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 15 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创新创业非常兴旺。每年互联网行业里的投资规模都在不断地增加,也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企业,像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等。过去的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创业门槛大幅度下降,有了全民创业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App,来解决某一批人群的需求,这不应该是互联网创业的全部。
从全世界范围看,创新创业不应该拘泥于本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更应该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突破。风险投资在硅谷有40 年的历史,早期的风投组织中,大量的人员是科技人员或者有企业经验的科技人员,很少看到麦肯锡的咨询人员和高盛的投行家们。那个时候风险投资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技术的风险,执行的风险其次。
到了 90 年代末,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美国大量的投资案例已经围绕消费互联网。那时的模式创新在引领,但模式创新在整个创新创业中只是一个部分,更重要的是技术创新。在未来的十年中,如果创业创新有什么变化的话,技术创新的企业比重会大大增加,模式创新还有很多低壁垒问题和相对同质化的挑战。
不难看出,“全球性”公司必须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产品上一定是科技的创新,而不仅仅是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的课题是怎么能把技术转换成真正的商业价值。传统的做法是跟科学家,尤其是有相当商业敏感度的科学家合作。
我们也可以做“命题作文”,从产业上得到的需求,反过去问科学家要答案,这种反向的做法在海外科研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路径。
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创新创业出现瓶颈,一方面是因为缺少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所谓的“资本寒冬”。
资本的寒冬是阶段性的现象,2008年发生过,2012 年也发生过。波动是很自然的,会自我调节,关键是看新兴的企业有没有真正创造价值。创造价值无非两个方面:第一是效率提升,第二是产生新的需求。不管是模式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有很多这样的效率提升或新需求产生的机会。
资本市场最终认可这样的价值创造,最后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不会因为短期的波动受影响。有一点是肯定的,资本的春天一定会比想象中来得早。资本市场的特征是信息万变,2008 年,大家都感觉末日已经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行已经支撑不住。但短短一年后,整个资本市场已经基本恢复。这样的一幕幕情景,以前资本市场经常发生,关键是有没有真正创造价值的实体经济来支撑。如果企业在实体经济中创造价值,并且不断地成长,最终资本肯定会回来,而且会比大家想象的回来得更早。
编 辑:郑栾 z6541255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