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所谓“成熟”与自由地控尿和排尿

损益刚柔,斟酌学术;

张弛有度,咸能仰副。

——《章氏遗书》卷十六《为座主梁尚书撰于文襄公墓志铭》

有段话说得非常有意思:

“从生理上看,所谓幼稚,就是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话;

所谓不够成熟,就是只能憋得住尿,却憋不住话;

所谓成熟,就是既憋得住尿,又憋得住话;

所谓衰老,就是憋得住话,却憋不住尿。”

这段话说明了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泌尿系统控尿和排尿能力的变化。控尿和排尿需要泌尿系统(膀胱、前列腺等)及神经系统(脊髓神经、大脑中枢等)的相互协调作用才能顺利完成(图5)。

人体要做到自由地控尿和排尿,还真得从泌尿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磨合期——婴幼儿时期说起。

婴幼儿由于大脑神经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大脑和膀胱、前列腺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主要由脊髓神经管理排尿,控尿能力较差,即憋不住尿。婴儿时期,家长换得最勤的就是尿不湿。有的家长为了训练婴儿的控尿能力,减少尿床,在孩子几个月时就训练把尿。这样做到底能不能减少尿床呢?

国外有医生做过这样有趣的对照研究:一组孩子从小训练排尿,一组孩子从小使用纸尿裤,可以随意排尿。结果发现两组孩子长大后控制排尿的能力没有差异。其实,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来解释,人类在婴儿时期,排尿由脊髓的初级反射通路控制,是简单的反射性排尿;少年和成年人则完善了脑桥排尿中枢和大脑皮质间脑机制,真正能做到自如控尿和排尿,是更为高级的生理反应活动。幼儿从一岁半开始,管理排尿的大脑中枢才开始自然发育,一直持续到5岁左右。因此,对小于一岁半的孩子进行排尿训练,并不一定收到明显的效果。

对于一岁半以上的孩子,要告诉他/她想要排尿时说“尿尿”,然后领着孩子走进厕所,帮助孩子脱下裤子,让孩子尿尿,最后帮助孩子穿上裤子。如此反复强化,孩子的膀胱、前列腺(男性才有)、脊髓神经、大脑中枢之间的神经联系建立完善,到了学龄前期就能很好地控制排尿了。有的孩子虽然白天可以自己控制排尿,但往往夜间还会尿床,让家长头痛不已。其实,很多孩子都有尿床的经历,只不过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少部分孩子上了小学还会尿床,个别到了十一二岁还有尿床的现象,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

科学家发现,孩子尿床的时间大部分是在睡着后的 3 个小时内。家长如能在夜间叫醒孩子排尿一次,就可以有效减少尿床,阻断孩子尿床的恶性心理循环。

图5 儿童1岁半时掌管排尿的大脑中枢开始发育,5岁时逐渐发育成熟

人体排尿是个器官互相协调的过程,建立膀胱、前列腺和脊髓神经、大脑中枢联系的关键时期是 1 岁半到 5 岁。所以,要想以后排尿张弛有度,自由地控尿和排尿,应该从娃娃抓起!而违反人体泌尿系统运行规律的强行“憋尿”,会极大程度地损坏泌尿系统功能,引发一系列疾病。 gWhUFDDDLq3q58XZ84DDBogwDFZruCcb8FIiwyaTw5uaB8043dEzTgk+mDfJkTv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