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生理因素对乳腺结构的影响

自出生后,乳腺的发育经历初生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老年期等不同阶段,在各个不同阶段,机体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差异很大,受其影响,乳腺结构则发生不同的变化,此变化可在影像学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

一、初生期

初生儿由于受母体性腺和胎盘所产生的性激素的影响,乳腺有一定程度发育和生理性活动。无论男女,在生后三四天,即可见乳腺暂时性增大,约60%的初生儿在两侧乳头下可触及直径约一至数厘米的腺体组织,并可挤出乳汁样分泌物,经1~3周后“肿胀”才逐渐消失。此后则进入一个较长的相对静止期。

男性幼年期乳腺的静止状态较女性完全,女性幼年期的乳腺时常见到乳管上皮增生的残余改变。此种静止状态一直持续到青春期。10岁左右的女孩,下丘脑和脑垂体的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加,刺激卵泡进一步发育,并分泌少量性激素,为青春期的发育做好准备。

二、青春期

青春期乳腺是人一生中乳腺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男女乳腺发育有明显区别,自性变化开始,到性成熟为止,历时3~5年。

女性的下丘脑和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量增加,作用加强,卵巢增大,卵泡细胞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提高,卵泡进一步发育并产生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内外生殖器出现明显发育增大,其他女性征象也同时出现。乳腺、乳头及乳晕于青春期逐渐增大,约在第一年末,在乳头下可触知盘形“肿块”,乳头和乳晕的着色也逐渐加深,以后乳腺渐隆起,发育成均匀的半圆形。乳头及乳晕亦相应地增大,但乳晕大小与乳房发育的关系比乳头更为密切。组织学上,乳房增大主要是由于纤维间质增生及脂肪积存,同时有乳管分支的延长及扩张。乳管的内层细胞增加,在乳管末端出现基底细胞团,形成腺泡芽(lobular buds)。随着脂肪存积量的增加,使乳房与胸肌及皮肤分隔开。上述改变持续至月经来潮及排卵为止。

男性乳腺的青春期变化较女性迟缓,并且,反应也比女性轻微而不规则,期限亦短。乳腺的青春期改变约在12~14岁,此时约70%的男孩出现两侧乳房稍突出,在乳头下可触知纽扣大的腺体,较硬,有轻度触痛,乳头可甚敏感,尤在寒冷季节时为重。有时一侧较另一侧为重,偶见只限于一侧者。此种改变一般在一年至一年半即退化而消失。若男性乳腺继续增大或持续增大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应考虑为异常,称为男乳肥大症。显微镜下,男乳青春期的改变类似于初生期者,即乳管有轻度延展,管腔增宽,上皮细胞则增高而呈柱状,在部分增宽的乳管中可见少量分泌物。同时,乳管周围结缔组织增多,毛细血管数目增加。至16岁或17岁时出现退化改变,此时乳管上皮萎缩,管腔狭窄或闭塞,周围结缔组织呈胶原变性。

三、月经期

乳腺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月经来潮前,乳腺常增大、发胀、变硬,触之有小结节感,并常伴有疼痛或触痛。经潮后,乳腺即变软及变小,疼痛及触痛减轻或消失。

在月经周期中,乳腺的组织学变化,各家所见不同,原因在于:第一,同一乳腺的不同部位在月经周期的组织学变化中可有很大差异,由于难以获得正常人类经期完整的乳腺标本,故造成各家观察上的差异;第二,很难有完全规则的月经周期,故观察者在估计经期时难免有出入,而所获标本也因经期不同而有出入。

但总的来说,成人乳腺随着卵巢的周期活动,和子宫内膜一样,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经期。

(一)增生期

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雌激素水平逐步提高,此期特征为乳腺导管上皮增生、伸展和管腔增大,管腔周围的结缔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多,组织充血。

(二)分泌期

在月经来潮前3~4天,小叶内导管上皮细胞肥大。很多妇女的乳腺有沉重、肿胀、压痛或疼痛感觉,与月经前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小叶内腺泡上皮肥大、管腔周围的结缔组织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多和组织充血有关。

(三)月经期

此过程也称为退化复原期,起自月经来潮之日或经前不久,相当于月经期和月经期后,并延续到月经后的第7天或第8天为止。特征为末端乳管及小叶上皮萎缩、脱落、管腔消失和分泌物消失。管周纤维间质紧缩,趋向于玻璃样变,并可见少许游走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减少。乳管及水肿结缔组织内的水分皆被吸收,故乳房变软、缩小。但此期反应可不均匀,部分乳腺组织内可无上述的退化复原改变。

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为月经来潮后的一周左右,此时期乳腺导管与腺上皮萎缩,间质充血水肿消失,乳腺组织变软,容易对于乳腺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妊娠期

在妊娠后五六周,乳房开始增大,直到妊娠中期,乳房增大最快。表浅静脉开始扩张。当乳腺明显增大时,皮肤有时可出现白纹。乳头及乳晕亦相应增大,表皮增厚,着色加深,Montgomery腺体明显突出。有的女性在妊娠3个月后可挤出初乳。

