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与《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相比更新的内容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于2016年首次出版,距今已有4年时间,期间国内外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也有了更好地发展,发表了许多更高质量的文献,为《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的修订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证据,并更加适合本土的临床实践需要。为了给肿瘤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佳的心理社会肿瘤学照护,为肿瘤科临床医护人员、精神科医生、心理学专家、缓和医疗领域医护人员等提供更好的证据依据,《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较前版有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主要更新内容如下。

一、第二章:编写《指南》的方法学

本章节主要列出了《指南》编写的目标与范畴,编写流程(包括文献检索、证据级别与推荐意见标准),《指南》的结构,缩写词与常用名词定义等,基本上参照了《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的内容,仅更新了部分常用名词定义,如战胜恐惧疗法、CALM心理治疗方法。

二、第四章:恶性肿瘤带来的心理社会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本章节除了介绍了患者、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又增加了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以及肿瘤临床医护人员面临的挑战。恶性肿瘤除了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外,对患者的家庭来说也是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因此恶性肿瘤患者的照护者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提示我们在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同时,也要时刻留意其照护者的心理状况,应为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此外,在照顾恶性肿瘤患者的过程中,肿瘤临床医护人员也常常体验到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如应激、职业耗竭、抑郁、同情心疲乏等,尤其是照顾临终患者的医护人员。提示我们也要重视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社会问题,在常规的临床工作中加入心理社会肿瘤学的照料,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业满意度。

在患者面临的挑战中,增加了恐惧恶性肿瘤复发的内容。对于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对恶性肿瘤复发的恐惧,这种恐惧的情绪常持续存在,令患者感到痛苦,降低生活质量。

三、第五章:肿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的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出现的特定问题

本章以表格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列出了肿瘤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的、患者在不同疾病阶段(诊断初期、积极治疗期、积极治疗结束后、疾病进展期、生命终末期和居丧期)出现的特定问题和推荐为患者提供的心理社会肿瘤学服务。在诊断初期信息沟通的内容部分,增加了“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选择告知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核实患者自己的应对方式及信息、心理、支持等需求”;在疾病进展期和生命终末期的信息支持部分,增加“提供转诊至缓和医疗、安宁疗护或支持治疗机构的资源”;在照护者居丧期心理支持部分增加了部分具体建议,如“聚焦家庭的哀伤治疗”“如果有可能,医护人员继续与部分患者的家属维持必要的联系,安慰患者的家属,可以通过慰问电话或慰问信的形式,让患者的家属感受到你对患者和他们整个家庭的关心和理解,帮助他们度过哀伤期”等。

四、第六章:医患沟通及告知信息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医患沟通技巧及如何告知坏消息。除了更新了更高质量的文献外,在医患沟通的一般技巧中,增加了不同提问方式的作用与意义。研究表明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从患者处获得完整的信息。问诊时通常以一个开放性问题让患者开始陈述症状,最后以封闭性问题逐渐完善信息。

此外,在告知坏消息部分的告知方式中,增加了预警的重要性与意义。在告知消息时,要给患者预警,为接下来的告知做好铺垫,面对不同的患者,医生需要斟酌不同的消息传达方式。

五、第七章:心理社会筛查及转诊

本章节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①肿瘤患者的痛苦筛查、评估及应答;②如何进行转诊。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在背景部分更新了近期发表的痛苦现状相关的文献;证据部分,除了更新了更高质量的文献外,还增加了对痛苦筛查可接受性以及PRO相关支持痛苦筛查的文献,尤其是Basch等发表的对于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影响的文献说明;筛查流程部分,对于筛查工具的解释删掉了内容中的文字介绍,将常用文件用表格进行说明,使读者阅读更加直观;推荐意见部分,增加了对于电子化筛查工具使用的推荐,推荐通过电子化平台对患者的痛苦进行监测,及时观察患者的痛苦水平变化并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应答策略部分,增加了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心理社会支持建议。

第二部分为如何进行转诊。证据部分,除了介绍转诊对象、转诊方式、依从性外,增加了向谁转诊的内容。一般来说,应根据患者在问题列表中的选择来决定向谁转诊。存在较严重的实际问题和心理社会问题的患者,应向社会工作者转诊;存在较严重的情绪问题和心理社会问题的患者应向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转诊;而心理痛苦主要由身体问题引起的患者,应由临床医护人员来提供帮助。

