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结核病控制

第一章
结核病的流行

【摘要】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全身慢性传染病。在我国,肺结核是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2019年,多位学者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数据以及各医疗机构收集的结核病资料,对本地区的结核病疫情和结核病耐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了适合于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控措施。随着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特征及传播特征、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结核病相关影响因素等研究也受到关注。学校结核病疫情时有发生,有学者对全国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加强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形成了《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以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状况也备受关注,多位学者对本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结核病;流行病学;发病率;耐药;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核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这样才能针对性地提出防控措施。以下对2019年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介绍。

一、结核病流行状况

WHO于2019年发布的全球结核病报告 [1] 表明,中国2018年估算的结核发病数为86.6万例,占全球9%;估算结核发病率61/10万,低于全球水平(132/10万);估算MDR/RR结核患者为6.6万例;中国HIV阴性结核病死亡率为2.6/10万,排在30个高负担国家中的第29位。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网站显示 [2] ,2018年(2018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肺结核823 342例,死亡3 149人,报告发病率为59.27/10万,报告死亡率为0.23/10万。2019年1月份全国报告肺结核88 597例,死亡208例;2月份报告肺结核73 096例,死亡194例;3月份报告肺结核97 866例,死亡194例;4月份报告肺结核101 191例,死亡215例;5月份报告肺结核96 106例,死亡171例(自2019年5月1日起“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6月份报告肺结核99 555例,死亡154例;7月份报告肺结核93 318例,死亡190例;8月份报告肺结核84 304例,死亡179例;9月份报告肺结核80 973例,死亡170例;10月份报告肺结核75 123例,死亡156例;11月份报告肺结核73 000例,死亡177例。

为了解上海市金山区活动性肺结核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探寻肺结核疫情防治重点区域,朱士玉等 [3] 通过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金山区肺结核患者基本信息,以街镇为单位(共计11个),用SaTScan 9.6软件对上海市金山区2013—2017年新登记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进行时空分析。金山区2013—2017年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 021例,年均登记率为25.64/10万(1 021/3 981 892),其中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分别为 28.68/10 万(757/2 639 117)和 19.66/10 万(264/1 342 775)。空间分布上,总体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最高的街镇在张堰镇,户籍人口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主要分布在张堰镇、漕泾镇、金山工业区;非户籍人口主要分布在廊下镇和石化街道。单纯时间扫描结果显示,总体与户籍人口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聚集时间均为2014—2015年;单纯空间扫描结果显示,总体登记肺结核患者的聚集区为张堰镇,而户籍人口聚集区为金山区东北部四街镇(亭林镇、漕泾镇、张堰镇和工业区);时空扫描显示,金山区总体人口[相对风险值(RR)=1.50,对数似然比(LLR)=10.35, P <0.01]和户籍人口(RR=1.72,LLR=13.29, P <0.01)肺结核一级聚集区均在 2014—2015年出现,聚集区域均为亭林镇、漕泾镇、张堰镇、工业区。作者得出结论,金山区肺结核发病具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聚集性主要受户籍人口影响,东北部四街镇为金山区肺结核高发区域。

李国红等 [4] 收集2009—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登记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以了解北京市平谷区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2009—2017年平谷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登记率为21.88/10万~30.84/10万,各年登记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9.41, P =0.309),新涂阳登记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 =12.03, P =0.150)。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1:1,15~45岁者约占44%,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1/4。患者数最多的为农民,约占60%,家务及待业、工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分别占8.80%、8.29%、6.67%和6.17%。春夏季节的患者比例(57.32%)高于秋冬季节(42.68%)。登记患者数最多的2个镇(街)分别为金海湖镇(18.71%)和城关镇(12.88%)。作者得出结论,2009—2017年平谷区肺结核登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患者发现和登记管理工作力度。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变化,赵珍等 [5]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新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肺结核报告发病资料,描述肺结核三间分布特征,绘制流行曲线、发病率地图;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计算Moran指数(Moran I)值,绘制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聚集性地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8—2018 年累计报告肺结核 479 946 例,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为 1.16:l(257 337/222 609);年龄构成以>55 岁为主,占 56.82%(272 701/479 946);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 70.61%(338 890/479 946)。2008—2018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从 2008年的202.93/10万上升到2018年304.94/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除 2018 年报告发病率高峰在 7 月份(35.29/10 万,8 628/24 446 713),2008—2017 年报告发病率的月份分布高峰均在 1~3 月,波动范围在 17.64/10 万~25.06/10 万(3 897/22 087 038~5 339/21 307 980)。南疆4个地州(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与和田地区)各县(市、区)报告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最高(720.56/10万)。2008—2018年报告发病率均呈现空间聚集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ran I=0.696,Z=11.462, P <0.001)。共有17个高—高聚类区,均在南疆4个地州的大部分县(市、区)。作者得出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防治工作应该以男性、农民为防控重点人群,以南疆作为结核防控的重点地区。

