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晚期肺腺癌 EGFR 敏感突变综合治疗长期生存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4岁,因“确诊肺腺癌6年,咳嗽、咳痰加重两周”入院。患者于2011年5月26日为行白内障手术做术前准备,查胸部CT示:“右肺多发病灶,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胸膜多发结节,右侧少量胸腔积液”;查 CEA:46.82μg/L↑,CA153:45.72U/ml↑,CY211:3.57ng/ml↑,遂于2011年5月30日收入某专科医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后行纤支镜检查并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右中叶)腺癌。诊断明确后予“吉西他滨1.6g D1,D8+顺铂120mg D1”方案行4次化疗,后改为“吉西他滨1.8g D1,D8”维持化疗4次,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2011年11月15日外院随访时复查胸部CT提示右侧阴影较前增大,行肺癌组织标本 EGFR 基因检测示:“ EGFR19 号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开始吉非替尼250mg/d,口服治疗,之后多次复查胸部CT及肿瘤标志物,结果均提示病情好转。2014年5月30日外院复查 CEA:13.19μg/L,CY211:6.55ng/ml,2014年8月 4日复查胸部 CT 提示右肺阴影较前增大,故改用阿法替尼40mg/d口服治疗。2014年11月16日患者出现咳嗽,吸气时胸部疼痛,胸部CT提示:“右腋下淋巴结转移”,外院予阿法替尼联合化疗(培美曲塞800mg D1+卡铂300mg D1)治疗4次,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缩小,病情评估为SD,便改为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单药化疗2次。2015年3月患者干咳较前加重,少痰,伴腰背部疼痛,全身乏力,活动后气喘,食欲不振等,2015年3月17日复查胸部CT示:“较前相比,右肺中叶肿块体积增大,双肺结节影略增多,隆突下肿大淋巴结体积增大”,考虑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疗效不佳,建议二次活检并基因检测,患者拒绝,遂予奥希替尼80mg/d口服治疗,一个月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示“较前相比,右肺肿块体积缩小,双肺结节明显减少,隆突下肿大淋巴结体积缩小”。之后患者规律用药及随访,胸部CT示病灶明显吸收。2016年7月5日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增大,改为奥希替尼120mg/d口服。但是患者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多次复查提示病灶增大,肿瘤标志物升高,遂于2016年9月14日入我院。

入院查体: T 36.9℃,P 78 次/min,R 20次/min,BP 100/70mmHg,神清,步入病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右侧语颤、呼吸动度减低,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78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见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既往史及个人史: 高血压病史10年余,平日服用“氯沙坦氢氯噻嗪、比索洛尔”降压,血压控制良好;萎缩性胃炎16年余,不规律服用奥美拉唑,现病情可;40余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17年前曾行“右甲状腺结节切除术”,2年前曾行“脂肪瘤切除术”,现恢复可。

辅助检查:

CEA:348.3μg/L↑,CY211:2.8ng/ml↑,血沉:66mm/h↑。

胸腔积液生化:总蛋白:40g/L。

胸腔积液常规:颜色:淡黄色,透明度:浑浊,红细胞:10~15/HP,李凡他试验:+++,有核细胞:10~15/HP,中性粒细胞:81%。备注:结块。

血常规:白细胞:7.22×10 9 /L,红细胞:3.55×10 9 /L↓,血红蛋白:92g/L↓。

肝肾功能、电解质、风湿系列、DIC:均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右肺肿块较前增大,左肺尖结节,右肺及左肺上叶多发斑片,条索影,右侧胸膜增厚并局部结节状改变,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与前片相仿;肝右叶低密度灶增大,胰尾部低密度灶相仿,均可能为转移灶(图3-11-1)。

初步诊断:

1.右肺腺癌(T4N2M1cⅣ期,PS1分, EGFR 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突变, T790M 突变)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高血压病

图3-11-1 患者自2011年5月确诊晚期肺腺癌,依次使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吉非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靶向治疗,均获得长期缓解;复查胸部CT(2016-09-06)提示右肺上叶后段病灶稳定,右肺中叶病灶较前显著增大(白箭),考虑患者奥希替尼治疗后病情进展

【病例解析】

问题1:患者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是什么?

