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首语 | FOREWORD

当“拥抱新技术”变成本能

商业的价值是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

19 世纪初,当蒸汽火车开始在欧洲和北美普及时,许多人对其速度、噪音和振动感到极度恐慌。人们担心火车的高速行驶会令乘客窒息,甚至认为穿越乡村的铁路线会破坏田园风光,导致土地荒芜,影响农业生产,引发“铁路热病”。此外,火车被视为对传统马车运输业的威胁,引发社会经济层面的恐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新技术和新事物的出现,就像大河遇到转弯,或多或少总会引起恐慌。

时至今日,经历了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经历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后,许多成熟的新技术被证明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是不是所有新技术猛一出现,都要一窝蜂地去追随、膜拜?

商业的铁律告诉我们,不及时拥抱新技术和新市场,企业就可能死得很惨。从某种程度上说,拥抱新技术已经成了企业家生存的本能。

本能形成,往往是出错的开始。

当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科技巨头们都在入局大模型,海量的中型公司将自己的数据打造成AI应用。即使是初创企业,也被投资者告诫必须马上接触和学习AI。仿佛所有人都忘记了,就在不久之前,有大量的创业者用自己的失败,验证了元宇宙和区块链等赛道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地步。

正是这种“拥抱新技术”的本能,才导致朱啸虎说他“信仰能马上商业化的应用”时,引发整个行业的激烈争论;才让柔宇科技这类新技术派的独角兽企业,走到了破产边缘。

眼下的大模型看似无所不能,却不能让工厂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不能让农田里的农作物有更高的产量。它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仍然是有限的。

换句话说,人工智能的贡献仍然停留在虚拟世界里,它给现实世界提供的“扭矩”还不够强大,它还需要时间成长。

当创业者和企业家们争相拥抱新技术时,需时刻提醒自己:商业的价值是用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体验。从新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总有一段空窗期,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几个月,甚至几十年。

不要因为盲目拥抱新技术,让自己的企业死在空窗期。 hmz7Ot0J48nOS1ErIwMRHGxMELlBvsifx1p7xBUtAfMTE3JIltvDi5V+vFovd7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