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1]

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 [2]
白露垂珠滴秋月 [3]
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4]
解道澄江净如练 [5]
令人长忆谢玄晖 [6]


[1] 本诗为李白初下东南时作,约在开元十四年(726),时年二十六岁。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故都。西楼:当即孙楚楼,孙楚为南朝文人。

[2] 水:当指长江。空城:空是心理感觉。

[3] 滴秋月:谓露珠在月光下垂滴。

[4] 古来句:谓古来可相接遇者甚少。

[5] 解道:能道得。解,能,懂。澄江净如练:南齐诗人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名句。

[6] 玄晖:谢朓字。谢朓为谢灵运侄,与灵运并称大谢、小谢,为南朝有代表性的诗人。

秋夜登高,皓月下彻,水云相映,连垂滴的露珠儿也似珍珠般闪闪发光,金陵城的倒影在这恬美澄静的夜景中似乎随着云水烟光摇荡,使人产生一种空茫的感觉。本诗就是在这样一种似烟似梦的氤氲中蕴蘖而生的。于是诗人久久地沉吟不归,不禁生发思古之幽情。然而算来又有几人能与我相共鸣?唯有那写得出千载佳句“澄江净如练”的谢玄晖方是知音,这又怎能不使我久久地怀想。

这诗表现了李白诗的两个重要特征。

日人松浦久友教授曾指出,李白有一种对白色的、闪光的、亮色调的始终憧憬。诚是。需要补充的是这种憧憬都伴随着一种宽远甚至恢宕的气格,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本诗是这种憧憬的前期代表。写景两句以云、水、露、珠、月等光晶的物象叠加,而以二“白”字并头重复强调眼底景物白色闪亮性质,体现了出蜀后未经挫跌的诗人澄明到毫无垢滓的心胸,而“空城”更是画龙点睛,不仅点出了这种心理体验,而且赋予整个景色以一种舒远开展的气质。别本有以“空城”作“秋城”、“秋光”者,当是浅人不解“空”字这种含义,以之作“空无”解而妄改。“空”在结构上也十分重要,由此而生下文跨越时空的幽思、目空古人的气概,因此“空”字移易不得。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是结句,而其意早已包含在前述写景二句中。诗人所以目空前修而唯推小谢,是因为他感到唯“澄江净如练”句,能得他望中所见江南美景的神髓。依一般作诗的经验,我们甚至有理由推想,诗人也许是见景后先想到谢朓这一名句,然后才作成此诗的。不管怎样,“我”之景语,与小谢景语,前后映发,是本诗构思上的极其成功之处。

李白如此推崇这句诗,这位前贤,是否体现了他创作中的又一种祁向呢?这可以从宋人黄庭坚的翻案文章中得到启发。庭坚有句“凭谁说与谢玄晖,休道澄江净如练”,这位宋调诗的巨擘,对谢朓颇不买账。在他看来,“澄江净如练”句,写得太实在了。这段公案反过来使我们悟到,李白这位以“奇”著称的大诗人,根基正在六朝以来以大、小谢为代表的“选体”诗。这是唐诗之奇与宋诗之奇重要的不同点。李白对小谢的推崇,决非偶然,今存李白诗中即有十数处写到小谢(也多次写到大谢)。《文选》作为李白学养的重要根底,贯穿其整个创作过程,只是中后期诗表现得较为隐微而已。

不过虽说得益于“选体”,得益于小谢,李白仍是李白,是“世人皆欲杀”(杜甫语)的狂生李白。我们已见到“白云”二句之尤注重心理感受,这是李白不同于小谢处。我们还可再读一遍本诗,会发见“白云”二句后,本可直接“解道”二句,但这样写就不是李白了;是李白就必会唱出“古来相接眼中稀”这类横放杰出的高调,这是他月下沉吟的个性感受。而在诗歌结构上,也因此而荡开一步,使气局顿觉恢宏。李白能超越“选体”,宏扬唐音,关键在于这种气质。 W6Yxm/at6LxSPo6OWyuPNIDpLoJoz/kFXsIra6a1ACbjrm7APRMKqlTwEY8VAoy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