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商界明星 | BUSINESS STAR

重剑无锋何享健
he xiang jian

文/本刊记者 马 冬

“他们带着武器!”

2020 年 6 月 14 日的下午,5 点 33 分,一伙人带着枪支闯进顺德北滘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其中一个人身上还绑着炸药。

别墅是何家的一处住所。

这伙人闯进来时,何家大部分成员都聚集在此。

流传的截图显示,绑匪曾威胁说敢动一下一枪崩了。不过,这些都是传言。

绑架发生 11 个小时后,佛山警方发出通告称已抓获 5 名犯罪嫌疑人,事主何某某安全。经查,5 人经数月准备,强行闯入目标住宅,控制威胁宅内人员,索要巨额钱财。

美的集团官方微博转发了通报并称:感谢警方,感谢这个美好而伟大的时代!让我们继续前行、热爱生活、向往远方,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后来大家才知道,被绑架的是生于 1942 年,时年 78 岁的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向来低调的何享健不曾料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上头条。

多年以后,他又上了头条,个人出资 30 亿元成立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科学创新。

如今,42 岁的美的和 82 岁的何享健,可以用主动排斥头条来形容,但时代和实干却总是把他和美的推向聚光灯下,接受 360 度的审视。审视总是伴着惊讶。能走过40年的中国民营企业已然凤毛麟角,连续 9 次登上世界 500 强榜单的中国企业呢?

商业形于生活,充满了偶然。我们会一次次被道德、环境、能力等制约条件“绑架”,以至于习以为常的我们并不会认为那是一次绑架或者偶然。生意继续、困顿继续,机遇和改变便从中溜走。然后我们管这类溜走叫“遗憾”。

遗憾是许多生意人的口头语,但对何享健显然不是。他创业时已经 38 岁了,那是整个社会弥漫遗憾的时代,他却带着 23 个老乡闯了出来。能应对一个时代“绑架”的何享健,又怎会惧怕摆在眼前的威胁。

白电也是牛角尖大的行业,他硬是冲、撞、跳、舞,打出了一番巨大的天地。就像使了一套佛山咏春拳的小念头,不耍花招、借力打力。

这或许能够解释美的的成长。

一个被误解成企业家的商业思想家、创新家。他把人生当成一场修行,在看清真实商业世界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哪怕从耄耋之年开始。

向世界厂商叫板

——“不与国内同行争市场、走出国门闯天下。”

何享健从不是顺德最具话题和舆论关注度的企业家。

他没有潘宁的悲情 (科龙) ,没有杨国强早年的贫苦 (碧桂园) ,没有梁庆德的大起大落 (格兰仕) ,他几乎是在一个不起眼的大众视野窄缝里,将小作坊变成了行业巨轮。

没有铺天盖地的毁誉,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何享健的强,即便是有心者,也往往在数年后才能后知后觉……

拉开时间轴,定位 20 世纪 80 年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下海经商掘金已不是什么不可告人之事。想尝鲜的商人们也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1980 年,何享健带着 23 个同乡伙伴筹集 5 000元,手工敲制出了第一台风扇,并给这个摇摇晃晃的宝贝,取了个动听的名字:美的。接着,他们注册成立了美的风扇厂。何享健这才有了个好听的称呼:厂长。

回想起来,也许不是机遇看上了何享健,是何享健抓住了机遇:首先你要敢想;其次你要敢干;你还要有技术,还要能团结“23 杆枪”,以及拿出相当于现在 5 万到 10 万元的资金。

难吗?其实很难。

风卷大王旗。美的的帅旗从挂起的那一刻起,就奋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厂长何享健两战定风波。

第一战是安内。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企业进行了若干次先是一哄而起,然后又自相残杀的市场混战。像神话,却又是现实。有人把那个阶段比喻为生意场上的“战国时代”。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点燃的风扇大战,便是如此。美的出世时,市场上的风扇牌子已经不少。那时,从外国引进生产线的情况还比较少见,很多地方没能力生产彩电、冰箱。然而,以当时业内和现在普遍的看法,风扇不属于“老三件”,几乎人人可以生产,因为它技术要求不高、工艺简单,而且大众都买得起。

