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白芍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研究

一、白芍标准汤剂的制备

本研究根据《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中“标准汤剂制备”项的指导原则,参考中药药性及入药部位的分类,并参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的前处理方法、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等指标和参数并进行相关工艺考察;采用低温浓缩和冷冻干燥,最大限度保留中药有效成分群,制成白芍标准汤剂的冻干粉,供质量标准实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白芍标准汤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白芍饮片10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9倍量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用325目筛网趁热过滤,滤液迅速用冷水冷却。第二次加7倍量水,煎煮25分钟,用325目筛网趁热过滤,滤液迅速冷水冷却,合并两次滤液。将合并后的滤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中浓缩,浓缩至清膏含固率约为12%,分装至10ml西林瓶中,每瓶分装体积为2ml,半加塞,分装完毕后转移至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参数见表10-3-1,冻干曲线见图10-3-1),取出,轧铝盖,即得。白芍标准汤剂样品制备测定数据见表10-3-2。

表10-3-1 白芍标准汤剂冷冻干燥参数设置

图10-3-1 白芍标准汤剂冻干曲线图

表10-3-2 白芍标准汤剂研究汇总表

续表

二、含量测定

(一)色谱条件

以 Agilent ZORBAX SB C 18 (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 -0.1%磷酸溶液(14:86)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1.0ml;柱温为30℃;检测波为230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8.34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79.4μg的溶液,摇匀,即得。

(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白芍标准汤剂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功率250W,频率40kHz),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四)方法学验证

方法学考察合格(具体内容略)。

(五)测定结果(表10-3-3)

表10-3-3 31批白芍标准汤剂芍药苷含量及转移率结果

续表

其中有4批白芍标准汤剂的转移率分别为98.89%、109.86%、98.31%、99.19%,属于异常值,应不纳入转移率结果分析。

三、特征图谱

测定方法同“第二节”中“特征图谱”项。

(一)方法学考察

1.专属性考察

精密吸取白芍标准汤剂(BS-T-23)特征图谱项下供试品溶液、参照物溶液与空白溶剂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测定,记录色谱图(图10-3-2)。

图10-3-2 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专属性考察

结果:白芍标准汤剂6个色谱峰不受阴性空白溶剂的干扰,其中标准汤剂中特征图谱芍药苷峰与参照物溶液的保留时间一致,本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

2.精密度考察

取白芍标准汤剂(BS-T-23)特征图谱项下供试品溶液,按照特征图谱项下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进样体积10μl。以芍药苷峰为参照峰,计算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10-3-4、表10-3-5。

表10-3-4 白芍标准汤剂精密度考察结果(相对保留时间)

表10-3-5 白芍标准汤剂精密度考察结果(相对峰面积)

结果: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在0.11%~0.17%范围内,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在0.16%~0.58%范围内,该特征图谱方法精密度良好。

3.稳定性考察

取白芍标准汤剂(BS-T-23)特征图谱项下供试品溶液,按照色谱条件,分别在 0、2、4、8、12、24小时进样,进样体积 10μl。以芍药苷峰为参照峰,计算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10-3-6、表10-3-7。

表10-3-6 白芍标准汤剂稳定性考察结果(相对保留时间)

表10-3-7 白芍标准汤剂稳定性考察结果(相对峰面积)

结果:24小时内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在0.07%~0.44%范围内,相对峰面积RSD值在0.34%~2.15%范围内,该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

4.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白芍标准汤剂(BS-T-23)约0.1 g,精密称定,平行6份,按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按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以芍药苷峰为参照峰,计算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10-3-8、表10-3-9。

表10-3-8 白芍标准汤剂重复性考察结果(相对保留时间)

表10-3-9 白芍标准汤剂重复性考察结果(相对峰面积)

结果:在平行6个供试品溶液中白芍标准汤剂6个色谱峰中,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相对峰面积RSD较大,其余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在0.04%~1.91%范围内。

5.中间精密度考察

由本项目组其他分析人员在不同日期和不同色谱仪下操作,取同一批白芍标准汤剂(BS-T-23)约0.1g,精密称定,平行6份,按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10μl。以芍药苷峰为参照峰,计算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结果见表10-3-10、表10-3-11。

表10-3-10 白芍标准汤剂中间精密度考察结果(相对保留时间)

表10-3-11 白芍标准汤剂中间精密度考察结果(相对峰面积)

结果:不同分析人员在不同日期和不同色谱仪下操作,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相对峰面积RSD较大,其余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在0.13%~7.36%范围内。

(二)测定结果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特征图谱的测定方法,对31批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测定,最终确定了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准:规定白芍标准汤剂供试品溶液特征图谱中应呈现6个特征峰(图10-3-3、图10-3-4),以参照物峰相应的峰为S峰,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表10-3-12、表10-3-13),规定了各特征峰范围(表10-3-14)。

图10-3-3 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

图10-3-4 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

峰1:没食子酸;峰2:儿茶素;峰3:芍药内酯苷;峰4(S):芍药苷;

峰 5:1,2,3,4,6-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峰 6:苯甲酰芍药苷

(供试品浓度:每1ml相当于10.95mg饮片)

表10-3-12 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相对保留时间

续表

表10-3-13 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相对峰面积

续表

表10-3-14 白芍标准汤剂各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规定范围

本研究对白芍标准汤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制定了白芍标准汤剂的制备方法。根据白芍标准汤剂的出膏率及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转移率,建立了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并对白芍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特征峰相对峰面积设定了标准范围,为白芍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提供更全面的质量控制参数。 A3vToeQJpxS0WaR6OtVevB4hQQOLsuAtSNVLn44gKfoPhRADHXKcgVcWSCTFed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