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热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一、概论

中医热病的概念极广,但分而论之,可分为外感热病、疫病和内伤发热三大类。这三大类热病在临床上有其相应的病机特点,宜采用不同的辨证论治思路。

1.外感热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法,通常有三焦、四层、五段、六经之说。吴瑭著《温病条辨》,倡三焦辨证,按上中下三焦论治。叶桂著《温热论》,创“卫气营血”的四层辨证。祝味菊所著《伤寒质难》以五段代六经,认为:“一切外感,无论其为何种有机之邪,苟其有激,正气未有不来抵抗者,其抵抗之趋势,不外五种阶段,所谓六经证候,亦不出五段范围。……太阳为开始抵抗,少阳为抵抗不济,阳明为抵抗太过,太阴少阴同为抵抗不住,厥阴为最后之抵抗。”六经辨证为仲景之创举,后世多有发挥。如此便形成了外感热病辨证的三焦、四层、五段、六经之说。

对于这几种辨证方法,有的学者认为各有其应用范围。如《中医诊断学》关于外感病辨证便是认为“属风寒者,用六经辨证方法;属温热者,可选用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方法”。不少温病学大家,如赵绍琴等则进一步指出,温病无非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温热病宜采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湿热病宜用三焦辨证。从而形成外感寒邪用六经辨证,外感温邪中的温热病用卫气营血辨证,外感温邪中的湿热病用三焦辨证的格局。这种思路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其优势在于不破坏各自理论的原有格局,指向明确,便于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思路,亦有不少学者强调外感热病寒温统一,主张将上述几种辨证论治方法进行融合。如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上述三种辨证方法各有长短,必须统一起来使互相补充,才能较为全面。但对于如何统一,目前尚存争议,此内容在前已有论述,不再赘述。但无论是否融合、统一,都是建立在对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全面掌握、认识的基础之上。在临床过程中,认识上述三种辨证论治方法的适应对象和优缺点,自能有的放矢,不拘于绳墨。

2.疫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疠气所致的疫病虽然亦属外感热病,但由于每一种疫病都有其独特的病机演变过程,因此应该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方法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种疫病进行单独研究,总结每一种疫病的独特病机特点,形成每一种疫病相对应的辨证论治思路。

如登革热,以南方居多,通过研究后发现其具有相对特异性的病机演变过程。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登革热以湿热郁遏、卫气同病最为常见。临床除表现为发热、恶寒外,常见乏力、倦怠,头痛、腰痛、肌肉疼痛,口渴,多伴恶心、干呕、纳差、腹泻等中焦脾虚湿阻的症状,因此治疗上以清暑化湿、解毒透邪为法,以甘露消毒丹、达原饮等加减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到了登革热的极期,以出血作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又可主要分为毒瘀交结、扰营动血证和暑湿伤阳、气不摄血证,分别采用解毒化瘀、清营凉血和温阳益气、摄血止血法进行治疗。

近年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通过临床研究,均发现其在一般外感热病的基础上,各有其相对特异的病机特点。抓住这些病机特点,对于研究、治疗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内伤发热的中医辨治思路

对于内伤杂病,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十二经脉辨证、脏腑辨证等。根据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十二经脉俱统属于五脏六腑,脏腑是人体的核心。内伤杂病,包括内伤发热,总以脏腑气化失常为病机。内伤发热中的气血津液、经络气血运行的病变都不能离开脏腑而孤立存在,临床要辨明内伤发热病证的部位、性质,并确立治疗原则,最后都必须落实到脏腑上。因此,内伤发热的辨证可以脏腑辨证为总纲。

在脏腑辨证过程中,病机失常局限于一脏一腑者少见,而往往涉及多个脏腑,因此需要对多个脏腑的内在病机影响进行分析:何脏为主?何脏为次?生克制化如何?对于这些问题,经典的分析方法为五行学说,但五行学说存在局限,可应用国医大师邓铁涛建立的“五脏相关”理论。五脏相关理论源于五行学说,继承五行学说合理内核,创新五脏相关理论,是“五脏相关理论”与传统“五行学说”的辩证关系。

内伤发热的辨证应该考虑以脏腑辨证为总纲,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

内伤发热辨证首先需辨其病位的脏腑归属。例如发热每因劳累而起,伴倦怠乏力、自汗、纳呆食少、食后腹胀、大便溏稀者,知其病在脾胃;若同时兼见思虑过重,时有太息,则知其累及肝;此时必再问其肺,若时有咳嗽、咳痰,知其母病及子,而肺亦病矣。在辨脏腑归属后,应该以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分析脏腑间的相互影响。此脾、肝、肺三脏皆病,需分主次,可以通过询问起病的过程而知,若脾胃先伤,而后久病不愈,成土虚木盛,则以土为主,兼治木、金。若以忧思愁苦在先,先有木郁,后有土虚,则需以木为主,疏肝以疏土。若发热因郁怒而起,伴胸胁胀痛,叹气则舒,口苦口干,则病位主要在肝,当治以疏肝清热。

