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章
中药的剂量、剂型与用法

第一节 中药的剂量

概念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的分量。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每味药物标明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生药,在汤剂中成人一日内用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表示

中药的计量单位有:①重量:如市制,斤、两、钱、分、厘;公制,千克(kg)、克(g)、毫克(mg)。②容量:古方用斛、斗、升、合、勺等表示;现代用升(L)、毫升(ml)。③数量:如生姜3片、蜈蚣2条、大枣7枚、芦根1支、荷叶1角、葱白两只等。④度量:如厚朴1尺、桂3寸等。但最常用的还是重量。

明清以来,我国普遍采用16进位制的“市制”计量方法,即1市斤= 16两= 160钱。自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公制,即1千克(kg)= 1000克(g)= 1 000 000毫克(mg)。为了处方和调剂计量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

1斤=500g,1市两(16进位制)= 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影响剂量的因素

尽管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生药,安全剂量幅度较大,用量不像化学药品那样严格,但用量得当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临床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过小,起不到治疗作用而贻误病情,药量过大,戕伤正气,也可引起不良后果,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中药多是复方应用,其中主要药物的剂量变化,可以影响到整个处方的功效和主治病证的改变。因此,对于中药剂量的使用应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一般来讲,确定中药的剂量,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开始时用量宜轻,逐渐加量,一旦病情好转后,应当立即减量或停服,中病即止,防止过量或蓄积中毒。此外,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及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介壳质重沉坠及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鲜品药材含水分较多用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4倍);干品药材用量应小;过于苦寒的药物也不要久服过量,免伤脾胃;再如羚羊角、麝香、牛黄、猴枣、鹿茸、珍珠等贵重药材,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用量。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在复方配伍使用时,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由于年龄、体质的不同,对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则药物用量也就有了差别。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患者,都要减少用量,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物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与药物剂量也有密切关系。一般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可以多用;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约5~10g,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g,新鲜药物常用量为30~60g。

附:古方药量考证

古往今来,由于历代度量衡制度的变化,各个历史时期的用药分量的含义不同。现简介如下:

古秤(汉制)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到了晋代,则以十黍为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直至唐代医方仍沿用之。

及至宋代,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厘,十厘为分,十分为钱,十钱为两,以十进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元、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一分之分。清代之秤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秤(其实库平与市秤还有相差)。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考证亦有差异。(表8-1)

表8-1 古今用药衡量比较

注:表中古今用药衡量比较,仅系近似数值。

至于古方有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谓各药斤两多少皆相等,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古方有刀圭、方寸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须去一字之量;至于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另外药有以取类比象作药用量的,如一鸡子黄= 1弹丸=40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1440小麻。

历代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许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代和晋代的权衡肯定比现在为小。所以汉晋时代医方的剂量数字都较大。为便于学习古今医方的用药剂量,将古代衡量与市制、国际单位制列一对照表(表8-2)。

表8-2 古衡量与市制、国际单位制对照表

上表是为了临床使用古方药量的折算便利,以及现代医家用药习惯而设;大致汉晋三斤约为现在的500克(一斤),一两约合现在的9克(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200ml(二合),一鸡子黄大的丸药约合9克(三钱),作为参考。

如参阅《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等汉唐方书,还应该注意服法。多数方剂日分三服,得效止服,则古方药一剂等于现在用的三剂药,故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3克(一钱)计算。但要结合具体病情,针对用药,不宜机械折算。

(陈绍红 吴立坤)

第二节 中药的剂型

概念

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的形态,也就是指药物制成的形式。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药性各异,且多复方使用,药物之间的作用又十分复杂,加之临床需要各有不同,因此必须加工成一定的形式,才能达到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安全有效,便于服用,易于保存的目的。