蔡晓婷等 [6] 以2014—2018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简称“专报系统”)中登记的广州市海珠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了解2014—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结核病患者流行特征。结果显示,2014—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共登记结核病患者6 555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 79.86/10 万(6 555/8 208 100),其中户籍人口结核病患者共 3 529 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 68.77/10 万(3 529/5 131 400);非户籍人口结核病患者共 3 026 例,年均登记发病率为 98.35/10 万(3 026/3 076 700)。2014—2018 年全区平均登记率分别为 93.70/10 万(1 499/1 599 800)、85.08/10 万(1 373/1 613 700)、82.85/10 万(1 357/1 637 900)、73.12/10 万(1 216/1 663 100)、65.54/10万(1 110/1 693 600),呈下降趋势 )。2014—2018年海珠区结核病以4月和9月登记患者例数较多,分别为631例(9.63%,631/6 555)和605例(9.23%,605/6 555)。全区各街道均有登记患者,最高为南洲街,年平均登记率为136.99/10 万(754/550 411);最低为南石头街,年平均登记率为 57.26/10 万(336/586 848)。全区男性患者4 545例,女性患者2 010例,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3:1;全区结核病患者以 25~34 岁年龄组为主,占 21.88%(1 434/6 555),但户籍人口以 55~64 岁年龄组为主,占21.82%(770/3 529);职业分布全区以家务及待业患者最高,占 45.98%(3 014/6 555)。作者得出结论,2014—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疫情控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男性、25~34岁年龄组、南洲街、家务及待业人群是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为了解天津市肺外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李敬新等 [7] 收集和整理“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登记的天津市2015—2017年肺外结核疫情信息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市肺外结核患者分布状况。结果显示,2015—2017年天津市累计登记报告肺外结核患者1 190例,占全部结核的10.39%,年均发病率为2.57/10万,报告单位以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主。肺外结核以结核性淋巴腺炎最多,占全部肺外结核的25.55%,其次是骨关节结核病(22.52%)和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1.26%);脑、淋巴结核以及肠、腹膜、肠系膜腺体结核病多发生在青少年(15~25岁年龄组)和青壮年组(45~55岁年龄组),而骨关节结核、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在肺外结核患者中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泌尿生殖系统结核好发于青壮年组(25~55岁年龄组),皮肤结核在肺外结核患者中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肺外结核患者的HIV筛查率逐年下降。作者得出结论,天津市肺外结核登记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单位以市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为主。下一步要继续加强肺外结核的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各区肺外结核HIV筛查工作,重视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肺外结核的诊疗能力,减少肺外结核的误诊和漏诊。

为了解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市)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刘年强等 [8] 收集 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菌阳肺结核患者104 306例的患者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10年来全区14个地(州、市)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性别、年龄、职业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2008—2017年菌阳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为46.71/10万,年报告发病率在35.40/10万~60.85/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8—2017年报告的菌阳肺结核中,男性57 437例,女性46 869例,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为1.23:1;男性报告发病率为50.26/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43.0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629.18, P <0.01)。各地(州、市)发病率比较,喀什地区为 69.64/10 万(28 232/40 540 543),和田地区为 68.80/10 万(14 096/20 488 832),阿勒泰地区为 58.37/10 万(3 711/6 357 778),阿克苏地区为 58.05/10 万(14 200/24 462 69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为49.34/10 万(2 693/5 458 469),伊犁州为 48.82/10 万(13 058/26 746 349),塔城地区为 47.41/10万(5 703/12 029 999),以上7个地区高于全疆平均水平(46.71/10万)。南疆4个地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例数占全疆总数的56.78%(59 221/104 306)。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农牧民最多,占 70.14%(73 157/104 306);其次是家务及待业人员,占9.61%(10 024/104 306)。作者得出结论,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平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南疆4个地州患者例数占全疆的1/2,老年人、男性、农牧民发病率较高。

为描述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及成簇特征,刘晓俊等 [9] 收集宜昌地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经基因芯片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痰标本,接种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选择国际通用的24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进行分子分型;用Hunter-Gaston指数(HGI)和遗传差异值( h )对MIRU位点的分辨率和差异性进行评价;运用BioNumerics 5.0软件对VNTR-MIRU结果进行成簇性分析,根据近期传播率公式计算其近期传播率。作者共得到3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来自367例患者(初治患者321例,复治患者46例),初、复治患者的成簇率比较采用χ 2 检验。367株结核分枝杆菌24位点VNTR-MIRU分型结果显示其总的分辨率HGI值为0.999,其中遗传多样性最高的位点为QUB11b,其 h 值为0.79;遗传多样性最低的位点为MIRU24,其 h 值为0.03。分析时发现基因型呈明显的多态性,总共有324个基因型。成簇性分析发现其中90株菌株形成39个簇,成簇率为24.52%(90/367),近期传播率为13.90%(51/367);复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1.74%(10/46),初治患者菌株成簇率为24.92%(80/321),两者成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220, P =0.639)。作者得出结论,宜昌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呈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近期传播率较低,且成簇率与初、复治无关,提示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以内燃复发为主,也存在小范围内的流行,在结核防控方面要加以重视。

彭英等 [10] 为了解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特征及传播特征,对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所登记并培养阳性的121例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其耐药性,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和7个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进行分子分型,计算耐药率、Hunter-Gaston指数(Hunter-Gaston index,HGI)、成簇率,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及北京基因型菌株与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五常市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通过RD105缺失基因检测有101株为北京基因型菌株,占83.5%(101/121);其余20株为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占16.5%(20/121)。121株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5.8%(7/121)、3.3%(4/121)、5.0%(6/121)、15.7%(19/121);其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5.0%(5/101)、3.0%(3/101)、5.9%(6/101)、17.8%(18/101),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 10.0%(2/20)、5.0%(1/20)、0(0/20)、5.0%(1/20),未检出对乙胺丁醇耐药。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1.090, P =0.296)。121株菌株中耐多药率为2.5%(3/121),其中2株为北京基因型,1株为非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和非北京基因型耐多药率分别为 2.0%(2/101)和 5.0%(1/2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531, P =0.460)。进一步使用7位点VNTR分型技术检测,结果显示121株菌株可分为17个基因簇和64个独立的基因型;每个簇包括2~14株临床分离株,最大的簇由14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构成,所占比率较高的为11.6%(14/121);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中成簇菌株57株,成簇率为47.1%(57/121)。近期感染率最小估计值为33.1%(40/121)。7位点VNTR检测结果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各位点的HGI值为0.513~0.786;经聚类分析,121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可分为3个大的基因群(Ⅰ群、Ⅱ群、Ⅲ群)、81个基因型,分别为:Ⅰ群占14.9%(18/121),含15个基因型;Ⅱ群占76.9%(93/121),含59个基因型;Ⅲ群占8.2%(10/121),含7个基因型。作者得出结论,北京基因型为黑龙江省五常市主要流行株,且该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耐药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所占比率较高,要加强对耐药优势菌群的监测和防控。

