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抽吸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不易形成血肿,报告迅速,尤其适用于可疑囊性病灶的快速诊断,一般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操作,病灶较大、触诊明确者甚至可触诊下进行;同时,FNAB取材少、对(细胞)病理学诊断水平要求较高,标本不足率、假阴性略较高,且无法区分原位癌与浸润性癌,FNAB应用受限。条件允许时建议首选针穿活检;囊性病灶、腋下淋巴结可首选FNAB,一般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极少首选乳腺X线引导下FNAB。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偶有局部血肿。
(1)对触诊阴性的病灶,乳腺X线摄影机二维定位方式与前述乳腺术前穿刺定位相同。
(2)针尖到达预定位置后,套上装有生理盐水的50ml针筒,深浅约5mm来回抽动穿刺针,并同时用力抽吸,反复十余次后,保持负压拔出穿刺针,局部皮肤用消毒纱棉覆盖。
(3)穿刺针针尖处吸出物涂玻片两张立即送病理科行细胞学检查。穿刺针反复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液放入干净试管内送病理科离心后行细胞学检查。
(4)对触诊阳性的病灶,可在常规消毒后直接穿刺抽吸送检;注意可移动的肿块应适当固定后穿刺。
触诊阴性,且在乳腺X线摄影显示最佳的可疑病灶(多为可疑微钙化、结构扭曲等),应选择乳腺X线引导下活检;针穿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可获得较充分的病灶组织、假阴性率低,且可以进行病理切片分级、判断是否浸润,条件允许时建议首选CNB;但CNB损伤较大、活检切取的组织总量较多,应注意避免或减小局部血肿,同时CNB存在一定针道种植的风险,设计进针方案时宜考虑针道尽量短、且在手术可能切除的范围内。
CNB可采用真空辅助抽吸(vaccum-assisted biopsy)设备,有助于在活检中获取更多组织。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穿刺局部区域皮肤感染。
CNB在乳腺病变方面的并发症、后遗症均少见,少数可能发生的情况为:
只在使用较粗活检针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时出现,所以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感染应可完全避免;
理论上恶性肿瘤在CNB过程中存在针道种植的风险,因此设计活检进针策略时应尽量使得针道在手术切除范围内,如果活检病理结果为恶性,应在1周内手术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减少或避免发生转移的机会。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查设备,俯卧式数字化立体定位活检床系统或其他立体定位系统,活检针或真空辅助活检系统等。
(1)复习病人以前的诊断性乳腺X线图像,并于活检当日首先分别拍摄患侧乳腺标准侧位和头尾位以确定病灶位置;
(2)使用活检定位系统前,当日需进行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QA)校准测试,以确定活检系统准备就绪,然后在主机上安装活检定位装置;可选择病人坐位或俯卧位进行活检。由于CNB创伤相对较大、操作时间相对长,考虑到病人易耐受等因素,推荐在活检床上采用俯卧位进行操作;患侧乳腺悬垂于活检床洞眼中,使用专用矩形加压框压迫乳腺,预估视野包括病变部位;
(3)随后摄片确认病灶位于视野内,称初步定位像(scout),再分别行± 15°投照,选取病灶中心处为目标点,系统自动计算出病灶坐标( x 、 y 、 z 三轴)、进针深度;
(4)机架恢复至拟进针方位状态,对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部麻醉,皮肤作1cm左右切口,将乳腺专用活检针安装到穿刺架上,经切开的皮肤切口穿刺至目标病灶;发射活检针实施病灶旋切取材,活检枪发射前、发射后均进行± 15°摄影,以确保定位准确、取材位置正确;
(5)取材过程中可进行一圈12个位点的旋切、获得12条组织条;原则是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足量组织,尽量减少创伤;
(6)在标本送病理科检查前,对取得的标本进行摄影、观察是否将可疑病灶切下,并确认病灶位于标本内;完成活检术前,对病人病灶区摄影,以确定可疑病灶已切除或部分切除;
(7)活检手术结束后,穿刺点压迫防止出血,加压包扎、必要时使用胸带。
图3-3-1 乳腺针穿活检操作步骤
A.俯卧式乳腺X线三维立体定位活检床;B.俯卧位、患侧乳房加压固定;C.乳腺可疑病灶,成簇无定形钙化;D.摄片确认活检针针尖达到病灶区域;E.行粗针活检中、摄片示局部小血肿形成;F.活检完成,摄片确认钙化灶基本切除、局部血肿形成;G.标本摄片示标本内含钙化灶
注意事项:
(1)谨慎选择病人,除影像表现外,病灶位置、乳腺大小可能影响定位活检效果:乳房过小、使活检针发射后有击穿乳房的危险;病灶过于贴近胸壁使得乳腺病灶不易准确压迫定位,有时也不易固定乳腺位置、影响定位;有时病灶过浅、紧邻皮下,而活检针刀槽有一定长度,当活检针抵达病灶中心时可能活检针切口仍露在乳房之外,无法形成负压、活检将失败;
(2)一般1cm左右的病灶能全部切除,但影像学显示的病灶完全切除不能代表病理病灶的完全切除、也无法保证组织切缘阴性,因此CNB适合作为诊断手段,而不适用于恶性肿块的切除。
(罗 冉 汪登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