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漏肩风

【概述】

漏肩风是以肩部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西医学的“肩关节周围炎”,包括肩周滑囊病变、盂肱关节腔病变、肌腱及腱鞘退行性变分类下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及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疾病,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主要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等因素有关。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脉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

【辨证注意点】

1.明确诊断。

本病主症肩部疼痛、酸重,呈静止痛,有时可向颈部和整个上肢放射,常因感受风寒、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或加重,日轻夜重,肩前、后及外侧均有压痛;主动和被动外展、后伸、上举等功能受限。病变早期以肩部疼痛为主,后期以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病情迁延日久,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

2.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颈源性肩痛、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关节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等疾病作鉴别诊断,影像学检查如CT、MRI有助于鉴别诊断。

3.抓住本病特点,明确辨病与辨经。

【辨证思路】

一、辨病

本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功能康复期。X线片、CT及MRI对诊断有意义。

二、辨经
1.手阳明经证

大肠经“上肩,出髃骨之前廉”,其病“肩前臑痛”,本经病以肩前部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

2.手少阳经证

三焦经“上肩”,其病“臂外皆痛”,本经病以肩外侧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

3.手太阳经证

小肠经“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病“肩似拔”,本经病以肩后部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

4.手太阴经证

肺经“从肺系横出腋下”,其病“气盛有余则肩背痛,气虚则肩背痛寒”,本经病以肩前近腋部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

三、辨经论治

本病病位在肩部筋肉,与手三阳经、手太阴经关系密切。以肩前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加剧,为手阳明经证;以肩外侧疼痛为主,外展疼痛加剧,为手少阳经证;以肩后侧疼痛为主,肩内收时疼痛加剧,为手太阳经证;以肩前近腋部疼痛为主且压痛明显,为手太阴经证。

【病例思维程序示范】

张某,男,55岁,司机。主诉:右肩部疼痛3月余。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右肩部疼痛,活动不利,以肩后侧为主,肩内收疼痛尤甚,遇热痛减,遇寒及阴雨疼痛加重,夜间加重。

辨证思维程序:

第一步:辨病。根据患者患病部位为右肩部,右肩关节活动不利,检查患者右肩后侧有压痛,肩外展、内收受限,梳头试验及搭肩试验均阳性,无颈部症状及上肢放射痛,可以初步诊断为漏肩风,并应与颈源性颈椎病、肩袖损伤相鉴别。

第二步:辨经。患者疼痛以肩后侧为主,肩内收疼痛尤甚,肩外展、内收受限,故属手太阳经。

第三步:治疗。针灸取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后溪。先刺远端穴,行针后鼓励患者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电针治疗。

第四步:嘱患者平日进行适当的肩部功能练习,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常用针灸处方、经验穴、操作要点及典型医案】

1.火针法

常规消毒后,将火针置酒精灯上烧红,迅速点刺阿是穴2~3次,出针后用干棉球轻轻揉按针眼。疼痛剧烈可每日治疗1次,慢性疼痛可3~5日治疗1次。

2.刺络拔罐法

皮肤针叩刺肩部疼痛部位使少量出血,加拔罐。

3.穴位注射法

用利多卡因,或维生素B 12 注射液,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

4.针刀疗法

选用4号针刀在各穴位点刺,常规针刀松解,每周1次。

5.陆氏针灸典型医案一

韩某,女,66岁,退休工人。初诊(1975年12月20日)颈臂疼痛4日。自1972年6月第1次发作肩臂痛后,1974年5月、8月都曾复发,均经针刺、服药后好转。此次在半个月前因受寒、劳累,右肩臂痛再次发作,疼痛剧烈,自颈部沿右肩、臂、肘部放射,如撕如裂,不能举臂,服中药10多剂,痛势未减,前来针灸。诊得精神委顿,胃纳不馨,脉滑苔腻。经络压诊:自颈背部沿小肠经至肩胛下,臂肘外后侧有压痛。此寒邪入络,阻遏经气,血脉凝涩,不通而痛。治拟通经活血,和营止痛。

处方:先针金门 ,昆仑 ,跗阳 ,后刺右夹脊(C5~T2)。

手法:平针法,得气后留针15min。

二诊(1975年12月22日)针治后,右上肢疼痛逐步减轻,至12月23日8时许又现疼痛,胃纳不馨。再从上方,针药并用。

处方:先针金门 ,昆仑 ,跗阳 ,后刺右夹脊(C5~T2)。手法同前。

中药:川桂枝 6g,红花 2g,当归 9g,炒苍术 9g,延胡索 9g,寻骨风 12g,鬼箭羽 9g,地龙 12g,陈皮 6g,乳香 2g,没药 2g,焦谷芽 2g,麦芽 9g。5 剂。

三诊(1975年12月24日)右肩臂疼痛明显减轻,已能抬举,但颈背部尚感筋脉牵掣。再守上治。

处方:先针金门 ,昆仑 ,跗阳 ,后刺右夹脊(C5~T2)。手法同前。

五诊(1975年12月30日)右肩臂疼痛基本消失,抬举灵活,颈背部仍感牵掣,胃纳尚可,脉滑尺弱,苔薄白。再守上方出入。

处方:右夹脊(C5~T2),天柱 ,大杼 。手法同前。

中药:川桂枝 9g,杭白芍 9g,延胡索 9g,左秦艽 9g,威灵仙 15g,鸡血藤30g,全当归 9g,葛根 9g,党参 9g,焦麦芽 9g。7 剂。

后又连续治疗5次,右肩臂疼痛完全消失,停止治疗。

6.典型医案二

孙某,女,53 岁,退休。

初诊(2019年2月12日)主诉:

右肩疼痛半年余,加重1周。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肩前侧疼痛,活动轻微受限,无法提重物。1周前受寒出现右肩前侧疼痛加重,无法后伸,遇寒加重,夜间尤甚。诊断为漏肩风,辨经为手阳明经证。

治疗:

(右侧)肩髃、肩髎、肩贞、肩前。每穴选用1.5寸毫针进针,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使患者局部有轻微胀麻为宜,然后同侧施以电针仪治疗15min,连续波,频率调节至1挡(约1Hz),强度以微见局部肌肉跳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同时予TDP远红外灯照射腰背部。电针治疗结束后,于肩髃、肩髎两处予以维生素B 12 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0.5ml。隔日治疗一次。

1月后患者自觉右肩疼痛减轻,后伸活动正常。 fqCD/+gmNSqAKNgXZ0KQblOzMWplTGq3nNGu7yKyMF1Rqs4OuPcITGhMhd//gP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