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质量控制研究

为整体上确保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质量稳定、均一,采用出膏率、转移率、指标成分量、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等相结合的多组分质量控制模式,从整体定性和指标成分定量的角度标定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化学轮廓和质量标准,完善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体系。

一、出膏率

出膏率含量以标准汤剂冻干粉量计。取标准汤剂浓缩液进行分装,记录分装的浓缩液重量以及冷冻干燥后重量,计算出膏率。

计算浸膏得率及标准偏差。均值加减3SD(或均值的70%~130%)为出膏率的允许范围。

二、有效(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及转移率

转移率可接受的范围为均值加减3SD(或均值的70%~130%),根据含量测定得到的有效(或指标)成分的含量,确定含量限度及范围。

《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有些饮片品种的指标成分为水难溶成分或脂溶性成分,可能不是特别适合水提取。而标准汤剂并非追求最好的提取率,而是建立一种标准化方法,因而即使某些指标成分的提取率不高,只要其转移率稳定,能够体现标准汤剂的一致性,仍然可以作为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指标成分。

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要求,首选HPLC或GC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的饮片质量标准中的有效(或指标)成分,对于法定标准中无含量测定的品种,应根据文献报道进行深入研究后选择合适的有效(或指标)成分。制定有效(或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得各批次标准汤剂中有效(或指标)成分的含量,计算转移率和标准偏差。

三、指纹或特征图谱

指纹或特征图谱能够系统的反映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中主要成分,具有较好的特征性,建议采用HPLC或GC法,参照峰尽量选择含量测定用的指标成分。比较各批次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确定终产品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可接受范围;或比较主要成分色谱峰的个数,规定其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的比例。用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标准汤剂对照指纹或特征图谱,并标注其样品浓度(每毫升相当于多少克饮片)。从多维度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模式”。基于特征图谱的优势,考虑到实际检测的需求,本书基本采用特征图谱用于表征样品的特征。

标准汤剂遵循传统的中医药理论,按照古法工艺制备而成,在融合现代煎药设备及工艺特点基础上极大限度地保存传统工艺的完整性。研究中药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制定合理的控制限度,确定出膏率的允许范围、含量限度及范围、终产品指纹图谱相似度的可接受范围或比较主要成分色谱峰的个数,规定其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的比例范围。将检测方法与限度指标用于“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中药配方颗粒”的过程质量控制中,确保中药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物质组分变化的可追溯性和合理性。 P85U4M+jp26eKkaZY/3Cg0oV+FUISEMEVKczgG5cjB4DLAGljpFIDXowm6+WEP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