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治神

“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针灸治病,重在调气治神。所以,治神是针灸医疗的必要步骤,也是针灸医疗不同于其他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针灸医生必须重视。临床疗效的好坏,与是否懂得治神有很密切的关系。治神包括医者的治神和患者的治神两方面内容。医者的治神,就是要加强医德修养,并且集中精力,做到心无外慕,专心致志,这样才能细心体察病患所在,精妙运用各种手段,解除患者病痛。患者的治神,就是要求患者心平气和,情绪稳定,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医者治神

(一)修德正己

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一方面是要加强医德修养,另一方面全面掌握诊疗疾病的技术。

凡是医务人员首先都要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尤其针灸医生,要用针刺入人的肌肉,用火烧灼人的皮肤,更应格外关心体贴病人,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要做到像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上所说的:“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这就是说看到病人的痛苦如同在自己身上一样,发自内心地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要不顾艰难险阻,不管白天黑夜,严寒酷暑,饥渴劳累,不计一切个人得失,专心去为病人服务。特别是针灸医生多治急病暴疾或参与抢救工作,更应发挥针灸简便易行的特长,凡遇病人应当不分时间、地点立即进行治疗,不得因循迟缓,慢条斯理,贻误病机。

孙思邈说得好:“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因为“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这是说凡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给人诊治疾病的时候,要平心静气,没有任何欲望和要求。医生不得仗恃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私利,贪图财物。病人辗转床第,痛苦不堪,全家忧虑,焦急万状。如果医者安然欢娱,洋洋自得,满不在乎,是很可耻的行为。所以,清代医家费伯雄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我若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我之父母妻子有疾,望医之相救者如何?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这些话真是金石良言,设身处地一想,假如我是一个病人,谋取名利的思想就淡薄了。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针灸医生,对有灾难的患者有所欲望,乘人之危,有所要求,那是非常可耻的行为。

作为一个针灸医生,还应当穷极医源,精通专业,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切实掌握基本知识,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古代对中医针灸医生的要求是:“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辄颠殒。”(《备急千金要方》)。可见所要掌握知识之全面!针灸是中医内容之一,古代医生多能掌握。随着医学的发展,虽有分科,但作为专业针灸医生除要学习中医的本草药性以外,对经典著作和其他各科基本知识,缺一不可。现代的针灸医生还要掌握西医的解剖学知识,每扎一针,都要知道其下的组织结构、脏器位置,否则就会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容易出现医疗事故。

(二)安神定志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要求:“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灵枢·官能》也说:“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针灸医学临床实践证明,针灸疗效与医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关。如果医生不能做到精神饱满、心平气和、精力集中,就不能仔细审查病候,巧妙运针行气。临床上有许多针灸医生扎针多年,经常是一扎上就开始留针,留30分钟一拔了事,从未仔细体会过“沉涩紧而已至,轻滑慢而未来”的感觉,更不用说运针行气,使气至病所了。这样治疗虽也会有一定的疗效,但十分有限,没有把针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针灸医生治疗前应安神定志,平气调息,治疗过程中要精力集中,把力量作用于针尖,细心体会针下轻重疾徐的奥妙,针刺所到的组织层次部位,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每一个操作都务必精心,周密考虑,慎重用针,不得有一丝失误,不能草率、逞能,更不能沽名钓誉。要知道针刺皮肉、火灼肌肤本身是一种伤害性刺激,病人有病,本来就是痛苦之事,如果操作漫不经心,手法不讲究,再给病人带来更多痛苦,对病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使能够有一些治疗效果,也会引起一些病人对针灸的拒绝。所以医生应该理解病人的心理,争取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针刺部位、痛苦最少的手段来治疗疾病,尤其要做到针刺无痛。这就要求在施术过程中,医生必须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把力量全部集中到针尖部位,用最快的速度过皮,这样才能让病人不感觉疼痛,以后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在施行手法时也要集中注意力于针尖,细心体会针尖所在层次、位置、针尖下的松紧感觉,小角度捻转针体,既不给病人带来痛苦,又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患者治神

(一)定气乃刺

《灵枢·终始》上说:“凡刺之禁……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这些是对患者的要求。如果患者惧怕扎针,处于大惊大恐之中,或从远处徒步来就诊者,都必须放松精神,适当休息,不能紧张。否则不但容易发生晕针,而且疗效不佳。总之,必须在患者心平气和,宁神定志,不慌不忙,生活正常的情况下,方可针灸。此外,盛夏酷暑,雷霆闪电,大汗淋漓以及气候剧变之际,或严寒风雪,手足冰凉之际,都要等到病人神气平稳,身体舒适之后再行用针。当然遇到危急重症,为了抢救病人,则应随机应变,适当处理,不受这些条件限制了。另外,根据病情和取穴部位,给患者安置舒适而能持久的体位也很重要。具体参看取穴姿势一节。

(二)治病先治心

针灸虽无多大痛苦,但有些人不免还是畏针怕痛,惧火怕烧。其实痛与不痛,除手法轻巧、工具合适、取穴准确等因素以外,和心理作用关系极大。《内经》中就有“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的明训。所以,治病先治人,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施术之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耐心细致地宣传解释,安慰病人,勿使精神紧张,消除其思想顾虑。更不能故意夸大疾病,吓唬病人,炫耀自己,贪功求利。要劝告病人要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减少病人痛苦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对特别敏感或狂躁的病人以及妇女、儿童更应慎重,要尽量想方设法减少其恐惧心理,取得合作,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另外,针刺疗效还和医者服务态度是否热忱,是否极端负责,能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医生对患者做到:不论男女老幼,皆如至亲之想,对凡来就诊者都要关心同情,态度和蔼,认真处理,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和密切合作,给病人以信任感和放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调气治神,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针灸医生职业道德四言箴

(1982年9月 谢锡亮)

修养医德,虚怀谦恭。态度和蔼,心地宽宏。

动须礼节,举止庄重。性存温雅,言行文明。

品质高尚,医风端正。勿妄尊大,矫饰自矜。

不图名利,勿贪急功。勇担风险,莫惜身命。

切忌草率,岂敢自轻。职业道德,严格遵行。

孜孜专业,博览掇英。穷极医源,务求精通。

心灵手巧,贵在练功。凡用针时,气和心平。

四诊具备,经穴必清。目无外视,耳勿旁听。

手若握虎,人命至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心无内慕,杂念不兴。口闭气存,精神集中。

全身用力,属意针锋。一触即入,轻巧无痛。

用针之要,阴阳调平。妙在手技,补泻分明。

针灸施术,宽衣露形。应知寒温,羞恶同情。

治人如己,知热知痛。精简疏针,每发必中。

振兴中华,责任非轻。凡我同道,四化立功。 dtBbP0FHW/pXeB6ZHAMlvmqLqtVNuMWmslbSR9ZIySNL6vZApzN1ViKPgSA5na3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