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一颗红豆寄相思。殷殷红豆,爱情之种,从遥远的古代便落地生根、芽苞初萌,在历史的烟云中抽枝散叶、开花结果。红豆,珠圆玉润,色泽艳红,像极了刻骨相思之时眼中滴落的含血之泪。

据说汉代闽越国,一男子征戍边陲,他的妻子日思夜盼,等夫君回家。然而,同丈夫一同去的人都回来了,独独不见那个心心念念牵肠挂肚的人。肝肠寸断的妻子,整日站在村口的树下,日升月落,朝朝暮暮,终至泣血而死。

她站于其下的那棵树上,结满了青青荚果,成熟之际,荚衣里跳出颗颗红色的豆果,晶莹鲜艳,人们都说,这是那位贞洁的妻子用血泪凝成的相思,这种豆果从此被称为“红豆”,又称“相思子”。

红豆,作为爱情风物里最独特的存在,古往今来,象征着浓浓的思恋和爱意,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祈愿。

正因如此,唐朝诗人王维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写下这首著名的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这首名篇被谱成曲广为传唱,据说唐时著名歌者李龟年在天宝之后流落江南,吟唱这首诗时,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这首诗简明清畅却又委婉含蓄,言浅意深,诉尽相思。红豆多生长在温暖多情的江南,春天烟雨迷蒙,红豆树也绽爆新芽。果实成熟的时节,请你多多采撷一些红豆吧,它就是我想念你的心。

王维长相俊美,多才多艺,不但诗写得好,字和画也妙不可言,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精通音律,是一个音乐天才,不但会自己写词编曲,还弹得一手好乐器。《唐国史补》《旧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拿了一幅奏乐图,去让王维看看图上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王维仔细端详了画面之后说:“画中人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这人找了一班乐工当场演奏《霓裳羽衣曲》,验证的结果正如王维所言,不差分毫。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王维,得益于先天的良好基因和后天教养。王维的爷爷曾是朝廷乐官,母亲画得一手好画,父亲则在诗文方面给他以熏陶。这样帅气又有才华的青年,该是多少少女的梦中情人啊!这样的男人,一定有许多风流韵事吧?但实际上,王维一生只娶过一个妻子,且在妻子去世后,整整三十年坚持独身直至终老。他的妻子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他们之间有过怎样的情深意浓,才让王维用一生坚守一份爱?

王维的诗没有一首是明确写给妻子的,史料上也没有对王维的妻子作过明确记载,据说她姓刘,与王维情深意笃、琴瑟和鸣。关于他们的爱情,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在民间:

当年,王维到了婚娶之年,很多人家的姑娘都中意他,纷纷派媒人牵线,但都一一被王维婉拒。他在等,等一个自己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有时候,你刻意去找的,却迟迟不肯来到,但自有属于你的缘分,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到来,那种生命中奇妙的相遇,突如其来,像遇见一树灿然绽放的奇异花树。

王维的奇缘,因一场小病而起。他上街买药,在人流熙攘、店铺林立的街角,看到一家小小的药店,柜台后坐着一位姑娘,容貌清丽、素雅端庄。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就有了想结识她的愿望。

他定了定神,壮了壮胆,上前问道:“姑娘,我要买药,可是忘带药方了,还望多多指点。”那位姑娘听后,微微一笑,这笑容仿若三月春风拂面,令人精神一振,王维不由得心动了一动。只听她应道:“愿闻其详。”

王维缓缓说道:“一买宴罢客何方。”姑娘思忖片刻,既而嫣然一笑:“酒毕宴罢客‘当归’。”言毕,翩然而起,去药橱量取当归。“第二味药呢?”

王维接着答道:“二买黑夜不迷途。”这次,姑娘居然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夜不迷途因‘熟地’。”王维继续说:“三买艳阳牡丹妹。”姑娘回答得更快:“牡丹花妹‘芍药’红。”……

王维共说了十句诗谜,姑娘一一以中药材名巧妙对答。原来,这是王维有意要试试少女的才学。现在看到这美丽的女子居然如此才思敏捷,再看看她娇美如花的面庞,一腔爱慕之情,在王维心中油然而生。那时节,他突然觉得,中药的香气也如此迷人,那是一种比花香、书香更别致的香,沁人肺腑,久久不散。

回到家,王维的眼前,总浮现着女子美丽的面影,她的盈盈笑意盘踞在心头,拂之不去。一颗年轻的心,第一次为一个人而激动不已。当你为一个人而心神不定、茶饭不思时,是爱情正在悄悄降临。王维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便挥毫泼墨,写了首诗,唤来书童,让他拿上这个“药方”去那家药店买药。

书童来到药店,将药方交给了姑娘。姑娘展开一看,是一首诗谜:“ 二者缺一真可叹,书房偏又无石砚。金童身边少玉女,晴天无日烦心添。

这姑娘冰雪聪明,将诗谜默读几遍后,很快猜出了谜底“一见锺情”,不禁心如鹿撞,颊飞红云,她忙问:“你家公子姓甚名谁?”书童回答:“我家公子就是诗人王维!”