言晨绮等 [11] 使用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据,建立ARIMA模型比较2017年7—12月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以进行模型预测性能的检验,并预测2018—2019年肺结核发病情况。2005—2017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13 022 675例,发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肺结核患者数较2005年下降了33.68%,且季节性明显,每年冬春交界之时发病数较高。根据 2005 年 1 月至 2017 年 6 月肺结核月发病数据拟合出了 ARIMA(0,1,2)(0,1,0) 12 模型,该模型拟合的2017年7—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范围是1.67%~6.80%,预测2018年和2019年发病数分别为789 509例和760 165例。作者得出结论,ARIMA(0,1,2)(0,1,0) 12 模型对我国肺结核发病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我国肺结核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Li等 [12] 对中国西藏自治区15岁以上居民进行了一项基于人口的横断面调查。对随机选择的人群进行逐户调查,通过筛查面谈和胸部X线检查(chest X-ray,CXR),对有肺结核和/或CXR异常症状的患者进行痰镜检和培养。研究发现,在31 527名符合条件的居民中,有30 113名(95.5%)参与,其中215名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包括49名(22.8%)已知病例。每10万人中痰涂片阳性、细菌学阳性和所有肺结核病例的校正患病率分别为8/10万(95%CI 62~97)、144/10 万(95%CI 107~152)和 758/10 万(95%CI 662~766)。与 1990 年的一项调查相比,活动病例的患病率下降了37%,涂阳病例的患病率下降了21.3%,约51.3%的结核患者无症状。研究认为,所有活动期患者中,结核病患病率急剧下降,细菌阳性率较低。

二、耐药结核病监测及疫情分析

为了解陕西省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杨健等 [13]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陕西省选取26个调查点,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各调查点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链霉素(streptomycin,Sm)、氧氟沙星(of l oxacin,Ofx)、卡那霉素(kanamycin,Km)。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者共收集到987株分枝杆菌,经菌种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为 22株(2.23%,22/987),MTB 为965株(97.77%,965/987)。965株 MTB 的耐药率为28.50%(275/965),初治和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分别为 26.07%(219/840)和 44.80%(56/125);单耐药率为 14.30%(138/965),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为 14.76%(124/840)和 11.20%(14/125);多耐药率为 4.56%(44/965),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为 4.40%(37/840)和 5.60%(7/125);耐多药率为 6.53%(63/965),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为 4.40%(37/840)和 20.80%(26/125);广泛耐药率为 0.62%(6/965),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为0.24%(2/840)和 3.20%(4/125);RFP 耐药率为 9.84%(95/965),初治和复治患者分别为 7.14%(60/840)和28.00%(35/125)。复治患者的耐药率、耐多药率和RFP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分别为 18.730、47.930、53.331, P 均为<0.001)。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6.01%(251/965)和8.50%(82/965)。6种抗结核药物耐药顺位为 Sm(17.62%,170/965)>INH(15.03%,145/965)>RFP(9.84%,95/965)>Ofx(6.84%,66/965)>EMB(5.08%,49/965)>Km(2.59%,25/965)。耐药谱有 39种类型,其中单耐药 6 种,多耐药5种,耐多药13种(含广泛耐药3种),含二线药的多耐药组合15种。作者得出结论,陕西省近年耐药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耐药谱呈现多态性和复杂性,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疫情依然严峻。

白大鹏等 [14] 选择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海河医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追踪其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链霉素(streptomycin,Sm)]及部分二线抗结核药物[对氨基水杨酸(PAS)、阿米卡星(amikacin,AK)、左氧氟沙星(levof l oxacin,Lfx)、氧氟沙星(of l oxacin,Ofx)、卷曲霉素(capreomycin,Cm)、卡那霉素(kanamycin,Km)、环丙沙星(ciprof l oxacin)、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Pto)]的耐药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变化。结果显示,2006—2017年共检出结核分枝杆菌20 212株,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分别占13.68%(2 765/20 212)、8.80%(1 778/20 212)、12.29%(2 484/20 212)。2013—2017 年泛耐药共计 74 株,占同期总菌株数的0.53%(74/14 092)。2006—2017年各年间总体耐药率在31.00%~40.89%;12年间快培阳性结核分枝杆菌15 118株,耐单药次序为INH>Sm>RFP>EMB;2013—2017年5年间慢培阳性结核分枝杆菌5 094株,耐药顺序为Sm>INH>RFP>EMB>PAS,氧氟沙星耐药菌株占同期总菌株数的15.92%(690/4 334),卷曲霉素占1.76%(73/4 155)。作者得出结论,12年间总耐药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近两年有所回升;耐多药率偏高,广泛耐药率控制在较低水平。12年间结核分枝杆菌对Sm、INH、RFP、EMB 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在2008年达到最低点,近3年较前有所回升。

赵薇等 [15]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吉林省9个市(州)894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全部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利福平(rifampicin,RFP)、异烟肼(isoniazid,INH)、链霉素(streptomycin,Sm)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94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者有546株(61.07%),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者有348株(38.93%);其中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36.30%(265/730),低于复治患者的耐药率(50.61%,8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1.53, P =0.001)。全部患者的总耐多药率为 10.07%(90/894),复治患者耐多药率(20.73%,34/164)高于初治患者(7.67%,56/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25.23, P =0.001)。全部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为 Sm(25.95%,232/894)>INH(18.57%,166/894)>RFP(17.23%,154/894)>EMB(9.73%,87/894)。作者得出结论,吉林省肺结核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尤其是复治患者;耐药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需加强结核病的防控工作。