沿革

中药制剂的发明与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夏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鬯)其酒”,即酿造芳香药酒的记载,并出现了“伊尹造汤液”的传说,秦汉以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收载了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等不同剂型,名医张仲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又研制了汤剂、煮剂、煎剂、饮剂、散剂、粉剂、水丸、糊丸、蜜丸、栓剂、灌肠剂、坐药、酒剂、熏剂、洗剂、膏剂、搐鼻剂、擦剂等内服外用等多种剂型,可谓集传统制剂之大成,开创了我国制剂学的先河,而后唐《新修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本草纲目》等医药文献,全面论述了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适应证、制作方法、工艺流程,使传统制剂的制作日趋完善,优秀的中药制剂得以广泛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习用,并有着科学的道理。近代中医药工作者在继承传统中药制剂经验的同时,吸取了现代制剂技术,研制出针剂、片剂、注射剂等许多种新剂型,进一步满足了临床的需要。

中成药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中医传统名方、单方、验方、秘方及近代研制的新方为配方依据,选用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制剂工艺,大量生产,可供医生、患者直接使用的现成药剂。各有关部门对上市中成药经过不断整理、整顿、提高工作,至2006年,我国全部上市的中成药品种都实行了国家标准,收载在《中国药典》、卫生部或药监局颁发的《药品标准》上,为中成药的管理、生产、销售和临床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中成药生产、研制、应用、管理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前进。

内容

中成药剂型经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继承中医丸、散、膏、丹、汤、饮、酒、露的传统制剂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现代制剂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不断进行制剂改革,研制出许多中成药新剂型。2010年版《中国药典》共收载中药剂型26种。深信随着超微粉碎、低温萃取、大孔树脂、分子筛滤过、喷雾干燥、β-环糊精包合及微型包囊等新技术,长效和缓释、控释以及靶向等新剂型的应用,会使中成药剂型朝安全高效、量小、方便的方向发展,现将常见剂型介绍如下。

1.汤剂(饮剂)、合剂(口服液)、露剂(水剂)

(1)汤剂:

系指将中药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现代中医临床也以汤剂应用数量最多,汤剂处方数为整个中药处方数的50%左右,这是因为汤剂具有很多优点,如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需要,随证加减处方;可充分发挥方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液体吸收快,奏效迅速;溶剂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等。但汤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需临用新制,久置易发霉变质;不便携带;直接服用容积大,特别是儿童难以服用;脂溶性和难溶性成分以水煎煮,不易提取完全等。

选用适当药物直接用沸水温浸而不需要煎煮,服用剂量与时间不定或宜冷饮者,又称为饮剂,如清咽饮、金钱草饮剂、胖大海饮剂,可频频代茶饮服。

(2)合剂:

系由中药饮片提取(煎熬)成汤剂再浓缩而成,故又称煎剂,其浓度高于汤剂一倍以上,因多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味合煎而成,故称合剂,单剂量灌装者也可称口服液,如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化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合剂是在汤剂的基础上改进而制成的,既保留了汤剂能使有效物质易于煎出,容易吸收,奏效较快的优点,并减去临时煎药的麻烦,合剂多由医院制剂室制备供临床使用,制作时注意灭菌、防腐、防止沉淀。临床常用的有小青龙合剂、补中益气合剂、四逆合剂及抗白喉合剂等。

(3)露剂:

近代称水剂,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经蒸馏而得近饱和或饱和的透明水溶液,如金银花露等。

2.茶剂、糖浆剂

(1)茶剂:

系指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系指饮片粗粉、碎片与茶叶或适宜的黏合剂压制成的块状茶剂,或提取物、饮片细粉与蔗糖等辅料压制成的含糖块状茶剂,如小儿感冒茶;袋装茶剂:系指茶叶、饮片粗粉或部分饮片粗粉吸收提取液经干燥后,装入袋的茶剂,其中装入饮用茶袋的又称袋泡茶剂;煎煮茶剂:系指将饮片适当碎断后,装入袋中,供煎服的茶剂。如午时茶袋泡剂、刺五加袋泡剂。

(2)糖浆剂:

