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感受器电位

感觉过程的最初变化是使刺激能量转变为感觉末梢的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并使传入冲动的信息具有刺激编码的特征。许多感觉纤维末梢的神经膜本身即是一个特化区域,起初级换能器的作用,对特异的刺激发生某种理化变化,进而导致膜对荷电离子通透性的变动,引起去极化和产生神经冲动。另一些感觉纤维末梢与一个或多个特化的非神经感受器细胞相联系,或被这些细胞所包裹,在刺激作用下,这些非神经细胞产生换能或释放递质,进而导致神经膜的通透性改变,发生去极化以及神经冲动。

绝大部分机械感受器不是快适应就是慢适应,分别发送刺激速度的信号和刺激的瞬息变化以及稳定量值的信号。快适应机械感受器可以巴氏小体为例。如前所述,它是一个由结缔组织细胞的许多同心板层构成的椭圆形小体,有髓纤维的末梢进入小体,最末的一个郎飞结也在小体之内,失去髓鞘的施万氏鞘的裸露末梢位于小体结构的中心。结缔组织细胞不以任何方式与神经终板膜连接,其间充满细胞外液并含胶原纤维。施予小体表面的机械刺激通过小体单元的差动性位移影响神经末梢。足够大的差动性位移可在郎飞结上产生感受器电位并继而在干轴突上产生可传导的神经冲动。感受器电位是不传导的局部电位,只能进行电紧张性扩布,其振幅可分级,在相当大范围内与刺激的强度呈线性关系,可发生时间与空间总和并达到发生神经冲动的阈值水平。感受器电位的平衡电位相当于零,提示其膜的通透性不限于Na + 、K + 、Ca 2+ 等离子可能也起作用。 6sl89QQ1ZEob6dLUJiCmp1v+5YB+ZqmXZk29w5YJ2GKPpI0sH0wWXGFIZkwlzn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