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初遵义会议上,曾发生过有关孙子兵法的争辩。有人指责毛泽东,说他打仗并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本是《三国演义》,另一本是《孙子兵法》。毛泽东辩驳说,当时自己只看过《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并没看。直到建国后他还多次提起此事,说自己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时,研究了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学,包括《孙子兵法》。那年10月他写给叶剑英等人的信中,要求“买一部《孙子兵法》来”,似乎也可为此作证。
由此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一贯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之前真的没读过《孙子兵法》吗?
但在一师读书第一年所写的《讲堂录》中,却有他读《孙子集注序》所写的笔记。既然《孙子集注》的序言都读了,难道能不读正文吗?
其实这也是可能的。
因为,这个序言的作者魏源,是晚清著名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重要代表人物,曾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当时有专门出版的魏源文集,收录了他的大量文章,其中包括这篇关于孙子兵法的序言。可见,序言与正文分开读是可能的。
从毛泽东的笔记内容,似乎也能感到不读正文的可能。
他记下了序言中对孙子的一些精辟评价。如:
“孙武子以兵为不得已,以久战多杀非理,以赫赫之功为耻,岂徒谈兵之祖,抑庶几立言君子矣。”
这是宋代黄震的评价:孙子把用兵看作是不得已的选择,认为久战多杀有违天理,并以立下赫赫战功为耻,怎能只说他是一个用兵祖师呢,他差不多是仁爱君子的榜样了。
他抄下了序言中老子的名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老子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要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
他还抄下一段孙子名言,这也是序言中引用的: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无智名,无勇功。”
百战百胜的将帅不是最好的,不通过战争就能让敌人屈服才是最高层次的谋略和最好的用兵。所以善于用兵的将帅,没人夸他有先见之明,也没人夸他的军队神勇。
从毛泽东抄的这几段话来看,更多是非兵、非战、非攻的和平主义。如果不诉诸战争就可以解决问题,还研究兵法干什么呢?
其实,青年时代的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对战争和暴力并不赞同,甚至一度提出只进行“呼声革命”,靠大造舆论来改变社会。直到后来,共产党人被蒋介石杀得血流成河,原先虔诚信奉的非军事手段根本就是自杀,才让反面教员教明白了一个真理:政权只能从枪杆子里面获得,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他曾多次对人说,我没有准备打仗,是一个小学教师,干革命后也没想到枪杆子,没有想到蒋介石那么厉害,到处抓人杀人,不要我们活了,一下子把我们打入地下,这七逼八逼,把我们通上了梁山。
毛泽东所读的这个序言,有对孙子兵法的充分肯定,说从中看到了兵之精髓,还看到了道冒万有、心照宇宙、术合天人等但也有断然否定的评论,而且讲得有理有据,这可能影响了毛泽东,成为他没读孙子的原因。这些负面评说,一定让他印象很深刻,特地记在读书笔记上:
苏洵 论曰,按言以责行,孙武不能辞三失:久暴师而越衅乘,纵鞭墓而荆怒激,失秦交而包胥救。言兵则吴劣于孙,用兵则孙劣于吴,矧 祖其馀 论故智者乎?
北宋的苏洵就说,依据孙子兵书上的话,来责问孙子的军事实践,至少有3条过失他不能推卸:其一,他说长久出兵在外会使军力受损、锐气受挫,敌国会乘你疲惫起兵进攻你,但他率昊军进攻楚国时,却从冬季开始到第二年秋天才返回,可以说是长久出兵在外了,越国怎能不乘虚攻吴呢?其二,他说战士奋勇杀敌是因为愤怒,但他却纵容伍子胥、伯龉 鞭打楚平王尸体,因发泄个人私忿而激怒敌人,让司马戍、子西、子期誓死向吴国报仇,为什么他就不懂自己所说的道理呢?其三,他说把威势加在敌人头上时,要使它不能同别的国家结交,但他在进攻楚国时,为什么秦国对吴国却没有忌惧之心,反而听从楚国大夫申包胥的话出兵援救楚国呢?后来,秦楚联合打败吴军,越王勾践又乘机攻入吴国时,孙武完全没办法了。
作者还评论说,古代那些兵法著作,极少有比得上孙武的,从这一点来揣测,他一定具有应付敌人的无穷才能,却不知道他领兵打仗竟不能每战必胜,与他书中讲的相距甚远。虽然吴起谈论兵法时不及孙武,但他刚被鲁国任用就大破齐军,到魏国率军又能制服秦军,到楚国后能使楚国再次称霸诸侯。可见,虽然纸上谈兵吴起不如孙武,而实际用兵则孙武不如吴起。自己写的兵书尚且不能熟练运用而失败,那些只知学习他书本上所写计谋和理论的人,怎么可以来领兵打仗呢!