是将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为一定浓度的膏汁,加入一定比例的糖浆及防腐剂制成的液体制剂,它吸取了汤剂、合剂及膏滋的特点,采纳了西药糖浆剂的长处,是患者比较喜用的剂型之一。临床常用的如养阴清肺糖浆、二母宁嗽糖浆、十全大补糖浆等。

3.酒剂、酊剂

(1)酒剂:

古称“酒醴”,后世称“药酒”,是以蒸馏酒为溶媒,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浸出而制得的透明液体制剂。此剂多用于体虚补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如人参酒、劳伤酒等。

(2)酊剂:

是以一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中药中有效成分而制得的液体制剂。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灵芝酊、长宁风湿药酒等均为酊剂类的代表药。

4.膏滋、流浸膏、浸膏剂

(1)膏滋:

又称煎膏,即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入定量蜂蜜或糖(或转化糖),再煎熬成半流体的剂型。因含有大量蜂蜜或糖,有滋养补虚、润肺止咳及防腐的作用,并有容易吸收、奏效迅速、便于服用的特点,常用于久病体虚、燥咳劳嗽等患者,如二冬膏、琼玉膏、八珍益母膏、清金止嗽西瓜膏等。

(2)流浸膏:

是用适当溶媒乙醇、水等,浸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用低温蒸发出部分溶媒,经过调整浓度及含醇量至规定的标准而成的液体浸出剂型。一般流浸膏1ml的有效成分,相当于1g原生药材。流浸膏与酊剂中均含醇,但流浸膏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酊剂高,因此服用量小,溶媒的副作用亦少,且有便于吸收的特点,如甘草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等。此外,不少流浸膏还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剂型的原料。

(3)浸膏剂:

是药材有效成分浸出液,浓缩后呈粉状或胶稠状的固体或半固体剂型。每1g浸膏约相当于2~5g药材。浸膏剂不含溶媒,有浓度高、体积小、剂量小的特点。浸膏剂分两种,一种稠胶状半固体的称稠浸膏,如毛冬青浸膏,多供制片或制丸用;一种粉状固体的称干浸膏,如紫珠草浸膏、龙胆草浸膏等,可直接冲服或装入胶囊服用。然而容易吸潮结块,甚至吸水变软,是干浸膏剂的主要缺点。

5.散剂、颗粒剂(冲服剂)

(1)散剂:

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粉末状制剂,是最古老的传统剂型之一,可直接由中药材或用其提纯的浸膏剂,干燥粉碎研磨过筛混合而成,有内服外用两种,目前仍是普遍应用的剂型之一。《圣济经》曰:“散者取其渐渍而散解,其治在中。”《用药法象》载:“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沈括说:“欲留肠中者,莫如散。”由于散剂能直接作用于胃,吸收较快,比丸剂、片剂奏效迅速,且制备简单,应用广泛,便于服用携带,是其主要优点。内服剂散剂末细量少者,可直接冲服,如紫雪散、龟龄集、行军散等;内服散剂也有研成粗末,临用时加水煮沸取汁服用的,如香苏散。外用的散剂一般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七厘散、如意金黄散等;也有吹喉、点眼、搐鼻取嚏的如冰硼散、八宝眼药、通关散等。散剂有时有不良味道,所含芳香成分易于挥发,贮藏不慎容易污染发霉,为其主要缺点。

(2)颗粒剂:

又称冲服剂或冲剂,系以中草药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干燥与制粒等工序制成的颗粒状制剂,实际上是中药提纯精制的散剂,与西药干糖浆剂相似,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剂型,由于它具有散剂与汤剂特点,且生产、运输、携带和服用方便,为广大患者所喜用,常用的有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6.片剂、胶囊剂

(1)片剂:

系中药材细粉及其提取物,加入适量黏合剂、崩解剂、滑润剂等,经制粒、压片或包衣等工序,压制成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剂型。一般有普通压制片:不包衣,又称素片;包衣片,外包有衣膜,按包衣物料或作用不同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如需在肠道中起作用,或遇胃酸易被破坏的药物,则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

