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习中医与语文的关系

一、医学家多是大文人

祖国医学与文学、哲学、史学有密切关系。因此,古人说:“不大儒者不大医。”这个“儒”就是指哲学、史学、文学等古代文化而言。试看历史上的大名医,哪—个不是有学问的人。如汉代张仲景写《伤寒论》;唐代孙思邈写《千金方》;王焘写《外台秘要》;明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清代陈念祖写《陈修园医书》;吴谦等编撰《医宗金鉴》等,都是大套的著作,既是医学名著,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种例子,多不胜举。所以,古代的医学、文学同源,文学修养是一个医生修养必要的一部分。

二、大文人能学成医学家

文人学医,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而中途学医的人,往往有很高的成就。这是因为他们有较深的学问,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如:晋代皇甫谧四十二岁因病学医,著有《黄帝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一直流传至今。南北朝陶弘景四十二岁学习医药,编有《神农本草经集注》。朱震亨三十岁才开始读《素问》,四十四岁拜罗知悌为师,专攻医学,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丹溪心法》等书。清代沈金鳌四十岁之后致力于医学,写了一部《沈氏尊生书》,共七十二卷。何书田三十三岁弃儒学医,一举成名,为江浙大医。他医文并茂,以文会友,和大政治家林则徐交往,林称赞他:“岂徒方技足千古,盛业应归文苑中。”他著有《救迷良方》。江苏武进恽铁樵早期从事文学,四十岁左右开始苦读中医,兼学西医,刻苦自励,孜孜以求,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求医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他还热心教育,办过函授,著述有《论医集》《伤寒论辑义按》等26种之多。清末最后一科进士曹颖甫三十八岁辍仕为医,在上海行道,名噪一时,编著有《经方实验录》等。以上医家事例说明,医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化底蕴越足,医学上的成就也就越大。

三、著名文人也会编写医书

另外有些不是专业医生的文人,也能编写医书。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非常重视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编有《传信方》。宋代沈括,官至翰林学士,通天文、历法、物理、数学、地质等。他是科学家,又兼晓医药,著有《良方》。后人把大文学家苏轼写的医药杂论《学士方》和《良方》合编为《苏沈良方》。明代王肯堂,江苏金坛人,曾任翰林院检讨等职,后还乡研究医学,用十余年时间编写成《证治准绳》。清代陈梦雷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五百二十卷。还有近代人陈璧琉,杭州人,原是《东南日报》的总编辑,解放初期成为双盲人,由他儿子念医书给他听,他用耳听手写的方式和郑卓人合编了《灵枢经白话解》及《针灸歌赋选解》等医书。

以上都是博览经史、通晓百家的大文人,他们都写成了医学著作,为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俗话说:“秀才学医生,只要一油灯。”由此看来,“文是基础医是楼”,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四、学医要重视文学

现在有些人只知学医而不重视文学,虽然长期努力,往往领会不深,成就不大,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如有一位医生把“麻黄不宜轻用”误认为是“麻黄要重用”。至于念错字、写错字的更是比比皆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词汇贫乏,书写病案时,往往词不达意,文理不通,即使有点经验也不会总结,执医多年写不出一篇文章来,有的甚至因文字不通闹出差错事故。

“医古文”就是从古代医学著作中选辑出来的医学文章,文字精练,言简意赅。许多医论、医案、医话、医书的序文、医家传记等,都是很好的“医古文”,但语法有别,文字深奥,如果不专门学习,文学素养又不深,就不易看懂。有些甚至令人望而生畏,知难而退,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经验证明,学医必须有高深的文化基础。特别是学习祖国医学,更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直接阅读古典医籍,才能领会其真谛。因此,古文是学习中医的良好工具,古文是打开祖国医学宝库的金钥匙。“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学好古文,这是有成就者的普遍的成熟经验,决不允许忽视。我们学习古文,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医药学,阅读古典医籍,从中吸取精华。所以,迅速提高词义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为首要任务。那么如何学好医古文呢?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DYV1xjc6seF9IPgCmpVjqKB6xVA0A8t5HW7WOgUXAwechNLueuFXdpgGhBTvDj5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