为了解长沙某医院收治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潘建华等 [16] 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分离的1 981株MTB耐药基因 ropB KatG inhA 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 981例MTB患者中共检出 ropB 基因突变型335株,突变率为16.91%(335/1 981)。 ropB 基因6个位点突变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531位点(50.75%,170/335)、516位点(21.19%,71/335)、526位点(17.0%,157/335)、511位点(14.33%,48/335)、513位点(2.69%,9/335)、533位点(2.39%,8/335);检出 KatG 突变株 310 株,突变率为 15.65%(310/1 981); inhA 突变型 68 株,突变率为 3.43%(68/1 981),合计耐异烟肼基因突变率为18.6%(369/1 981)。其中 KatG AGC→ACC突变型占79.95%(295/369)。作者得出结论, ropB 基因531、516、526和511位点突变和 KatG AGC→ACC突变是导致长沙某医院收治结核病患者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的主要因素,基因芯片技术可作为该院MTB耐药基因的快速筛选方法。

崔晓利等 [17] 收集2017年1—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958例耐药基因检测的患者信息,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间突变位点差异及突变位点与表型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显示,958例患者菌株的基因突变位点分析中,任一位点突变率为 19.52%(187/958),5~、21~、41~、61~83 岁各年龄组的菌株 ropB 基因位点突变率分别为7.89%(9/114)、13.52%(63/466)、18.27%(38/208)和 9.41%(16/170)。不同年龄组中,中年组的 ropB 基因位点突变率与青少年组和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分别为6.358和5.994, P 分别为0.013和0.018);男性任一位点突变率为19.45%(121/622),女性为19.05%(64/336),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23, P =0.932);突变位点与表型药敏试验的符合率以利福平 ropB 531(C-T)(96.10%,74/77)、异烟肼 katG 315(G-C)(98.45%,127/129)最高,但 ropB 511(T-C)与利福平表型药敏试验结果相符率较差(0,0/10)。作者得出结论,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菌株 ropB 基因位点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突变率最高;不同性别患者的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当结合表型药敏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耐药基因位点突变在诊断意义上的分析。

三、学生结核病疫情分析及学校结核病现场处置专家共识

为了解全国(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学生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除外)疫情变化及特征,陈卉等 [18] 收集2014—201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定时报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报卡”“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和就诊延迟情况。2018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48 289例,报告发病率为17.97/10万(48 289/26 867 万),与 2014 年(13.91/10 万,35 881/25 800 万)相比上升了 29.19%[(17.97-13.91)/13.91×100%]。每年 3、4月份为学生肺结核报告高峰(2014—2018年分别为 4 506和 4 521 例、4 350 和 4 252 例、4 802 和 4 110 例、4 695 和 3 810 例、5 407 和 4 851 例);东部地区(11.64/10万,12 391/10 641 万)疫情较轻,中部(15.82/10万,13 369/8 450 万)和西部地区(28.97/10万,22 529/7 776万)疫情较重;2018年各年龄组学生报告发病例数构成比中,高中阶段(16~18岁组)占比最高,为 43.90%(21 186/48 257);其次是大学本专科阶段(19~22岁组),为31.44%(15 172/48 257)。2018年学生肺结核患者从出现症状至首次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四分位数)为 13(3,33)天,与2017年[13(3,34)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 P =0.753);2018 年就诊延迟率为 47.38%(20 643/43 572)。作者得出结论,2014—2018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16~18岁为高发年龄段,西部地区疫情偏高;学生仍然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主动监测能力。

庞艳等 [19] 分析收集2017年重庆市发生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资料,分析疫情发现、首发病例诊治延误、接触者筛查、预防性治疗等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研究发现,2017年重庆市报告发现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12起,其中高中5起、大学3起、中等职业学校4起,主要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监测并对疑似病例调查核实发现,占66.7%。首发患者发病到疫情处置合计延误最长484天,最短4天,中位数32.5 天。密切接触者筛查患者检出率为8.60%,一般接触者患者检出率为0.24%。476名学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uberculin purif i 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强阳性者有45人接受预防性治疗,接受率为9.45%。研究认为,学校应提高日常监测发现结核病疫情的能力,教育、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分级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对潜伏感染者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措施,防止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王倩等 [20]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得2011—2016年山东省学生肺结核报告数据,以分析山东省学生结核病发病特征。研究表明,2011—2016年山东省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9.68/10万、发病患者1 423例,学生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41/10万、发病患者355例;2016年分别为7.87/10万、1 178例和1.29/10万、193例,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和涂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了18.70%和 46.47%。各年龄组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构成比中,以15~24岁组最高,达89.84%(7 103/7 906)。男性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例数构成比为60.83%,高于女性的39.17%。学生报告发病年均例数最多的依次为济南(184例)、潍坊(166例)、烟台(98例)、临沂(81例),年均构成比分别为9.03%、6.60%、4.82%、1.72%。研究认为,2011—2016年山东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发挥了有效作用,应加强教育与卫生部门的联系,进一步落实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于燕明等 [21] 通过收集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天津统计年鉴》中2005—2017年的数据,分析2005—2017年天津市0~25岁人群中学生及非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7年天津市0~25岁学生及非学生肺结核登记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分别由2005年的27.65/10万和 24.28/10万下降至2017年的17.71/10万和13.58/10万。13~15岁及16~18岁人群患者构成以学生(54.32%~96.97%)为主,19~22岁及22~25岁人群患者以非学生为主,学生仅为7.96%~48.76%。13~15岁和16~18岁的学生病例数与同期在校生数呈正相关;19~22岁和22~25岁的学生病例数与同期在校生数呈负相关。研究认为,天津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呈显著下降趋势,但0~25岁人群非学生患者中隐藏部分学生患者,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肺结核患者的主动发现工作。

