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妇幼卫生教育者的感想

王绍贤

王绍贤教授,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统计学教研室主任。1990—1991年任北京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主任时,接到上级要求成立了北京医科大学妇幼卫生系。

我是统计学出身,师从中国妇幼卫生的奠基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严仁英教授。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我就对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对学术杂志中发表的统计学文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中的统计学方法和运用还有待提高。而严仁英教授的老师,是曾亲自接生5万多婴儿的著名妇产科医生,被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严仁英教授也曾在杨崇瑞开办的节育指导所里工作,并开始体会预防和保健的重大意义。这样的因和果,在个人的身上,也许只是实现了一个人的理想和自我价值,如果一个时代的人民和政府,都在为一个为世代造福的目标努力,我们不能不被中国妇幼卫生的传承中的点点滴滴所感动,时代在进步,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像一个无声的接力棒,在政府主导中延续着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在机构建设中逐步强大能力,在专业人员中传递技术。

20世纪90年代,我在北京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工作,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成立妇幼卫生系。当时,北京医科大学的学科建设已经非常细致,我们希望以“松散的联合体”来与妇幼卫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合拍,各院校以统计学教研室主任来担任妇幼卫生系主任,我的任务明确,即建立班子,并给这个学科赋予任务。当时每年大概10名医学生,做了一些科研。

我对科研数字和统计方法非常注重。印象最深的是,在云南开展的云南妇女生存现状调查研究,采用了美国专家建议的社会学的方法,进行了定性的调查研究,即发给云南陆良、陈江的当地妇女一次性相机,让妇女们自己拍下来喜欢的场景:包括平时妇女一边做家务做农活一边带孩子的情景,有哺乳的妇女,有喂鸡的小孩,有新买缝纫机的家庭,有背柴的妇女,我们选取了一些精彩的。通过这一系列探访,我们采访了15位亲历者,4家机构,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0.5岁,每一位学者、领导和医生,在我们采访中都给以极大的鼓舞,共同的感受来自见面时的握手,那些握手的温度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特别是妇产科医生的手,大而有力,同时又不生硬,每次的握手都感到我的手被一种温暖包裹,被这样的温暖感染着,同时,我们知道中国三四十万妇幼工作者,默默地奉献着,为了中国的妇幼卫生事业孜孜以求。几代妇幼人的传承和理想让中国的妇女和儿童就沉浸在这样的温暖之中,萌发着希望的新芽。

钱序

钱序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与儿少卫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负责人。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全球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孕产和围产保健指南开发组执委会委员(2017—2019年)。她长期从事妇幼卫生与生殖健康相关教学和研究,包括母亲安全、青少年生殖健康、妇幼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

从1985年开始,同济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六所部属院校相继设立了妇幼卫生专业。每个学校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将妇幼卫生专业设在了公共卫生学院或临床医学院,形成了以公共卫生或临床为依托的两种妇幼卫生人才培养模式。随后中山医科大学、河南医科大学等也先后设立了妇幼卫生专业。通过学制5年的本科教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妇幼卫生的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妇幼卫生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医科大学的妇幼卫生教研室于1989年正式成立,建立在公共卫生学院内,1991年到2000年间共招收了5届本科学生,教学涉及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和与妇幼人群相关的公共卫生和临床保健的基础知识。在培养过程中,我们还尝试了社区教学模式,将临床与预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妇幼专业学生学完了所有的基础课及部分临床课,并进入妇产科、儿科实习时,我们选取在上海医院登记的孕周小于4个月的20名孕妇和20名学生结成对子,学生每月入户随访,发现问题,先由学生寻找解决方法,例会中临床老师集中答疑并解决随访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再反馈给孕产妇,传授保健知识,一直跟踪到胎儿出生到满1岁。在这近1年半的长期随访中,要求学生根据临床老师教授的课堂内容及见习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实际每月访视过程中,通过观察、询问、简单的体检,传授有关保健知识,帮助年轻的妈妈们顺利度过围产期,并做好记录。真正让随访对象享受到“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学生自身也从与社区家庭的直接接触中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论是对临床医学概念的把握,还是对如何应用预防保健知识促使服务对象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都有了质的飞跃。

各学校都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2016年获得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的“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的教育研究成果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卫生人才”为目标,在妇幼卫生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上提出了“七大能力要素”,即:①妇幼健康学科相关的多学科理论知识体系;②妇幼健康问题的测量分析评估能力;③妇幼健康相关政策的研制能力;④妇幼健康相关服务的管理能力;⑤妇幼健康领域的沟通交流能力;⑥妇幼健康相关社会文化领悟力;⑦妇幼健康领域的领导决策能力。此外,还在妇幼卫生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于全球健康发展的趋势,特别设置了拓展研究生国际化视野和经历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uWCazc6/nAFmbKirfd7QLPp6OXEbR2ei2q5NVcOQiHSd7s6NKkZ8HA2u4iDNE/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