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community)是由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特定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规模的设施、一定特征的文化、一定类型的组织。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同时每个社区还拥有本社区独特的文化,社区文化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它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因此,以社区为对象进行干预,既有利于具体工作的开展和把控全局,又可以充分的节约资金并提高工作效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行动计划(2017—2030年)》提出“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对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社区营养室,为居家养老人群提供膳食指导和咨询”。对社区人群进行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教育,通过该教育可以在社区广泛传播健康知识,使社区人群建立积极、正确的营养与健康态度和信念,进而改变其健康相关行为。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差较大,导致不同地区的粮食等农产品各种各样,如今交通便利,运输行业发达,人们可以吃到各地生产的多种蔬菜水果等食物。这也使得营养相关知识的教育与普及难度增大,由于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营养知识较为广泛,导致人群的营养相关知识学习成本增高、难度增大,也增加了在老年人中进行营养教育的难度。目前个体化膳食指导方法在医院应用较多且推广效果较好,但这种模式只适合在医院应用,并不适合在社区开展快速、大人群营养干预。同时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社区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营养教育中更重视营养与疾病以及营养补充剂知识,如何种营养补充剂有益于健康、吃什么营养补充剂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忽略了膳食结构对健康的影响的重要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逐渐重视自身营养与健康问题,但是由于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营养与健康等专业方面的知识,使其在该方面走了很多弯路。对居民进行营养与健康的宣教,最好的方式是以社区为单位,对广大人群进行集中式的教授与指导。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逐渐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并取得了极好成效。根据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进行医学营养专业社区服务式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此加强相关人员社区服务的工作能力,进而在完成学业或培训后可以快速融入社区工作中,为广大的社区居民带去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现今,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在社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与宣传,通过聘请营养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定期在社区公示栏张贴海报,同时结合电视、网络等现代多媒体工具来达到营养健康知识宣传的目的,使社区居民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提升居民注重营养健康的思想意识。
对社区居民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其内容包含多个方面:营养和膳食与健康的关系、食物搭配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加工和烹调食物对营养素的影响、有关常见病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等。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与生活习惯,增强预防营养相关疾病的观念,提高健康意识,单靠有限的营养师或专业的健康教育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同时引起政府重视。例如:日本在战后很快制定了《营养师法》,1952年又制定推行《营养改善法》,美国与欧洲国家都有相应的营养专业的委员会,并定期开展一系列的专业会议,制定最新的标准。长期的投入使得西方国家的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成就已初见成效,欧美国家的居民身体素质不断改善,并且其身体素质要远超于其他国家,尤其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等不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已经逐渐增加在营养与健康专业方面的重视与投入,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逐步改善国民营养水平和健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让科普活动更多地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生产、走进生活。今后我国应该进一步重视营养与健康等相关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立法,加快相关工作在社区的普遍开展,以提高我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水平。
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是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通过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针对居民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方式等进行合理干预、系统管理,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和教育活动以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普及营养和运动等健康知识,使每个社区成员、家庭等社区人群具备一定的健康素养,能够自觉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本章主要介绍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诊断和个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诊断的相关内容及诊断方法,如食物摄入和膳食结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缺铁性贫血等),以便准确及时地发现社区居民存在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
(李增宁 胡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