片剂以普通口服片为主,另有含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等,可口服或外用。中药片剂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便于服用,携带运输方便,生产条件卫生,便于工业化大生产。目前中药片剂的生产发展很快,其品种和数量在中成药生产中均居首位,且应用广泛,如丹七片、穿心莲片、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葛根芩连片等。

(2)胶囊剂:

系将药物盛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空胶囊又分硬胶囊、软胶囊和肠溶胶囊,均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我国明代已有类似面囊的应用,明胶囊于19世纪在欧洲首先使用,近年来由于某些片剂中的药物溶解吸收速率差而影响了药效,因而胶囊剂又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药胶囊剂品种很多,其中以硬胶囊为大多数,主要装浸膏粉与提纯物,也有装原药粉者,临床常用的有地奥心血康胶囊、腰痛宁胶囊、金水宝胶囊等。软胶囊剂又叫胶丸剂,系将油类(包括挥发油)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药液或混液封闭于软胶囊中,如藿香正气软胶囊、满山红油胶丸。

7.丸剂、滴丸

(1)丸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末,以蜜、水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做赋形剂制成的圆形固体剂型。李东垣说:“丸者缓也”,即丸剂在服用后,需要一定时间溶化散开,逐渐被人体吸收,药效发挥较慢,持续时间也较长,故对于长期虚弱、慢性疾病,宜久服缓治者,服用丸剂最为相宜,如治疗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气血亏虚的人参归脾丸、脾虚久泻的补中益气丸等;丸剂还可用于瘀血癥瘕、大腹水肿等危重患者,难以用破血逐瘀、峻下逐水的汤剂猛攻时,也可改服丸剂,如大黄 虫丸、舟车丸等,也取缓治之意;也有用于开窍急救或解毒消痈等急症者,但方中含有芳香药物或剧毒药物不宜煎煮者,如安宫牛黄丸、蟾酥丸等,也可研制丸药服用。丸剂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存都比较方便,故也是临床常用的传统剂型。丸剂因黏合赋形剂不同,又有水丸、蜜丸、水蜜丸、糊丸、蜡丸等不同品种规格。

①水丸:系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酒、醋,或其中部分药物煎汁等起湿润黏合作用,用人工药匾或水丸罐机械操作,制成的小圆球状固体颗粒制剂。根据治疗或制剂的要求,水丸有的还需要外包不同的衣粉,如滑石、朱砂、青黛、百草霜等,致使水丸呈现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作用。水丸在丸剂中是崩解吸收速度最快的,多用制开胃消食、化痰止咳、活血消癥、清热泻火等品种,如香砂枳术丸、二陈丸、十一味能消丸、龙胆泻肝丸等。

②蜜丸:系将药粉与炼蜜(加热炼制的蜂蜜)混合,经手工搓板或蜜丸机操作,制成的圆球形半固体制剂。有大蜜丸(即每丸一般重6~9g)、小蜜丸(即每丸一般重3g以下)两种。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如参茸卫生丸、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十香丸、神犀丸等。由于蜜丸以原药粉及蜂蜜为原料,制作中容易带进杂菌,并容易吸潮霉变,故宜置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用蜡壳或无毒硬塑料壳封存,效果更好。

③水蜜丸:系用水与蜂蜜兑合做黏合剂与药混合制成的圆形固体制剂。因用蜜量小,而且经过烘干,故质地坚硬,较蜜丸作用缓慢持久,且防霉变质的性质优于蜜丸,南方潮湿地区多采用之,如苏合香丸等。

④糊丸:系指药粉用糯米糊、面糊、米糊为黏合赋形剂制成的小丸剂。糊丸干燥之后硬度较大,崩解时间比水丸和蜜丸缓慢,内服后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所以方剂中含有刺激性较强的、有剧毒的,或要求在体内徐徐吸收,以缓慢发挥药效的药物,常制备成糊丸,如西黄丸、人丹、小金丸、青州白丸子等。

