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膳食调查(dietary assessment)在营养实践中发挥主要作用,可以获得食物摄入量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为各个营养素摄入量,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来判断营养素摄入和满足身体需求的状况。然而,膳食调查存在准确性不足的问题。
1935年,美国农业部(USDA)调查居民食物消费数据,希望指导居民获得价廉而又营养的食物。此后逐步发展为膳食调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营养干预、人群流行病学以及营养健康调查。膳食调查分为前瞻和回顾两类方法,前瞻法通常也称为称重法,如实称量并记录食物原料和摄食量,从而精确获得营养素摄入量;而回顾法通过回忆摄食种类和数量来估计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入量。基于食物成分检验数据或食物成分表数据以及DRIs给出的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活动水平的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UL),可以给出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过低、正常或过高的判断,从而获得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描述。
目前膳食调查的后期计算多采用软件,这些软件所使用的基础食物成分数据库,可能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而且即便是同一国家的食物成分数据,因其食物成分表的版本年份不同,数据也有差别。采用个体食物摄入种类和摄入量调查,并结合食物成分数据估算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再将其与RNI比较,可以知道营养素摄入量是否达到要求。将个体数据进行平均,计算标准差和百分位分布,可以得到群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状况。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相对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获得食物称重或口述摄入量的数据,缺点是膳食调查的各个环节均是粗略的估计,如称重法,不可能长期进行,而短期的精确称重不能准确代表长期的膳食状况;如回顾法,依靠回忆也不能获得准确的食物摄入量。其次,依据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会引入较大计算误差,各种食物均有品种、产地、栽培方法等方面的差别,从而造成营养成分的差别,使用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不能体现这种差别。有些调查采用总膳食的方式,即利用膳食调查数据进行食物聚类,然后以当地食材按当地方式进行烹饪来获得营养素摄入数据。这种方法因聚类和短期模拟实际上也引入了较大的误差。
膳食调查及判断是基于DRIs中EAR、RNI、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和UL的,当前的数据只能给出相同性别、相同年龄和相同身体活动水平的人的营养需求,而没有更为细化的。理论上,个体营养差异被承认,但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个体营养需求的科学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推荐。
膳食营养调查在营养实践中发挥作用,但其缺陷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