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的疾病致死及致残原因,严重威胁着国民的身体健康。卒中中心以脑卒中患者救治为主要工作,采取多学科协作的诊疗与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急性期救治和整体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效已被国内外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所充分证明。因此,卒中中心建设已成为我国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脑防委”)根据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要求,自2012年起,在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开展“院前筛查预防、院中多学科干预、院后随访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中国特色卒中中心建设,推动和指导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可操作、能实现的卒中中心建设标准和路径。通过3年多的试点探索,2015年首批高级卒中中心正式挂牌。经过建设标准的不断完善和4 700余人次的专家现场指导推动,特别是在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印发《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后,我国卒中中心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5年间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如下。

1.中国特色的卒中中心建设体系从无到有,初步实现。在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急救系统及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和积极推动下,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建成466家高级卒中中心、898家防治卒中中心,卒中中心组织架构体系搭建基本成形。

2.多学科协作的卒中中心救治模式形成共识,赢得国内外专家的普遍赞誉。我国卒中中心建设得到医院管理层和多学科专家鼎力支持,实现从“以疾病诊治为中心”到“以防治融合为中心”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模式转变,服务流程不断优化,持续创新服务形式,明显提高诊疗服务效率。

3.卒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推动了溶栓、取栓等多项关键脑卒中防治适宜技术的规范开展,患者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救治效果不断提升。根据中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显示,2019年高级卒中中心单位开展静脉溶栓例数较2014年增长约6.5倍(43 486/6 71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开展例数增长近8倍(14 535/1 821)。国内外对脑梗死患者救治的关键指标之一—入院-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国际指南推荐的中位数平均时间在60min以内,我国高级卒中中心单位由建设初期的平均117min降至目前的平均56min,已初步达到国际指南要求。脑卒中患者获得有效救治比例大幅上升,致死、致残率不断下降。

4.区域卒中分级诊疗协作网络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模式逐步落地。在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区域内高级卒中中心携同防治卒中中心积极行动,将“中风120”、创建“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打造脑卒中“1小时黄金救治圈”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推动了全国脑卒中防治工作向纵深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是我国“五大中心”建设中最早实现多学科联合分级救治的先行者。卒中中心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充分发挥了医院组织统筹作用,整合医疗资源,优化工作流程,落实多学科协作,规范技术培训,强调院外对脑卒中专病诊疗环节整合,院内对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改进,建立起“以防治融合为中心”的诊疗和健康管理模式。卒中中心建设为推动我国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书由国家脑防委办公室组织相关专家历时2年编写完成,是系统介绍中国特色卒中中心的第一本专著。全书系统介绍了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历程、申报、认证标准,重点阐述了卒中中心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核心技术等内容。并通过翔实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卒中中心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对我国卒中中心建设目前的整体现状进行总结。衷心希望本书能为广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及医务工作者等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0年7月于北京
w4teMwNmxCXfAFbXf6tTP+enXkEJubIlYiFAjSuWJtxtYpPOe6bz0Vu79Bbe8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