⑤蜡丸:系将药粉用蜂蜡为赋形剂制成的圆球形丸剂。由于蜂蜡在常温中呈固体状态,服用后溶化缓慢,其崩解速度比糊丸还慢,使药效缓缓发挥,故蜡丸是一种中药长效制剂。调节一定用蜡量可以使蜡丸不在胃中溶解而在肠中溶解,防止中毒或对胃强烈刺激。所以若方剂中含有较多剧毒药物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均可采用蜡制丸。但此剂型目前不多,临床常用的有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等。

⑥浓缩丸:系将处方中部分药材煎出药液浓缩成膏,再与其余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制备出的丸剂,亦称药膏丸。以水、酒或药汁为黏合剂,照水丸法制备的叫水丸型浓缩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等;以蜂蜜为黏合剂,按蜜丸法制备的叫蜜丸型浓缩丸,如安神补心丸等;另外还有浓缩水蜜丸。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优点,唯崩解时间缓慢,煮提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有效成分损失,是其不足之处。

(2)滴丸:

是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的一种新剂型。它是采用熔点较低的脂肪性基质或水溶性基质将主药溶解、混悬、乳化后,滴入一种不相混溶、比重适宜的冷却液中,由表面张力的作用,使熔融的液滴骤凝成球形丸粒而制成。目前研制成功的中药滴丸有丹参滴丸、苏冰滴丸、芸香油滴丸、牡荆油滴丸等。本类剂型具有生产设备简单、制作方便、服用量小等优点,是尤适于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制剂。

8.锭剂、胶剂

(1)锭剂:

为传统剂型之一,系将药物研成细末,单独或加适当的糊粉、蜂蜜赋形剂混合后制成不同形状的一种固体制剂。多磨汁内服或外用,如至宝锭、定搐化风锭、八宝药墨、万应锭等。

(2)胶剂:

为传统剂型之一,系指用动物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剂型。胶剂多为滋养补虚之用,适用于久病、年老体弱者,可用黄酒或水炖化服用,如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阿胶等。

9.注射剂

又称针剂,系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与处理、配制、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和包装等步骤。注射剂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中药新剂型,具有剂量准确,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能直接进入人体组织及适用于急救等特点,如柴胡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莪术注射液、生脉散注射液、四逆汤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

10.搽剂、洗剂、涂膜剂

(1)搽剂:

系指饮片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搽剂常起镇痛、收敛、保护、消炎、杀菌等作用。起镇痛、抗刺激作用的搽剂,常用乙醇做分散剂,使用时用力揉搽,可增加药物的渗透性,如麝香祛痛搽剂。起保护作用的搽剂常用油、液状石蜡为分散剂,搽用时有润滑作用,无刺激性,如石灰搽剂。

(2)洗剂:

系指饮片经适宜的方法提取制成的供皮肤或腔道涂抹或清洗用的液体制剂。中药洗剂一般可清洁皮肤,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并兼有对妇科病或皮肤病的治疗作用。如了哥王洗剂、妇舒净洗剂等。

(3)涂膜剂:

系指饮片经适宜溶剂和方法提取或溶解,与成膜材料制成的供外用涂抹,能形成薄膜的液体制剂。涂膜剂用后形成的薄膜,可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而起治疗作用,如伤湿涂膜剂。

11.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

(1)气雾剂:

系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制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可称泡沫剂。

(2)喷雾剂:

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称为喷雾剂。

(3)粉雾剂:

系指借特制的给药装置,将微粉化的药物,由患者主动吸入或喷至腔道黏膜的制剂。

中药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属于新剂型,多用于治疗咽炎、口腔炎、慢性气管炎、哮喘、冠心病、烧伤等,如胡椒酮气雾剂、热参气雾剂、宽胸气雾剂、烧伤喷雾剂等。主要优点是奏效迅速,使用方便卫生,给药剂量及副作用小等,由于制备工艺难、成本高,普及有一定困难。

12.外用软膏剂、硬膏剂(膏药、贴膏剂)