You等 [22] 分析江苏省一所寄宿制高中青少年结核病暴发情况。845名学生和131名教师/工作人员参加了结核病感染的TST筛查。5mm、10mm、15mm时结核菌素反应阳性率分别为12.19%(119/976)、6.35%(62/976)和3.28%(32/976)。影像学异常发生率为5.73%(976人中56人),学生40人,教职工16人。其中,12名学生被确诊患有肺结核。共有14名学生(2例指标病例和12例确诊病例)在结核病疫情中被诊断和报告,学生(2例指标病例和845名筛查学生)发病率为1.7%(14/847)。MIRU-VNTR分型和Spoligotyping分析结果表明,3株结核分枝杆菌属北京基因型,具有相应的MIRU-VNTR等位基因。研究表明,青少年中这一以学校为基础人群结核病传播是常见的,必须优先考虑。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甚至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工作,提高学校结核病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学校结核病疫情及其危害,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经过广泛征求国内结核病流行病学、临床和防控专家与学者的意见并反复讨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和《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校结核病防控和研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上海市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和《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形成了《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 [23] 。专家共识从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及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指示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调查方法、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及潜伏结核感染者诊治与管理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状况和危害性

罗明等 [24]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实验室分离培养的NTM相关结果,用以分析重庆市NTM的流行趋势和耐药情况。结果显示,2016—2017年分离培养的4 965例分枝杆菌中结核分枝杆菌4 682例,NTM 283例,NTM分离率为5.70%。痰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中分离到的NTM最多。男性NTM感染者多于女性,比例为1.7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耐药比例最高者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和对氨基水杨酸,高耐药比例均超过90.00%。最敏感的药物为克拉霉素,敏感率超过70.00%。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和利福布汀的高耐药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利奈唑胺的敏感比例明显下降,而高耐药比例则明显上升。作者得出结论,重庆市NTM分离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感染人群多为青壮年,且耐药率高,应加强实验室分子诊断和药敏试验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控制结核与NTM感染。

洪创跃等 [25] 收集2013—2017年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和各区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分枝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菌株8 850株,采用MPB64免疫胶体金法和对硝基苯甲酸生长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NTM的初步菌种鉴定,对初步菌种鉴定为NTM的菌株应用HAIN基因分型鉴定法进行NTM菌种鉴定,以分析深圳市NTM的流行状况。结果显示,8 850株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中,初步菌种鉴定获得366株NTM菌株,检出率为4.14%(366/8 850);HAIN基因分型鉴定法确定293株NTM菌株,鉴定率为80.05%(293/366)。2013—2017年深圳市NTM的检出率呈轻微上升趋势[3.81%(71/1 864)~4.50%(82/1 821)],但各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66例NTM感染患者中,女性患者的检出率[4.87%(144/2 957)]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77%(222/5 893)](χ 2 =6.038, P =0.014);感染的高峰年龄均为 25~34 岁,分别占 28.83%(64/222)和23.61%(34/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1.213, P =0.271)。初治患者、郊区患者、流动人口患者、郊区流动人口患者的 NTM 检出率[分别为 2.31%(187/8 104)、1.77%(105/5 909)、3.89%(324/8 323)、1.61%(91/5 663)]明显低于复治患者[23.99%(179/746)]、市中心患者[8.87%(261/2 941)]、户籍人口患者[7.97%(42/527)]、城区流动人口患者[8.77%(235/2 681)](χ 2 分别为 810.400、249.512、20.778、248.418, P 均<0.001)。293 株 NTM 分离株中,构成比前 3 位依次为脓肿分枝杆菌[41.64%(122/293)]、鸟 -胞内分枝杆菌[22.18%(65/293)]和堪萨斯分枝杆菌[16.04%(47/293)];另外发现 7例混合感染类型[2.39%(7/293)]。作者得出结论,深圳市近几年NTM检出率稳定,分布种类多样,以脓肿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为主;多见青壮年感染者,需重点关注女性、复治患者,以及来自市中心、户籍人口、城区流动人口患者的流行情况。

陈忠南等 [26] 收集2012—2017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经BACTEC MGIT 960法分离的分枝杆菌菌株15 576株,采用MPB64蛋白免疫胶体金法、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生长试验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与NTM的初步鉴别,应用16S rRNA、Hsp65测序法对初步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菌种鉴定,以研究湖南省2012—2017年NTM的感染趋势、分布特征、流行状况,为湖南省NTM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2012—2017年NTM检出率为10.17%(1 584/15 576);男性 NTM 感染者占 62.06%(983/1 584),女性占 37.94%(601/1 584);年龄分布中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最多,占39.02%(618/1 584);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6.67%(1 056/1 584)。2016年NTM菌种分布达24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5.23%(84/333)]、脓肿分枝杆菌[24.62%(82/333)]、戈登分枝杆菌[18.62%(62/333)]和鸟分枝杆菌[16.82%(56/333)];2017年NTM菌种分布达21种,位列前4者分别为胞内分枝杆菌[27.15%(104/383)]、脓肿分枝杆菌[22.46%(86/383)]、戈登分枝杆菌[21.15%(81/383)]和鸟分枝杆菌[17.49%(67/383)]。作者得出结论,2012—2017年湖南省NTM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感染人群以男性、中老年、农民为主,以致病NTM菌居多。

