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身体测量

身体测量可以快速获得体重和身高等数据,用来表征身体状况是必然的。比利时数学家Adolphe Quetelet于1832年就提出“social physics”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即用体重与身高平方值之比表征所谓的“正常人”,显然Quelete当时没有用这个公式表达体脂肪的含量,这个公式也没有得到医生们的接受。1972年,专注于肥胖研究的生理学家Ancel Keys及其同事对来自5个国家的7 400名男性的体脂肪进行研究,发现Quelete公式对体脂肪的拟合性最好,Keys重新定义这个公式,称之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即BMI。由于BMI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替代复杂而昂贵的体脂肪测量,很快得到流行病学者和医生们的认可和应用,之前临床医生普遍应用的身高别体重表被逐步替代。198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采用BMI来定义肥胖,1998年NIH修订了BMI定义肥胖的阈值。当然,采用腰围、臀围、不同部位皮褶厚度等测量方法来表征超重和肥胖的方法也在普遍应用。

然而BMI对儿童的拟合性并不理想,特别是5岁以下的早期儿童,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仍然依据全球细分年龄的早期儿童身高、体重,分别计算均值及其标准差,并由此标化为Z值,以不同的Z值,包括年龄别体重Z值(weight-for-age z-score,WAZ)、年龄别身高 Z值(height-for-age z-score,HAZ)和身高别体重Z值(weight-forheight z-score,WHZ),来判别体重和身高是否适宜,并用以判断儿童综合营养状况。

很显然,身体测量是简便、实用但准确性不足的综合性营养数据。 ttCxFExPyc/kM1Js4ZUxAodjdI3+A4sUAmwKeiF/2RvFmFEKc8L6DLCe4bAgEO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