,以华丽铺排、汪洋恣肆的文笔,写了一篇浩荡长文《上林赋》,盛赞上林苑的壮阔繁华、山川草木以及皇帝狩猎时的盛大场面。汉武帝极为欢喜,立即授予司马相如官职。

此时的司马相如在长安如鱼得水、踌躇满志,而卓文君则孤身一人守在成都的家中。虽获知夫君荣耀得官,心下甚为欣慰欢喜,但念及往日当垆卖酒的时光,两人虽然辛苦操劳,但日夜厮守、相伴相随,那种甜蜜真是令人回味。

在思念中煎熬,她只盼有一日夫君荣归故里,夫妻团圆,从此永不分离。

司马相如不但在文学上极有才华,也颇有政治和外交才能。当时汉武帝为了拓展西汉版图,派唐蒙经营西南夷,但由于修路耗费太多人力物力,使巴蜀两地人民怨声载道。由于司马相如是四川人,对蜀郡比较熟悉,汉武帝就派他到西南安抚民心。司马相如用他的神来之笔,写下一篇《喻巴蜀檄》,又针对西南百姓反对开发的情形,写下《难蜀父老》一文,最终以亲和的态度、远见卓识和滔滔雄辩,说服巴蜀父老,打消了他们的疑虑,至此汉武帝的通边大业得以顺利实施。这样的功劳,自然受人瞩目。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荣归临邛,当地达官贵人纷纷庆贺,百姓夹道欢迎。卓王孙自是满心欢喜,满脸骄傲,对爱婿和爱女热情招待,唯恐不周。想当初司马相如失意时,与卓文君酒肆谋生,那种酸苦与今日风光十足,真让人感叹世事多变,此一时,彼一时。

宦海浮沉,阴晴不定。后来司马相如因为上书谏止汉武帝狩猎,武帝心中不悦,给了他一个有虚名但无法真正发挥才干的闲散官职。环境安逸,再加上与卓文君多年夫妻,已有些审美疲劳,司马相如不禁心猿意马,起了拈花惹草之意,想要纳妾。

卓文君知道他的心思后,很是伤心。想想当年她不顾声名决然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连夜和他私奔,他的感动,他的誓言,而今生活安稳,他却有了异心。多少有情人,都只能共苦而不能同甘啊!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的心慢慢远离,自己不顾一切获得的爱情就此风流云散,不留一点痕迹?痛心之余,冰雪聪明的卓文君想出一个办法,她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写下一首《白头吟》诗: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真正的爱情,应该像山上白雪、云间明月一样洁白明亮。而今你怀有二心,这是我们之间最后的对话。今天我们还在一起,明天就要分开了。我慢慢走过沟渠,渠水就像明日的你我,各自东西流去。悲伤一重又一重,想当初我嫁给你,那样苦的日子都没有哭泣,我只希望和一心一意爱我的人白头偕老。相爱的情意应该如竹子那般坚贞,相爱的人儿应该像鱼儿一样活泼快乐。真正的男子汉,应是有情有义,真爱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这首诗写得情深义重又不卑不亢。她既没有居高临下地责骂他负心,也没有以弱者的姿态乞求他回心转意。她心地坦荡、思路清晰,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为彼此留有了回旋余地。她借诗向他表白,她仍旧爱他,不想失去他,就看他是否能够回头,如若不然,只有诀别。如此深情,又如此决绝。这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是一个勇敢又不失睿智的女子,她尊重爱情,也尊重自己。当爱情来临,她会努力去抓住。当爱情远走,她会挽留,但不会哀求。真的爱情,是彼此尊重、彼此珍惜,能够抵御外界的一切诱惑,她深知这样的道理,所以写这首诗,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诗后,她附上《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随后再补写两行:“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

她用彩色掩盖素洁、新声代替旧琴等寻常所见事物作喻,慨叹世人喜新厌旧,不知醒悟,后语含幽怨谈到即将离别,劝他好好吃饭,不要挂念她。这样深情又坚决的口吻,读来令人柔肠寸断。任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恐怕难以无动于衷。

爱情和婚姻里,再忠贞的人也会难免受到外界的诱惑,当自己的爱人乱了方寸、进退维谷之时,只是一味地埋怨,或是不顾尊严地乞求,都不是维护和挽回爱情的最佳选择。尽管伤心难过,但仍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仍要以优雅和高贵的姿态,让他明白你的感受、你心中所想,尽一切努力唤醒沉睡的昔日感情,把你能做的、想做的做到极致,余下的,顺其自然。如果能够失而复得,再好不过。如若不能,也不留遗憾。

毕竟,他是爱她的。读了一诗一书,他的心碎了,痛了,悔了,他突然明白,自己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爱情,最好的妻子,此生何求?让那些旁逸斜出的念头从此消失吧!至此,他果然与她一生一心,白首安老。 RhIql6Afwzg9WCjzW1UNXb/fGLRYjrdvrD45YnWIBvxUXR9MRJyn/gghtfI09W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