(1)软膏剂:

系指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容易涂于皮肤、黏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又称为乳膏剂,按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包油型乳膏剂与油包水型乳膏剂。软膏剂主要供外用,涂于皮肤黏膜起局部治疗作用及保护作用,也可通过局部吸收对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多适用于外科痈肿疮疡等症,如生肌玉红膏、紫草膏、臁疮膏、三黄软膏等。传统软膏多系油性基质,虽有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便等优点,但因油腻易于污染衣服不便清洗,目前又进行了剂型改革,新型软膏剂除采用油溶性基质外,尚有容易清洗的水包油基质、透明基质及促进皮肤吸收的基质,如京万红药膏、冰片软膏、穿心莲软膏、复方独角莲软膏等。

(2)硬膏剂:

按基质组成可分为膏药和贴膏剂。

1)膏药:

系指饮片、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官粉(铅粉)炼制成的膏药,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前者称为黑膏药,后者称为白膏药,古代称薄贴。黑膏药的制备为先以植物油炸取中药饮片有效成分,滤过取油去渣,加热熬炼至滴注成珠,再入铅丹不断使之皂化,放冷水中溶去残余铅化物;再以文火融化,加入细料药、不耐高温的药物及挥发性药物,涂布于布或纸等裱褙材料上。应用时加热熔化,贴于患处或适当部位。膏药既可用于外科病的消肿、拔毒、生肌以治疮疖肿毒,如阳和解凝膏、拔毒膏等;又可通过外贴起到内治的作用,以达到祛风湿、强筋骨、通经络、和气血、散痰结、止疼痛等作用,以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跌打损伤等,如追风膏、狗皮膏、金不换膏等,目前革新黑膏药已不用油炸药料,而改用不同溶媒提取有效物质,混合后均匀加入膏药油(铅肥皂)中,制成新型黑膏药,如新型狗皮膏,它既保持了黑膏药的特点,又不使有效成分破坏,提高了药效。

2)贴膏剂:

系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凝胶膏剂(原巴布膏剂)和贴剂等。

①橡胶膏剂:系指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具有与西药橡皮膏相似的优点,如成分稳定,黏着力强,使用方便,不经预热可直接贴敷等,但皮肤过敏及有炎性渗出者均不宜用。橡胶膏剂不含药的为橡皮膏(胶布),含药的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跌仆伤痛,如伤湿止痛膏、风湿止痛膏等。橡胶膏剂膏层薄,容纳药物量少,维持时间较短。

②凝胶膏剂:原为巴布膏剂,即巴布剂,系指提取物、饮片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由于巴布剂处方中含有一定量水分,易使皮肤角质层软化,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具有良好的黏着性、保湿性、柔软性,且较橡皮膏剂的膏层厚,经冷处理制备,挥发性物质不易损失,敷贴后疗效显著,对皮肤无刺激性,且便于关节活动,例如狗皮膏等传统硬膏剂目前已改为巴布剂。

③贴剂:系指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主要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黏胶层以及防黏层组成。这类制剂为一些需长期用药的疾病和慢性病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给药方法,与常规制剂比较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胃肠道副作用;避免口服给药发生的肝脏首过作用及胃肠灭活,减少个体差异,提高药物疗效;用药方便,患者可以随时撤销或中断治疗。近20年来,贴剂是世界医药领域重点研究开发的剂型,自1981年美国上市第一个东莨菪碱贴剂以来,已推出数十个品种及剂量规格的贴剂,如硝酸甘油、雌二醇、烟碱等。国内已有研究开发,但发展我国的贴剂,还需各相关行业的通力合作。

13.滴鼻剂、滴眼剂、栓剂、灌肠剂

(1)滴鼻剂:

是以中药为原料,经提取后配制成供滴入鼻腔的液体制剂,如鱼腥草滴鼻液、复方辛夷滴鼻液、鼻炎滴剂等。滴鼻剂是鼻用制剂的一种,直接作用于鼻腔,不仅发挥局部治疗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鼻腔给药也能起全身作用。

