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术思想

张健教授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近5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他特别赞同国医大师唐由之“中医要领先,西医不滞后”的观点。尤其是诊治内障眼病,他认为过去由于中医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窥视眼底全貌,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因此在诊断定位、定量方面显得相对不足。现可按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方针,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先进工具诊断眼病,治疗则以中医辨证为主。

1.传承而不墨守成规

张健为家传中医学徒出身,在父亲张怀安的指导下苦读中医经典,同时努力自学现代医学知识,始终坚持“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理念。临床诊治眼病以中医“四诊八纲”等理论为基础,同时融入现代医学的眼科特殊检查。他十分重视对患者一般情况的了解,临床上患者初诊时,指导学生协助患者将病历上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一一填上,他认为这些对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很重要。问诊时注重患者的主诉,即促使患者前来就诊最痛苦的主要症状,或最明显的体征及其性质、持续时间,并要注明眼别。问病史时,注重问现病史、既往相关病史及家族史,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病情和辨证论治。望诊时要由外眼向内眼有顺序地进行,除用肉眼诊察病症外,还借助现代科学仪器观察患者眼部一系列改变及全身变化,了解病情,诊断眼病。随着现代科学检查设备与技术的引进,如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眼压计、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等仪器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扩大并丰富传统的望诊内容,这也是对中医眼科望诊的深化和发展。

除担任教学、科研工作之外,张健教授还坚持每周上、下午共10次门诊,年门诊量逾万人次,在对每位患者进行问诊和望诊时,不忘闻诊和切诊。有一次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听到门外走廊上有位候诊患者在呻吟,即循声上前察看,发现患者眼睑红肿、白睛混赤、瞳神散大,认为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立即将患者请进诊室,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后,随即收治住院,患者2周后痊愈,还特地登门道谢。张健说,眼科医师虽工作繁忙,但遇到视网膜动脉阻塞、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化学性损伤等急症患者,即使患者及家属未提出提前就诊,也要当机立断,争分夺秒,重症患者优先。只要医师心底无私念,其他等候的患者也能理解。触诊时,如触到患者眼部硬结或肿块时,常叫学生也过来触摸,以求真实感受。切脉时,他常双手切脉,有一次碰到一个特殊病例,他想让学生也感受一下,学生感觉患者的脉象搏动像触电一样,十分疑惑。张健解释说这是因为患者做血液透析而行“动静脉造瘘术”才会出现的特殊脉象,学生才恍然大悟。

在眼病治疗方面,张健总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能用中药治疗的不用西药,能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尽量不手术。如治疗胬肉攀睛(翼状胬肉)的患者,在不影响视力、不要求美观的情况下,常劝其使用中药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发展趋势;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近成熟期,视功能受损已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时,他认为“灵药千般难得效,金针一拨日当空”,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应尽早施行现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早日复明;闭角型青光眼,即使经中西药物治疗后,眼压、视力恢复正常,也常劝告患者要行YAG激光虹膜切开术或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手术,以防复发。

2.博采众长,独辟蹊径

张健教授在工作和学习中刻苦钻研,博采众长,独辟蹊径,除遵其先父张怀安“外障眼病,祛风为先”的教导外,还特别注重患者的兼夹症。《素问·风论》说:“故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六淫之首,每先侵袭眼部、体表、皮毛或流于肌肉、腠理之间,且易与寒、热、暑、湿、燥诸邪相合为患。

如患者伍某,女,27岁,因感冒后引起左眼疼痛,羞明流泪5日来院就诊。检视眼部见其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其色灰白,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呈树枝状着色;兼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此为聚星障(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属风寒犯目,治宜发散风寒,退翳明目。方用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加减,5剂药尽,症状减半,随后用本方加减化裁调理半月而愈。

又有患者刘某,男,46岁,右眼黑睛因稻草刺伤引起红痛生翳,视力下降6日。检视眼部见其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其色灰白,边界不清,上覆薄脂,2%荧光素钠溶液染色可见4mm×4mm大小着色区;兼见头目疼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此为凝脂翳(细菌性角膜炎),属风热壅盛,治宜祛风清热,退翳明目。方用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加减,3剂药尽,症状减半,随后用本方加减化裁调理半月而愈。

又有患儿江某,男,8岁,双眼奇痒难忍1月余。患儿近3年来每逢春季,便开始双眼发红、奇痒难忍,天热或揉眼后症状加重。检视眼部见双上睑内面如去皮石榴,上覆牛乳样乳白物,牵引成丝状,黑睛边缘及附近白睛呈污红色,有暗红色胶样隆起;兼见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为时复症(春季角结膜炎),属脾胃湿热内蕴,复感风邪,风湿热邪上壅于目,治宜祛风清热除湿,方用除湿汤(《眼科纂要》)加减,7剂。同时配合龙胆10g,防风10g,细辛5g,甘草5g,煎水熏洗患眼。药尽眼部红痒明显减轻,原方加减调理月余而愈,不再复发。

