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影响分娩的因素

影响分娩的因素主要包括胎儿、产道、产力和精神因素。产力即分娩的动力,正常分娩主要依靠产力将胎儿排出体外,同时还需要软产道的相应扩张及足够大的产道供胎儿通过。

产力受胎儿的大小、位置及其与产道的关系影响,也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适应决定了产妇是否能够顺利分娩。近年来精神因素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如果产妇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对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十分有利。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妊娠的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子宫收缩的力量(宫缩力),子宫口开全后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的力量)和肛提肌的收缩力,这三种力量共同形成了产力。子宫肌的收缩力是整个产程中的主导力量,腹肌、膈肌和肛提肌则在第二产程中起辅助作用。

子宫收缩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通过子宫收缩使子宫下段和子宫颈进行性扩张,胎儿下降,最后将胎儿及其附属物自产道娩出。临产后的宫缩能使宫颈管短缩消失、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和胎盘娩出,正常的子宫收缩具有自主的对称性、极性、节律性和缩复作用四个特性。子宫肌肉的收缩是不随意的,有自己的节律的阵发性收缩。每次收缩可分为减弱期、加强期和极期,收缩后期有一个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然后再次收缩,直至分娩完成。

(一)子宫收缩的对称性与极性

起自两侧宫角,以微波形式均匀协调地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每秒约2cm的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在15s内扩展至整个子宫。子宫收缩力的强弱沿极性的方向逐渐下降,以子宫底部肌肉的收缩最为强劲和持久,约为子宫下段的2倍。

(二)宫缩的节律性

是临产的重要标志。在整个产程中,子宫收缩的频率逐渐增多,强度随之增强,子宫内压力也随之逐渐加大。正常宫缩是宫体肌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并伴有疼痛。子宫收缩时,子宫肌壁和胎盘受压,子宫肌和胎盘血流量减少。在间歇期,子宫肌和胎盘血流恢复,胎盘绒毛间隙的血流重新充盈。在分娩过程中,这种节律性的子宫收缩变化,对胎儿适应分娩是十分重要的。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约30s,间歇期5~6min,随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渐长,间歇期渐短。阵发性收缩如此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

(三)缩复作用

宫体部平滑肌为收缩段,子宫体部的肌肉在收缩时肌纤维缩短、变宽,但在舒张时肌纤维不能恢复原状而固定于较短的状态,经过反复的收缩子宫体部的肌纤维越来越短,即所谓缩复作用。缩复作用能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部下降及宫颈管逐渐短缩直至消失,而子宫下段逐渐被拉长、扩张,子宫颈也随之被拉向外上方,宫颈变短、展平,宫颈口逐渐扩张。

当产妇的子宫口开全,胎先露部已降至阴道,每当宫缩时,前羊水囊或胎先露部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此时产妇会因直肠受压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作,产妇需要主动屏气用力,致使腹肌和膈肌收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当胎儿的头部降至骨盆出口时,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在盆腔进行内旋转。胎头枕部露于耻骨弓下时,子宫收缩向下的产力及肛提肌收缩产生的联合阻力致使胎头先露出,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当胎盘降至阴道时,能协助胎盘娩出。过早加腹压易使产妇疲劳和造成宫颈水肿,致使产程延长,腹压在第三产程可促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保持产妇的产力可以通过在孕期加强营养,这是保护产力的重要环节,孕期应多食用维生素丰富、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如水果、瘦肉、蔬菜、鸡、鱼等。在邻近分娩期,要进食一些热量较多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另外产妇需要对分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恐惧、忧虑。在每次宫缩时产妇要做深呼吸,增加氧气的摄入量,减少子宫的疲劳,减轻宫缩造成的腹痛。在临产时保持精神愉快,不要紧张,因精神过度紧张,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以致大脑皮质过度疲劳,因而影响正常的子宫收缩,这是产力不足和子宫收缩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二产程中,当宫缩时,深呼吸,然后自然屏气使劲,就像解大便一样长时间向肛门方向用力,宫缩间歇时,产妇全身放松。只有注意保护产力,才能顺利完成分娩过程。

二、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和软产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

指真骨盆,由骶骨、两侧髋骨、耻骨、坐骨及其相互连接的韧带组成。骨盆入口平面的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若角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骨产道在分娩过程中变化较少,各骨骼联合部的水分在妊娠晚期增加,在分娩过程中,在产力和重力的同时作用下,导致各骨骼也有轻度的移位,使骨盆容积增加。骨产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当胎儿通过骨产道时需做各种动作以适应产道变化,从而顺利娩出。

