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以原发性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症起病的额颞叶痴呆 18 F-FDG PET/CT显像一例

患者女,72岁。右利手,进行性言语障碍7年,失语伴认知功能减退2年,行走困难9个月。2005年患者主诉讲话欠流畅,但语言交流、发音、理解力等均正常,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MRI示多发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行第1次 18 F-FDG PET/CT(FDG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PET/CT为德国Siemens公司产品)检查示脑葡萄糖代谢未见明显异常(图1-1-6,图1)。会诊排除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命名性失语,拟诊PPA,PNFA亚型。2009年行第2次 18 F-FDG PET/CT显像示两侧颞叶代谢活性稍低(左侧较明显),左额叶下回代谢活性亦稍减低(图1-1-6,图2)。2010年1月头颅MRI较初诊无明显变化。之后病情进展加快,于2010年9月再行头颅MRI示:脑白质脱髓鞘较前加重,双侧颞叶、双侧海马体积对称性缩小,以双侧颞叶变化明显。会诊考虑为:PPA,PNFA亚型;病因为额颞叶局灶变性,属额颞叶痴呆的亚型之一。之后患者病情进展更快,言语能力丧失,逐渐出现认知功能减退,沟通、理解困难,吞咽困难,肢体肌张力逐渐增高,步态不稳。2012年神经科检查:患者面部表情惊恐,对问话不能理解,沟通困难,双上肢和右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双上肢腱反射活跃,行走困难。行第3次 18 F-FDG PET/CT显像,示双侧颞叶及左额下回代谢活性减低程度同前,新出现左侧额叶及左侧部分壳核葡萄糖代谢减低,双侧丘脑代谢较前减低(图1-1-6,图3);患者老年性脑改变较前明显。会诊诊断为:PPA,PNFA亚型;额颞叶痴呆。患者患病以来,采用了语言训练康复、心理康复,改善神经代谢和颅脑微循环药物,试用抗老年痴呆药物及中医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均无效果,病情仍持续进展。

讨论 PPA是以语言功能进行性减退为唯一或突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晚期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但记忆功能可相对保留,进展为额颞叶痴呆 [1] 。PPA有3个亚型:词义性痴呆、PNFA和非流利性/语音失语 [2] 。PPA报道较少,且影像学特征少有。目前PPA的诊断仍通用Mesulam提出的诊断标准 [3] :①隐袭起病,自发口语表达或神经心理学检查呈逐渐进展的找词困难、命名不能和语言理解障碍;②发病2年内只出现与语言障碍相关的日常生活行为问题;③发病前语言功能正常;④病史、日常生活能力检查或神经心理检查显示,起病2年内无神情淡漠、脱抑制、近事遗忘、视空间功能障碍、视觉辨认缺陷或感觉运动功能障碍;⑤起病初2年内可有失算、观念运用性失用,可有轻度结构性障碍和持续症,但视空间功能障碍及脱抑制不影响日常生活;⑥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可在发病2年后出现,在整个病程中语言功能障碍最突出,且进展最快;⑦影像学检查无脑卒中及脑肿瘤等特殊表现。目前对PPA和额颞叶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18 F-FDG PET/CT以FDG在脑内的分布判断脑代谢异常部位,被认为是诊断PPA最灵敏的检查手段 [4] 。PPA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优势半球的颞叶、额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与对侧相应区域对比可呈现低代谢状态。Kempler等 [5] 对患者进行动态PET观察,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左侧颞叶低代谢逐渐向同侧额叶、丘脑发展,其中PNFA可见前颞叶、额叶区域代谢异常,尤以左侧半球多见。本例患者3次PET/CT显像呈上述典型表现和进展,症状从轻微到明显,PET/CT显像也随之出现额颞叶脑代谢减低、病变程度加重和范围扩大,甚至出现丘脑和部分壳核代谢减低。另外,本例患者PET/CT异常较MRI异常早出现18个月。由此可见, 18 F-FDG PET/CT是诊断PPA较为灵敏的手段,动态观察有助于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图1-1-6 图1 PPA患者(女,72岁)第1次 18 F-FDG PET/CT显像图(2005年)。PET/CT示脑葡萄糖代谢未见明显异常。图2该患者第2次 18 F-FDG PET/CT显像图(2009年)。a.两侧颞叶代谢稍低(左侧较明显);b.左额叶下回葡萄糖代谢亦稍减低(箭头示病灶)。图3该患者第3次 18 F-FDG PET/CT显像图(2012年)。a.新出现左侧额叶葡萄糖代谢减低;b.左侧部分壳核代谢减低;c.双侧丘脑代谢较前减低(箭头示病灶)

本文直接使用的缩略语:

FDG(fluorodeoxyglucose),脱氧葡萄糖

PNFA(progressive non-fluent aphasia),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

PPA(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

参考文献

[1]张玉梅,王拥军,周筠.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6):453-454.

[2]GORNO-TEMPINI ML,HILLIS AE,WEINTRAUB S,et al.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and its variants. Neurol,2011,76(11):1006-1014.

[3]MESULAM MM. 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 Ann Neurol,2001,49(4):425-432.

[4]王晔,郑惠民.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综合征.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6):384-386.

[5]KEMPLER D,METTER EJ,RIEGE WH,et al. Slowly progressive aphasia:three cases with language,memory,CT and PET data.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0,53(11):987-993.

(摘自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2年第32卷第6期,第一作者:戴东方) 9Csyg9pLyee+0MVyweHzN1GyMKf1IzN87ScXKo4atGqFVmYuYYxFdMLXs6Qdy6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