(2)滴眼剂:

是以中药为原料、经提取后配制成供滴眼用的液体制剂,如珍珠明目液、熊胆眼药水等。滴眼剂是一种眼用制剂,即指直接用于眼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无菌制剂。

(3)栓剂:

也称坐药、塞药,系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一定的形状,如丸、锭、栓等供放入肛门、阴道、尿道等体腔内溶化或释放药物的固体制剂。也是属于传统制剂之一,如《伤寒论》滑肠通便的蜜煎导法,即是用蜂蜜制成挺状“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置肛门中,以治肠燥便秘;又《金匮要略》除湿热止白带,用矾石、杏仁、炼蜜制成矾石丸,作为坐药,纳入阴道中;再如痔漏锭,则是治疗痔漏疾患的外用栓剂,此类剂型虽始于汉代,但后世应用不多。近年来由于直肠黏膜对药物吸收在体内代谢过程有新的认识,此类给药大部分不经肝脏直达大循环,可减少药物被肝脏破坏和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并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防止胃酸及消化道酶类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因此栓剂具有比口服给药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痔漏、肛肠、阴道等局部疾患及不适于使用丸剂、片剂的患者,如三黄栓、苦参栓、野菊花栓、喘立平栓等,使中药栓剂又被人们重视起来,逐渐把栓剂也视为重要剂型之一,使栓剂这一古老剂型又有了新的发展。

(4)灌肠剂:

是将中药材制成药液或混悬液,供灌入直肠的液体剂型。直肠给药与栓剂一样具有排除胃、肝对药效的破坏作用和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由于大部分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大循环,其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且优于栓剂、注射剂。由于灌肠剂制备工艺简单,药物选择广泛,容药量大,可充分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要求,也是一种颇有发展前途的剂型。如结肠宁灌肠剂。

14.线剂、条剂、钉剂

(1)线剂:

又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浸泡于药液中,并与药液同煮,经干燥而成的一种外用制剂,为中医外科传统剂型。主要用于结扎瘘管、赘疣、痔核等,可切断血运,使其自行萎缩、脱落。如芫花线剂。

(2)条剂:

又称药捻,是将桑皮纸黏药粉后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后再黏着药粉而成,是中医外科常用的传统制剂。只供外用,插入疮口或瘘管内,以利于引流脓液,拔毒去腐,生肌敛疮,如化管药条。目前改用可溶性高分子多聚物羧甲基纤维素钠代替桑皮纸制条剂,既保持了适宜的韧性,又因有可溶性而克服了纸捻异物的缺点。

(3)钉剂:

系指用药物细粉拌以糯米粉加水和匀,再加热成适宜软材,分剂量搓成细长两头尖锐或呈圆锥形干燥而成的外用固体剂型。钉剂为中医外科传统剂型之一,主要用于治疗瘘管流脓、疮疡不敛、痔疮肿痛及早期宫颈癌等,如枯痔钉。

15.曲剂、膜剂

(1)曲剂:

系药材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块状剂型,也是传统制剂之一,多有解表、消食、化痰之功,如建神曲、感冒曲、六神曲、半夏曲等。

(2)膜剂:

系将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在成膜材料中,然后再制成膜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口服,舌下含化,眼结膜囊、阴道、皮肤、黏膜表面覆盖等给药途径应用,使药物在局部或全身发挥作用。目前中成药比较成功的膜剂有万年青苷膜、口腔止血膜、养阴生肌散膜等。

16.丹剂

系传统剂型之一,有外用和内服两种。伴随炼丹术的兴起而研制的中药成药丹剂,多系用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加热升华或熔合方法制成的含汞、砷类成分的粉状剂型,如红升丹、白降丹、三仙丹等,这类丹剂仅供外用。后世因某些成药含有贵重药品,或欲宣扬某些成药疗效突出,亦称之丹剂,把丹剂又赋予了灵丹妙药的概念。由此,丹剂往往可以丸、散、锭等多种剂型出现,如属于大蜜丸剂的活络丹、得生丹等;属于小蜜丸的五粒回春丹、女金丹等;属于糊丸的小金丹、神犀丹等;属于蜡丸的如黍米寸金丹及属于散剂的紫雪丹;属于锭剂的太乙紫金丹等等。

