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脑卒中绿色通道简介

绿色通道应努力打造急性脑卒中救治生存链的“8D”模式。1D发现(detection):识别卒中的症状和体征;2D派遣(dispatch):拨打急救电话,EMS优先派遣;3D转运(delivery):迅速运输,院前通知医院;4D到院(door):立即急诊分诊;5D数据(data):急诊评估,迅速进行实验室和CT检查;6D决策(decision):诊断和决定适合的治疗;7D用药(drug):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8D安置(disposition):及时收入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或转诊。

笔者所在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在经过多年规划建设、历经反复实践论证,已建成一个高效的卒中救治体系,锤炼出本地最优卒中救治链,包括七个方面:将卒中救治关口前移,与120无缝衔接,院前院内打通,急诊与病房打通;院内时钟统一管理、醒目标识及卒中导航图快速引导急救;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急诊科、影像科、介入科、检验科等科室通力配合,打破学科壁垒,采用多学科协同作战的卒中中心诊疗模式,实现了多学科间的无缝对接,科学地形成合力,各环节流程化;将串联式救治模式改为并列模式:将各种检查检验、知情同意告知同步进行,患者治疗在神经科急诊及介入室就开始进行,大大缩短了DNT、就诊至动脉穿刺间隔时间(door-to-puncture time,DPT),此优化、畅通的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急性卒中患者的时间延误;24小时全天候作战的高效卒中团队,能第一时间提供优化、有效率的个体化救治方案,实现高质量的抢救,力争最佳治疗效果,从而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实行神经科急诊—神经介入病区—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及重症监护病房(NCU)同频共振管理,打造开放围手术期及神经重症平台,各学组相关疾病共同查房管理;改变以往传统的交班模式为全绿道多环节合作的PPT交班,每日仔细分析改进,无缝隙合作,高速拯救生命,让更多卒中患者获益。

作为卒中绿色通道窗口的神经科急诊,能够全天候24小时接诊神经科急诊患者,特别是卒中患者优先诊治,实行“先救治、后付费”。能够一站式CT/CTA/CTP进行多模式评估,能够全天候进行介入治疗手术。绿色通道流程高度信息化:建卡、挂号、预检、分诊、绑定手腕带等预检系统一气呵成;NTP时钟同步系统使各时间节点能够精准获取,患者入院后通过不同的站点(急诊科、CT室、神经内科、介入科),自动记录每个站点的时间节点,提高卒中救治效率,缩短DNT和DPT时间。神经科急诊一站式完成急诊血常规、生化、凝血、心肌酶学、肌钙蛋白、心电图、头颅CT、头颈部CTA/CTP及溶栓前术前准备。能常规开展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的CYP2C19基因检测及凝血功能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神经科急诊独立配备多名经验丰富的卒中急救医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在诊治神经内科急危重症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卒中的早期诊断评估和处理、沟通技巧、静脉溶栓、急诊血管内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神经科急诊同时配备多名护理经验丰富、经过专业神经科卒中救治系统培训的卒中急救护士,能够很好地配合卒中急救医师救治患者。对于急性卒中患者,卒中团队可以提早启动接诊程序,对于外院转运或120转运患者,患者在转运途中,卒中急救护士即可开始协助患者挂绿色通道号后,做好急救准备,医护团队一起等待患者到来。对于到院急性卒中患者,卒中急救护士会设立绿色通道就诊定位卡,迅速启动“卒中绿色通道”,悬挂“卒中优先”标识;卒中急救护士急查手指血糖,建静脉通道,采血组套(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肌钙蛋白);完善心电图检查;抽血前尽快通知电梯,陪同到二楼完善头颅CT检查;需静脉溶栓患者,医师口头医嘱并签字后在CT室迅速配药给药;然后再完善CTA/CTP检查后送入DSA室或病房。卒中急救医师24小时值班,上班的第一件事是座机绑定手机,及时接听卒中急救电话,如需提前启动卒中团队,及时通知卒中团队成员;接诊发病6小时以内患者后立即询问病史,明确有无绝对禁忌证,请示溶栓组长,告知家属静脉溶栓获益及风险,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对于NIHSS评分≥9分或影像学检查提示大血管病变,需手术患者可以先告知手术获益及相关风险,待神经介入医师确认。

(单萍 陈晓光) dm0T3E6VxKCgadJlMC+Y8aoTikCXvzOaNjG0nSJ+CeYhtZizUR13L/rDd93NUn1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