但生产厂家过多、品牌五花八门、需求旺盛,供需两端群情激昂,大战不可避免。

初时,战况还不算激烈,“新兵”美的在何享健的指挥下加入战团,彼时的“长城”“菊花”在电视台、广播上疯狂打广告争夺市场份额,而美的则避其锋芒,转而先手一步积极跑市场,攻线下门店。

左冲右突,一番苦战之后,他总算凭借广东人的高明和顺德人的大胆,在群雄混战中攻下不少堡垒,争得了自己的地盘。

商战愈演愈烈,打到 80 年代中期时,孰强孰弱也该分出个高下了。这时,美的按照何享健的战略部署,冷静地、令人惊讶地退出了国内风扇市场之争,远涉重洋开辟第二战场——攘外。

何享健以大将般的口吻说:“天下之大,何苦要自相残杀!”另一个维度的竞争才有意义。

彼时欧美国家的风扇业已经由于人工成本过高,走入了低谷,世界风扇市场正被韩国的企业占据着。

何享健当时的想法再简单不过:韩国企业能靠低成本打败美国、日本,我们为何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国内“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生意的循环道理也是如此,四十年前何享健的策略,在四十年后,对中国制造业老板们依然适用。

事实上,要与人争雄,光有志气不行,装备牢靠才是硬道理。为此,“看准了就要干”的何享健,不惜以全部家当作抵押,向银行大规模贷款,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新产品,并推向了世界市场。

何享健的一小步,成了扭转行业发展的一大步。

经过一次又一次技术革新、一项又一项质量攻关,美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又把成本降到了最低限度。强筋壮骨后,美的便在摸清行情的何享健的指挥下出击了。

结果就是,韩国企业大势渐去,其他企业优势不存,出击第一年,美的出口值就一举达到 5 500万元,次年突破亿元。

以后,美的战果越来越辉煌,每年生产 600 万台风扇,70%以上出口,销往 36 个国家和地区,一举成为国际机电产品出口基地。

很多年以后,当回顾起美的的这一段精彩的战略转移时,有人说,当时谁也没想到能把风扇打到海外市场去,因为国门才开不久,海外市场是个啥情况,大家都是一抹黑,何享健这个乡镇小厂长,居然能想到这点。

不管怎样,何享健说,“敢于改变,超前一步就是胜利”。后来,这成了美的兵法的一条重要理念。以至于,日本东芝前高管来到美的考察时,对何享健的战略思维推崇备至,直呼其是商界“穿着西装的刘备”,其远见和视野不言而喻。

创新者的通行证

——“宁可忍受一亿元的投资失误,也不能容忍机制的弱化和退化。”

如今再看,2013 年美的上市前无疑是一次中国民营商界管理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美的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乡镇企业,同时也标志着何享健为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探索获得成功。改制早的优势让美的轻松募得 12 亿元资金,在此后家电领域资本运作方面掌控住了话语权。

“宁可忍受一亿元的投资失误,也不能容忍机制的弱化和退化。”这句是何享健内部讲话,也是其带领美的机制化运转的最好诠释。

上市后,美的走上了扩张之路。

据公开资料显示,1993 年后美的年收入增长了 400%,复合增速更是达到 51%。与此同时,危机正在一步步靠近美的。1994 年,美的空调全国销售冲到第三名,1995 年第四名;但接下来的 1996、1997两年,美的的年销量迅速下滑到行业第七名开外。

一位管理人员回忆:“很多高管都懵了,没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也不知道企业出了什么问题。”

何享健后来回忆称,“作为总经理,每天有签不完的字。即便每天只睡 4 小时,也不能及时处理所有事情。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层层向上请示,等待反馈,无法放开手脚做事情,也不愿承担责任。”

陷入困境之际,“美的因效益不佳将被科龙收购”的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

不过,何享健后来对外界证实:“当时,当地为搭建顺德家电航母,有意让美的在内的三家企业合并,并有意让我出任总经理。”但他不赞成这种做法,“美的要走自己的路,自身去突破,去改变才行”。

转头,何享健将企业按照空调、电机、厨具等核心产品划分为 5 个相对独立的事业部门,由部门经理具体负责日常经营,而他只管经理。总部对事业部的考核只有绩效,不达标的事业部,其管理团队要集体辞职。