六、第八章:肿瘤相关症状的精神科管理

本章是新增章节,将《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第七章肿瘤相关精神症状及第八章肿瘤患者躯体症状合并为一个章节,并在内容上做了修改。《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主要列出了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及谵妄这三大精神症状,《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从背景、证据及推荐意见这三部分均作了文献的更新,以提供更高质量的证据。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失眠和自杀的精神科管理。躯体症状部分,《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将肿瘤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罗列在一起进行了介绍,为了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躯体症状的管理方法,《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特将常见躯体症状从背景、证据及推荐意见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使读者阅读更加清楚。主要包括的躯体症状如下:疼痛、疲乏、恶心呕吐、厌食及恶病质。为促进中医药在肿瘤患者症状管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章的药物治疗也将部分临床使用广泛且有证据支持的中药纳入其中。

七、第九章:进展期患者的缓和医疗和临终关怀

本章内容的标题“进展期患者的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改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缓和医疗和安宁疗护”。

1.“缓和医疗概述及其意义”为新增内容。该内容调整了姑息治疗的定义,采纳NCCN肿瘤缓和医疗定义,较《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采纳的世界卫生组织对缓和医疗的定义更加针对肿瘤患者;补充了缓和医疗和安宁疗护对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降低费用等多方面获益的多个证据;增加了推荐意见,如“1.4.2缓和医疗与积极的抗肿瘤治疗同步实施”“1.4.3姑息治疗应该由肿瘤专科和跨专业的缓和医疗团队协同实施”。

2.“姑息性抗肿瘤治疗及症状管理” 该内容补充了“临终患者挽救化疗难以获益”的证据;新增加了晚期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的推荐意见。症状管理章节中,在“疼痛、呼吸困难、厌食/恶病质、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恶性肠梗阻”等部分补充了新的证据。根据新增的证据,在“疼痛、呼吸困难、厌食/恶病质、恶心/呕吐、腹泻、恶性肠梗阻”等部分更新了推荐。

3.“生命末期照护”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标题为“濒死和濒死干预”。“生命末期”比“濒死”时间跨度更长,有利于将临终关怀前移。该节增加了“生命末期的沟通及决策”的内容。具体包括预立照护计划、终止抗肿瘤治疗、是否转诊至临终关怀机构、死亡场所的选择、维生医疗的选择等多个生命末期照护事项的证据和内容。推荐意见中用“进行生命末期事项的充分沟通并签署相应医疗文书”替代原推荐“就预后、生命维持治疗、心肺复苏、器官捐献/尸检等进行沟通”,拓展了沟通内容。

八、第十章:肿瘤患者心理干预

本章主要介绍了临床工作人员可以提供的心理干预以及专业的心理干预两个部分。在两个部分的证据环节共增加13篇参考文献作为新的证据,分别为教育性干预、认知行为治疗、接纳—承诺疗法、战胜恐惧疗法、尊严疗法、写作情感宣泄疗法、意义中心疗法、CALM治疗和治疗性生命回顾治疗。其中接纳—承诺疗法、战胜恐惧疗法、CALM治疗和治疗性生命回顾治疗是《中国肿瘤心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新增加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本章推荐意见部分,根据新增加的证据也增加了4条新的推荐意见。

九、第十一章:不同肿瘤类型患者的特定心理社会问题

本章主要介绍了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肺癌、肝胆胰恶性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患者特定的心理社会问题。在乳腺癌部分,乳腺癌患者体象痛苦和低自尊、对乳腺癌复发的恐惧以及乳腺癌患者未满足的支持需求部分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证据。此外,还增加了“乳腺癌带来的积极的心理改变”,并增加了一条新的推荐意见。胃肠道肿瘤部分,增加了关于胃癌患者心理痛苦的新的研究证据,增加了对结直肠癌患者体象及性生活质量方面的新的研究证据,并修改了一条推荐意见。肺癌部分,增加了肺癌与抑郁的关系、肺癌患者心理痛苦方面的新研究证据,增加了戒烟失败可能会引起情绪困扰的证据。肝胆胰恶性肿瘤部分,增加了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照护重点的新研究证据。恶性淋巴瘤部分,增加了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抑郁与淋巴瘤预后的关系等方面的新研究证据。

十、第十二章:对照护者的心理干预

本章为新增章节,恶性肿瘤除了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外,对患者的家庭和照护人员也是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因此我们在关注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同时,也要留意照护者的心理状况,为照护者提供心理干预。

本章列举了照护者干预研究的四个领域并提供了证据支持:①支持—教育性干预;②照护技能/症状管理干预;③应对技能干预;④聚焦于关系的干预。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并实施对照护者的心理干预,本章用图表的方式列举了临床实践中为照护者提供的基本干预措施,更加直观易懂。在推荐部分,根据相关文献的质量等级进行了推荐,使读者更加有章可循。 vRYPtwZCtWb0koWkZCoUYsRHKqKJz69z81qJQvWg8h+xoz2SGdH7AL9mfUMuXO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