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子宫内膜异位症1860年经Rokitansky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容易复发并具有侵袭性等特点,导致治疗颇为棘手。2000年学界首次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概念,因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了自然受孕的机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年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其治疗不仅限于改善症状,更迫切的要求是对生殖健康状况及生育力的改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本从生殖医学角度诠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专业书籍,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给予全面系统而深入地阐述,更好地满足医学及科研人员的需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内容涉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相关性不孕的盆腹腔环境与卵巢功能的变化等基础研究领域,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相关性不孕的诊断评估与治疗策略等临床研究范畴。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邀请全国生殖医学资深专家,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研究和临床诊疗进展,结合自己的研究和积累,主编了本书,以飨读者。本书紧密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系统阐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病因、诊疗与预后,临床治疗从药物、手术和辅助生殖治疗等做了分别介绍,就子宫腺肌症对生育的影响以及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的治疗也做了专章论述。在反映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研究、新发现的基础上,又重点突出生殖临床应用部分,为临床医师提供基础理论和实践依据,彰显了科学性和实用性。

近20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临床报道层出不穷,然而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专著可谓甚少,常在妇产科学等相关专业参考书中,以章节形式进行原则性或一般性的论述,有关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需求。愿本书的出版,能推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研究中的争议与未知未明问题的探索,对妇产科与生殖医学工作者有所裨益,也造福于患者和家庭。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希望同道和读者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妇产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孙海翔
2020年3月 IhkLmFmPAacGUcE3XLX7v6plNn3vp/qM6u/o4haC9sF8lmKsBZaBk9AMkny00K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