刘东鑫等 [27] 从2016年广州市胸科医院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的1 250份标本中收集、培养阳性的717株临床分离株,采用水溶性对硝基苯甲酸(p-nitrobenzoic acid,PNB)和2-噻吩羧酸肼(TCH)对其进行培养以鉴别MTB与NTM,通过多靶位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测序对PNB和TCH培养确定为NTM的菌株进一步行菌种鉴定,并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 NTM 对 1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NTM病提供依据。结果显示,717株分枝杆菌中检出106株NTM菌株,检出率为14.4%;其中103株传代成功,传代率为97.2%(103/106)。经NTM菌种鉴定,按照构成比高低依次为脓肿分枝杆菌[34.0%(35/103)]、胞内分枝杆菌[25.2%(26/103)]、马赛分枝杆菌[20.4%(21/103)]、鸟分枝杆菌[9.7%(10/103)]、堪萨斯分枝杆菌[5.8%(6/103)]、偶发分枝杆菌[1.9%(2/103)],以及 1株缓黄分枝杆菌、1株猪分枝杆菌和1株阿加普尔分枝杆菌[均占0.9%(1/103)]。对其中的98株NTM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者前 3 位依次为阿米卡星[93.9%(92/98)]、克拉霉素[91.8%(90/98)]和阿奇霉素[71.4%(70/98)],耐药者前 3 位依次为利福平[89.8%(88/98)]、左氧氟沙星[83.7%(82/98)]和亚胺培南[77.6%(76/98)]。NTM不同菌种对部分药物的耐药性存在种间差异。作者得出结论,广州市NTM的检出率高于我国其他地区,流行的菌种以脓肿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克拉霉素和阿米卡星是临床治疗NTM患者的优选抗生素,应重视对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检测。

张汇征等 [28] 对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并经分枝杆菌菌种PCR-反向点杂交法鉴定为NTM和NTM混合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95例NTM感染病例,其中单一NTM感染共80例,其中快生长分枝杆菌(RGM)2种,脓肿分枝杆菌 31 例(38.75%),偶发 /猪分枝杆菌 14 例(17.50%);慢生长分枝杆菌(SGM)5 种,胞内分枝杆菌25 例(31.25%),鸟分枝杆菌5例(6.25%),戈登分枝杆菌3例(3.75%),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2.50%);分枝杆菌混合感染共15例,其中TB和NTM 混合感染11例,NTM混合感染4例。单一NTM感染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胞内分枝杆菌感染者男性比例最高。而NTM混合感染者中,性别比例均接近1:1。单一NTM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0~30岁和40~60岁,而TB和NTM混合感染者在30~50岁最多。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者主要在20~59岁,胞内分枝杆菌感染者主要分布于40~79岁,偶发/猪分枝杆菌的患者集中于60岁以下。研究认为,重庆市NTM的主要流行优势种类以脓肿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为主,感染者男性多于女性,以20~30岁和40~60岁最多,对于不同种类的NTM,感染者的年龄分布和性别比例有所不同。

五、结核病相关影响因素

杜建等 [29] 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复治肺结核满疗程治疗成功后的300例患者在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进行近6年的随访。作者共发现有23例治疗成功后的肺结核患者再次复发(复发组),治疗成功后有277例未复发者(未复发组)。对两组在既往(初治时和复治时)累计用药时间、此次治疗前是否存在耐药、此次复治方案、此次治疗时服用利福平或利福喷丁(简称“利福类药物”)剂量以及治疗成功时胸部X线片显示的空洞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成功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复发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胸部X线片空洞闭合率[7.1%(1/14)]明显低于未复发组[49.2%(90/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9.246, P =0.002)。单因素分析发现复发与未复发两组在既往(此次治疗前)累计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时间≥7个月者分别为60.9%(14/23)和 29.1%(80/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9.926, P =0.002)。在此次治疗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存在耐药者复发组占63.6%(14/22),与未复发组[35.8%(93/260)]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6.690, P =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累计用药时间和此次复治前是否存在耐药与再次复发有相关性,OR分别为4.911(95%CI 1.885~12.792, P =0.001)和3.085(95%CI 1.204~7.902, P =0.019);另外发现此次复治方案中使用低剂量利福类药物对再次复发有影响,OR 为 3.499(95%CI 1.302~9.404, P =0.013)。作者得出结论,既往累计抗结核用药时间≥7个月、此次复治前存在耐药、此次复治方案中使用低剂量利福类药物,以及治疗结束时胸部X线片仍显示有空洞者是复治肺结核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

王晓君等 [30]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7年武汉市64 208例0~95岁结核病患者病案信息,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8—2017年武汉市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天数为 M=10(P 25 ~P 75 :3~28)天,就诊延迟率为 52.5%(33 703/64 208),总体呈下降趋势 。结核病就诊延迟者主要为男性,女性、≥65岁组所占的构成比逐渐增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城区(与近城区相比,OR=1.29,95%CI 1.25~1.35)、≥ 45 岁组(45~、≥ 65 岁组与<25 岁组相比,OR=1.22,95%CI 1.15~1.29 ;OR=1.30,95%CI 1.22~1.39)是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危险因素,职业、患者来源和患者分类也是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作者得出结论,2008—2017年武汉市结核病患者的就诊延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结核病患者中的女性和中老年就诊延迟者。