奥希替尼耐药的原因最常见为 EGFR C797S 突变(>25%),旁路突变, EGFR 下游突变与 EGFR 少见突变等。为了探明患者奥希替尼耐药原因,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我们做了二次活检和肺癌组织的基因检测。

肺癌组织与ctDNA的NGS基因检测结果: EGFR 基因: p.746 751del 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敏感突变(血浆和组织样本均有,丰度分别为4%和23%); T790M 突变(血浆样本独有,丰度7%); L792R 突变(血浆样本独有,丰度6%); L792F 突变(血浆样本独有,丰度1%)。

由此推测,奥希替尼耐药原因是 EGFR 少见突变 L792R L792F 突变。

问题2:患者下一步的治疗药物选择?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组织样本检测仅发现 EGFR19del 敏感突变,而 T790M L792R L792F 突变仅ctDNA独有,组织样本中未检测出。提示患者肺癌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已不断演化为高异质性肿瘤。部分肺癌亚克隆对奥希替尼保持敏感,而部分亚克隆由于 EGFR 少见突变 L792R L792F 突变而对奥希替尼产生耐药。综上,联合治疗可能为最佳选择。

【治疗】

1.奥希替尼80mg/d口服;

2.培美曲塞800mg D1+贝伐珠单抗500mg D1。

【随访】

患者上述联合方案用药3周期,因出现肝功损害,考虑培美曲塞的副作用,因此停用培美曲塞,改为奥希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期间患者病情维持稳定约11个月(图3-11-2)。2017年8月,患者因咳嗽、咳痰加重两周再次收住入院。

图3-11-2 患者自2016年9月口服奥希替尼进展后,改为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治疗方案,获得PFS约11个月;再次基因检测结果提示 EGFR 19exon del + T790M + C797S 三突变

问题3:患者病情再次进展的原因?

为了探明患者再次进展原因,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我们做了三次活检和肺癌组织的基因检测。

肺癌组织的WES基因NGS检测结果: EGFR 基因: p.746 751del 第19外显子非移码缺失敏感突变(突变频率53.86%), T790M 突变(突变频率34.43%)和 C797S 突变(突变频率10.27%)。

目前对于 EGFR 三突变患者没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根据2016年9月的一篇研究报道,西妥昔单抗和布加替尼联合使用可能对 EGFR 三突变患者有效。患者使用上述联合治疗方案2周期后病情进展,遂转入姑息临终关怀治疗。最终于2018年去世。

【病例点评】

患者于2011年5月确诊肺癌直至2017年12月去世,总生存约6年半。在晚期肺癌中属于长期存活的成功病例。患者长期存活的原因如下:①存在 EGFR 敏感突变,且一代和三代 EGFR-TKIs 的PFS均较长;②三代奥希替尼耐药后及时做基因检测,发现肺癌亚克隆的少见突变,采用奥希替尼与培美曲塞和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给患者争取了11个月的PFS;③患者组织样本检测仅发现 EGFR19del 敏感突变,而 T790M L792R L792F 突变仅ctDNA独有,组织样本中未检测出。通常情况下,肿瘤ctDNA检测可反映所有亚克隆基因突变的概貌,而组织基因检测仅仅反映部分亚克隆基因突变情况。肺癌组织与ctDNA基因检测突变的差异提示患者肺癌的高异质性,而肺癌组织与ctDNA的共同检测结果可以彼此互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异质性,制定更加合理的肺癌用药方案。

(古丽努尔·吾买尔 夏敬文 李圣青)

【参考文献】

[1]WU Y L,SAIJO N,THONGPRASERT S,et al. Efficacy according to blind independent central review:Post-hoc analyses from the phase III,randomized,multicenter,IPASS study of first-line gefitinib versus carboplatin/paclitaxel in Asian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positive advanced NSCLC[J]. Lung Cancer,2017,104:119-125.

[2]MITSUDOMI T,MORITA S,YATABE Y,et al. Gefitinib versus cisplatin pl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mutations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WJTOG3405):an open label,randomis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2010,11(2):121-128.

[3]BUROTTO M,MANASANCH E E,WILKERSON J,et al. Gefitinib and erlotinib in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meta-analysis of toxicity and efficacy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 Oncologist,2015,20(4):400-410.

[4]TANG Z H,JIANG X M,GUO X,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osimertinib(AZD9291)-resis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CI-H1975/OSIR cell line[J]. Oncotarget,2016,7(49):81598-81610.

[5]THRESS K S,PAWELETZ C P,FELIP E,et al. Acquired EGFR C797S mutation mediates resistance to AZD9291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rboring EGFR T790M[J]. Nat Med,2015,21(6):560-562.

[6]UCHIBORI K,INASE N,ARAKI M,et al. Brigatinib combined with anti-EGFR antibody overcomes osimertinib resistance in 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 Commun,2017,8:14768. zRFmC+yxGBETXMJY3d0ciT7ITSlxew9GEwELt0f+UQ6CV8RaPeiEz50u4Gdk7J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