明了脏腑病灶,进而辨其病机、证候之虚实。由气郁、痰湿、血瘀、内生五邪所致之发热属实,如湿热蕴脾、肝郁化火、大肠湿热等;由阴阳气血亏虚所致者属虚,如肝肾阴虚发热证、脾肾阳虚发热证等。注意虚实证候之间可以相互兼夹、转化,在临床上虚实夹杂更为常见,需辨识虚实的主次、比例。

当然,上述所论仅是一种倾向性意见,有擅长应用六经辨证者,认为“六经钤百病”,能应用六经辨证治疗各种热病,亦有其理之所在。

二、发热的症状特点与辨证论治

热病是以发热作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从中医传统而言,发热指患者主观感觉的全身或局部的一种热感,强调的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症状。而至今日,发热包括体温高于正常范围者或体温正常而患者自觉有发热感者。发热是机体正气与病邪相争或体内阴阳失调的结果。根据发热的时间、程度、部位以及伴随症状的不同,发热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常见的包括恶寒发热、壮热、潮热、往来寒热、烦热、微热、骨蒸等。不同类型的发热在辨证上具有不同的倾向性,现逐一简述。

1.恶寒发热

是指患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怕冷的感觉,通过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怕冷的感觉。这种伴有恶寒的发热主要见于外感发热,如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是外感表证的主症。太阳病的风寒表证往往表现为恶寒重而发热轻,而温病的卫分证则表现为发热重而恶寒轻,同时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2.恶热

是患者在发热的同时觉得怕热,欲去衣被,喜欢呆在凉快的地方,喜欢冷饮的现象。恶热往往提示患者为实热。在外感热病中,早期往往伴有恶寒或恶风,但表邪入里化热,多表现为但热不寒,因此将不恶寒、但恶热作为病邪入里的表现。而内伤发热中,无论为实热、虚热均可见恶热的表现,需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分析。除此以外,阴盛格阳的虚热、真寒假热证亦可出现患者不畏寒反恶热的情况,此时需要舍症从脉,根据舌脉及其他表现判断患者的寒热真假。

3.壮热

是指发热的热势壮盛,体温升高极为明显的现象,此时患者往往可伴随出现神志烦躁甚至昏蒙,身上皮肤摸之灼手。壮热多见于外感病发展到阳明、气分阶段。由于阳明多气多血,此时邪正相争剧烈,所以出现壮热。温病的营血分阶段常可见壮热,内伤发热的实热证亦可见壮热。此外,真寒假热证患者亦可以出现测量体温明显升高,符合西医学的高热,但不应称之为壮热。

4.微热

是指患者发热轻,用手摸患者的皮肤,仅有轻微发热的感觉,或者是测量体温正常,而患者主观感觉有轻度发热的现象。微热见于外感中的轻症,更常见于内伤发热缠绵不愈者。内伤发热中的各种虚性发热,如气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瘀血发热等,往往均表现为低热,此时应结合其他症状、舌脉等判断发热病机。

5.潮热

是形容发热如潮水一样定时而至。每天到一定的时候(一般都在下午以后)体温就逐渐升高,维持一段时间并逐渐下降,接近或恢复到正常范围,每日如此反复不已。其中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对于长期潮热的患者,根据十二经气血循行的时间规律,从而推导患者发热时的对应脏腑,对于分析患者发热病机具有指导意义。此外,内伤发热中的阴虚发热和瘀血发热亦常见潮热现象。其中阴虚潮热多表现为午后潮热,兼有五心烦热、盗汗、舌红脉细数等虚火上炎表现;而瘀血潮热多为午后或夜间潮热,兼见肌肤甲错、痛有定处、舌有瘀斑或青紫等瘀血内停的表现。

6.寒热往来

是指患者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觉热,发有定时或不定时,一天内可发数次或数十次。寒热往来多见于伤寒少阳证、外感疟邪以及湿热郁阻三焦证。少阳证除寒热往来外,尚可见口苦咽干、心烦喜呕、不欲饮食等表现;此外,判为少阳证后,还需注意其兼证,临床上还有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不同情况,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外感疟邪的寒热往来表现为休作有时,两日一发或三日一发(正疟)。湿热郁阻三焦者,表现为寒热起伏,病势缠绵,汗出不解,应有舌苔厚腻或白如积粉、脉濡等湿热特征。

7.身热不扬

是指患者体温高于正常,但触摸体表的肌肤时,一开始不觉甚热,但时间稍久则觉灼手的现象。身热不扬多见于湿温病,此时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待时间稍久才能感知其热。

8.五心烦热

是指患者两手心、足心发热又兼觉心胸烦热,体温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种虚烦发热症状。五心烦热可见于阴虚血亏,亦可见于邪伏阴分或火热内郁。手足心、心胸在人体属里、属阴,因此阴虚则热生,表现为五心烦热。而邪伏阴分五心烦热,多因外感失治、误治,余邪伏阴分所致,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而形瘦。至于火热内郁五心烦热,则属实热,内热郁,唯五心未塞而热能得出而觉五心烦热,必兼见头胀、口苦、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实热证表现。