何享健放权非常彻底,当年有部门经理请示千万级别的投资意见,他只回了一句:“你自己拿主意。”

这无疑为美的日后的接班人问题作了铺垫,也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接班问题立了一杆大旗。

在其他企业普遍“吃大锅饭”的大背景下,这套改革具有开创性,尤其当时何享健力排众议建立起一套“法制”而非“人治”的企业管理结构。这项变革彻底激发了美的的潜力,1998 年,美的年营收蹿升一倍至 50 亿元,1999 年又升至 80 亿元。

外界评价道:“美的的成功既不是完全的‘拿来主义’模仿别人,也不是一味埋头苦干,而是遵循模仿、创新这样一条路径,形成了具有美的风格的‘第三条道路’。”

敢于改变,何享健有超乎常人的魄力和才能。但他说,他只是个指挥员,起协调、监督的作用;美的要打胜仗,还必须有一批英勇善战的精兵强将。

企业家们都知道人才重要,不少人更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生存竞争之本。但真正能抛开一切私心杂念用人的,又有多少?

创新是创新者的通行证,何享健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者。

早些时候,何享健欲使美的空调更省电,他问博士马军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博士想了想说:“能。”

“给你钱,给你腾地方,你想办法搞出来。怎么搞是你的事,我不管。”

和不少企业人才走马灯似的情况不同,大多来了美的的人就在这里扎根了。因为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科研人才可以申请组建“个人实验室”;因为这里有公平的分配机制——“能力工资制”,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套民主的管理制度。

何享健对职业经理人的放权之大、激励之大,让人瞠目。而职业经理人自然也投桃报李,以良好的业绩来回报,“责、权、利”在美的是高度一致的。

日常中,何享健会经常到国内外去“逛一逛”,一是为了解市场的走势,以便制定新的竞争策略;二是想看看自己离开美的后,这部机器能否正常运转。

回来后,发现并没有什么疑难问题等他来裁决和处理,美的人各司其职,一切运转正常,这就是他想看到的。

点将

——“接任者,方洪波!”

曾有媒体总结称,相较其他同行,何享健的事业几乎没有遇到过大的挑战和风险。这种说法并不正确。

何享健经历过的挑战只多不少,产权问题、家电行业的增长难题、企业做大后的种种弊端、资本的挑战、家族式管理的风险……只不过所有问题,都被他静悄悄地化解了。

何享健没有对外总结过自己的管理与经营心得,但其内部有丰富的管理总结和文化总结。其关键节点上的每一步棋,都值得外界揣摩与借鉴。

时至今日,中国企业依然是创始人和家长制主导,除了阿里等少数科技巨头,经理人群体依然难以出人头地。这对集体面临新老传承的第一批民营企业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甚至也有人将其视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长期隐忧。

然而在何享健和美的的剧本里,创始人传得彻底,经理人接得有力,他们合力跨过众多家族式企业的传承难关。何享健和经理人的关系,被评价为“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之典范”。

这就是何享健与方洪波的故事。

何享健一直以来都推崇沃尔玛式的企业经营模式,自 90 年代初开始,他就让子女亲戚逐渐退出美的,他给职业经理人的空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

约莫从 2000 年起,退隐前的最后十来年,是他物色、选定接班人的过渡期。

2012 年 8 月 25 日。经过 12 年的“早、稳、远”选任原则,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成为美的集团董事长。在交接班会议上,何享健的一段简单讲话,特别让人感动。他说:“我现在已经用尽我毕生精力、能力将美的做到今天,没有 100%,至少也用了 99%。但是我现在没办法适应美的下一步的发展。讲真话,社会天天在进步,慢一点都不行,所以这一次退出来,可以讲是负责,第一个是对自己负责,第二个对美的负责,第三个是对大家负责。”

这一年,他即将满 70 岁。

后来,在年销售额破千亿元后,集团主攻“五年再造一个美的、实现 2 000 亿元战绩”的目标。为此,集团急速扩充品类和厂房,大量招募销售人员。但几年大干快上下来,美的规模更大了,盈利能力却弱了。

当市场整体增长不再,美的的虚胖开始显现。

业绩下滑的另一边,大公司病也越发明显。以销售部门为例,一些依靠过往业绩获得高薪的营销经理,都开始配上了秘书和司机,组织变得臃肿、高成本、低效率。何享健忧心忡忡地找到方洪波说:“我感觉不好,可能要出事。”