(二)软产道

是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管道,包括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外阴。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形成,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的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的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颈被展平,与子宫腔融合成一圆桶状,形成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缩复环。

临产前子宫颈长约2cm,临产后宫颈内口向上向外扩张,宫颈管形成漏斗形,随后宫颈管逐渐变短直至消失,成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临产前初产妇的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产妇则能容纳一指。临产后宫口扩张主要是子宫收缩及缩复向上牵拉的结果。随着产程进展,子宫口逐渐开大,宫口开全(10cm)时,妊娠足月的胎头方能通过。破膜后胎先露部下降直接压迫骨盆底,阴道黏膜皱襞展平使腔道加宽。肛提肌使5cm厚的会阴体变成2~4mm薄的组织,临产后会阴体虽能承受一定压力,但分娩时若保护不当,也容易造成裂伤,由于先露部下降使之扩张成为产道的一部分,供胎儿娩出。初产妇阴道较紧,扩张较慢,而经产妇的阴道较松,扩张较快。

软产道本身的病变可引起难产,生殖道其他部分及其周围病变也可影响软产道使分娩发生困难,但以前者较常见。软产道异常所致的难产远比骨产道异常所致的难产少见,因而易被忽略,造成漏诊,故应于妊娠早期常规行阴道检查,以了解生殖道及盆腔有无异常。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除产力和产道因素外,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这些也是影响分娩的重要因素。

(一)胎儿大小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是胎儿最大、可塑性最小、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胎儿较大致胎头径线亦大,胎儿过熟时颅骨变硬,即使骨盆径线大小正常,但因儿头过大或颅骨较硬不易变形,亦可引起相对性头盆不称而造成难产。过于肥胖的巨大儿不仅因胎头较大易发生头盆不称,而且可能由于软组织和皮下脂肪多,双肩径也较大而发生肩难产。胎头是胎体最大的部位,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分。

(二)胎位

产道是一个弯曲的管道,当胎体的纵轴与骨盆轴一致时容易通过,胎儿头的周径最大,肩次之,臀最小。头位时,胎头先通过产道,需查清矢状缝及前后囟,以确定胎位,两顶骨之间的颅缝为矢状缝,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如胎头可以顺利通过产道,则肩和臀的娩出一般无大障碍。顶骨与额骨之间的颅缝为冠状缝,两额骨之间的颅缝为额缝,枕骨与顶骨之间的颅缝为人字缝。位于胎头前方由矢状缝在冠状缝及额缝汇合而成呈菱形的囟门为大囟门或称前囟门;位于胎头后方由矢状缝与人字缝汇合而成呈三角形的囟门为小囟门或称后囟门。

正常妊娠以头位最多,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各平面。臀位时,胎臀先娩出,因比胎头周径小,阴道不能充分扩张,胎头娩出时因无变形机会而致娩出困难。横位时,胎体纵轴与骨盆轴垂直,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对母儿威胁极大。当胎头俯屈不良成额先露时,或呈仰伸状态即面先露时,或胎臀先露时,均可因胎头径线增大或软产道扩张不充分而致难产。畸形胎儿身体的某一部位发育异常,可以增加胎儿的径线造成头盆不称而致难产,如脑积水、巨大的畸胎瘤和联体双胎等。

四、精神因素

在产道及胎儿都无异常的情况下,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变化就非常重要,其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产力。分娩虽是生理现象,但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即可以产生生理上的应激,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在分娩过程中精神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产力,进而影响产程的进展。一般来说,产妇对分娩的安全性有顾虑,并对医务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普遍有焦虑和抑郁的倾向,长时间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精神心理状态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等,致使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同时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氧,出现胎儿窘迫。

有家人陪伴的产妇其第一、第二产程较没有家人陪伴者短,剖宫产也较少,其原因是心理应激可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活性增加,血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增高。焦虑时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可使子宫收缩力减弱而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加,强烈的子宫收缩又加重产妇的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后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宫缩乏力以至产程延长。 6TqPbuT34HkgjAo/ASZ7tcOUXR6FBLqdCfhZaXek2fy4DFANGTy/FMLJU4TElgH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