会面时,姑娘见王维一表人才,举止文雅,本就有几分好感,现在听说他就是王维,心事更是暗喜,一颗芳心有了牵系之所。她明眸流转,略一沉思,也提笔写下一诗,让书童带回给王维。

王维正在家里焦急地等待,接到回信忙迫不及待展开观看,原来姑娘写的是:“ 一月一日喜相逢,二人结缘去问僧。竹林深处见古寺,伊刚张口人无踪。” 同王维的诗谜一样,这首诗的谜底也是四个字:明天等君。

王维解开谜底之后不禁心花怒放,自己喜欢的人也对自己中意,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王维是幸运的,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两情相悦,上天注定的姻缘水到渠成。后面的事情自不待言,怎样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怎样的甜蜜陶醉、爱意渐浓,都和天底下所有美满的爱情一样,王维和姑娘一路顺遂走进了婚姻。

许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幸福已牢牢在握,不必用文字粉饰,王维并不写他的婚姻和爱情,他们的幸福,只需用心感受。这并不能说明王维在婚后对妻子的爱减少,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感情日笃,不然在王维三十一岁那年,妻子因难产而去世后,余生的漫长岁月,他怎么能够抱持着孤独、寂寞,忍受着思念的煎熬,一个人硬是咬牙挺了过来?

她去后,他将自己交给佛祖,以解脱失去她的痛苦。他的母亲是个佛教徒,从小耳濡目染,他也对佛教亲近。他的字“摩诘”是佛教用语,佛帮助他安顿尘世中动荡不安的灵魂,“净”和“静”是两大精神法宝,所以他后半生的岁月寂静安然,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他在辋川找到了一片世外桃源,守着唯一的爱,平静地度完此生。

王维在写《相思》这首诗时,大概也没有想到,一颗小小的红豆中,含映了多少世间缤纷多姿的情事。2017年底,一部名为《相思》的古风动画刷爆朋友圈。这个爱情故事以王维的诗为引子和主题线索,根据清嘉定名士王初桐和六娘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旖旎江南,生长红豆,也生长红豆一样的爱情。江南古街,烟雨迷蒙,人到中年的王初桐撑着红纸伞,在集市上看到一枚红豆簪。时间闪回,少年王初桐手握红豆去找青梅竹马的六娘,告诉她,这是王维诗里的红豆。他对着心爱的女孩背诗,见女孩眼如秋水看着自己,不禁害羞胆怯,最后的“最相思”三个字在心中百转千回,终是说不出口。

女孩也是喜欢他的,站在门前等他,袖中笼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红豆粥。他狼吞虎咽地吃,被烫得直哈气,她看着他咯咯地笑,笑声和雨声、鸟鸣声交织,仿若天籁。时间如果能永远停留在此刻,该多好。

红豆树几度开花几度结果,倏忽间,两人已长大成人,再见时,却只能相顾无言,因为中间隔着厚厚的封建礼教和门第之见。她是富家小姐,他是贫家子弟。他们明白一切,然而又能如何?他每天读他的书,她闲暇时绣一方绢帕,红豆的枝叶间缀着青青豆荚,裂开的荚衣间,红豆等待绣上最后一笔。

突如其来的,他听到爆竹炸裂的声音,喜庆的乐声源源不断地传来。他有了不祥的预感,飞奔至六娘家。果然,是她的亲事。他趴在她经常等着他的门外,是那样无助,心碎了一地。她就在门内,却不能开门来见最爱的人,只能在雨中泣不成声。

出嫁那天,她手握绣帕,泪落如雨,泪滴在帕上,针破了手指,血滴在绣帕上,正好在豆荚的中心,那血,正好成了帕上的红豆,她以自己的血绣完了最后一笔。坐在花轿中,她的泪滴在鲜红的嫁衣上,那嫁衣的红,和红豆的颜色一模一样。他携着她绣着红豆的绢帕,乘一叶小舟去了远方。从此,天各一方,再无相见的可能。

多年以后,世事如烟,多少沧桑岁月如水流逝。王初桐功成名就,撑着与少年时相同的红纸伞走在江南的街头,一枚红豆簪就那样猝不及防地闯入他的眼帘,沉静的心海遂泛起情感的浪涛,他忆起那些陈年旧事,那像晨露一般透明又易逝、春花一般明丽又脆弱的爱情,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青葱岁月,“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六娘的脸清晰如昨,她清亮的笑声犹在耳畔。心就这样柔软地疼了,是爱情,让人一个人的情怀更加美丽、生命更加丰盈。红豆,是嵌在心口的朱砂痣,记载着一个人前世今生所遭遇的温柔与痛楚。

爱情就是这样,让人甜蜜又忧伤、幸福又疼痛。在爱里,那些伤痛也变得美丽。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财富、生命,也包括爱情。爱情最迷人之处,是沉浸在爱里的感觉,当有一天我们和所爱的人分隔天涯,当我们垂垂老矣,只有爱情留在心底的感动和光芒还一直在,就像那生长在江南的红豆,它会照亮我们清冷的眼睛,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白来,生命曾经芳华,如此,便是圆满。 YW91pOc1p3HtB5xve9/9rjwJG+VyCb8XI2obmSHXFtWN/qMjk4rYUHeJwD2oztA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