张曼晖等 [31] 利用2004—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及有关社会经济指标(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镇登记失业率、森林覆盖率、乡村人口构成比、少年儿童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文盲比率、性别比值、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均用水量),采用标准化发病比(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s,SIR)估计我国不同地区的防治规划目标实现难度,并利用多水平随机截距模型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肺结核发病情况与规划目标的距离(SIR)逐渐缩小(2016年SIR:0.39~2.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IR=3.38,2016年)、西藏自治区(SIR=2.89,2016年)、青海省(SIR=2.36,2016年)、贵州省(SIR=2.49,2016年)与规划目标的差距仍然较大;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全国规划目标的差距普遍较大向个别地区差距较大转变,整体表现为西部地区目标实现难度高于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β=-0.055,t=-6.74)、文盲比率>8.14%(β=0.048,t=3.41)、人均用水量>520.70m 3 /人(β=-0.060,t=-2.33)、乡村人口构成比(β=0.112,t=6.57)、森林覆盖率介于 17.70%~38.40%(β=-0.035,t=-2.05)、森林覆盖率>38.40%(β=-0.059,t=-2.08)与肺结核规划目标的实现(因变量)存在相关关系( P 均<0.05)。作者得出结论,我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病情况与肺结核防治规划距离缩短,个别地区实现规划目标难度仍然较大。肺结核防治规划距离(SIR)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用水量、森林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与乡村人口比例、文盲比率呈正相关关系。

为探索武汉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王坚杰等 [32]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死因报告系统”和病历中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DR-TB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研究共纳入分析552例MDR-TB患者,确诊为MDR-TB后患者第1~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4、0.88、0.80。MDR-TB患者死亡密度达6.52/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89.52±1.85)个月。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规范治疗组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未规范治疗组(Log rank=101.070, P <0.001)。相对于<30 岁组,30~和 60~岁组 HR 分别为 2.987(95%CI 1.268~7.036)、4.957(95%CI 1.942~12.653);相对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和小学及以下HR 分别为 1.908(95%CI 1.152~3.160)、1.681(95%CI 1.033~2.735);无糖尿病相对于有糖尿病 HR 为 1.961(95%CI 1.347~2.854);无其他严重疾病较有其他严重疾病 HR 为 2.597(95%CI 1.820~3.706);既往治疗次数≥ 2 次较≤ 1 次 HR 为 1.611(95%CI 1.077~2.409);规范治疗较未规范治疗HR为3.155(95%CI 2.132~4.670)。作者得出结论,未纳入规范治疗的MDR-TB患者较规范治疗者累计生存率明显下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疾病、既往治疗次数≥ 2次、未规范治疗是影响MDR-TB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为了解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赵誉洁等 [33] 收集云南省2012—2015年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治疗管理的46例MDR-TB患者(MDR-TB组),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这期间该系统登记治疗管理的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敏感的肺结核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的《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MDR-TB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得分、生理功能得分、心理功能得分、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152.11±17.04)分、(35.85±5.53)分、(39.65±6.84)分、(29.52±4.9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9.28±24.05)分、(41.39±5.53)分、(44.59±6.24)分、(32.91±5.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 3.95、4.81、3.62、3.07, P 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DRTB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持续时间(β=15.17,t=2.28, P =0.028);46例MDR-TB患者治疗前生命质量得分为(139.33±12.86)分,治疗中得分为(151.75±16.56)分,治疗后得分为(169.67±17.67)分,MDR-TB患者生命质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作者得出结论,MDR-TB患者生命质量低于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敏感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持续时间是MDRTB患者生命质量可能的影响因素。

六、结核病合并相关疾病

赵明惠等 [34] 收集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14株,利用间隔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技术对所收集的临床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分析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构成情况及主要流行型。结果显示,114例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呈2个大的基因家族,即北京家族(Beiji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 family),分别占 66.7%(76/114)和 33.3%(38/114),共 30 种基因型。其中,非北京家族包括T家族共18株,H家族共5株,EAI5基因家族1株,CAS1_DEHLI基因家族1株及12种在数据库中没有对应基因家族或没有匹配结果的新基因型13株。作者得出结论,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呈明显的多态性,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仍为HIV/MTB双重感染病例中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流行菌株。

为分析HIV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的临床特征、短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吴桂辉等 [35]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诊断为TBM的148例患者,将52例HIV感染并发TBM者作为观察组,96例未并发HI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影像学及临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者分别占78.8%(41/52)和 51.9%(27/52),并发其他肺外结核者占 73.1%(38/52),均高于对照组[分别占 39.6%(38/96)、30.2%(29/96)、30.2%(29/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分别为 20.89、6.76、8.27, P 均<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总数、蛋白含量、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 185.0(141.0,225.0)mmH 2 O(1mmH 2 O=0.009 8kPa)、30.0(4.0,175.0)×10 6 /L、1 141.2(762.8,1 548.6)mg/L、2.3(1.7,2.7)mmol/L、117.0(111.1,121.9)mmol/L;对照组分别为 284.0(197.5,315.0)mmH 2 O、360.0(280.0,415.0)×10 6 /L、1 660.0(1 270.0,1 900.0)mg/L、1.4(1.2,1.8)mmol/L、105.1(102.6,112.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分别为 3.63、4.79、2.57、4.17、4.19, P 均<0.05)。头颅影像学检查显示,观察组脑组织梗死灶发生率为46.2%(2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8.1%(2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85, P =0.028)。观察组病情好转者有20例(38.5%),恶化及死亡者有32例(61.5%);对照组好转者有62例(64.6%),恶化及死亡者有34例(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9.32, P <0.05)。观察组病情恶化及死亡者中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0kg/m 2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50 个 /μl、规范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者分别占 56.3%(18/32)、43.8%(14/32)、53.1%(17/32)、28.1%(9/32)和40.6%(13/32),与病情好转者的25.0%(5/20)、15.0%(3/20)、20.0%(4/20)、60.0%(12/20)和 75.0%(15/2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分别为 4.87、4.62、5.61、5.19、5.85, P 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50 个 /μl(OR=4.21,95%CI 1.15~15.45)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规范抗结核治疗(OR=0.28,95%CI 0.05~0.94)及规范抗病毒治疗(OR=0.13,95%CI 0.04~0.47)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作者得出结论,HIV感染对TBM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指标、头颅影像学检查和预后均有明显影响,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结核及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为探讨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廉娟雯等 [36] 收集西安市胸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63例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单纯结核病患者和100例单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分析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情况以及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50± 9.02)岁明显高于单纯结核病组患者[(53.67±7.6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 P =0.014)。观察组患者的恶性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36.20%,59/163),以并发肺结核最多见(47.85%,78/163)。观察组患者结核病首次诊断率为31.90%(52/163),明显低于单纯结核病组患者的 62.00%(6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22.86, P <0.001)。观察组患者 PPD 试验阳性率(41.72%,68/163)明显低于单纯结核病组患者(66.00%,66/100);病原学和/或病理检查阳性率(68.71%,112/163)明显高于单纯结核病组患者(53.00%,5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 分别为8.78和7.11, P 均<0.05)。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既往有结核病病史、TNM分期Ⅲ~Ⅳ期、未接受肿瘤治疗、接受化疗患者的比率分别为73.01%(119/163)、22.70%(37/163)、78.53%(128/163)、35.58%(58/163)、58.28%(95/163),明显高于单纯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为 61.00%(61/100)、12.00%(12/100)、67.00%(67/100)、22.00%(22/100)、49.00%(4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 2 分别为 4.14、4.27、4.30、5.40、4.23, P 均<0.05)。作者得出结论,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年龄较单纯结核病患者大,结核病首次诊断率低,多依据病原学及病理检查确诊。年龄≥60岁、既往有结核病史、肿瘤分期差、未接受肿瘤治疗及接受化疗与恶性肿瘤患者继发结核病相关。