除上述介绍的临床常用剂型外,还有烟剂,如定喘药烟、罗布麻烟等;香剂,如苍术艾叶香、空气消毒烟等;熨剂,如坎离砂、康乐等;止血海绵剂、如紫珠草明胶海绵、地榆止血海绵等;离子透入剂,如地榆离子透入剂、穗莎草离子透入剂等。这些都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的,在全面继承中成药制剂精华的同时,必须与现代制剂技术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疗效突出、服用方便、为广大患者乐于接受的剂型来,为人类保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建军 高学敏 王景霞)

第三节 中药的用法

本书所述中药的用法,主要是指汤剂的煎煮及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汤剂煎煮法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自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以来沿用至今,经久不衰。汤剂的制作对用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煎药用具

以沙锅、瓦罐为好,铝锅、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2.煎药用水

古时曾用长流水、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煎煮。现在多用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但总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

3.煎药火候

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而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

4.煎煮方法

先将药材浸泡30~60分钟,用水量以高出药面为度,一般中药煎煮两次,第二煎加水量为第一煎的1/3~1/2,两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后分两次服用。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性能而定,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3~5分钟即可;补养药需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再续煎30~60分钟。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需加以注明,归纳起来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1)先煎:

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如磁石、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下他药,久煎可以降低毒性,以确保安全用药。

(2)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须在其他药物煎沸5~10分钟后放入,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3)包煎:

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以防止药液混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北秫米等。

(4)另煎:

又称另炖,主要是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煎液可以另服,也可与其他煎液混合服用,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角等。

(5)熔化:

又称烊化,主要是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黏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加热熔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也可将此类药放入其他药物煎好的药液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

又叫焗服,主要是指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可以用少量开水或复方中其他药物滚烫的煎出液趁热浸泡,加盖闷润,减少挥发,半小时后去渣即可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等。

(7)冲服:

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需要研成细末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复方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某些药物,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也常研成散剂冲服,如用于止血的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用于息风止痉的蜈蚣、全蝎、僵蚕、地龙,用于制酸止痛的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也只能做散剂冲服,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8)煎汤代水:

主要指某些药物为了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其他药物,如灶心土等。此外,某些药物质轻用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如玉米须、丝瓜络、金钱草等,也须煎汤代水用。

服用方法

1.服药时间

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至于饭前服还是饭后服则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和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药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及石淋、咽喉病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方法

(1)汤剂:

一般宜温服。但解表药要偏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或进热粥,以助汗出;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以防格拒于外。如出现真热假寒当寒药温服,真寒假热者则当热药冷服,此即《内经》所谓“治热以寒,温以行之;治寒以热,凉以行之”的服药方法。

(2)丸剂:

颗粒较小者,可直接用温开水送服;大蜜丸者,可以分成小粒吞服;若水丸质硬者,可用开水溶化后服。

(3)散剂、粉剂:

可用蜂蜜调和送服,或装入胶囊中吞服,避免直接吞服,戟人咽喉。

(4)膏剂:

即蜜膏剂,宜用开水冲服,避免直接倒入口中吞咽,以免黏喉引起呕吐。

(5)颗粒剂、糖浆剂:

颗粒剂宜用开水冲服;糖浆剂可直接吞服。

此外,危重患者宜少量频服;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对于神志不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口服时,可采用鼻饲给药法。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一般得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发汗、泻下、清热太过,损伤人体的正气。

(陈绍红 吴立坤 高学敏) nCElnkxtHEZFs2tQafRURBfpstwL/4xD1yWcRuDox4Hx4imc8pL1hNSrWzRwIpC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