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酒精所致神经电生理改变

一、脑电图

据国内研究资料,酒精依赖者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35.0%~85.1%,脑电图(EEG)无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δ、θ波,散在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波幅降低,调节、调幅差,诱发试验欠敏感;饮酒史越长,酒量越大则异常率越高,但经过治疗和减少酒量可以使脑波异常有所改善。

二、事件相关电位

普通脑电图,定量脑电图和大脑诱发电位虽然有助于大脑功能损害的检测,但是目前对于酒精依赖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尚无多大裨益,因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随着对酒精依赖遗传因素的重视,神经电生理研究也从早期研究酒精依赖患者转向了尚未发生酒精依赖的高危个体,如患酒精依赖父亲的儿子,众多研究中比较有意义的是对事件相关电位的一些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仪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任务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

经典的ERP主要成分包括P 1 、N 1 、P 2 、N 2 、P 3 (P 300 ),其中前三种称为外源性成分,而后两种称为内源性成分。这几种成分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不仅仅是大脑单纯生理活动的体现,而且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其次,它们的引出必须要有特殊的刺激安排,而且是两个以上的刺激或者是刺激的变化。在这些研究的结果中比较有意义的是对事件相关电位P 300 成分的研究,而对N 1 、N 2 、P 2 、MMN及CNV的研究结果不一且意义待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P 300 就成了ERP的代名词。

研究发现,酒精依赖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 300 波幅降低,而且酒精依赖者的年轻后代也有类似的现象。P 300 被认为是注意、记忆过程神经生理指标,其波幅随着年龄以及成熟程度而增加。但是P 300 异常特异性较低,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可以出现。Begleiter等采用25名父亲符合DSM-Ⅲ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7~13名男孩作为被试检查视觉P 300 ,并与父亲不嗜酒的对照组男孩进行比较,发现酒精依赖高危男孩的P 300 波幅明显降低,因而提出P 300 波幅降低可能是酒精依赖高危男孩以后发展为酒精滥用的易感因素,此后,对于P 300 波幅降低与发生酒精依赖危险性之间的关系,人们采用尚未饮过酒的酒精依赖高危儿童或青少年进行了许多研究,多数结果支持P 300 波幅降低是酒精依赖易感性的生物学标志,这些结果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支持至少有一种酒精依赖类型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关于P 300 成分是酒精依赖易感性标志的观点,Van Der Steh对有关文献进行了复习,这些文献表明,P 300 符合酒精依赖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的4条标准:①与酒精依赖或酒精依赖亚型相伴随;②可遗传性;③在酒精依赖发生以前即已存在;④与家庭性酒精依赖相伴随。虽然P 300 看起来是最有希望最有可能的酒精依赖易感性标志,但也可以与酒精依赖以外的其他行为障碍相联结,因而可能缺乏特异性。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诱发电位的解剖基础为有髓感觉纤维的周围和中枢通路,主要反映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异常主要表现在双耳Ⅲ波、V波的潜伏期延长,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时延长,说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听觉通路中枢部分的损害。部分伴Ⅰ波潜伏期延长,提示其周围听觉器官虽有损害,但不明显。BAEP异常率高,进一步证实慢性酒精中毒的病理特征,表明慢性酒精中毒对脑干受累相对较重,神经系统的损害广泛而严重。

酒精依赖者中检查BAEP,发现有异常,表现为Ⅲ、Ⅳ、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峰间期延长,部分CT检查示有脑萎缩。有学者比较了34例酒精依赖者戒酒1年前后的BAEP,发现戒酒后BAEP有正常化趋势,但并未完全恢复正常。酒精依赖者中检查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发现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主波群异常,晚成分出现率低,周期性不明显及侧性优势消失。

四、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传导速度是用于评定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通常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的测定。

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肌电图、SCV、MCV检查,发现三者之一的异常率为100%,单纯做肌电图检查不能明确病变部位是在周围神经、神经根、还是在脊髓前角细胞,故神经传导速度,即MCV和SCV的测定十分必要。冯昱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肌电图和NCV的改变在肢体远端重于近端,下肢明显重于上肢,与临床特点相符,但张虹等提出上下肢肌电图和NCV的异常无明显差别,与临床表现不一致。国内外的学者赞同SCV异常比MCV异常更常见的观点。H反射(H-reflex)是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的较为灵敏实验方法,Schott等的实验研究主张T波反应是更为灵敏且简单无痛的诊断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方法。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可用于诊断酒精中毒所致的自主神经病变,沈翠茹等对慢性酒精中毒者进行SSR检测,发现其潜伏期显著延长,下肢波幅明显降低,并且饮酒年限、饮酒量与SSR的异常呈正相关。

有研究发现,慢性酒精中毒患者NCV平均值均较正常人群减慢,其中正中神经、尺神经SCV及腓总神经MCV减慢更加明显。说明酒精中毒的周围神经病变首先累及感觉神经,神经纤维发生节段性髓鞘脱失,严重时伴有轴索变性,感觉神经损害较运动神经损害出现更明显、更早。故神经电生理检测尤其是SCV测定是早期诊断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损伤的敏感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有临床意义。

五、肌电图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长期饮酒者发生神经系统病变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常首先累及最长的周围神经纤维的末端,临床症状是由肢体的远端开始向近端进展,因此得名为“逆返性死亡现象”。有学者对36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测定提示四肢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损害,MCV及SCV测定结果显示四肢周围神经末端存在传导速度减慢及动作电位波幅降低,其中感觉神经纤维的损害较运动神经纤维明显,符合轴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电生理表现。

(胡建赵娜) rOY32HUSvGDsMcxSJd6A88mtTcFWs4OgbDVFEp/J37MaKeK9YDuyc3+wUkZqwf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