9.身热肢冷

是指热病过程中同时出现具有发热又有肢冷的症状。身热肢冷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为热深厥深导致身热肢冷,另一种为阴盛格阳导致身热肢冷。前者为温病热邪内陷,邪遏不达,热深厥深,表现为壮热肢寒、神昏烦躁、口渴脉数,以热为本、寒为标。后者为热病屡经汗下,阳气大伤,阴寒内生,或风寒之邪传入三阴,阴寒内盛,虚阳格拒,表现为四肢厥冷、身反不恶寒、脉微欲绝,以寒为本,而热为标。

三、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的概念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记载了“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六经传变次序及其相应的症状论述,虽仍显粗糙,但确为六经辨证之始源。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六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外感病的临床实践,终于形成经典的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将外感热病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个不同的疾病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及病机特点,分别给予相应的方药治疗,形成方证对应。应用六经辨证治疗外感热病,必须首先将六经的提纲、病机特点烂熟于心,然后从方证对应角度,熟练掌握各方证的病机特点。见症知证,有是证用是方,如此才能有效应用六经辨证体系治疗热病。待临证日久,不仅对于治疗外感热病能熟练应用六经辨证,对于其他的疾病亦能触类旁通,应用六经辨证体系治疗,最后进入“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境界。

1.六经提纲与相应的病机特点

(1)太阳病:

经典的太阳病提纲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在太阳病提纲中并没有发热这一症状,但根据胡希恕等前贤的意见,发热也是太阳病常见的表现,故太阳病的提纲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但由于太阳病的病邪以寒邪为主,故患者往往觉得恶寒重而发热轻。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病变部位主要在体表,病邪以寒邪为主,可兼有风邪或湿邪,从八纲分析,当属于表寒证。根据正气的情况,又可主要分为虚、实两端,分别为表实寒证的麻黄汤证和表虚寒证的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均可见发热症状,通过解表法使邪从汗解。

太阳病亦可累及足太阳膀胱腑,出现蓄水证。《伤寒论》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蓄水证是由于太阳病汗不如法,或汗之太过,外邪不解,反随太阳经脉入里,致使膀胱水道失调,表现为小便不利、脉浮、口渴,同时兼有发热。因此,蓄水证同样可出现发热症状,应以五苓散化气利水。

除此以外,太阳病尚有“项背强 ,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的葛根汤证,以及结胸证、痞证等其他变证,同样亦可以出现发热症状,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2)阳明病:

阳明病的提纲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阳明病为外感病热盛期,此时外邪入里,病变部位以胃肠为主,可影响到全身;此时病邪性质以热为主,可兼有湿或食积,从八纲而言,当属里实热证。

经典的阳明病提纲阐述的是“胃家实”这一病机特点,提示阳明病的性质为里实热证。其主症应主要包括发热不恶寒,汗出热不退,或腹满痛、便秘、脉大或滑实。如原文云:“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经典的阳明病可以主要分为经病的白虎汤证和腑病的承气汤证。阳明经病的经典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这四大症状,病机为阳明经热盛,以白虎汤清热生津。阳明腑病是由于热与肠中积滞相结而形成的腑实证,根据腑实的程度,又分为大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和调胃承气汤证。其中,大承气汤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内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阳明病常见的其他类型包括阳明湿热发黄证、阳明热入血室证,以及下后余邪郁于胸膈的栀子豉汤证等。这些变证同样具有发热的症状表现,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3)少阳病:

少阳病的提纲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被认为属于外感病亚热盛期,此时病位在半表半里,病变部位以胆、三焦为主,可影响到全身;此时病邪已基本化热,常常兼有痰饮水气等病邪,以八纲而言,当属半表半里的热证;此时邪气仍在而正气略有不足,故为虚实夹杂证。

对于少阳病的提纲主症,除了口苦、咽干、目眩外,一般认为仍应包括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少阳病的发热特点为寒热往来,是较为特异性的一种发热特点,但如前所述,需要与疟疾的往来寒热进行区分。

经典的少阳病主要为小柴胡汤证,但由于少阳为半表半里,在临床上往往存在兼证,如兼有表证的柴胡桂枝汤证,兼有里证的大柴胡汤证,兼有太阴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均可见发热。

(4)太阴病:

太阴病的提纲为“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太阴病为外感病正衰期的轻证,病位属里,病变部位主要在脾,可影响到胃,此时病邪主要为寒湿,以八纲而言,当属里虚寒证。

根据太阴病的病机,太阴病以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脾胃症状为主,但因其属里虚证,故其腹满、腹痛必得温则痛、满减,腹部喜温喜按,同时兼有虚寒证的全身虚弱表现,包括神疲倦怠、劳则加重等,舌多淡嫩,脉弱无力。