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一是产品处于低水平竞争;二是企业规模虽大但是利润太薄。

正式接班,大将方洪波办了三件大事。一是让美的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二是在国内并购整合。从小天鹅案起,上亿的资金,投还是不投,何享健不管,方洪波说了算。三是叫停规模化,他砍掉主营业务中 2/3 的产品型号,卖掉 7 000 亩厂房用地,裁掉大半代理商。

公司里怨声一片。

何享健当然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他选择相信方洪波:“做你想做的。”他还将妻子劝离公司,调走了与方洪波对着干的几名高管。好一个“事了拂身去”。

这一年,方洪波提出美的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转变的重点,是去中心化、智能化、全球化。

2013 年,美的在深交所上市,开启“小集团、大事业部”运营模式。2015 年,方洪波提出“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科层化”,公司层级精简。当年,在家电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 0.46%。2016 年,美的跻身《财富》世界 500 强品牌。2017 年,与名企合作,借助腾讯基于IP和物联云推出 10 款智能产品,从家电公司转变为科技集团。

2019 年,美的在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依然逆市增长。

把“饼”做大,还是把“基因”长好?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2018 年 12 月 18 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何享健作为“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先行者”,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当时,面对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何享健感慨万分:“美的能有今天,要感恩国家的繁荣富强,感恩党与时俱进的正确领导。美的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美的。”

如果说何享健创业之初就已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未免牵强,但他一开始就具有朴素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思想。

他相当长时间聚焦于家电领域,面对曾经众多投资机会,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何享健深知一个企业的产业战略要按照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设计,正如他所说:“我们要赚自己能赚的钱。很多人赚钱很容易,但不要太贪心,稳中求进、步步为营是硬道理。”

到底是把“饼”做大重要,还是把“基因”长好重要?何享健在公司治理上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早在 1997 年他就设立内部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带领美的开始走与众不同的经营模式。具体可概括为这几个方面:

多元股权结构:合理的、适合自身的股权结构,公司利益至上。

经理人团队: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职业经理人管理体制。

高度授权的管理机制:高授权, 高绩效, 高回报分权体系激发组织活力。

董事会/执委会决策机制:建立清晰透明的集体审议和决策机制。

激励机制:绩效导向,长效激励确保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一致。

开放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 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

若基因正常,接班就不是主要问题。

何享健是一个不断向自己提出要求的老板。国内企业中,老板往往是企业里能力最强的人,但某些时候,老板也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一个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的老板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老板知道如何建立制度,让自己也有行动的边界。而这源自思维和行动上的习惯,或者说美德。

何享健始终保持克制、反省与谦虚的习惯。

第一是自我克制。在管理层面,他一直致力于企业制度建设,会把自己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个人声誉层面,更是如此。

第二是自我反省。何享健曾在企业内部多次说,他的特点就是敢于反省和否定自己,愿意改变。如2001 年到 2002 年,当销售冲破 100 亿元后,美的集团内部已经涌现出了七八个事业部。在一片乐观情绪中,何享健却开始提醒大家别忘记绷着风险那根弦,甚至在会上直接用一盆“凉水”给大家头脑降温:“你们现在回去要做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是调低预算,第二个是回去反思,我们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是与我们现在高速发展不匹配的地方,会制约未来高速发展。”

主动反省、求变,让美的在变化的世界中游刃有余,这也是外界看不懂美的的原因:为什么每一次大的风浪,对美的都是机会?

奈特教授曾经表明,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不确定性。如果放在经营的角度,就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建立确定,而美的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不是对一切皆成竹在胸,只不过他的系统准确度、纠错能力更强而已。

几年前,社会上大肆传播任正非讲“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的时候,何享健在内部的会议中略带得意地说,这样的做法,“我在十多年前就做到了。”

另外一个细节是,早年长虹董事长到访美的,与何享健会谈的时候,曾问美的的采购是怎么管理的,他为此非常头痛。事后,何享健说:“这在美的早就不是问题了,我在 20 世纪 80 年代就不管采购了。”以至多年后再提起这一段,他都觉得有点意思。

