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应对策略

一、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科发展

心理社会肿瘤学(psycho-oncology)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立起,主要致力于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发展的各阶段所承受的压力和他们所出现的心理反应,以及心理、行为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诊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心理社会领域的内容整合到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护理当中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为了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科发展,应对肿瘤带来的心理社会挑战,全国的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具体工作如下:①建立全国及省级协会:2006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成立。随后,各地陆续建立了省级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②举办学术会议:CPOS学术年会影响力逐渐覆盖全国,成为国内心理社会肿瘤学界的学术盛会。③在肿瘤专科医院建立心理专业科室。④开展心理社会肿瘤学相关研究。

二、建立心理社会服务模型

美国医学研究所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心理社会服务模型,如图4-1。该模型建议:识别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制订和实施心理社会照料计划,既能链接到患者的心理社会服务,又能协调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使得患者能够管理疾病和健康;系统性地随访患者,按照需要进行再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建立心理社会服务模型的基础是建立最优化的转诊体系,临床以及心理社会肿瘤学医生都应建立自己的转诊体系,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详见第七章)。

2016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在优化肿瘤诊疗模式中明确指出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需求,结合医学模式转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关心、爱护肿瘤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为有需求的患者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帮助。

图4-1 心理社会服务模型

三、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在心理社会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时,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肿瘤的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中。MDT是以患者为中心,在综合各学科意见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出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模式。心理社会肿瘤学工作者在多学科团队中可以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帮助控制躯体和精神症状,提供心理治疗改善心理社会问题,解决患者的灵性问题,加强医患沟通,居丧支持等。在多学科团队中提供心理社会服务的意见也有助于改变只关注于躯体症状的临床医生的观念。

四、教育及培训

对患者和家属或照护者进行教育,有助于将心理社会服务整合入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培训,帮助患者和生存者获得信息、作出决策,解决问题和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对医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患者得到心理社会服务。心理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取决于服务人员的培训、技巧、态度和信念。与恶性肿瘤患者沟通,需要表达共情和提供通俗易懂的医疗信息的技巧,失败的沟通往往与医务人员的信心不足和知识缺乏有关。医患沟通培训可以提高临床肿瘤医务人员的信心和理论水平,有助于识别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照顾终末期患者,或感到不能为患者和家属减轻痛苦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应激,聚焦于医患关系的巴林特小组可以用来减轻临床医生的职业耗竭。

五、促进开展研究

通过多渠道募集资金促进开展研究,带动肿瘤心理领域的发展。未来的研究方向涉及心理社会需求评估工具的开发,配偶、家属或照顾者的支持策略,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社会干预,患者和家属以及医生的教育,如何为心理社会研究和干预募集基金等。 Pw0OU2mr0A12utXAvDjO+y1nPQlbVeM0gvwheRurPa7OXLK9q7gjw1ZovvDSZC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