(康万里 舒薇 杜建 李亮 唐神结)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9[R].Geneva:WHO,2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2019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2020-01-31)[2020-04-30].http://www.nhc.gov.cn/jkj/s7923/202001/ab5cbab3f8bc46c08cc7b6c4a ef85441.shtml.

[3]朱士玉,沈利,王中林,等 .2013—2017 年上海市金山区新登记肺结核患者时空聚集性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7):731-737.

[4]李国红,苗润青,杨伟丽,等 .2009—2017 年北京市平谷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4):69-72.

[5]赵珍,刘年强,依帕尔·艾海提,等.2008—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空间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8):893-899.

[6]蔡晓婷,杜雨华,钟静,等 .2014—2018 年广州市海珠区登记结核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9,8(2):100-105.

[7]李敬新,庞学文,张丹,等 .2015—2017 年天津市肺外结核流行病学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35(4):407-411.

[8]刘年强,赵珍,依帕尔·艾海提,等.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菌阳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7):727-730.

[9]刘晓俊,余枫华,余云芳,等 .宜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与成簇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3):308-314.

[10]彭英,唐鹭,裴新发,等 .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及传播特征[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3):315-321.

[11]言晨绮,王瑞白,刘海灿,等 .ARIMA 模型预测 2018—2019 年我国肺结核发病趋势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6):633-637.

[12]LI B,ZHANG X,GUO J,et al.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China,2014[J].Int J Tuberc Lung Dis,2019,23(6):735-740.

[13]杨健,张天华,鲜小萍,等.2017—2018年陕西省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6):616-623.

[14]白大鹏,孔伟利,张丽霞 .2006—2017 年天津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3):346-350.

[15]赵薇,刘思洁,李可维,等 .894 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3):364-368.

[16]潘建华,石国民,马小华,等 .长沙某医院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34-36.

[17]崔晓利,杨翰,邬霞,等 .958 例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5):541-545.

[18]陈卉,夏愔愔,张灿有,等 .2014—2018 年全国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6):662-668.

[19]庞艳,吴成果,刘英,等 .重庆市 2017 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处置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1):97-99.

[20]王倩,骆斌,张修磊,等 .2011—2016 年山东省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分析[J].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19,8(2):86-89.

[21]于燕明,李晓蓉,李敬新,等 .天津市 2005—2017 年学生肺结核疫情监测[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5):449-453.

[22]YOU N N,ZHU L M,LI G L,et al.A tuberculosis school outbreak in China,2018:reaching an often overlooked adolescent population[J].Epidemiol Infect,2019,147:e303.

[23]上海市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青年理事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学校结核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专家共识[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9-13.

[24]罗明,张汇征,李桓,等 .重庆市 2016—2017 年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状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10):1178-1182.

[25]洪创跃,李金莉,赵广录,等 .2013—2017 年深圳市非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状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5):529-533.

[26]陈忠南,易松林,胡培磊,等 .2012—2017 年湖南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2):217-221.

[27]刘东鑫,郑惠文,贺文从,等.广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5):534-540.

[28]张汇征,陈耀凯,严晓峰,等 .重庆市流行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感染人群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4):330-334.

[29]杜建,韩喜琴,舒薇,等 .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6):624-631.

[30]王晓君,付谦,张正斌,等 .武汉市 2008—2017 年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6):643-647.

[31]张曼晖,刘剑君,么鸿雁,等 .我国肺结核控制目标实现与社会决定因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80-87.

[32]王坚杰,周美兰,陈聪,等 .武汉市 2006—2014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11):1409-1413.

[33]赵誉洁,闫凯,陈金瓯,等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88-94.

[34]赵明惠,刘开明,王宁,等.114例HIV/MTB双重感染病例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1):15-20.

[35]吴桂辉,黄涛,程耀,等 .HIV 感染并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18-23.

[36]廉娟雯,许家玲,华涛,等 .恶性肿瘤继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9,41(3):254-259. eUK7so9hTDKo5OKL30AyorXxS7pogo80S8CDiqcEq6e2cj6pEkKXSJFNNobqys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