太阴病为里虚寒证,故发热并非常见症状,但仍可以见发热症状。例如《伤寒论》原文所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即是指外感入里,陷入太阴而表证仍未解的情况,称为太阴表证,此时治疗上仍以桂枝汤解表,可待表解后再温其里。当然,对于里虚寒合并表证中的重者,亦可四逆汤合桂枝汤,温里、解表并用。此外,太阴病还可出现大实痛的变证,若其人素体太阴病,可因饱食等因素出现食滞,使肠中出现实邪,此时在腹部大实痛的基础上,往往可出现发热症状,治疗上用桂枝加大黄汤。

总之,发热并非太阴病的常见症状,但太阴病的变证可以出现发热症状。

(5)少阴病:

少阴病的提纲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为外感病正衰期的进一步加重,进入衰竭阶段,病位同样属里,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肾,可影响到全身,此时病邪性质可或寒或热,以八纲而言,属于里虚热证或里虚寒证。与太阴病相比,其里虚寒证往往更为严重。

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的不同,分别表现为心肾阳虚和心肾阴虚。上述少阴病的提纲仅涵盖少阴寒化证,即以心肾阳虚为主,临床表现为无热恶寒,精神萎靡嗜睡,脉微细。而少阴热化证,则表现为心肾阴虚,其主要病机是少阴阴亏火旺,临床表现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甚则咽痛,或见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少阴病出现发热症状,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少阴兼表、少阴里实、少阴热化。

所谓少阴兼表,同样为素体少阴不足,感受寒邪,寒邪直中,形成太阳少阴合病,又简称为“太少两感”。即《伤寒论》原文所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而少阴里实,又称为少阴三急下证,一般认为其机理为少阴病,邪从热化,劫伤津液,复传阳明,燥结成实。与阳明腑实相比,其脉多沉、细数,但都以肠腑燥实为共同病机,所以治疗上同样用承气汤急下存阴。

少阴热化证,在《伤寒论》中属于黄连阿胶汤证。黄连阿胶汤用于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由于热化伤阴津与阴血,所以表现为心烦躁扰失眠,多见舌红苔燥,脉细数,可以兼有发热的表现。

除此以外,少阴咽痛证等亦可出现发热症状。

(6)厥阴病:

厥阴病的提纲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一般被认为是终末阶段,病位同样属里,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可影响到全身;此时病机性质为寒热夹杂或寒热转化,正气严重虚衰,以八纲而言,属于里虚证或里虚实夹杂证、里寒热夹杂证,病机复杂。

一般认为,厥阴病主要包括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哕证几种类型,均可见发热的临床表现。

上热下寒证表现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的上热,与饥而不欲食、下之利不止的下寒同时并见。由于上热,患者可有发热、躁扰的表现,治疗上宜用乌梅汤。

厥热胜复证,其中的厥指四肢厥冷,而热指发热,胜复者即交错出现,即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又可以分为但厥无热、厥而见热、厥多热少、厥热相等、厥少热多等情况。在厥热胜复中,发热为阳复的表现,当视其阳复的程度分别处理。

厥逆证是指各种病因导致的四肢厥冷表现,有寒凝下焦之厥、亡血之厥、阳郁之厥、热厥、痰厥等多种类型。各种病因,只要引起气血逆乱,便可以导致四肢厥冷,而其中的阳郁之厥、热厥等可见发热表现。

在下利吐哕证中,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其中的热利下重、下利谵语等均可见发热表现。《伤寒论》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吐哕中的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同样可见发热表现。

(7)总结:

总的来说,《伤寒论》六经辨证中,之于三阳病证,发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症状,而三阴病证亦可因热化,或因兼证,或因气血紊乱等原因,导致发热症状的出现,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及舌脉等表现来综合分析。

2.掌握方证对应与相应的病机特点

在认识六经的整个层次后,要应用《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治疗热病,还应该进一步熟练掌握与发热有关的方证对应知识,才能在临床上迅速见症知证,见证识机,有是证用是方。方证对应也称方证相应,是指方剂的主治病证范畴及该方组方之理法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病症或病机相符合。有是证则用是方,如“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以方名证,将小柴胡汤治疗有效的这一类临床表现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病机命名为小柴胡汤证,在临床上治疗热病时,一旦发现其符合小柴胡汤证,便可以考虑应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方证对应反映的是理、法、方的一气贯通,符合临床实践过程,因此能有效应用于临床并指导治疗。而要将方证对应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一方面必须对原文非常熟悉,另一方面必须同时对经文所反映的病机有充分认识,才能实现理、法、方的一气贯通。

四、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家叶桂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种辨证方法。卫气营血辨证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分为卫分阶段、气分阶段、营分阶段、血分阶段等,反映了外感温热病不同阶段邪正斗争的形势,揭示了外感温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以赵绍琴等为代表的不少学者均认为,温病按照病变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而卫气营血辨证揭示的是温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主张将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