毛泽东一生极嗜读书,却又是反对迷信书本的典范,思想源头或许就在这里。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大力倡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他战无不胜的法宝。
20世纪60年代,他对印尼共产党主席艾地说,书是靠不住的,主要是要自己创造经验,打仗是个大学校。
在打仗时,不要带着书,要下狠心把它丢掉,认真打仗。
但若因此认为,毛泽东不重视读书,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不但一生手不离书,而且读书读得深入细致,提纲挈领,抓住要害。
他记下对孙子的肯定和非议,还记下了结局:
“孙武越羁旅 臣耳,越不能尽行其说,故功成不受官。”
孙子是一个寄居吴国的外国人,又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承诺因而有功劳也没被授予官职。
写此序言的魏源,是一个熟读经典的新派人物,对孙子有些反传统的引证与评价,不但让人耳目一新,而且颇有深度。这样以平视的眼光去对待,以历史事实为据去分析,拂去罩在孙子身上的光环,读后可使自己的认识更加客观全面。
对序言中提到的人物、地方、典故等,毛泽东也照旧一一记录考证。如:
“吴,泽国文身封豕 之蛮耳。”
吴国有什么特点?是一个泽国,多沼泽湖泊;文身,人身上都刺着图案;封豕,天性贪婪暴虐,当时是没开化的野蛮地区。
“学矛夫子,获甲三百。”
毛泽东查证后注解,这里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冉求。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入侵鲁国,时任季氏宰臣的冉求身先士卒,率左师300人,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生于孝子。”
弩、弓、弹、孝子,这些看起来不相干,为什么却是这样的相生逻辑?毛泽东考证研究的结果:古时靠人力投弹打击敌人,杀伤效能较小,故而发明了弓箭;弓能射得比较远,但人开弓的力量毕竟有限,因而发明了弩;弩,以匣盛机动矢在其中,机动矢发力大而远,是中古作战的精良武器。弹生于孝子有两种说法说,在远古时代,亲人死后如果不埋葬,往往被狐狸吃掉,孝子不忍,便发明石弹击杀之;一说,因父母年迈,养老尽孝是必须的,孝子便发明了弹,用以打麻雀等小鸟供奉双亲。
读书中这样追根溯源,不但文章语意搞清楚了,还延伸了解到丰富的历史内涵。再如:
“杀人以生人。”
这句话是说,有了超常智谋,杀人的战争往往是救人的手段。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这是什么意思?毛泽东引用《尚书》的话来解释:兼并弱小愚昧的国家,夺取行将灭亡的国家,这是在做替天行道的事,是一种势在必然的“恩”。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国家如果不是软弱愚昧并陷入混乱,怎么可能被别国兼并和夺取呢?所以说这个恩”是生于害;各个强国到处灭人之国,对被灭亡的国家来说是害,但灭他人之国却为自己的国家带来了利益,这种对别国的害是生于对己国的恩啊。
在这里,他的解释是冷酷的,但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不能指望列强讲什么公理、仁慈和道德,他们的国家利益决定了完全不同的恩与害,也决定了他们对弱国小国残酷无情。列强不可能对我们施恩,中国如果不自强就一定会被消灭,还是要发愤自己救自己。
毛泽东的不同在于,认识到人类历史这样一种残酷本质,并不等于认同这样的命运和事实。不像现在一些学者宣扬的那样,面对强暴欺凌,只有妥协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恰恰相反,他极力主张弱者要通过自强与抗争改变任人宰割的命运。抗战之初他给延安陕北公学一位研究民族史的教授写信时要求 ,要证明民族抵抗和民族投降两条路线谁对谁错,要把南北朝、南宋、明末清末一班民族投降主义者痛斥一番,把那些民族抵抗主义者赞扬番,这样会对抗目战争有帮助。他还特别强调,对于历史上“兼昧攻弱”的侵略政策,应采取不赞同的态度。
毛泽东读此序言时,还摘抄了这样的话:
‘微观于五行相生相克之原,天地间无往而非兵也,无兵而非道也,无道而非情也。”
仔细研究五行相生相克这一思想,它产生的原因在于,看到天地间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没有不是经过相互争战而实现的而所有的争战,没有不是依天道而起的;而所有的道,又没有不是基于事物木性的。
从这个关于五行的说法,想起毛泽东后来关于矛盾的理论矛盾就是事物,矛盾就是一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斗争,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序言中还讲了一个道理,不懈地追求精益求精,就会习惯成自然,逐渐变成相应的习性特征。他举了几个人所共知的人物,如造父善御车、后羿善射箭、后稷善种庄稼等,还提到了宜僚丸、越女剑。这两个生僻词什么意思?毛泽东查清后笔记如下:
“宜僚丸宜僚,楚之勇士也,善丸。”
宜僚,是楚国的勇士,可同时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人称宜僚丸。
“越女剑范蠡 谓越王曰:越有处女,出于南林之中。”
吴越争霸时,为解决越国剑戟训练的问题,范蠡对越王献计说,越有一处女善剑,就在歙县的南乡地区。越王便派人把她请来,测试发现果然厉害,给她封号为“越女”,这就是越女剑的来历。
上述可见,毛泽东读书的鲜明特点。他一本一本地精研细读,把字弄清、把词弄清、把事弄清、把理弄清、把来龙去脉弄清,记住新鲜思想和观点,得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论。
这篇不到800字的序言,读一遍要用多长时间?
最难做到的,是那一丝不苟的扎实精神啊!