遇到问题,先用底层逻辑去探索解决方法,然后再用横向思维,尝试各种其他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总能找到组合新的方式,创造新的概念。解决问题时,沉迷于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难,后退一步,有时候,反而更清晰。永远去探索新的技术创新,新的商业模型和方法,以及反映潜在需求的网络,这样才能“满载而归”。

何享健把美的的成功归结为企业的不断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体制创新,甚至把美的文化归结为创新的文化。

美的给人的印象是,每当行业低谷到来的时候,它总会异军突起,在疲软的市场中捞足实惠。而每一次的强势反弹,无一例外地依靠了差异性的技术和独具个性的产品。

“80 后”创业者

——“要有危机感,并将危机感转化为动力。”

源于“带来美好的生活”的初心,取得事业的成功后,何享健在慈善领域异常活跃,不忘反馈社会、造福后人。

何享健崇尚“少说多做悄悄干”,他不善言谈,甚至不喜欢与外部接触。至今为止,网络上鲜少看到有关何享健的公开讲话。历届美的的人大代表名额也由美的邓明义、袁利群、李金波担任。

关于他的低调,还流传着一个传说。

某公司想做一个关于企业的专题节目,所以编导想采访何享健。

但他得到回复说:“何享健为人低调,从来不上电视。”所以这位编导放弃了。后来他计划约访顺德慈善会会长,却得到答复说:会长为人低调,不愿意上电视。

编导很生气:“又是低调!你还能低调得过何享健吗?”对方回复说:“会长就是何享健。还有,顺德总商会会长也不用约了,因为那个也是何总。”

有人问过他为什么如此低调,何享健一直用“普通话不好”,来说明自己婉拒的理由。但这显然只是托词,真实原因恐怕是他从骨子里认为的“少说多做悄悄干”原则。

2020 年,何享健捐出了 2 亿元给武汉;2021年胡润慈善榜上,何享健及其家族以 63 亿元的捐赠额排名第二。

2013 年 12 月,正式创立广东省何享健基金会并担任荣誉主席,首期捐赠 4 亿元,主要用于建设两个项目。一是顺德善耆养老项目;二是具有岭南水乡特点的古典园林和园。

2017 年 7 月,经过几年筹备,何享健在顺德宣布,捐出 1 亿股美的集团股票和 20 亿元现金,这笔款项也刷新了家电企业创始人捐赠的最高纪录。基金将用于精准扶贫、教育、“双创”、养老等多个领域。

何享健说:“我做慈善不要名和利。”在他的坚持下,广东省何享健基金会更名为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意为“和顺美满”。

2024 年 11 月 4 日,“何享健青年科学家”首期项目正式启动,成为何享健科学基金创立以来开展的首期资助项目。

某次,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上,以何享健个人名义发起的科学基金正式发布。何享健通过视频形式表示:“成立科学基金,就是为了帮助更多科学工作者沉下来搞科研,号召年轻人努力参与国家科技进步、变革创新。”为此,他个人出资 30 亿元成立该基金。

报告显示,美的集团 2024 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 2 181 亿元,同比增长 10%,继一季度营收 1 065亿元创集团单季新高后,又在二季度收获 1 116 亿元,首次实现连续两季度突破千亿。美的智能家居业务 (ToC) 与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 (ToB) 分别实现 11%和 6%的同比增长,国内和海外收入分别实现 8%和 13%的同比增长,再次展现新周期的强劲势头。

9 月 17 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又一家“A+H”股上市公司。围绕“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全球研发人才,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持续扩大在海外市场的业务,不断巩固公司作为一家全球科技公司的领先地位,实现长期增长。

但你以为这个耄耋老人便就此颐养天年了?

不,创业之路才开始。

当下,何享健所掌握的美的系涉足科技、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其子何剑锋的投资范围更加庞杂,影视、环保、科技、新材料、金融牌照甚至母婴、儿童服装、拍卖、家居市场等。

有意思的是,在美的官网有这样一句话:企业家精神,“敢于改变的决心”。这句话或许可以看作美的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但这又何尝不是贯穿何享健创业人生的核心主题。

编 辑:孙锋 cjamesun@gmail.com eiit0hIesmaOTdt+ubrugZPPKlsftMmiZi9o5dbXkn4C2L6uLghaADKbBlAQJi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