在应用卫气营血理论进行辨证时,应首先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确定位于卫气营血的哪个阶段。卫分阶段相对简单,而到气分阶段,需要重点辨识病邪所在的具体脏腑,包括肺、胃、脾、肠、胆、胸膈等。及至营、血分阶段,需要区分营分为主,抑或血分为主,有无兼夹卫分、气分证。

1.卫分阶段

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的一类证候。病理特点为邪郁卫表,肺气失宣,正气抗邪,邪正相争。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治疗上以辛凉清解为主,如兼有肺失宣降,应配以宣降肺气。

临床上卫分阶段常见以下几种证型:

(1)风热犯卫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

辛凉清解。

代表方药:

银翘散。

(2)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

但咳,身不甚热,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

治法:

辛凉宣肺。

代表方药:

桑菊饮。

(3)外感温燥证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鼻干咽燥,咳嗽少痰或干咳,尿少而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

治法:

清润宣降。

代表方药:

桑杏汤。

2.气分阶段

气分证指温热病的入里化热阶段,病变较广泛,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皆属于气分阶段,涉及的病变部位可包括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病理特点为正邪剧争,里热蒸迫,热盛津伤。临床上以但发热,不恶寒,口渴明显,舌苔转黄为表现特点。

临床上气分阶段常见以下几种证型:

(1)热邪在肺的温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身热恶热,汗出口渴,咳喘气急,甚则鼻翼扇动,胸胁满闷,痰白黏稠或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宣肺热。

代表方药:

麻杏石甘汤。

(2)热邪在肺的肺热成痈证

临床表现:

发热,咳喘,咳吐脓臭痰,甚则痰中带血,胸背疼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涤痰,逐瘀排脓。

代表方药:

千金苇茎汤。

(3)热邪在肺的燥热伤肺证

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燥,甚则痰中带血,喘息气急,鼻燥咽干,心烦口渴,胁肋疼痛,少气乏力,舌尖边红,苔薄黄而干或少苔,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

代表方药:

清燥救肺汤。

(4)热在胸膈的热郁胸膈证

临床表现:

身微热,心烦懊 ,坐卧不安,胸闷欲呕,苔薄而略黄,寸脉略大。

治法:

宣郁清热。

代表方药:

栀子豉汤。

(5)热在胸膈的热灼胸膈证

临床表现:

身热恶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心干四边色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治法:

凉膈泄热。

代表方药:

凉膈散。

(6)肺胃热炽的白虎汤证(又称六经辨证中的阳明经证)

临床表现:

高热恶热,面赤心烦,或喘息气急,大渴饮冷,蒸蒸汗出,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法:

清热生津。

代表方药:

白虎汤。

(7)温热在肠的大承气汤证(又称六经辨证中的阳明腑证)

临床表现:

身热恶热,日晡潮热,腹部满痛拒按,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气味恶臭,神昏谵语,汗出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厚干燥,甚则焦黑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治法:

通腑泻下。

代表方药:

大承气汤。

此外,还有温热在肠、阴液素亏的增液承气汤证,温热在肠、气阴两虚的新加黄龙汤证,温热在肠兼有痰热壅肺的宣白承气汤证,温热在肠兼小便赤痛的导赤承气汤证,温热在肠兼三焦火郁的解毒承气汤证等,需要在临床上加以鉴别。

(8)温热在胆的热郁胆经证

临床表现:

身热口渴,口苦胁痛,干呕心烦,尿少而黄,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宣胆经郁热。

代表方药:

黄连黄芩汤。

(9)热在三焦的火郁三焦证

临床表现:

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四肢厥冷,头痛眩晕,咽喉肿痛,口气如火,口干口渴,胸膈满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涩痛,舌质红苔黄燥,脉数有力。

治法:

宣泻郁火。

代表方药:

升降散。

(10)气分变证的热盛动风证

临床表现:

本证多在阳明经/腑证的表现基础上,并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

治法:

清热生津,或攻下热结,佐以凉肝息风。

代表方药:

白虎汤或承气汤,加羚羊角、钩藤、菊花、僵蚕等。

(11)气分变证的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

临床表现:

低热口干,心胸烦闷,气短神疲,时时泛恶,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代表方药:

竹叶石膏汤。

(12)气分变证的邪热已退、肺胃阴伤证

临床表现:

低热,或热已退,口燥咽干,或干咳,或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或细而略数。

治法:

滋润肺胃。

代表方药:

沙参麦冬汤。

3.营分阶段

营分证是指温病邪热内陷,营阴受损,心神被扰所表现的证候;是温热病发展过程中较为深重的阶段。根据温病邪热的兼夹不同,营分证又有不同的证型。

(1)热伤营阴证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烦渴或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狂躁,或见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

治法:

清营透热,养阴生津。

代表方药:

清营汤。

(2)卫营合病

临床表现: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胸闷,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皮肤发疹,疹点红润,舌红绛,脉数。

治法:

辛凉清解,凉营透疹。

代表方药: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3)气营两燔

临床表现:

高热口渴,心烦躁扰,舌红绛苔黄燥,脉数。

治法:

清气凉营。

代表方药: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

(4)热陷心包

临床表现:

身热灼手,痰壅气粗,四肢厥逆,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见手足抽搐,舌短缩,质红绛,苔黄燥,或舌质鲜绛无苔,脉细滑数。

治法:

清心凉营,豁痰开窍。

代表方药: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

(5)暑热卒中

临床表现:

暑夏炎热,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气粗,喉中痰鸣,脉滑数,则名曰中暑。甚则四肢厥逆,脉沉伏或沉涩,名曰暑厥。

治法:

芳香开窍,宣通气机。

代表方药:

至宝丹。

4.血分阶段

(1)血热动血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躁扰昏狂,或吐血,或衄血,或便血,或尿血,或非其时而行经,且血量多,或发斑,斑色紫黑,舌质紫绛而干,脉数。

治法:

凉血散血。

代表方药:

犀角地黄汤。

(2)血热蓄血

临床表现:

夜热昼凉,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舌紫绛而暗,脉沉实或沉涩。

治法:

凉血逐瘀。

代表方药:

桃仁承气汤。

五、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由清代吴瑭所创立,是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重点是湿热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辨证方法。该辨证体系可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三焦以部位进行区分,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

如前所述,温病按照病变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卫气营血辨证揭示的是温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而三焦辨证揭示的则是湿热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三焦辨证则是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外感湿热病宜采用三焦辨证。

在运用三焦辨证治疗湿温病时,首先要明确病位,即病邪位于三焦的哪个层次,以及具体的累及脏腑。如根据主要症状定位在中焦,但具体是脾胃还是募原?还是胆?其次是辨湿邪、温邪的轻重程度,大致可分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湿热并重三种类型;最后据此遣方用药。

1.上焦湿热

(1)湿邪困表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少汗,头重痛昏蒙,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闷痞满,或见呕恶纳呆,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

疏散表湿,兼祛里湿。

代表方药:

藿香正气散。

(2)暑湿外感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汗出,咳嗽,头晕,或见呕恶泄泻,舌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

化湿涤暑。

代表方药:

雷氏清凉涤暑汤。

暑湿外感证与藿香正气散证比较,虽均属上焦湿热,然二者又有不同。藿香正气散证湿邪重而热邪轻,故以辛温芳香之品疏散表湿。暑湿外感证乃暑湿邪气,暑热、湿气均明显,故治以清凉之品,而不用辛温药物。

(3)湿热蕴痰,蒙蔽心包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志呆痴,时昏时醒,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昼轻夜重,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而数。

治法:

化湿清热,芳香开窍。

代表方药:

菖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2.中焦湿热

湿热困阻中焦的主要受累器官为脾胃,分别表现为湿重于热、湿热并重及热重于湿。除了脾胃受累外,中焦湿热还可累及其他器官,常见的包括募原、胆等,从而出现其他证候表现。

(1)湿重于热

临床表现:

微恶热,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周身重痛,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

燥湿利湿,宣通表里。

代表方药:

二加减正气散。

(2)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

身热心烦,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燥湿清热。

代表方药:

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

(3)热重于湿

临床表现:

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脘闷身重,舌苔黄腻而干,脉洪大。

治法:

清泄胃热,兼祛脾湿。

代表方药:

白虎加苍术汤。

(4)湿热伏于募原

临床表现:

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继则但发热而不憎寒,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胸闷脘痞,时作呕恶,舌苔白腻如积粉,脉弦数。

治法:

开达募原。

代表方药:

达原饮。

(5)湿热郁于足少阳胆

临床表现:

寒热如疟,热重寒轻,午后热甚,心烦口渴,胸脘痞闷,两胁胀满,呕恶口苦,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泄少阳,分消湿浊。

代表方药:

蒿芩清胆汤。

(6)湿热黄疸

临床表现:

周身、面目发黄,鲜明如橘子色,无汗,或但头汗出而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胁痛,食少泛恶,小便不利,舌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代表方药:

茵陈蒿汤。

3.下焦湿热

下焦湿热主要累及的脏腑为膀胱、大小肠。膀胱湿热,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肠道湿热,主要表现为大便不通,或黏滞不爽。此外,由于湿热已病至下焦,故往往合并上焦、中焦证候,甚则累及头部清窍,出现神志昏蒙等危重表现。

(1)湿重于热之湿阻膀胱

临床表现:

小便不通,热蒸头胀,身重而痛,神志昏蒙,呕恶不食,口干而不欲饮,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

淡渗利湿,芳香开窍。

代表方药:

茯苓皮汤送服苏合香丸或至宝丹。

(2)湿重于热之湿滞大肠

临床表现:

少腹胀满而不硬,大便不通,头昏胀如裹,神志昏蒙,脘痞呕恶,舌苔厚腻,脉濡。

治法:

导浊通滞。

代表方药:

宣清导浊汤。

(3)热重于湿之膀胱湿热

临床表现:

身热口渴,尿频而急,溺时热痛,淋沥不爽,尿混色黄,甚则尿中带血,舌苔黄腻而干,脉数。

治法:

泄热利尿。

代表方药:

八正散。

(4)胃肠湿热夹滞

临床表现:

身热呕恶,脘痞腹胀,大便溏臭不爽,色如黄酱,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导滞通下,清化湿热。

代表方药:

枳实导滞汤。

(5)湿热痢疾

临床表现:

身热不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代表方药:

加味白头翁汤。

4.其他变证、兼夹证

(1)湿热弥漫三焦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身热不扬,午后热甚,面色淡黄,头痛且重,周身沉重,四肢发凉,倦怠乏力,表情淡漠,胸脘痞闷,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滞,小便黄少,舌苔白腻,脉濡。

治法:

宣化湿热。

代表方药: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

(2)病后调理

临床表现:

胸脘稍闷,知饥不食,食不甘味,精神倦怠,舌苔薄腻,脉缓。

治法:

化湿和中。

代表方药:

白术和中汤。

六、脏腑辨证

内伤热病是由于饮食不慎、劳逸失节、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气血失调、阴阳失衡,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由于内伤热病是以脏腑为核心,故适合应用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在内伤热病中,有时为单一脏腑出现病变,有时为复杂病变,涉及多个脏腑,此时应综合分析,尤其是根据五脏相关理论,从生克、乘侮角度进行分析,分清主次、轻重,方能照顾到整体,取得良好效果。限于篇幅,此处仅介绍单一脏腑病变导致的内伤热病的常见证型。

1.心系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心火亢盛证

临床表现:

发热,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甚则糜烂,口渴,尿黄、排尿灼痛,舌质红赤起刺,脉数等。

根据病变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心火内炽、心火上炎和心移热于小肠三种,治疗均以清心泻火为主。

心火内炽以情志失常为主要表现,轻则失眠、多梦,重则狂言昏乱、喜笑不休,尚可见各种出血。代表方药为泻心汤。

心火上炎以口舌生疮,甚则糜烂为主。代表方药为黄连上清丸。

心移热于小肠,则以小便黄赤,排尿灼热刺痛,甚或尿血为主。代表方药为导赤散。

(2)痰火扰心证

临床表现:

心烦心悸,失眠不寐,多梦易惊,或见发热,面赤气粗,便秘尿赤,甚则神志失常,胡言乱语,狂躁妄动,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

治法: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药:

以癫狂为主者可选生铁落饮;以失眠不寐、心烦为主者可选用十味温胆汤。

2.肝系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肝火上炎证

临床表现:

发热,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痛如刀劈,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眠,噩梦纷纭,或胁肋灼痛,或吐血、衄血,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药:

泻青丸。若兼有出血者,可用龙胆泻肝汤合犀角地黄汤。

(2)肝经湿热证

临床表现:

胁肋胀痛,或见黄疸,或见发热,口苦,恶闻荤腥,身困乏力,或阴部潮湿、瘙痒,或带下量多,或阴器肿胀疼痛,或耳胀痛流脓水,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治法:

泻肝清热除湿。

代表方药:

湿重于热可选二金汤加茵陈,湿热并重者选茵陈蒿汤。若带下多,或阴部潮湿、瘙痒,或阴器肿胀疼痛,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肝郁化火证

临床表现:

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急躁易怒,或见发热,头痛目赤,口苦,嘈杂吞酸,不寐,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则闭经等。

治法:

疏肝理气,清肝化火。

代表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若以胁痛为主,可用左金丸加减;若在瘿病中见肝郁化火证,可用藻药散加减。

3.脾系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脾虚湿热证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身体困重,食少,腹胀,便溏不爽,舌红胖、有齿印,苔黄厚腻,脉细濡数等。

治法:

健脾清热化湿。

代表方药:

升阳散火汤。若在消渴病中见脾虚湿热证,可用七味白术散加减;若在黄疸病中见此证,可用黄连丸加减。

(2)脾经湿热证

临床表现:

身热,肢体困重,脘痞腹胀,纳呆呕恶,大便不爽,尿黄,甚则身目皆黄,或见皮肤湿疹,脓疱疮等,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

清热化湿。

代表方药:

甘露消毒丹、三仁汤加减。若黄疸病中见此证,可用茵陈蒿汤;以腹泻为主者,可用葛根芩连汤、黄芩滑石汤加减。

4.肺系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咳痰黄稠而量多,胸闷、胸痛,气喘息粗,甚则鼻翼扇动,或喉中痰鸣,或咳吐脓血腥臭痰,烦躁不安,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代表方药:

清气化痰丸。

(2)阴虚肺热证

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发热,多为低热,干咳少痰,口渴,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少或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代表方药:

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

(3)肺热肠结证

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气喘,腹胀,甚则腹痛,大便秘结,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法:

清肺泻热通腑。

代表方药:

