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最早在19世纪被Bizzozero发现,随后Wright证实,血小板的前体是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s)。作为从骨髓巨核细胞中衍生的无核细胞片段,血小板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易于黏附、聚集和受损,被激活后脱颗粒释放特殊的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不仅在凝血、血块收缩中发挥作用。同时,它们具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收缩血管、改变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甚至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组织的修复与再生。总之,血小板启动和调节组织修复的基本反应,特别是其浓缩后表现出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成为干预组织损伤后修复或再生的潜在生物靶点。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即浓缩血小板血浆,浓缩血小板中血小板计数高出正常人血小板计数的3~5倍。PRP中包含的可见成分为血浆、红细胞和白细胞。通常认为,浓缩血小板至少是正常基线水平的3倍,也有学者认为要达5倍才是“浓缩血小板”(platelet rich)。浓缩血小板相关制品包括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原(platelet- rich plasma fibrin,PRF)、浓缩生长因子血浆(preparation rich in growth factors,PRGF)、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CGF)和血小板裂解液。无论如何命名,都离不开两个实质性的概念:血小板和浓缩(即富)。所以虽然富血小板血浆一词更广泛被认可,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浓缩血小板及相关衍生物可能更符合未来标准化应用及推广的需求。本书在撰写过程中,有时会将浓缩血小板和富血小板血浆两词混用,这主要是考虑发表文章时作者写作的习惯,并不排斥使用浓缩血小板。1975年,Oon和Hobbs第一次发现浓缩血小板血浆(PRP),自从其被报道后,Ferrari等首次应用于心脏手术。自此之后,PRP被运用于很多医学领域,浓缩血小板在软、硬组织的对照性动物实验中均显示有效。涉及包括颌面外科、骨外科、整形外科等多个组织的修复重建。近年来更是在组织再生领域展现出特有的能力,获得广大学者的关注。
自体PRP在各类创伤修复,如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眼科、烧伤、整形及慢性溃疡等的疗效已获得了国内外学者从实验到临床的证实和充分肯定,PRP可以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肿胀、促进伤口愈合,对创伤修复和组织重建等具有重要价值。1997年,Whitman等率先将自体的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rich gel,PRG)应用于口腔临床研究,并获得了良好效果。Hom等用激光在8个健康志愿者双侧大腿上做了直径为4m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口,其中一侧给予自体血小板凝胶PG(platelet gel,PG)治疗,另一侧使用普通抗生素软膏,经过42天的观察,发现前者的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自体PG能有效促进健康人的全层皮肤愈合。整形外科专家Brown等发现应用自体PG作为密封剂可以在皱纹切除术后24小时减少引流物;而在心脏外科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自体PG最显著的疗效是减少胸腔感染的发病率,减少引流物。Vang等发现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使用自体PG,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出血和肿胀。在骨伤修复方面,Michael等在全膝关节成形术中把自体PG涂布于暴露组织、注入滑膜和闭合创口,术后一直坚持应用于创口,发挥了更好的止血效果,加速了组织修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关节活动更灵活。国内冉兴无研究组2008年报道了使用自体PRP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142例,证实了应用自体PRP治疗的有效性。饶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体PRP对重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张宇等的研究证实自体PRP具有促进口腔种植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作用。
浓缩血小板制品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在临床上的不断拓展性应用,其为组织修复与再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这项技术至今还存在一些不足,尚有诸多机制有待探究。包括一些新的、尚未发现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miRNA等;以及它们协同或相互促进发挥作用的机制;不同形式浓缩血小板的最佳作用疾病模式,参与修复的最佳时期等。
同绝大多数新型生物制剂一样,浓缩血小板制品的基础实验及临床应用仍有很多未知,标准化是今后长期探索的重点。伴随科学实验、临床试验、循证医学等的不断完善,将可能对浓缩血小板制品治疗技术的效果有极大的保证并持续提高,使之不断走向成熟并得到一致认可。
再生医学的三大支柱(组织工程、干细胞和活性因子)中,浓缩血小板可以说是一个单独或协同形成生物支架、具有分泌样细胞功能,又是一个多重启动因子的活性产物。因此,浓缩血小板必将在再生医学领域发挥出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永林 程 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