组织学上,主要分为3个阶段:①在妊娠的最初3个月,发生末端乳管的新萌芽(sprout)及上皮增生,邻近结缔组织中出现游走细胞及幼稚成纤维细胞。有些新生的乳管侵入到邻近脂肪组织。乳管上皮活跃,呈小椭圆形,多见核分裂,甚至失去基底膜或导致管腔闭塞。②在妊娠的中3个月,增生的末端乳管集合成较大的乳腺小叶,其管腔扩张,形成腺泡,被覆以立方上皮,并有细胞内脂肪小滴。腺泡可含有少量分泌物。周围结缔组织仍保持疏松,可见淋巴细胞浸润。③到妊娠的最后3个月,腺泡呈进行性扩张,分泌物量亦增加。小叶间结缔组织受挤压而减少,多数管周纤维组织亦消失,毛细血管则渐增多,并出现扩张和充血。乳管及小叶系统皆有扩张。多数腺泡被覆一层矮立方形细胞,伴有分泌颗粒,某些腺泡高度扩张,提示泌乳开始。但各区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有些地方可见少许小的增生上皮细胞巢,偶可堵塞乳管。

五、哺乳期

虽然在妊娠中期即可自乳头挤出初乳,但真正泌乳多在产后三四日开始。自产后至泌乳前,乳房显著胀痛,一旦哺乳,症状顿消。泌乳量因人而异,对同一人,亦可一侧多而另一侧不足。

授乳期中,乳腺小叶及其导管有两个功能:即分泌和贮存乳汁。分泌发生在被覆于扩张腺泡的上皮细胞中,这些腺泡聚集成无数的小叶,被覆有一层分泌上皮细胞,这些细胞的形态不一,立方形或柱状,核在基底或顶端,胞质苍白、颗粒状及有折射,但分泌小体(secretory body)占主要部分。乳腺小叶被致密结缔组织带分隔,在结缔组织内可见较大血管。扩张的乳管系统则作为储存器。

泌乳终止后改变各有不同。分娩后若不授乳,则数天后即可出现退化改变;若授乳,泌乳期限也不同,一般在第九或第十个月后分泌减少,趋向退化。退化改变顺序一般为:腺泡碎裂、萎陷;分泌颗粒从上皮细胞内消失;腺泡壁及基底膜破裂,形成大而不规则的腺腔(acinar space);乳管萎陷、狭窄;乳腺小叶内及其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及吞噬细胞;乳管周围及小叶周围结缔组织再生,并有末端乳管增生及重新形成乳管幼芽。

断乳后的乳房常呈松软或下垂状,原因在于退化期中的结缔组织再生不足以弥补泌乳期中被吸收的间质数量所致。上述退化改变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数日内即恢复到妊娠前状态,个别部分可见残余的泌乳,甚至延续数年之久。

六、绝经期

临近绝经期的妇女,乳腺小叶和腺泡开始出现退化,由边缘向乳头部进展。虽然,此时乳房可因脂肪沉着反而增大,但腺体组织则渐减少,纤维组织变得日益致密且玻璃样变性。乳管及其主要分支仍保留,但乳腺小叶缩小、萎陷,偶仍有腺泡样(acinar-like)结构存在。整个绝经期前后乳腺的退化改变,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期

乳腺小叶和腺泡虽是随着性成熟而最晚出现的结构,却是最早发生退化者。反复妊娠可使腺小叶充分发育,未产妇乳腺小叶的大小及数目可出现衰退及不规则改变。30~40岁之间临床正常的乳房中,33%在镜下可见腺小叶不规则,包括:末端乳管区无包膜的上皮增生;腺泡样结构的囊状扩张以及乳管上皮化生成大汗腺样细胞。这些乳腺小叶的不规则是退化的最早表现形式。

(二)第二期

此期乳腺退化的特征是乳腺小叶成分的缩小及消失、乳管狭窄、管周围纤维组织显著增加且致密。40~45岁的妇女(平均约44.6岁)即呈现此期改变,但生育多寡及绝经早晚可影响这些变化的出现时间。

(三)第三期

见于46~50岁的妇女。此时大多数正处于绝经期或已绝经。主要变化有乳管上皮趋于扁平,乳管呈囊状扩张,乳腺小叶痕迹已消失,但少数仍可存在。间质有玻璃样变,脂肪组织量增加。

七、老年期

此期为乳腺退化、萎缩的最后阶段,见于50岁以后的妇女,女性绝经后,由于机体内分泌的变化,乳腺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乳管周围的纤维组织增多,有的还出现钙化,小乳管和血管逐渐硬化而闭塞,乳房内仅仅充满了纤维和脂肪组织。肥胖者以脂肪居多;瘦者以纤维组织居多,乳房瘦小而干瘪。

(李相生 周纯武) Gole7L2tN0C+KEn7y4Y4PrdVhYvLgegTetKrh4Jn2pOy6+NmG6BMddg3WY7MLN+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