3.内障眼病,擅调五脏

张健教授除了谨记其先父张怀安教导的“内障眼病,治肝为要”之外,还特别注重整体观念,擅调五脏。《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说:“内有大络者五,乃心、肝、脾、肺、肾,各主一络。中络者六,膀胱、大小肠、三焦、胆、包络,各主一络。外有旁枝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达脏腑,通乎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目中有形色,丝络一一显见而可验,方知何脏何腑之受病。”可见内障眼病除了要特别注重肝脏辨证外,亦不能忽略了心、脾、肺、肾四脏。

内障眼病除可见瞳神本身大小气色变化外,还囊括了其后的黄仁、神水、神膏、视衣及目系等组织的病变。按五轮学说,瞳神应属水轮,内应于肾和膀胱,故其发病多责之于肾、膀胱。其实,瞳神涉及脏腑经络颇多,病变时除与肝肾有关外,与其他脏腑亦密切相关。内障疾病在内常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在外则多因感受邪气而起,其证有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虚证多因脏腑内损,气血不足,真元耗伤,精气不能上荣于目等所致;实证常由风热之邪攻目,气火上逆,痰湿内聚,气滞血瘀,目窍不利等引起;虚实夹杂证则由阴虚火炎,肝阳化风,气虚血滞,脾肾阳虚导致水湿内停等引起。此外,内障眼病还可由某些外障眼病传变而来,也可因头眼部外伤等导致。

张健教授在诊治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病患者时,不但从肝肾入手,还注意有无肺肾阴虚和心肾不交之证。如患者姜某,男,23岁。因双眼底反复出血,视力下降4月余前来就诊。有肺结核病史。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双眼玻璃体积血,有条状混浊物飘动,眼底模糊可见静脉血管充盈、迂曲,伴有白鞘;兼见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口燥咽干,咽痛音哑,形体消瘦,骨蒸潮热,腰膝酸软,颧红,盗汗,遗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此为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肺肾阴虚证。肺肾阴液互相滋养,有“金水相生”之称。此病上因肺阴不足、虚热上扰、清肃失职,故咳嗽痰少;虚热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灼伤眼底脉络则血不循经,溢于络外;下因肾阴亏虚,筋骨失于濡养而腰膝酸软;肺肾阴虚,津不上承故口燥咽干,虚火灼伤声带而音哑,熏蒸咽喉而咽痛;肌肉失于濡养,故形体日渐消瘦;阴液亏乏,虚火蒸腾,则骨蒸潮热;阴虚内热、相火上炎则颧红,内逼营阴则为盗汗;若火扰精室则遗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皆为阴虚内热之象。治宜滋阴润肺益肾,方用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加味:熟地黄10g,生地黄10g,麦冬10g,浙贝母10g,百合 10g,当归 10g,白芍 10g,玄参 10g,桔梗 6g,地骨皮 10g,藕节 1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桑椹10g,甘草5g。上药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服,日服1剂。7剂后复诊,患者视物较明,诸症悉减。原方加减化裁治疗2个月后痊愈。

又如患者杨某,男,21岁。因双眼底反复出血,视力下降1月余前来就诊。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玻璃体积血,有点状及条状混浊物飘动,眼底模糊,可见静脉血管充盈、迂曲,伴有白鞘;兼心烦不寐,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此为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心肾不交证。患者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心火偏亢,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则出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虚火内扰清窍,则眼底络脉损伤致眼底出血,下扰精室则遗精。治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方用知柏地黄二至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 15g,山茱萸 10g,牡丹皮 6g,泽泻 6g,茯苓 15g,首乌藤 20g,合欢皮15g,莲子心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上药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温服,日服1剂。服药2周,诸症悉减。原方加减化裁调理2个月痊愈。并反复嘱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适当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学会合理减压,以防眼病复发。

4.薪火相传,教泽绵长

张健教授除自已刻苦学习外,对研究生、进修医师、实习医师传授经验也从不保守。他常说要学习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不保守,知识不带走”的精神,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效方、验方告诉学生。如张氏用舒肝明目汤加减变化,治疗肝郁气滞的视神经疾病及眼底病;百合润睛汤治疗眼干燥症;知柏地黄二至汤治疗阴虚火旺的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地龙丹参通脉汤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回光汤治疗肝经风热的青光眼等临床心得,等等。他还和胞兄张明亮教授一起,将治疗眼底病的舒肝明目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明灵,治疗屈光不正的增光明目袋泡茶,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启明丸,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正斜丸,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目安宁滴眼液等家传秘方,无偿捐献给国家,服务于广大患者。

张健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仍不忘教学工作,他理论功底深厚、扎实,视野开阔,思维敏捷,见解独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课浅显易懂,风趣幽默,加上自制的幻灯片、视频,画龙点睛,重点突出,尤其是讲授古代中医经典时用现代科学解释,讲授现代医学又引用古代经典相互对照,讲典型病例时,既讲成功经验,亦谈失败教训,信手拈来,令学生耳目一新,颇具吸引力。因此,常有其他班学生慕名前来,以至于教室爆满,有的学生甚至站着听课,也不觉疲惫。

(张 清 张湘晖 游 硕) PKQBhLFzWikFqmOQNwBb5mWHABg5eYLOZEXdqvXtkcm4YT7KgA6qYH1KM4jkZm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