宣白承气汤。

5.肾系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肾阴虚火热证

临床表现:

潮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梦遗,性欲旺盛,腰痛,耳鸣,尿黄,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代表方药:

知柏地黄丸。以阴虚为主,而火旺不明显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6.胆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胆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头晕耳鸣,口苦咽干,心烦不寐,面红目赤,胸胁苦满,舌红苔黄,脉弦等。

治法:

清热泻胆。

代表方药:

黄连温胆汤。

7.胃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胃热证

临床表现:

发热,多食善饥,渴喜冷饮,胃脘疼痛或有烧灼感,口秽便秘,牙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泻胃。

代表方药:

玉女煎、清胃散。

(2)食积化热证

临床表现:

身热,恶食,饮食稍多即脘腹胀满,呕腐吞酸,大便腐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消食清热。

代表方药:

枳实导滞丸、保和丸。若脾虚明显,可用健脾丸加减。

8.大肠、小肠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1)大肠湿热证

临床表现:

下利黏液或便脓血,里急后重,或便物如酱,或便如黄水而肛门灼热,并见腹痛,发热汗出,午后热盛,肢体沉重,纳呆,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调肠导滞,清化湿热。

代表方药:

白头翁汤。若湿热壅滞有成肠痈倾向者,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2)大肠结热证

临床表现:

大便干燥秘结,肛门灼热,发热,腹胀硬满,甚则腹痛拒按,口干烦渴,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洪数有力。

治法:

泄热通腑。

代表方药:

小承气汤。兼有上焦热盛者,可用凉膈散加减。

9.膀胱内伤热病常见证型

膀胱湿热证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涩痛淋沥,尿道灼痛,尿黄赤混浊或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少腹拘急,或伴有发热,心烦,舌红苔黄,脉数等。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代表方药:

八正散。若以石淋为主,可用石韦散;若以血淋为主,可用小蓟饮子;以膏淋为主,用萆薢饮。

上述为单一脏腑病变引起内伤发热的常见证型,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在临床上,情况往往更为复杂。例如多个脏腑复合为病,引起内伤发热。如上述所论的胆热,亦常并见有肝经热证,统称为肝胆湿热;而脾经湿热证亦有胃热的表现;肝经热甚可引起心火旺盛,称为木火刑金。面对这样一些复杂证候,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判断识别出涉及的脏腑范围,确定核心病变脏腑,进而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确定核心脏腑与受累脏腑的关系,才能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如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心烦、失眠、口苦等临床表现,当属心火旺盛,但若询问其病前有情志刺激,平素急躁易怒,便知上述心火旺盛症状乃肝郁化火而来,治疗必须以疏肝泻火为主,兼以清心火。

此外,在临床上还可出现一脏有寒、一脏有热的寒热错杂证。例如高龄老人,素体脾胃虚寒,又因五志过极而出现肝经热盛,便可形成脾虚有寒而肝经热盛的格局,给治疗带来更深层次的矛盾。此时必须寒热兼用,在治疗内伤热病中标实证的同时,注意兼顾其本虚,做到寒不伤阳、攻不伐正。

七、其他辨证方法

对于外感热病,我们主张根据疾病的不同分别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进行治疗;对于内伤杂病,我们主张采用脏腑辨证为主进行治疗。除此以外,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在热病的辨证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1.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气血津液和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运用八纲辨证的分析方法,找出气血津液的病理变化规律而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

在前面的热病病因中已述,瘀血、痰浊、水饮等既是机体代谢失常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也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参与导致热病的发生。对于瘀血、痰浊、水饮为主要病因导致的发热,可以应用气血津液辨证。

无论外感邪热内传营血,或是内伤肝气郁结化火,抑或瘀血内结、郁久为热,最终都能形成血热证,在临床上以身热、夜热较甚、心烦、或有出血、舌红绛、脉数等为共有特征,此时治疗中均需考虑清热凉血。在津液方面,无论外感、内伤,同样可以导致热痰的形成,均出现发热、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共有特征,治疗均需清热化痰。

2.经络辨证

经络辨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对疾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判断病变所属经络、相关脏腑、病因、病性以及邪正关系的辨证方法。

与其他辨证方法相比,经络辨证对于说明经络循行部位所发生的症状具有独特优势。经络循行部位所发生的症状,有时是脏腑病变的特异性反应,不仅可以据此准确判定病变脏腑,而且对于分析病性等病机要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在辨证治疗外科痈疮、疔毒留注等热病时具有独特优势。如乳头属肝经所主,在此处出现红肿、渗液、疮毒时,需考虑为肝经湿热循经外溢之故,可考虑从肝经着手治疗。又如脐部属心脾所主部位,心经火毒,流入小肠,可积聚而成脐部疮毒,可据此实施辨证治疗。

当然,经络辨证在热病中的应用远不限于上述简单举例,但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JZlH57x9J3Fy2OchwBPWn4i5hNSCNsP4MNP3w+169AR0hFgHyS+qLTal0tRBd5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